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指导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指导课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书法指导课教案 书法指导课教案 第一课时 书法基础学问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学问 教学重点: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难点: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方法:讲授 详细讲授: 一、什么是书法? 狭义而言,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别性是书法艺术特别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日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
2、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烁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才智光线。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二、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首先,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继承这一传统,练好中国书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使学生增长许多学问,达到学问与技能共
3、同提高的功效。 其次,书法对于培育人的道德素养、身心素养、智能素养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特性塑造及审美实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始终为人们观赏和宠爱。汉代的杨雄曾说过:“字为心画”,即书法是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观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事实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专心领悟美,用手创建美的过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部的明珠珍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
4、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学习书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得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很多人喜爱在家中挂一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尝,同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怎样学好书法? 临摹与创作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一个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艰难地走过来的。学习书法先临摹后创作,先继承后创新,这是最至少的程序和方法。临摹重在技术训练,驾驭古人书法作品中的技法规律;创作重在艺术体
5、悟,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韵味。没有扎实、仔细、刻苦的临摹,创作只是一句空话;但没有创作的追求,临摹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只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既注意技法练习,又留意艺术体悟,才能百尺杆头更上一层。 临摹是书法专用语,是学习任何一种书体所必需运用的基本方法。学习书法离不开碑帖,离不开临摹,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驾驭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字、章法、韵味等),也才能体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 四、文房四宝 1、笔 毛笔在我国产生和运用的历史悠久。据说文解字称,笔在燕国称“弗”,吴国称“不聿”,楚国称“聿”,秦国称“笔”。据文献记载,蒙恬造笔,现在出土的文物足以否定这个传闻。
