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识别、评估与应对-周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识别、评估与应对-周冉.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期2017年1月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orum of World Economics&PoliticsNo1Jan2017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识别、评估与应对周 冉+摘要随着我国能源外部依赖性的不断增加,能源安全正在面临越来越多“外源性”威胁的挑战。本文运用非传统安全威胁特征评估法,根据“突发性”“扩散性”和“转化性”三大典型特征对近年来中国面临的五大“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展开评估。从“外源”具有的“场域”特点来看,中国应该以“一带一路”战略的构建为契机,运用“场有思维”积极应对“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增强安全维护的“场有意识”,以主动介入的方式防范“突发性”影
2、响;加强能源安全的“场有合作”,以优势互补的方式遏制“扩散性”影响;增进大国间的“场有关切”,以构建大国间新型关系的方式避免“转化性”影响。关键词 外源性能源安全非传统安全威胁威胁评估威胁应对能源安全是当代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在维护自身能源安全上承受着巨大的内外部压力。从能源资源禀赋来看,中国在主要一次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上的对外依存度非常高。由于能源安全的“木桶效应”以及石油的战略地位,中国的能源安全在“狭义上可以等同于石油安全,即石油供给关系的稳定、油价的稳定和运输环节的稳定供给”。本文将根据能源安全的狭义理解,
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信作者及地址:周冉,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明伟楼244室;邮编:310058;Email:purplejulianoudookcorn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及应对”(12&ZD099)的阶段性成果。2015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由2014年的62O提高到635,为历史最高纪录。数据来源:田春荣:(2015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载国际石油经济,2016年第3期,第46页。黄晓勇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页。万方数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1期在非传统安全研究视角下对当前中国
4、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外源性”威胁展开识别、评估和应对分析。一、中国能源安全五大“外源性”威胁从威胁发生源,即非传统安全事件或问题的地点源起来看,我们可以将国家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分为“外源性”(Exogenous)、“内源性”(Endogenous)、“双源性”(Dualgenic)三类。上述三者在主要特征上的区别首先在于威胁事件或现象分别发生于国家的外部、内部、边境周边地区;其次在于威胁应对方式分别以外交、内政、外交与内政复合为主。本文将那些始发于国外,而对国内乃至全球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很多时候需要国家通过外交介入或调整对外政策的方式进行应对的非传统安全事件或现象归类为“外源性”(Exoge
5、nous)非传统安全威胁。“能源安全”对于能源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而言具有不同的含义,消费大国的“能源安全”主要是指能源的“供应安全”,即在合理价位持续性地获得外部石油供应。“供应安全”的三大基点可以被概括为目前能源安全领域广为接受的“3A”安全标准:资源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运输的可依赖性(Access)和价格的可承受性(Affordabihty),也就是“油源”“油路”和“油价”的安全。由此可见,当代国家的能源安全之所以面临“外源性”威胁,一方面是因为能源的进口依赖,使得对于外部能源的获取容易在供应、运输等进口环节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是由于能源的全球商品性质,使
6、得一个国家的能源进口价格难免受到全球能源市场不稳定因素的问接影响。根据“外源性”和“能源安全”的内涵,本研究认为我国能源安全在近年来主要面临以下“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一)中东非洲主要产油国的国内冲突由于能源储量和开采潜力方面的优势,中东非洲地区在当今世界能源版图中的核心地位短期内无可撼动。国际社会对于中东石油的总体依赖使得该地区任何地缘政治方面的异动都可能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冲击。对于中国来说,该崔守军:能源大外交:中国崛起的战略支轴),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40一4l页。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1期(二)破坏中东非洲石油生产的恐怖活动来自中东非洲地区的另一大能源
