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探究 摘要:结合教学实际,从用好试验室、指导学生学会视察、用现代手段协助试验等方面,对初中生物试验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试验教学;试验室 1前言 生物学科的主要特点是以试验为主,通过试验教学可以培育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爱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问概念与实践技能,并提高学生的视察实力、思维实力、分析实力、动手实力等1。可见,上好生物试验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老师要想方设法提高生物试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养实力的培育。 2合理开放试验室,创设良好试验环境 试验室是学生进行试验学习的主要阵地2。良好的试验环境有助于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生物老师应注
2、意创设良好的试验环境,为学生供应良好的学习与探究场所,为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试验技能奠定基础。布置好试验室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试验设备都比较齐全,应做到常常检查、适时更新,以满意正常的教学需求。在试验室中悬挂一块黑板,要求学生分组设计板报,对板报内容进行定期更换。试验室一角应放置玻璃橱柜,里面存放和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本、模型、试验书籍等。讲台上不仅有讲桌,还应悬挂多媒体大屏幕,老师可以利用电脑呈现教学课件。除了丰富的试验器材之外,还应在试验室中摆放好小型动植物的标本或模型,如鸽子、兔子、青蛙、蚕、蜥蜴、昆虫等,让学生通过标本和模型干脆视察动物的外形特征,促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历程。通过真实生动的情境创设
3、,可以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入情入境,充分感受生物世界的奇异,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欲望。正所谓“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才能促使他们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利用好试验室由于学校的试验设施有限,在试验课堂上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而课堂教学时间也非常有限,导致很多试验无法顺当完成。老师可以为学生开放试验室,组织学生把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到试验室亲自做生物试验。例如:讲显微镜的结构及用法,在课堂上不行能有时间让全部的学生进行操作,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后去试验室加以练习,同时在旁悉心指导,帮助学生驾驭显微镜的成像规律,避开学生死记硬背
4、;教学根尖结构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放大镜视察小麦、豆芽、蒜等随处可见的植物的根尖,再引导学生结合显微镜视察根尖装片,明确了解根尖的结构,利用对根尖的感性相识,深刻理解、驾驭和巩固所学学问;讲叶子的结构时,让学生用两个并在一起的刀片切菜叶,作为临时切片,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等,这类试验所须要的器材都不是高标准、高要求的,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就可以替代完成试验。因此,开放试验室,利用现成的试验设备,这是提高学生试验技能最便捷和最有效的方法,还能培育学生的试验实力、思维实力、创新实力。 3指导学生正确视察,驾驭科学试验方法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学
5、生学问不如传授给学生获得学问的正确方法,只要驾驭了获得学问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将受益终身。为此,在生物试验教学中,老师应加强指导,帮助学生驾驭正确的视察方法,确保学生顺当试验。在详细视察中应把握好如下几点。把握正确的视察依次在视察生物试验材料时,一般可以遵循如下规律进行视察:依据视察对象的形体特征,应根据从上至下、从外到里、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视察步骤;依据视察对象的产生时间,应根据先后依次进行视察,先视察养分器官,再视察生殖器官。如在视察试验“根尖的结构”中,应依据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视察依次,首先引导学生视察蚕豆的根毛,然后请学生陈述植物根的功能;再把根尖找出
6、来,用小刀切下根尖,将其制作成装片,先从宏观上对根尖基本形态进行视察,再从上到下沿着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进行视察,重点视察根毛,与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自主视察的方式驾驭蚕豆根毛的功能与特点。学会进行对比和比较对比和比较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在视察试验中,老师应教会学生正确对比和比较,从相同的特点中找出差异性,或者在不同中找到相同点。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自主视察与分析,一般都能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异同点,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如在视察“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结构、形态”时,首先应给学生介绍这两种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的差别:1)叶脉结构不同;2)茎的结构不同;3)种胚结构不同
7、。再给学生介绍两者之间的相像点:两者都是绿色植物,所以受到光合作用的影响,导致叶序基本相像。 4现代教学手段协助,增加生物试验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自发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是高效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3。为此,在探究试验过程中,要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和动力,提高学生参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发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探究实力的培育。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协助手段以其自身的优势,则可以增加试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在教学真菌和细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教材中的说明多抽象简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效率较低,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为此,可以利用多媒体协助教学,给学生展示真菌
8、和细菌的图片以及介绍真菌和细菌的视频片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留意力,强化学生对真菌和细菌特点的相识。另外,由于试验中的一些现象都是瞬间性的,因此不简单视察。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试验过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学问点的驾驭。如可以模拟光合作用原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发生原理,不但理解起来轻松,驾驭更加坚固,而且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朝气与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增加了学生参加的主动性。此外,微课与试验看似联系不紧密,实则互为补充。试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试验获得学问,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良好的视察实力和实践操作实力,让学生通过科学试验探究活
9、动,获得思维的拓展以及分析实力的提升。因此,当真实试验受到时间或空间条件的制约时,就可以通过微课加以弥补。比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试验,在课堂上难以完成,所以老师可以提前录制课外完成试验的过程,在课堂上以微课形式播放出来。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视察得更为清晰,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课堂时间,顺当达到试验教学的目的。 5亲密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组实践调查 生物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大部分学问都是通过实践探究而得出的。每一个人都有创建天赋,但这种创新意识只能在相应的活动中得以激发与强化。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肯定的活动范围,就不行能在任何一个领域完成任何重大的事情。”4因此,老师要保证
10、学生主体的活动空间,促使他们自主参加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调查,通过实践调查的方式协助课堂教学,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给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加深学生对学问的印象。为此,老师要充分把握一切机会,结合实践调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营造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分组调查学校四周的环境污染现象,并细致分析污染源自哪里,对四周的生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在详细调查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的爱好爱好进行分组,也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爱好的项目,如噪声对动植物生长方面的影响,抽烟对身体的害处,污水对人们生
11、活的影响,等等。当学生确定调查项目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调查方案,并在调查之后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实践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每一位学生的爱好都特别高涨。比如探究“抽烟对身体的害处”的小组,到相关医院调查由于抽烟引发的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图片和病例,计算由抽烟引发肺癌的概率;此外,还到小区中调查香烟售卖点的数量,以及香烟销售的详细状况等。通过调查,学生深刻感受到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破坏,体会到由于环境遭到破坏,四周的生物由此受到严峻影响。总之,生物实践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休戚相关,能将学生引入社会,使学生在自我设计和操作中实现自我教化,提升自我素养。为了充分
12、培育学生的探究爱好,老师应常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等综合实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结语 生物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试验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试验教学不仅帮助学生驾驭了学问,而且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生物老师应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加试验活动,激发学生的试验爱好,实现生物教学目标。 作者:李树涛 单位:淄博市高青县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明宇.初中生物试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大连教化学院学报,2022(4):103-104.2谢娟.浅谈初中生物试验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
13、:98-99.3张春涛.中学生物试验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挑战与对策J.科学教化,2022(5):102-103.4王存祥.浅析农村中学生物试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化革新,2022(2):156-157.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探究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之我见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初探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总结 初中生物试验教学初探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