6、最早的毛笔实物是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战国早期楚笔。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了战国中期兔毫笔,笔杆是竹制的。湖北荆门也发觉了楚笔。 在中国古代,毛笔的制作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凡是动物身上的毛,几乎都采集用来制作毛笔,诸如兔毛、羊毛、马毛、鹿毛、獾毛、狸毛、鼠须、虎毛、狼毛、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猪毛、鸡毛甚至胎毛、头发、人须等等。动物毛之外,也有选取植物原料来制作毛笔的,如竹丝、茅草等都被用来制笔。 根据笔毫的软硬程度,可以分为软毫、硬毫与兼毫。兔毫、鹿毫、狼毫、鼠须等属于硬毫,兔毫是用野兔毛制作的,上好者以紫黑色兔毛做成,称紫毫。狼毫用黄鼬毛制作,是常用的硬毫。、 根
7、据笔毫的长短,将毛笔分为长锋与短锋。长锋笔蓄墨量大,短锋笔弹性较好。长锋羊毫笔比较常见,短锋笔多为硬毫。根据笔的大小,还可以分为抓笔、斗笔、提笔以及联笔、屏笔等等名目,最为简洁的分法将笔分为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和圭笔。 2、墨 墨的运用与毛笔同时或稍早。1980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村出土的研杵、石盘、水盂和黑红色的氧化铁化石被认为是运用原始墨的雏形。根据墨的原料,可以分为油烟墨、松烟墨、混合墨等。根据制墨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一般墨、贡墨、御墨、自制墨、珍玩墨、礼品墨、药墨等等。根据墨的外表装饰,可以分为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根据墨的外形,可以分为方形墨、长方形墨、圆形墨、椭圆形墨、不
8、规则形墨等。根据墨的颜色,可分为黑色墨和黄墨、朱墨、红墨、白墨、棕墨、蓝墨等彩色墨。 3、纸 造纸术是中国人民贡献于世界文明的四大独创之一。纸的运用不仅影响着书法风格的改变,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根据造纸的原料,可以将纸分为麻纸、竹纸、皮纸、混合纸浆纸、还魂纸。根据产地,可以分为宣纸、蜀纸、高丽纸等等。根据生熟程度,宣纸又可以分为生宣、熟宣、半生熟纸。生宣吸水性强,熟宣不吸水,半生熟纸界于二者之间。当代书法练习者多运用毛边纸、元书纸,创作多运用生宣和半生熟的色纸。 4、砚 砚的历史悠久,砚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工具。迄今为止,考古发觉的最早的砚台为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
9、出土的战国末期石砚。根据砚的质地,可以分为石砚、陶砚、木砚、瓷砚、铜砚、铁砚、玉砚等,其中,石砚与陶砚最为常见。根据产地,又可将石砚分为端砚、歙砚、苴却砚、洮河砚、贺兰山石砚、青州砚等。端砚为砚中极品,产地在广东端州(今广东肇庆)根据形态,可以把砚台分为长方形砚、圆形砚、凤字形砚、龟形砚、箕形砚等等。 全部这些砚台中,以石砚最为常见,性能最好。佳品石砚石质细腻滋润,易发墨又不损笔。好的石砚不仅具有运用价值,还具有欣赏价值。 其次课时 执笔、运笔、用笔 教学目标:让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用笔,能有正确的写字姿态 教学重点:用笔训练 教学难点:用笔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详细讲授: 笔法是中国书