7、安全威胁是该地区日渐抬头的恐怖主义势力。常年处于动荡的中东社会不仅为恐怖分子的藏匿与分散提供了环境,还为恐怖主义的输出与渗透找到了市场。而这一地区的恐怖主义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石油不但成了恐怖活动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成了恐怖组织借以损害他国利益和制造国际混乱的有力工具。“基地”组织就曾多次策划实施对沙特阿拉伯重要石油设施的恐怖行动,包括2006年2月对沙特境内全球最大石油工厂Abqaiq发动的自杀式袭击。尽管未能成功,但袭击事件仍然将当时的国际原油每桶价格推高了2美元。“伊斯兰国”(Is)则是近年来中东地区最活跃的宗教极端恐怖组织,无论在叙利亚、伊拉克还是利比亚,该组织武装分子除了破坏石油
8、设施之外,还攻占过上述三国境内的多处油田,并将在黑市出售原油作为获取资金的方式。其中,中国与印度在叙利亚联合投资的代尔祖尔油田就在2013年4月完全落入了“伊斯兰国”手中,中印石油企业为此损失惨重。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取相应措施,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东非洲几股恐怖主义势力仍大有合流蔓延的趋势,中国的石油安全将不得不继续经受来自这一威胁的严峻考验。(三)霍尔木兹、马六甲海峡的航道封锁从能源运输来看,海洋运输在经济性和运量方面的绝对优势决定了其在中国石油进口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中国近年来在运输多样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石油进口严重依赖海运的事实并没有发生改变。相比其他方式,海洋运输所面临
9、的威胁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海洋运输的关键在于确保“咽喉点”的航运通畅,一旦咽喉点阻塞,那就意味着能源供应的中断和运输成本的大幅抬升。由图2可见,霍尔木兹和马六甲海峡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战略价值的两大咽喉点,同时也是中国石油进口高度依赖的能源通道,但两者都因地缘敏感性而存在遭到封锁的可能。霍尔木兹海峡因为伊朗和美国、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充满变数。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伊朗一再表示若遭受美以攻击,就将封锁该海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海湾地区80的石油外能源界所谓的“咽喉点”是指那些位于世界主要航线上船只必经或首选经过的狭窄海峡。万方数据周冉: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 7
10、9这种局势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马六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最好封锁点。美国和地区大国印度都有封锁行动,而且这两国家还明确表示过其海峡封锁的战术意由的80及其他物资的5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意味着孽峡,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石油通道上,谁就能随时威”。15 per day Includes crude oil and pelroleum p roducts Based on 20 1 3 data七大能源“咽喉点”2013年日均石油流量(单位:百万桶天)IAhttp:wwweiagovbetaintemationalregionstopicscfm?阢匝丁湾海域的海盗活动面临的另一
11、大威胁来自频繁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冷战结束灯日益猖獗,给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2004年以来,随着家对海盗活动加大打击力度,该地区的袭击事件较以往有了筻对的焦点也由此转向了近年来海盗活动异常活跃的索马里、区的海盗活动不仅在数量上呈快速上升趋势,而且出现了与:借势的苗头,其武装力量更是一度让国际社会为之震惊。l能源安全的国际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5页。,国能源报告(2012):能源安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91页。t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l页。魏一鸣等著:中国能源报告(2012):能源安全研究,北京:科学出
12、版社,2012年,第76页。徐建山:论油权初探石油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2期,第124页。管清友:美联储自救式货币政策将加剧世界通货膨胀,资料来源:http:financeifengcornjjsp2008040413_2181_488855shtml。崔守军:能源大外交:中国崛起的战略支轴,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43页。万方数据第1期 周冉: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二、非传统安全威胁评估理论概述(一)威胁评估的概念与内涵在对上述能源安全威胁展开评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威胁评估以及另外两种容易与其造成混淆的评估进行概念上的比较区分,以此来明确威
