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点篇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
2、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
3、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
4、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合并州县,整顿吏治。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
5、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
6、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任用贤才(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丝织
7、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8、。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
9、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
10、、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1、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 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篇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12、,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
13、: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
14、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
15、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合并州县,整顿吏治。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
16、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任
17、用贤才(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
18、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
19、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答: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
20、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
21、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 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
22、”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
23、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篇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时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 隋朝大运河。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24、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 ;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及统一的历史意义吗? 2、隋文帝的统治: (1)措施:改革,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国家,社会经济 ,人口大幅度 。 3、隋朝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 ,巩固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 ,北达 ,南至。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 (6)作用
25、: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想想看,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说的是什么意思?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3、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书本6页) 2、比一比,今天的运河与隋朝的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训练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26、D、611年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C、邗沟 D、江南河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5、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 (4)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第2课时贞观之治 课型:新授 时间:2022.2.7.
27、主备:刘萍姓名 班级: 目标】 1、掌握唐朝的建立以及唐太宗和武则天采取的统治措施的知识。 2、理解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学习重点】贞观之治的原因。 【学习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唐朝的建立:时间 年,建立者是李渊(唐高祖),都城在。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 ,年号 。 2、贞观之治:(原因) 治国思想:吸取 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政府要,发展生产; 皇帝勤于,大臣 ; 治国措施:重视发展 ,减轻农民的; 注意
28、“ ”,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下令合并 ,革除“ ”的弊政; 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 。(任命 、 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 )。 3、结果: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 动脑筋:读一下课本第8页唐太宗的那段话,想一想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4、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称帝后将国号改为。 (2)统治措施:继续实行发展 的政策;继续注意选拔贤才。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 ”。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讨论:汉朝时也出现过类似于贞
29、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你能说出是什么局面吗?然后比较一下这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点有哪些? 2、唐太宗与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结合课本第9页的小字部分,找几名同学来排演一下当时的情景,我们也感觉一下唐太宗那种虚心纳谏的美德。 2、如何评价唐太宗 四、巩固训练 1、隋朝从建立到灭亡共存在了 A、35年B、36年C、37年D、38年 2、今天的西安(长安)曾被许多统治者选择作为都城,她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朝代属于这六朝的有西汉 东汉 隋朝 唐朝 A、 B、 C、 D、 3、下列有关“贞观之治”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唐太宗把地方的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 B、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