《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温兴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温兴琦.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6年第14期 nce龃d盏ement Research 2016 N014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614001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温兴琦(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介绍共生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创新系统与共生理论具有契合性。从共生理论视角对创新系统的结构层次和运行机制进行阐释,并结合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进行案例分析。关键词:创新系统;共生理论;结构层次;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F2731;F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6)14000106Study on Lay
2、er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s of Innov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WEN Xingqi(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Economicsand Management School,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Abstract:The authors introduces the thoughts of symbiosi
3、s theory and proposes that there exists coherence between it andinnovation theory,analyzes five lay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nd gives explanation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At last the author takes Wuhan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make fu
4、rtheranalysisKey words:innovation system;symbiosis;boundary;mechanism创新系统是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并日益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态和运行模式。从企业层面的企业创新体系,到地区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以至国家层面的国家创新体系,甚至全球创新体系,创新系统的规模、结构、功能、机制及建设路径等都受到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极大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创新系统的研究迅速成为创新研究领域的一股新潮流,并为世界各国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的理论指导。Freeman最早提出创新系统的定义,即“公共或私有部门中通过自己或与其他组
5、织合作进行新技术创造、输出、改进与扩散而形成的机构网络”。有的学者从空间的视角进行界定,包括全国(Freeman)、地区(Cooke等)等角度,有的学者从行业或技术部门的角度(Maler-ba,)界定了创新系统的边界。然而,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与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扩张,现有创新系统的边界正日益模糊甚至消失(Sharif;Whitley)。因此,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创新系统可能跨越边界相互融合,即实现共生状态(Howells;Lundvall),但不同分析层次的创新系统内部及创新系统之间究竟是如何整合与互动,尚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创新系统制度条件和组织创新经济后果的变化,使得创新系统研
6、究不断呈现新的视角和概念,其中,共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的新发展和新形态,受到国内外学者及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从新的理论视角对其内涵本质、结构层次、运行机理等进行深度揭示,有助于研究者识别不同创新系统之间的边界和交叉,区分创新系统内形成的不同创新类型之间的异同,判断各创新子系统在整个大的创新系统中的独特功能等。1 共生理论与创新系统来源于生物学领域的共生理论,是进化论的新分支,已经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 “共生”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提出的,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开收稿日期:20150808。修回日期:201601一19基金项目:湖北省软科学研究
7、专项“湖北区域创新评价与对策研究”(2012GDA01503);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湖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与质量提升研究一产学研合作的视角”(2014A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创新体系到国家创业体系:关联、测度及政策研究”(413000014)项目来源: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术团队建设计划项目“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WD70BSM);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万方数据2 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创了“细胞共生学”领域,将“共生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共生”主要是用于研究种群之间的
8、关系,但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因此,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在社会系统中也是广泛存在的。创新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创新要素,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类似于共生种群。因而,运用共生理论对创新系统的结构层次、运行机理等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实践意义。11共生理论及其演进共生概念最早起源于生物学领域。学者们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如德贝里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1iving together)。这一定义较为宽泛,很多现象如寄生、腐生、共存等都可以被理解为共生,1884年德贝里又进一步论述了共生、寄生及腐生等关系,提出了生物间的多样共存方式,并对共生和非共生
9、的区别、寄生与共生的区别等进行了阐释。因而,德贝里提出的共生定义是狭义的共生,不包括寄生、腐生关系。斯格特在德贝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一方依赖于另一方的关系旧J。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欧洲大部分学者将共生限于两个有机体互利的范围之内,并将寄生与共生作出严格的区分。但后来不少学者都将共生的概念进行拓展和延伸,提出更为广义的共生思想,如格瑞德提出,捕食(predation)、携播(phoresis)、互利共生(mutualism)、共栖(COBmensalism)、寄生(parasitism)等各类种间关系,都可归于共生范畴之内;原生动物