13、胁评估的目的与重点:1威胁评估与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安全分析单元来看,广义的安全评估意味着对于“安全指涉对象”所处整体安全关系的评估,包括它所面临的“存在性威胁”、享有的安全环境以及相应的危机事态等。因此,威胁评估属于广义安全评估的一部分;狭义的安全评估则是针对安全结构中的“指涉对象”(即受威胁者)展开的,而威胁评估的对象则是威胁(主体)本身,两者在这一点上恰恰相反。狭义的安全评估着重考察“指涉对象”本身相对于威胁因素的脆弱性,因为不安全状态是“威胁与脆弱性的综合反映”。反过来,威胁评估是否需要将“指涉对象”的脆弱性考虑在内则分为两种情况1当需要评估的威胁是来自同一安全领域时
14、,针对威胁的考察就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比如某国面临来自能源安全领域的不同威胁时,其在能源方面的脆弱性并不会因为威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当需要评估的威胁来自不同安全领域时,脆弱性因素就会对威胁评估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某国在面对来自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等不同领域的威胁时表现出来的脆弱性必然会有所不同,对于威胁大小的评判也会随脆弱性的不同发生改变。本文要展开的威胁评估显然属于前者。2威胁评估与风险评估。仅从安全分析单元来看,威胁评估与风险评估的考察对象都是“存在性威胁”,这种相似性使人们容易混淆两者的评估重点。在国际安全词典中,“威胁”被定义为“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的某人或某物”,而“风险”一
15、词则指向由特定威胁导致的危害性后果,它意味着“(预测)危害后果出现的概率以及对于现实危害程度的评估”。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彼此问的联系:“威胁”的存在导致了“风险”的产生。也就是说,当我们将威胁作英巴里布赞著:人、国家与恐惧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议程,闰健、李剑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14页。Paul Robinson,Dctonary 0,Intematona&curty,Cambridge:Polity Prb口5,2008,P212Ibid,P182万方数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1期为研究对象时,实际上在探讨一些具体的“存在”,而关于风险的研究则是针对“存在的继发现象”进
16、行的探索。目前关于威胁的评估主要围绕威胁(主体)的能力或特征展开,而风险评估的重点则在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通过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两者在评估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将威胁评估等同于风险评估是不甚严谨的。美国国土安全部曾开发过一套“国家恐怖主义公告系统”(National Terrorism Advisory System,NTAS),并根据“可能性”与“后果”对实际威胁进行等级划分。然而这套评估系统就因为混淆了“风险”与“威胁”的侧重点而饱受诟病,因此美国国土安全部于2011年起决定启用新系统以增强评估的实用性。(二)威胁评估相关研究相对于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研究而言,当前威胁评估研究不管在文
17、献数量还是应用范围方面都仍然相当有限。在现有威胁评估研究中,较常见的评估方法主要有要素评估法和特征评估法:要素评估法,多用于传统国家安全威胁的评估。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Walt)在联盟的起源中指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可以通过这些威胁发起国的综合实力、地缘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这四个主要因素加以综合判断。类似研究还有乔安娜M菲什(Joanne MFish)等学者提出的行为者、意图、实力和反应时间四大威胁要素。他们指出威胁行为者的侵略意图越明显、实力越强大、发动侵略的时间越短,这种威胁就越大。这种评估法已经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威胁等级评定中得到应用,如美国国防部在评估
18、恐怖主义威胁时选取了存在(Existence)、能力(Capability)、意图(Intentions)、历史(History)、目标(Targeting)、安全环境(Security Environment)六大要素,并根据要 目前关于风险评估的思路主要有两种:基于“风险(Risk)=概率(Probability)损失(Loss)”的评估和基于“风险(Risk)=危险(Hazard)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评估。可参见张海波:公共安全管理:整合与重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2年,第5859页。该套系统现已停用,具体内容可参见:National Terroris