10、法艺术的精华,也称为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笔法是书法技法的核心,是第一位的。没有笔法,根本谈不上书法。要讲到笔法,首先不能忽视的还是执笔问题。 一、执笔法(结合学生训练) 执笔是书法用笔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而言,近代书法家比较推崇的是唐代陆希声所传的“五字执笔法”。所谓“五字执笔”,指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说明的执笔方法。由于这种方法要用到五指,所以又称“五指执笔法”。现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对此有具体的解说。他认为,所谓“擫”,就是用大指肚子紧贴笔管内侧,相当于吹笛子时用指擫住笛孔。所谓“押”,是指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外侧,和大指相协作,把笔管拿稳。所谓“钩”,是在拇指、食指已
11、经捉住笔管的时候,用中指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管外侧。所谓“格”,用无名指用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拦住,而且向外推。所谓“抵”,是用小指放在无名指下面,帮助无名指来拦住中指向内钩的力。五指执笔,应使五指协作得当,切忌用力过大。执笔的深浅凹凸,因人因时而异,不行过于偏执。 二、运笔(结合学生训练) 一般讲到运笔,有指运、腕运、肘运、全身运笔诸说。 所谓指运,就是用手指运笔。用手指拨动毛笔,这在写不太大的字的时候经常用到。要使指运而腕不知,指、腕协作无间,堪为上乘。 运腕被许多书家津津乐道。运腕的基础是悬腕。所谓悬腕,就是使手腕悬空。运腕,就是用悬空的手腕带动毛笔进行书写。悬腕看似困难
12、,但是假如坚持下去,两周便会见效。有的人实行枕腕法来代替悬腕。所谓“枕腕”,就是用左手枕在右手下面书写。我们认为,这种枕腕法只能在书写小字的时候间或为之。至于有人说,先用枕腕,娴熟之后渐渐地就悬起来了,纯属无稽之谈。 腕悬起来之后,手肘怎么办呢?古人有一种所谓“提腕法”,用手肘放在桌子上,手腕悬起来写字。当然,假如写小字,提腕也还是可以的。这种方法把手肘紧靠桌面,手肘成为一个支点,书写起来很不敏捷、便利。因此,一种解决方法就是悬肘。等到把肘也悬起来了,就可以用悬在空中的腕和肘亲密协作,挥运毛笔,写出得心应手的作品来。 至于全身运笔说,前面已经提到,我们不能把这种说法与玩杂耍似的全身晃动等同起来
13、,如要用全身之力,也只能是暗运,切忌做简洁理解。假如手指、手腕、手肘甚至整个身心都围绕毛笔而有机协作,那么,写出来的字定会不差。当然,这种协作要有机而自然,不能机械、僵化、支离破裂甚至故作姿态。 这几种运笔方法,与身体部位亲密相关,而每种运笔产生的效果又有所不同。不论书写还是观赏,揣摩古人书法中的运笔方法,都是提高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用笔(结合学生训练) 1、中锋和侧锋 中锋用笔指笔杆垂直纸面,使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的用笔方法。侧锋是指笔锋偏在笔画一侧的用笔方法。中锋与侧锋是一组对偶范畴。书写时,在转折和起笔收笔时可以不断用到侧锋,而笔锋应当不断调整到中锋状态。小篆纯用中锋写出,而楷书、行
14、草书则多用侧锋。有人看到中锋在小篆中的重要性,就强调笔笔中锋,否定其他书体笔法的丰富性,有所偏颇。反之,有人看到行草中有许多侧锋,就无一笔不侧,全用侧锋横扫,也是偏激之法。古人所谓“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之说突出了二者的辨证关系。 2、藏锋与露锋 藏锋是指笔锋藏于点画中不外露,与露锋相对应。.与“藏锋”相反,“露锋”是指朝笔画行笔方向下笔,笔锋外露。藏锋和露锋主要体现在起笔和收笔上。一般而言,藏锋用笔写出来的点画形态是圆浑的,而露锋用笔写出来的点画形态则是尖锐的。起笔时的藏锋就是 “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比如写横向笔画,就是先向左行笔,藏住笔锋后再往右行笔;写竖向笔画时,先往上行笔,把笔锋藏在点
15、画内部再往下行笔。依此类推,全部的藏锋都是用此方法。收笔处的藏锋,就是在笔画末端沿着笔画行笔相反方向提笔收锋,形成一个圆浑的点画形态,这种用笔又叫“回锋”。起笔时的露锋是朝着点画行进方向干脆下笔,形成的点画形态呈尖锐状。收笔时的露锋也是顺着笔画行进方向渐渐提笔轻收,点画尾端尖锐如针。一般俗称的“垂露竖”是藏锋收笔,而“悬针竖”则是露锋收笔。 3、提按 指毛笔在运行中的升降运动。提按使点画有轻重之分和粗细之别。苏东坡有一个特别恰当的比方,他认为,书写中的提按就如行走中脚的起落,刚提起就要放下,才放下又要提起,只有这样,行走才有意义,书写才会胜利。 4、节奏 用笔节奏是指用笔中的速度快慢。书写速度