10、学家戴维斯(DaleSWeis)将共生定义为几对合作者之间的稳定、持久、亲密的组合关系。此外,一些寄生虫研究领域的学者则提出,共生包括寄生、共栖两种关系类型。由此可见,关于共生理论,尽管存在着较多不同的观点,但多数学者将其界定为限于两个或多个有机体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因而与寄生等关系概念有着明确的区别。随着共生学说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共生理论受到生物学界及社会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1997年4月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共生协会(tle International Symbiosis Society,ISS),通过学术交流促进了各国共生研究人员在各个共生子领域研究,并强化了与其他领域的联系与沟通。在
11、社会科学领域中,共生理论逐步得到运用和拓展,并在产业发展、区域合作、技术创新、创新体系等领域具有日益增强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David Gibbs将学术界和实践界关于产业生态的探讨进行结合,提出了产业共生系统的概念,并阐释了共生体系中企业互动、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路径o;Nicky Gregson等探讨了产业共生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M1;王珍珍等从共生的起源以及共生的哲学涵义出发,探讨了产业共生的内涵、模式的差异以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等问题1;张雷勇等将共生理论引入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提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系统地阐释了其基本特征以及共生连
12、接形成和作用的机理,并提出了从共生方法和网络方法两方面对产学研共生网络进行优化的”双轮驱动”培育机制1;李煜华等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型,并提出了优化共生单元、选取共生模式、培育共生环境及建立协同创新共生界面是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稳定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一1;叶斌、陈丽玉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竞争与合作共生演化模型,在给出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之后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旧J。综合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共生理论正不断向社会科学领域拓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创新体系的研究中,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讨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12创新系统在熊
13、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创新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逐步形成“系统范式”,开启了创新系统研究的新热潮,并重点聚焦于创新系统的空间和地理特性以及从产业技术特性分析创新系统。以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网络、产业集群及产业创新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等为代表的创新系统研究分支,尽管层次、范围等侧重点不同,但都对创新系统的空间分布、产业特性、技术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综合的概念,其超越了传统的技术创新系统与部门创新系统的边界和范畴。具体而言,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系统是一系列独特机构的综合体。这些机构独立或联合发挥
14、作用促进技术的研发和扩散,推动创新要素的联合与协同,引导和塑造创新环境与氛围等。这些创新机构因行业、空间、技术属性等而异,且作用方式和强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创新系统是一系列制度规则的集合体。创新系统中包含促进技术研发和扩散、激励创新主体投入和共享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收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公平的各种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和规则是否合理和完善,直接决定创新系统的运转状况与绩效水平。再次,创新系统是一系列创新要素的共生体。各种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在创新系统结构和制度规则的支配和协调下,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融合共生,形成一个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万方数据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
15、究 313创新系统与共生理论的契合纵观现有共生理论的研究观点,不难发现,共生理论实际上是对组织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思想。在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演化理论,其将组织环境视为组织外在的,认为组织与环境之间始终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和差异绝对化了。共生理论将组织与环境看作是共生的关系,将那些与组织关系最密切的要素内化纳入组织一环境系统,消除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天堑”,将原来的组织与环境关系变成了一个共生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共生理论将组织和环境都视为动态变化的,并认为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具有动态性、非线性和复杂性。此外,共生单元之间的
16、差异导致共生单元之间矛盾的存在,共生关系要求各单元承担不同的功能,通过合作互补,实现对立基础上的统一。作为一个由多种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构成的创新共同体,创新系统超越了传统独立、静态创新机构体系层次,成为一个动态、复杂、多层次、非线性的价值创造与共享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组织”与“环境”的界限也变得模糊,甚至许多要素可被同时纳入“组织”和“环境”之中。创新系统所涵盖的各类创新要素彼此适应,融合共生,推进创新价值创造。在这个意义上,创新系统与共生理论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而创新系统就是一个共生系统。2共生理论视角下创新系统的层次结构共生理论将共生系统视为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这一系统包含特定的结构体
17、系和多个层次。从作为共生系统的创新系统本身来看,无论从创新要素的功能属性,还是从创新系统的运行流程与作用机理来看,共生创新系统都具有特定的边界、形态及结构层次以及相应的运行规则和作用机制。Johannes Meuer等提出创新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制度安排,如公共政策、教育和培训体系等;二是创新组织,如政府、大学、企业等各种公共和私营机构J,这种二元体系观点被学术界广泛认同。21规模与层级共生:国家、区域及行业创新系统在Freeman,LundvMl和Nelson等人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基础上,学者们不断衍生出区域创新系统(Cooke等)、行业创新系统(MMerba)甚至企业创新系统等概念