19、m Advisory System,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TerrorismAdvisorySystem。NTAS新系统详见美国国土安全部网站:http:wwwdhsgovtopientas。美斯蒂芬沃尔特著:联盟的起源,周丕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8页。Joanne MFish,Samuel JMcCraw and Christopher JReddish,Fighting讥the Gray Zone:A Stra把gyto Close the Preemption Gap,Carlisle,PA:Strategic
20、Studies Institute,Array War Cortege,2004,P4万方数据第1期 周冉: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素信息的不同组合,得出威胁的不同等级(见表1)。表1 美国国防部关于恐怖主义威胁的等级评定威 紧急威胁(Critical) 第1、2、5要素存在;第3或第4要素有可能存在胁 高度威胁(Hi咖) 第1、2,3、4要素存在等中等威胁(Medium) 第1、2,4要素存在;第3要素有可能存在低度威胁(Low) 第1、2要素存在;第4要素有可能存在级 微不足道(Negligible) 第1、2要素有可能存在资料来源:表格由Joint Publication 3072
21、中的Threat Level原图改编而成。学者戴维斯特罗恩一莫里斯(David StrachanMorris)在对不同的恐阵主义威胁评估研究进行比较后指出,威胁在很大程度上是(威胁者的)能力与意图这两大核心要素的综合体现。他将两大核心要素各自划分为四个等级,并通过不同等级的两两组合,得到一张由“能力”与“意图”变量构成的威胁评估矩阵图(见表2)。表2威胁等级判别矩阵熟练的 中等威胁 高度威胁 高度威胁 极端威胁强 中等威胁 中等威胁 高度威胁 高度威胁中 低度威胁 中等威胁 中等威胁 高度威胁弱 低度威胁 低度威胁 中等威胁 中等威胁熊五诵弱 中 强 极端的注:该威胁判断矩阵原图由Aejgis
22、 Defence Service的Richard Siebert编制而成。由于强调“能力”和“意图”两大要素在评估中的核心作用,要素评估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发现威胁主体”这一前提的限制,这种方法显然更适用于评估传统安全威胁或像恐怖主义这类明显具有威胁者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然而问题在于,当今我们所面对的绝大多数非传统安全威胁却是兰德公司报告中指出的美国国防部关于恐怖主义威胁等级评定具体表述,详见:Department of Defense,Joint Tactics,Techniques,and Procedures fo,Antiterrorism,Joint Publication 3072Wa
23、shington,DC:Department ofDefense,1998,V7一V8。表格来源详见:Department of Defense,Joint Tactics,Techniques,and Proceduresfor Antiterrorism,J0int Publication 3072,Washington。DC:Department of Defense,1998,V7一V8。David StrachanMorris,“Threat and Risk:What is the Difference and Why Does it Matter?”Intelligence an
24、d National Security,V0127,ApriI(2),2012,P174万方数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l期“没有威胁者的威胁”(threats without threateners)。在评估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时,因为威胁者的相对缺失,传统要素评估法强调的“能力”和“意图”以及其他些与威胁者相关的要素几乎成了无处着陆的变量。因此,对于在问题域上不断扩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而言,需要一种能够直击威胁现象或问题本身的评估法。不同于要素评估对威胁构成的关注,特征评估法提供了一种从事物特质看待威胁的视角。巴里布赞在人、国家与恐惧中将国际安全研究领域从传统的军事安全扩大到军事、政治、社会、经
25、济和生态五大安全时,也着重提到了关于安全议程扩大之后的威胁评估问题。他认为“影响威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它自身的特征,它在时空上的远近,发生的概率,它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对此威胁的认知被历史境遇所强化的程度”。布赞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性的二元区分,来区别低强度和高强度的威胁(见表3)。类似研究还有夏尔一菲利普戴维(CharlesPhilippe David)在安全与战略中提出的威胁评估特征标准,他认为这些标准可以通过一些具体问题来获得,包括“威胁的来源是否明确”“威胁具有强烈还是弥散性的效果”“威胁的时空临近程度”以及“威胁的文化和历史根源是什么”等等。表3威胁强度评估特征低强度 高强度发生情况
26、扩散 特定空间布局 远距离 近距离时间范围 长期 短期发生可能 低可能性 高可能性预计后果 轻微 严重历史维度 中性历史特征 放大性历史特征注:此表由巴里布赞人、国家与恐惧一书中的威胁强度评估表整理而成。兰德公司曾在其“MovingTowardtheFuture Policing”报告中提出这一概念,具体内容参见:http: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monographs201 1RAND-MGl 102rmtfo英巴里布赞著:人、国家与恐惧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议程,闰健、李剑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36137页。法夏尔一菲利普戴维:安全与战略