16、干脆影响书写效果,书写时的节奏也是用笔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而言,由于速度、节奏带来感染力的作品多为行草书,而楷书、篆书、隶书则可以以比较接近的速度、比较单调的节奏来完成。但是好的书家写篆书、隶书、楷书时也能有行草的意趣。 5、笔势 以上用笔方法,除了提按有毛笔在空间上的上下运动之外,其他几种用笔几乎都是在平面上的运动。而笔势强调的是毛笔在空中的运用,就象水电站必需依靠水的落差产生的势能来发电一样,书法的效果也须要笔尖在空中的落差来达到生动的效果。书法史上,越是生动的书法作品,空中用笔就越多。练习时,可以将毛笔提起,在空中找寻落点,一旦找到 ,便如老鹰捉小鸡一样,下笔迅猛快捷,落纸写出点画。 四
17、、姿态 书写的姿态对于练习写字特别重要。正确的写字姿态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惫,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需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态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第三课时 楷书横与竖的写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横、竖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点:横、竖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难点:横、竖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详细讲授: 一、横的写法 (结
18、合学生训练) 方笔、圆笔的起笔方法是各种书体和各种笔画的基本运笔方法之一。此关一过,以后不论写行书还是草书,其方笔、圆笔也都以此法人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要先学楷书的原因之一。 1、圆笔横的写法 以颜真卿勤礼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三”字为例,它们的上横部是典型的圆笔横画。它的书写方法如下: 向右上逆锋起笔;提笔圆转;中锋向右行笔;提笔圆转;回锋收笔。 为什么要逆锋起笔且要回锋收笔?因为写横画中锋运笔假如不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的话,写出的横画两头是尖的,古人将它称为“枣核”,就不完备、不含蓄。 2、方笔横的写法 以柳体“一”字和颜体“五字为例。它们是典型的方笔横画(见图一)。书
19、写的方法如下(见图二): 切笔直下;提笔;折锋后中锋行笔;向右上提笔;顿笔;提笔、圆转收笔。 切笔直下,就是起笔时干脆下笔,没有逆锋的动作,应当说方笔的棱角处就是露锋的一种表现。切笔就是把笔锋干脆切入,古人称之为“欲横先坚”。 这时事实上笔毫是倒下去的,笔锋在上,笔肚子在下,假如干脆右行写横画,势必出现偏锋,所以紧接着就是提笔,这个在切笔直下处原地提笔非常重要,它是使笔毫转变成中锋运笔的关键。说“提笔”是下一步运笔的关键,也是中锋运笔的前提,提笔以后是折锋右行。所谓折锋,是指笔锋毫面的折换。譬如切笔直下是用“南面”的笔毫,提笔折锋后用“东面”的笔毫中锋书写横画。折锋也是转换成中锋运笔的一种手段
20、,古称为“翻折”。 3、横的主次 横画有主笔、次笔的区分。如柳体的“三”字的底横即为主笔,其他的横画为次笔。我们将横画主笔和次笔作一比较就会发觉:主笔长、次笔短,主笔重轻起伏大,次笔改变小。尤其是起笔、收笔,主笔强调,次笔马虎。譬如,主笔横画的收笔,与次笔相比多一顿笔的动作。 4、横的势 横画除了有主次之格外,还有态势的改变。它不是平直如尺,而是有肯定的斜势和俯仰的态势改变。不同的字和不同位置的横画其态势也各不相同,因字而异,不行生搬硬套,须驾驭其一般的规律。 a、横的斜势 横画是有肯定斜势的。假如每横都平直无改变,那么这个字必定僵硬死板,缺乏生气。因此,颜真卿、柳公权及历代众多楷书大家的作品
21、中的根画都有肯定的斜势。一般横画的斜势都是以左低右高的形式出现。这与从古到今强调写毛笔字要用右手执笔有关。因为以右手手腕为圆心、以手掌为半径写一横画,必定会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并形成带有肯定弧度偏势的横画。因此,这一横画的态势是自然的,是右手握笔的必定结果。 一般楷书横画的倾斜度往往与水平线呈5度左右的夹角。正因为这左低右高的斜势,使字体形成略微左倾的态势,从而产生一些动感。 b、横的俯势 以柳体“三”字的底横为例,横呈中间拱、两头低的态势,叫俯势,也叫“覆势”。“覆”,底朝天往下盖的意思。也就是说,其态势像是一只底朝天的盘子。假如在“三”字下横底部画始终线,就会发觉横的两端基本呈水平状态。这
