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三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三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三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三) 姓名总分 一、基础学问运用及考查(31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风骚(so ) 田圃(p ) 亵渎(xi ) 陨落 (yn ) B.灵柩(ji ) 凌驾(lng) 睿智(ru ) 恪尽职守(k ) C.枘凿(n ) 扶掖(y ) 迂词(y) 廓然无累(ku ) D.繁衍(yn ) 惘然(wng ) 栈桥(zhn ) 怒不行遏( )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摸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读书废时过多则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
2、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C.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完全不应当对他烂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争论。 D.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傲慢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学问,李老师工作很勤奋,经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 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果。 C.我们必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宏大志向。 D.他操作计算机特别娴熟,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4.选出诵读季节奏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
3、塞外声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下面四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帝感其诚B.诚宜开张圣听 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以光先帝遗德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弛然而 卧6.下列作家丶作品丶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培根美国 B.谈读书罗迦费因格英国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丁肇中中国 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7.下列没有病语的一句是()(2分) A.老师亲善可亲的笑脸和那谆谆教育常常出现在我眼前。 B.大量植树造林干脆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C.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化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
4、注。 D.当外国旅人来到贵阳时,受到了贵阳人民的热情欢迎。8理解默写。(8分) (1)辛弃疾是南宋闻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2分)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宏愿和宏大气魄的句子:(2分) (3)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句子 (2分) (4)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诗词名句。 (2分) 9.仿照括号中的句子,再写两句,使前后语句连贯一体。(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穿石,是在告知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载万物,是在告知我们
5、求学要广读博览;) , ;,。 二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
6、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时先主屯新野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C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 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 之 11.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B遂许先帝以驱驰C扶苏以数谏故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指代的对象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D君 谓计将安出(徐庶) 13.写出文中“卑鄙”一词的
7、古今义。(2分) 古义:;今义 14.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4分) 甲文:乙文:15.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2分) 1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分) 译文: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一)(18分) 果真,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经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方法的人。” 后来我们最终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安静的好像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愉快而傲慢。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
8、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 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抓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惊诧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行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涯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7“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
9、从称呼的改变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8十年中,“我”的父亲那“与日俱增”的“希望”是什么?照你看,在对待于勒的基本看法上,父亲与母亲有无不同?(4分) 19.“我”全家人动身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2分)20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21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抓紧”表示感谢,这个细微环节意在说明什么?(3分) 22对“我”心里默念的话,如何理解?(3分) (二)新学问的摇篮创建力(20分) 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
10、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口口口口不行,口口口口不够,读了而又能创建才是读书的真谛。很多人读书 只满意于简洁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建性过程。他们的创建力被闲置了。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假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建,那他的一生将恒久是仿照和抄袭。”这是多么严峻的结局。 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需培育创建力。 创建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
11、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实力。创建是怎样起先的?独立见解便是创建的萌芽。 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假如读时产生的想法,仅仅就是书上所告知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把全部的学问消化汲取,变成自己的血肉,然后(a)“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建的花蕾也孕育其中。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非常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起先仿照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闻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
12、的诗,写的诗却很像韩诗,最终不能独成一家。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阅历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b) 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即学习时要尽可能汲取前人的学问,但创建却必需超过古人。独立见解源于两方面。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剧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潜心钻研。两者往往相互作用。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建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觉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说明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惊诧的实力,(c)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校动身接着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运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我却尝试着对他不信任,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可见,凡是不满意于现成结论、擅
13、长独立思索的人,他的创建力就强。 23 依据第段有关内容,在第段方框内应填人词语依次是、。(四字短语)(4分) 24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2分) 25第段中画横线句(a)的含义是。(3分) 26第段中写欧阳修写文胜利的关键是,写诗失败的缘由是,画线句(b)的意 思是。(3分) 27依据第段画线句(c)的意思,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它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B书非借不能读也C尽信书不如无书D思而不学则殆 28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启示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培育创建精神就要仔细读书。B本文告知我们:学习不只是仿照,更要仓U新,要培育创建力。C文章采纳层进式结
14、构,说理清晰,逻辑性强。 D作者在争论中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使论述更深刻。 四29.名人传的作者是 国写的,此书讲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的事迹,颂扬他们 的精神。(4分) 五、30.作文(35分)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无论想在那方面有所得,都要付出肯定的代价。我们总在为各种各样的所得付出不同的代价。有些代价是理应付出而有值得的,然而有些代价却毫无付出的必要,还有的代价更是用任何东西也无法赐予补偿的。你有这样的经验.见闻和感受吗?请把他写下来。 试以“代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1.选择你擅长的一种文体。2.文中不透露考生的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1C2B3B4略5(1
15、)C(2)c(3)D (4)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思想或行为恶劣。(5)甲文:诸葛亮自述经验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6)三顾茅庐 (7)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访。 二、(一)1原先称于勒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方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对人称的改变可看出她嫌贫爱富和自私冷酷。 2“我”的“父亲”的“希望”是盼发了财的弟弟回来,给他带来财宝。父母对待于勒的基本看法上没什么不同。3动身时感到“愉快而傲慢”;后来则“大家都不说话了”。 4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愉快傲慢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懊丧的心情。5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暖和
16、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的确很穷。6表明我此时困难感情:对父母的不满、困惑,对叔叔的怜悯。(二)1读而不懂既读也懂2总结上文,统领下文 3在学习(汲取或消化)前人的学问(阅历、成果)的基础上。(或:借鉴前人的学问)4敢于创新只是仿照写作时不拘泥于古人(或写作时不受古人的限制)5C6A7略 三、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三卷) 秋季人教版九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测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第一 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A卷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