27、战争与和平的现时代解决方案,王忠菊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5页。英巴里布赞著:人、国家与恐惧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议程,闰健、李剑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万方数据第1期 周冉: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通过比较上述威胁评估相关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相较于要素评估,特征评估在非传统安全威胁评估中的应用优势不仅在于没有威胁者依赖,还在于能够依托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集合特征”为形态迥异、内容多样的威胁提供了相互比较的可能。因此,本文将以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集合特征为标准对“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进行评估。三、基于特征评价的威胁强度评估标准根据目前国内学者的研
28、究,我们大致上可以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集合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特征,包括非军事暴力性、跨国性、复合性等,这类特征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解释性表述,为具体问题为何属于非传统安全威胁提供标准和规范;第二类是程度特征,包括突发陛、扩散性、转化性、联动性等,这类特征虽不为非传统安全威胁所独有,但能够反映出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而变化的程度能为我们衡量威胁强度提供参考。结合能源安全威胁的实际内容,本文将提取三大最有代表性的动态程度特征来建立威胁评估的标准:(一)突发性突发性是非传统安全威胁发生阶段的典型特征。从威胁预防的角度来看,威胁发生时间、地点、形式等信息的可明确度至关重要。突发性越
29、强就意味着这些信息越模糊,有针对性的防范也就越难开展。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突发性强弱主要可以通过威胁来源和形式两方面加以判断:1威胁来源是集中还是弥散。集中的威胁来源是指某一威胁具有比较明确的发起方和特定的中心,与此相对,弥散则是指威胁并非来自于特定的行为方或政策,而是由没有特定指向的个体或群体所发起的,因此威胁的发生是多中心甚至是无中心的。来源的弥散性也意味着威胁发生信息的碎片化和难以搜集。大多数恐怖袭击就是非常典型的来源弥散性威胁;2威胁多由存在因果联系的关联事件促成还是多以无明显关联的随机事件呈现。如果威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因果关联性,那么其发生条件一定会受到关联因素的制约,这将为消减威胁发生
30、信息的不确定性提供极大帮助;但是如果威胁事件的发生呈现出相对较高的独立性和随机性,信息就会因为缺乏逻辑一致性而变得难以捕捉和预测。类似产油国国内冲突和美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的威胁事件,必定有其特殊的发生背景,不太可能因为偶发事件出现较大的任意性和随机性,而海盗袭击则不需要特定的背景,袭击事件与外界因素也不万方数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l期存在明显的关联。据此,我们可以建立以威胁来源和威胁形式为标准的突发性评估规则:表4突发性评估规则赋分 突发性评估的参照标准4 威胁来源弥散,且威胁多以无明显关联的随机事件呈现3 威胁来源集中,但威胁多以无明显关联的随机事件呈现2 威胁来源弥散,但威胁多由存在因果
31、联系的关联事件促成1 威胁来源集中,且威胁多由存在因果联系的关联事件促成(二)扩散性扩散性反映出的变化可以被看作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这意味着威胁的非传统安全性质与威胁要素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威胁强度却已经通过威胁现象和威胁影响在地域空间维度上的扩散程度发生了改变:1威胁现象是否具有地域上的蔓延性。非传统安全威胁大多是一些地区性、全球性问题,“在地域上有明显的蔓延和扩散,而不是单独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难题”。从一国到另一国、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威胁现象的扩大和传递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在空间内的“普遍存在”提供了“量”的保证。比如海盗袭击和恐怖活动之类的威胁就具有明显的多发扩散