18、。国家、区域及行业三种创新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它们在共生融合的基础上又相互延伸和交融,但又各有侧重和独特的职能(见表1)。许多学者在三种创新系统之间边界可渗透性以及不同规模和层级创新系统之间重叠性的研究方面,存在一些分歧,这实际上为整合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创新系统,形成共生创新系统的观点提供了可能。表1 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与行业创新系统的比较22属性与功能共生:由核心到袁层的创新系统层次共生创新系统融合了许多不同属性和功能的创新子系统,且各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和秩序。Johannes Meuer等人将共生创新系统由内到外划分为五个层次,即自给自足的创新系统、公共科学创新系统
19、、知识内部化创新系统、受保护的层级创新系统、组织化学习创新系统(见表2)。221 自主的创新系统。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创新系统,系统中的创新机构或个人独立自主开展创新活动,得不到任何公共创新资金的资助,同时,公共研究机构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这种创新系统在经济投入上也是完全依赖自己,学习活动仅发生于研究者与高层管理者之间,跨越企业边界的合作与权力分享都受到限制,创新成果主要来自系统内专家的研究努力。222公共科学创新系统。这种创新系统强调与公共科学机构的合作,但淡化了组织学习的活动过程,其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专业化、职业教育培训。系统中的企业可以依赖公共创新基金的资助,创新活
20、动则受到专业化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和与公共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的促进。此外,政府对于公共知识的供给和知识产权保护并无相关规制,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之间的协调。这一系统中的企业更多地从事公共技术研究。223知识内部化创新系统。通过与公共研究机构合作创造和提供公共知识,知识内部化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组织学习过程、职业教育培训、公共研究基金等,同时,知识产权保护的缺乏也有利于增进这一知识内部化进程。系统内部成员通过外部合作或获取外部公共知识等渠道进行学习,这种多样化知识来源和学习过程,推动了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产出。224受保护的层级创新系统。这一系统突出创新研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其在公共科学研
21、究中的高度融人。因此,这种创新系统不适合产生激进式万方数据4 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而更适合推进组织创新。它主要作为区域创新系统而存在,比较类似于Cooke的“草根创新系统”和Coenen的“区位嵌入的区域创新系统”。它的功能更多地表现在提升企业组织活动效率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方面,而不是促进激进式技术变革上。225组织化学习创新系统。组织化学习创新系统,就是在公共研究基金的资助下,通过与公共科研机构合作,实现组织学习与创新知识生产,并扩散创新知识的创新系统。它具有较为完善的权力分享和组织学习条件,并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创新实践中的应用范围来看,
22、它更适合于行业创新系统,通过有组织的系统化创新和学习过程,促进行业内技术的激进式创新。以上五个层次的创新子系统,从内到外,各具不同的功能与属性,相互交融,共生互惠。自给自足的创新系统和公共科学创新系统属于中心层,是共生创新系统的内核与支柱,决定着整个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运行绩效,知识内部化创新系统、受保护的层级创新系统和组织化学习创新系统是共生创新系统的表面层,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和职能维系着共生创新系统的运转,承担整个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动环节和功能,执行相关创新任务,共同促进共生创新系统的稳定运行。表2共生创新系统层次结构足蝴系统豢#糊翱棚业J新ens(e蜘n:等)(2007):撇驯与公共研究机构
23、合作,提供公共知识与公共研究机构合作,缺乏组织学习Jensen等(2007):行动、应用与互动(DUI)Castellaeci(2008):大批量商品生产系统Cooke(1998):草根系统;Asheim和Coenen(2005):地理区位嵌人系统组黜驰惭系统嚣姗姚船忆姗等“2城糊识资料来源:JohannesMeuerChristian Rupietta,Uschi BackcsGellnerLayers 0fCoexistingInnovationSyste眦Research Policy 44(2015):8983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如上所述,共生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共生创新系统
24、的运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创新系统本身包含多个创新子系统,其相互关系和运行机制共同决定着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创新绩效。以下就从共生关系和运行机制对创新系统的共生机理进行分析。31 创新系统内部要素的共生关系阐释根据共生理论,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创新系统作为一种社会共生系统,也具有着共生系统的构成要素并遵循共生系统的运行规则(如表3)。创新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凭借自己的共生基质即拥有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共生界面即科技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发生共生行为,获得共生收益。表3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共生关系角色资料来源:温兴琦、黄起海、Br
25、own David共生创新系统:结构层次、运行机理与政策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985共生环境是影响创新系统活动范围、运行方式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各种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政策法规及文化氛围等;共生单元是创新系统的活动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它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顾客等构成,其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创新系统的功能与绩效;共生基质则是共生系统最为核心的要素,它是基于整个系统而形成的资源与能力组合,堪称创新系统的“核心能力”;共生界面代表了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方式和系统运行模式,是创新系统的制度要素,不同的创新系统对应不同的共生界面,而不同的共生界面也导致不同的创新系
26、统绩效。总之,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看,创新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在特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发生共生关系,创新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共生系统。32创新系统的共生运行机制创新系统中的各创新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和系统的运行模式,必须按照一定的共生机制,遵循相关共生规则,也就是说,创新系统具有其特定的共生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均衡机制及激励约束机制三个方面。321 动力机制。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和要素创新动机的产生及由此导致创新主体创新行为的机理。具体而言,动力因素作用于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驱使其与系统中的其他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开展创新活动,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创新系