32、性,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极有可能因为这些威胁的蔓延外溢出现类似现象;2威胁对能源安全的影响是否具有全球扩散性。威胁影响的扩散在危害程度方面为非传统安全威胁提供了“量”的保证。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扩散如前文所述,是威胁在其所针对的安全领域,即能源安全领域中的“量”的扩散,而非转变为对其他安全领域的影响。不过,但凡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其影响方面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扩散性。因此,区分不同能源安全威胁地域影响“量”的关键就在于威胁能否跳出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而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例如美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的影响就能轻易扩散至全球能源市场。据此,我们可以建立以威胁现象和威胁影响为标准的扩散性评估规则:余潇
33、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页。万方数据第1期 周冉: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87表5扩散性评估规则赋分 扩散性评估的参照标准4 威胁现象会蔓延至周边国家地区,且对全球能源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3 威胁现象不会蔓延至周边国家地区,但对全球能源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2 威胁现象会蔓延至周边国家地区,但对全球能源安全造成的影响非常有限l 威胁现象不会蔓延至周边国家地区,且对全球能源安全造成的影响非常有限(三)转化性转化性集中体现了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这里所谓的“质”即是威胁所具有的非传统安全性质,“质变”也就意味着威胁发生了向传统安全
34、威胁或与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转变。转化性的强弱可借由威胁的“消极传统化”和“积极传统化”两方面加以判读:1威胁是否可能诱发成规模的战争介入或武装冲突。“消极传统化”是指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发生阶段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传统安全威胁属性,但在不断被激化的过程中,被迫“转化为依靠传统安全的军事手段来解决,甚至演化为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比如中东地区国家的内部冲突和恐怖袭击活动往往在逐渐积聚的过程中转化为具有明显传统安全属性的威胁,这种转化势必会增加这些威胁对能源安全领域的危害性;2威胁是否可能成为未来国家间战争的重要原因。“积极传统化”是指由于能源在当代战争中的基础性作用,某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与未来战争形式
35、密切相关的准战争属性,一些国家可以借此在未来的军事冲突中通过主动制造这些威胁来达到其军事目的。因此,能源安全威胁的积极传统化实际上是一种由国家行为体实施的敌对行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质。这种威胁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战争行为的不可避免或正在发生,针对特定国家采取的能源咽喉点封锁和石油金融打击都是能源安全威胁积极传统化的典型例子。据此,我们可以建立以“消极传统化”和“积极传统化”为标准的转化性评估规则:刘学成:非传统安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对,载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l期。第34页。万方数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1期表6转化性评估规则赋分 转化性评估的参照标准威胁很有可能诱发成规模的军事介入或武装冲突,
36、且很有可能作为未来国家间4战争的重要手段威胁不太可能诱发成规模的军事介入或武装冲突,但很有可能作为未来国家间3战争的重要手段威胁很有可能诱发成规模的军事介入或武装冲突,但不太可能作为未来国家间2战争的重要手段威胁不太可能诱发成规模的军事介入或武装冲突,且不太可能作为未来国家间1战争的重要手段四、“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评估(一)五大威胁总体评估情况依据上述评价标准,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了五大“外源性”石油安全威胁在突发性、扩散性、转化性上的得分(见表7):表7五大“外源性”威胁的特征强度得分一三:_Ai_!竺!:突发性 扩散性 转化性主要威胁(。) (X1) ()【2) (X,)中东非洲主要
37、产油国的国内冲突(A。) 181 37l 224破坏中东非洲石油生产的恐怖活动(A:) 376 167 186霍尔木兹、马六甲海峡的封锁(A3) 138 276 386索马里、亚丁湾海域的海盗活动(A4) 376 167 129美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引发的油价上涨(A,) 148 314 276由于本评估只涉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三大特征,即仅有三个目标准则,目标准则之间的相互重要性程度就相对容易判断,判断之后赋值的一致性也会相对更问卷由作者于2015年3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参加亚洲研究中心(Asia Research Centre)、政府系(Department of Government)和格兰瑟
38、姆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ion)的学习、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时进行发放,对象主要为能源安全研究方向的在校教师与访问学者,问卷共发放30份,收回27份,2l份有效。万方数据第1期 周冉: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高。因此,本文将基于两两比较的层次分析法来设计三大特征的权重,两两比较具体标度值如下(见表8):表8两两比较的Saaty标度及意义标度值 标度意义1 Xi比Xj同样重要,即Wi=Wj3 Xi比Xj稍微重要,即Wi=3Wj5 Xt比Xj较为重要,即w;=5 Wj7 Xi比Xj明显重要,即Wi=7Wj9 Xi比Xj绝对重要,即Wi=9Wj2,4,6,8
39、X;比Xj重要程度在相邻奇数之间倒数 对于X;与Xj比较得到的判断值为b,则bj;=1b日在对能源问题以及非传统安全研究专家展开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到三大特征的相对权重结果(见表9):表9三大特征相对权重表一 面A Xl X2 X3 砭瓶 加l 2一玩f=1 oX1 1 l3 13 048l 0143X2 3 1 1 1442 0429x3 3 1 l 1442 0429在最终确定各大特征的权重之前,仍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此处需要用到平均随机一次性指标RI来衡量不同阶矩阵的一致性。110阶矩阵的砌值参见表10:表10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Iu取值矩阵阶数 1 2 3 4 5
40、 6 7 8 9 10R1 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万方数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1期A仿=fi 13 13=三;差三=;三iik=撬警=(篇+臻+糕)观999Am“。i鱼r 2了16而+6面+6面J-厶凹:生半:掣:一00005凡一l jlCR=面CI=等笋=-o001五、“场域安全”视角下的威胁应对思路余潇枫:非传统安全治理能力建设的一种新思路“检验检疫”的复合型安全职能分析,载学术前沿),2014年05期(上),第86页。万方数据第1期 周冉: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在传递过程中表现出瞬时性和无标的特征,这种相对复杂的流动性为理解“外源
41、性”威胁提供了必要的时空基础;另一方面,对能源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主体来自不同的安全层次,威胁的内容也可能并非针对能源本身,但能源安全为不同威胁主体和威胁内容之间的要素组合提供了一个共同的集合域。面对威胁的“场域”特性,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安全治理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整体、动态、复合的“场域安全”视角对“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加以观照,并以“一带一路”战略的构建为契机,运用“场有思维”积极应对。第一,在“突发性”应对方面。适当调整中国外交的不干涉传统,通过对“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进行主动干预,实现能源安全能力建设的内外统一,是应对外部威胁突发的有效办法。“场有思维”强调安全维护
42、的整体性,虽然威胁根据发生源的不同有内外之别,但在“安全场域”中,安全维护的侧重点并不会因为威胁源的转移发生改变。相反,对于安全的维护应当是一个连续、系统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当代国家的能源安全能力建设绝不能是一种封闭的自我实现,而要寻求一种开放的内外互补。因此,灵活主动地向本国海外能源利益集中地区投放力量和施加影响已成为中国能源安全能力建设不可缺失的一环。现阶段,中国传统外交所秉承的不干涉原则无论在帮助中国维护海外利益还是参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全球治理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在这一外交原则的约束下,中国只能为不断扩大的海外能源利益提供极其有限的国家支持。同时,中国的能源进口集中于中东非洲地区
43、,该地区的一些产油国正处于政治动荡或社会结构调整时期,国家力量的散乱和弱小使其在应对国内冲突方面尚且自顾不暇,更无力承诺确保中国的能源利益不受损害。因为缺乏强有力的军事保障,中国能源企业的海外投资和生产活动面临巨大的风险,针对海外员工的绑架、勒索和伤害事件以及对石油设施和油田的破坏屡见不鲜。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介入,中国对于地区安全局势的预判难免有所滞后,因而在面对突发威胁带来的不确定时往往只能选择放弃相关利益以求减少损失。对此,英国金融时报就曾发文指出,中国在当前的中东乱局中正处于可能成为遭受最大损失的旁观者的尴尬境地。英国金融时报于2014年8月19日刊发了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尼克巴特勒题为中