27、统发展演进,最终实现持续创新。创新系统各构成要素在共生互惠的基础上,产生竞争合作、学习模仿、网络溢出等效应,形成了竞争、追赶、学习的强大创新动力,以实现追求产品技术创新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此外,创新系统内部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创新系万方数据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 5统运行的重要动力。322均衡机制。共生系统的维系与稳定,需要良好的均衡机制发挥作用。在创新系统中,各创新主体和要素均具有特定的功能与生态位,扮演者特定的角色,但受外界环境及系统自身变化的影响,创新系统中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并非一直保持均衡,而是处于非均衡均衡一非均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而且非均衡是
28、常态,均衡是难以真正持续的。维持创新系统的共生均衡的机制主要包括供需机制、竞争合作机制、盈亏平衡机制、组织治理机制等。323约束机制。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主体和要素追求共同目标的共生体系,各参与创新的个体在努力通过合作实现系统创新目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各自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不论是偏利共生还是互利共生,这种不同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分歧都是现实存在的。因而,在维系创新系统的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融合关系基础上,建立合理完善的行为约束、风险分担和违约补偿机制,对创新主体和要素能发挥有效的约束作用。 圃图1 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关系以上三种机制之间也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和相互制衡的关系(如图1
29、)。动力机制是均衡机制和约束机制存在及发挥作用的前提,没有动力机制,创新系统的共生关系就失去了存续的基础;均衡机制则是创新系统维持稳定的保障,因而也起到平衡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作用;约束机制是动力机制和均衡机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为其提供良好的秩序和规则条件。33创新系统共生模式在共生理论研究中,根据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行为及其结果,共生可以分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及对称互惠共生。与此相对应,创新系统也可以根据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行为及其结果差异,分为寄生共生创新系统、偏利共生创新系统、非对称互惠共生创新系统和对称互惠共生创新系统四种(如表4)。表4共生视角下创新系统的共生模式
30、类型创新要素关系 创新系统共生模式 特点描述上述四类共生模式的创新系统具有不同的内部要素关系,因而获得的创新绩效也不同。它们在行业属性、区域范围、技术特征、政策法规等方面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内在要求。只有采取合适的共生模式,创新系统才能良好运转,获得更好的创新绩效。4案例分析与启示结合前述分析,本文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例,对其创新系统中的结构层次与共生机制进行分析,41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概况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为研究院)是湖北省第一个新型产业研究院,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城内,始建于2009年。由湖北省委省政府整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相
31、关资源组建而成,主要从事生物领域应用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平台。研究院建筑面积8万平米,下设六大研究中心,建有公共服务平台和中试转化平台。研究院以全新的体制机制、较快的发展速度引起科技界关注。42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结构层次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作为一个创新系统,其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生物技术创新成员,它们之间形成了特定的结构层次。根据前述关于创新系统共生结构层次的划分,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共生单元之间的结构层次可以划分为:自给自足的创新系统主要是研究院内部的小型企业和民营研究机构;公共科学创新系统则包括高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等;知识内部化创新系统表现为研究院内
32、部高校、科研院所与外部机构进行合作,获得研究资金和研究成果;受保护的层级创新系统层次是指研究院的理事会管理机构,它更多地是改进研究院创新活动效率;组织化学习创新系统则是各工程技术中心、技术转移机构,它们承担了创新知识扩散的功能。43运行机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研发团队企业化运营、研究目标产业化导向”的原则,已引进83个海内外高端团队,包括8名两院院士、2名外籍院士和一批千人计划、长江学者、973首席人才。重大新药创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以及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先后落户研究院。依托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3、等六个国家级平台和一批省部级平台,逐渐形成了组合生物合成、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纳米医药制剂、干细胞工程、生物质柴油等特色领域。研(下转第11页)万方数据J。学术论坛,2014(03):455020马相武加快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N中国文化报,20120322(003)21刘小兵,杨谧2013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快速增长N光明日报,20140305(001)22田川流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内容创新J艺术百家,2013(03):293423张旭东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创新相关问题论略J北方论丛,2007(05):14014324向勇,皇甫晓涛泛媒介革命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的文化创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34、人文社会科学舨),2012(04):768125黑格尔美学M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6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27CHOI B DCreative Economy,Creative,and Creative Industry:Conceptual Issues and CritiqueJSpace and Environment,2013,23(3):9013028周莹,刘华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驱动要素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05):192l29陈金川论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内容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2(05):14一1730KONG LFor