44、国该不该参与中东维稳?的文章,内容详见:http:wwwftchlnesecomstory001057781。万方数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1期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据此全面放弃不干涉原则,但至少也提示了对这一外交传统进行适当调整的必要。王逸舟在提出“创造性介入”时就表示不能对不干涉思想做机械化的理解,相反,外交上的主动介入“是有别于以往不干预立场的积极姿态,是新时期海外利益增大乃至整个中国全方位扩展崛起的现实使然”。此外,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能源进口来源国地区乃至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提供帮助。尽管中国已通过向外派遣维和部队和护航舰队的方式介入相关国
45、家和地区的安全治理过程,但总体对外影响仍远远不够,尤其“在全球冲突解决和地区稳定问题上,中国对外政策必须更加主动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介入西亚、非洲和拉美等地区事务,努力形成良好的政治环境和产油区的稳定,为国际能源市场平稳发展创造条件”。在这一问题上,“一带一路”战略的铺开为中国能源安全能力建设的外向型发展提供了最富“创造性介入”色彩的外交平台。这一战略构想“既与中国能源进VI的陆上与海上通道相吻合,有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能源联系,同时也是为了通过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商业金融与投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消除各国之间的发展鸿沟,消除产生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土壤”。而随着“一
46、带一路”首个战略港口瓜达尔港如期完工并投入运营,中国在应对类似海峡封锁、海盗活动等“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方面无疑将更为灵活,这也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在主动寻求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迈出了具有革新性和历史性的一步。第二,在“扩散性”应对方面。加强与能源安全“关系场”中不同安全行为体的合作,借助这些行为体的安全治理优势应对“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是防止威胁扩散的主要手段。强调安全“场有”性质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突出特定安全领域带来的安全行为体“关系场”的扩大。在能源安全领域中,不同国家之间会因为石油资源的全球流通和能源安全威胁的全球应对产生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联系:石油供应国与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石油消费国之间
47、的竞争,以及石油消费国与相关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等。这些联系在能源安全“场域”中的交集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2页。吴磊:中国能源安全面I临的战略形势与对策,载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5期,第74页。刘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消除恐怖主义土壤),载,2016年第2期,第101页。万方数据第1期 周冉:中国“外源性”能源安全威胁研究构筑了全球治理的行为基础,由此产生的国家间相互依赖也决定了中国未来寻求加强能源安全国际合作并在合作中借力而为的必然。作为高度依赖外部石油资源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有必要首先巩固和拓展与中东非洲地区石油生产大国之间的
48、交往与合作。虽然中国基于石油贸易与包括沙特、伊朗、伊拉克等石油大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一地区并不具备传统上的政治和投资优势,因此在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中拥有非常有限的话语权,合作基础相对薄弱。然而随着西方国家寻求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以及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提出,“长期偏重对美国和欧洲关系的中东国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向东看现象”。无论作为美国盟友的沙特还是长期遭受西方制裁的伊朗都意识到了东方国家对于开展多元化能源战略和制衡美国能源霸权的重要性。沙特在战略上主动接近中国和伊朗对中国展开的能源外交都为中国进一步巩固并拓展与这些石油大国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对于中国来说,“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关系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只有与这些地区大国建立广泛和稳固的合作关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外部石油进口的总体稳定。中国必须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利用包括“中阿合作论坛”“中阿能源合作联盟”等在内的中国一中东能源合作机制,与中东能源供应大国加强沟通,从而借助这些国家的地区影响力将中国能源安全的“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