35、m cultural industries to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back?Towards clarifying theory and rethinking policyJ,InterAsiaCultural Studies,2014,15(4):59360731解学芳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建构的逻辑演进j科学学研究,2010(12):1820183132郑自立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新闻界,2014(12):727733傅才武数字信息技术构建大文化传媒行业体制的合法性J江汉论坛,20t4(01):515534周城雄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
36、发展的恩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04):47448435汤汇浩,高平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思考J科学发展,2014(10):687336YOON H,CURRIDHALKETF EIndustrial gentrification inWest ChelseaNew York:Who Survived and who did not?Empifi-cal evidence form discretetime survival analysisJUrbanStudies,2015(1):20-4937雷鸣新兴文化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合流发展趋势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04)
37、:108一lll38解学芳。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生态化与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14(01):35-4139DAVIS C H,CREUTZBERG TApplying fill innovation clusterframework to a creative industry:The case of screen-based mediain OntarioJInnovation:Management,PolicyPractice,2009,11(2):20121440金元浦6要素营构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优质环境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022801641FURMAN J L
38、,PORl哐R M,STERN SThe determinants of na_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2,31(6):89993342CALOGHIROU Y,KASTELLI T,TSAKANIKAS AInternal capabilities and external konwl-edge$ources: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for innovative performanceJTechnoation,2004,24(1):2939作者简介:韩晓芳(199l一),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
39、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解学芳(1979一),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媒体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o,亡ooooooooo,oo,o?coooo,o,o070,070,o亡7c70070o,o,o,曲)70070oo07070?c0070o07(上接第5页)究院已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成功孵化了禾元生物等40余家高新企业,与20余家医药企业共建了院士工作站和联合研发中心。由此可见,其运行有着较为完善的动力机制、均衡机制与约束机制,共同支撑着研究院作为创新系统的功能发挥。综上所述,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众多,层次复杂,内部运行关系模式多样化
40、。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创新系统的层次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分析,有利于正确识别创新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运行规律,把握影响创新系统创新效率和绩效的关键要素,制定和完善促进创新系统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快创新系统建设,提升国家、区域及行业创新能力。参考文献:1 1 Freeman 5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iomcelcssonsform JapanMLondon:Pinter Publishers,19872SCOTr G DPlant symbiosis In attitude of BiologyRstudies inBiology on 16 Edward
41、Arnold London,1969:58f 3DAVID Get a1Industfial Symbiosis and Ecolndustrial Development:An IntroductionGeography Compass,2008(4):1 138一11544NICKY G,MIKE c,FARID U A,et a1Territorial Agglomerationand Industrial Symbiosis:SitakundaBhatiary,Bangladesh,as aSecondaryProcessing ComplexJEconomic Geography,2
42、012(88):15王珍珍,鲍星华产业共生理论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1311366张雷勇,等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指向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37447李煜华,等,共生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策略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47508叶斌,陈丽玉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仿真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4):86949JOHANNES M,CHRISTIAN R,USCHI B Gt-vers of COexistinginnovation 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15(44):88891010温兴琦,黄起海,Brown David共生创新系统:结构层次、运行机理与政策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98511顾利民坚定“新常态”下的经济自信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5):120124作者简介:温兴琦(1978一),男,湖北松滋人,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环境、创新环境与创新政策。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