22、就告知我们“三”字下横虽有斜势,且中拱,但支撑点仍旧是很平稳的。 c、横画的仰势 与俯势相反的是仰势。柳体“三字的上横就是仰势。它的中间呈微微的凹陷状,似乎一只能承接雨露的浅盆。柳体字在一个字里假如出现两个以上的横画时,往往仰势的横画在这个字的上方,平势的横画在中间,俯势的横画在下面或底部,但主笔根画一般均为俯势。颜体横画也有此特性,不过不若柳体那么明显,相对而言,颜体横画趋于平缓。 二、圆笔竖的写法 (结合学生训练) 竖画还有悬针与垂露之分,二者的区分在于收笔方法不同。这里先用悬针竖来说明圆笔竖的写法。圆笔竖和圆笔横的道理一样。例如:颜体“介”字最终一竖,柳体“用”字的中竖都是圆笔起笔,收笔
23、出锋的称为“悬针竖”,其写法为: 向左上逆锋起笔;提笔圆转;中锋向下行笔;渐渐提笔;出锋收笔。 这种收笔出锋的竖画虽称为悬针竖,但并非出锋处如针尖一样锐利,渐渐提笔到锋尖处行笔须慢一些。在提笔出锋的时候,笔向空中提起要往相反方向(往回)收笔,这叫“空收”或“意回”,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悬针竖收笔出锋处的锋尖不过于尖细,而是比较厚实。然而,收笔也不能太秃,假如不是笔锋离开纸面以后才空回,而是在笔锋尚未离开纸的时候就往回收笔,那么悬针处就会变成以后将会说到的“垂露”了,这是悬针和垂露的区分处。古人常告诫我们在写悬针竖时要“笔笔送到”,也就是说要靠手臂、手腕的运动,使笔杆始终保持与纸面接近垂直的状态,渐
24、渐将笔提起,始终送到锋尖处,这就是“笔笔送到”。千万不能手腕枕纸,仅靠手指的拨动,快速地一扫而过,若用这种方法写悬针,出锋处势必虚散不聚或尖细薄滑,成为病笔。 第四课时 撇与捺的写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撇、捺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点:撇、捺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难点:撇、捺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详细讲授: 一、撇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练好了悬针竖画,假如将它倾斜45 度再适当加一点弧度就成了撇。撇有短撇、长撇之分。 1、短 撇 短撇又称平撤,与水平面相比其倾斜角度较小,长度较短。短撇有几种状况: a、方笔短撇 方笔短撇的上方有释尖露出。是直下起笔所至
25、。颜体“仁”字、柳体“何”字的单人旁短撇是明显的方笔短撇。其写法是: 直下侧锋起笔(欲撇先斜);提笔;顿笔折锋;中锋向左下行笔,并渐渐提笔;出锋收笔。 b、方头短撇 在短撇起笔上方有明显的方角,叫方头短撇。柳体“生”和颜体“无”(无)字的短撇是方头起笔,其写法与方头坚的写法有类似之处: 逆锋向上;折锋右行;向右下顿笔;提笔;顿笔折锋;向左下渐渐提笔出锋。 c、圆笔短撇 圆笔起笔的短撇叫圆笔短撇。柳体“乎”和颜体“彭”字的短撇是圆笔起笔,其书写方法与圆笔竖画相类似: 向上逆锋起笔;提笔向右下圆转;顿笔;向左下渐渐提笔;出锋收笔。 2、长 撇 长撇又称斜撇,比短撇瘦长些,倾斜的角度也大些。长撇一般
26、又有三种状况,一为直撇,一为孤撇,另一种是特别的柳叶撇。 a、直 撇 直撇的特点是纤细而又挺直,与悬针竖相像,只是角度不同罢了。柳体“者”和“人”字的长撇都是直撇。它们除了有粗细的不同外,都是方笔起笔。方笔长撇的书写方法: 直下向右下起笔;提笔;略顿笔折锋;中锋向左下行笔;渐渐提笔出锋。 直撇挺直,没有弧度,显得刚劲锐利如一把长剑,但锋尖处又很牢固,不能如鼠尾。 另外,直撇的起笔也有圆、方之分。 b、弧 撇 弧撇与其他撇不同的是弧度的改变,直撇是直行,弧撇有弯曲的弧度,在渐渐提笔的过程中同时要不断地变更运行方向。 c、柳 叶 撇 顾名思义,“柳叶撇”的形态如柳树的叶子一般呈两头尖的状态。柳体“
27、教”字右旁反文的长撇即为“柳叶撇”、它的写法很简洁: 直下起笔;中锋行笔并渐渐按笔;渐渐提笔出锋。 柳叶撇是顺锋而行,不必调整笔锋,但要留意笔毫适度提按。由于它两头均有锋芒,故显得非常爽利,极有精神。 二、捺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楷书捺画是隶书的波磔(Zhe)演化而来,也是楷书八种笔画中最难写的一种。它有粗细改变、弧度改变、起伏改变,所以难写,练习时尤其要留意其要领。 1、竖 捺 竖捺又称立捺,是由左上向右下运笔。例如柳体的“大”和颜体的“夭”字的捺脚便是竖捺。书写方法如下: 逆锋起笔(若是捺画与撇画重叠,可以直下起笔;假如写“入”字,捺画完全独立,起笔必需逆锋);提笔圆转;向右下渐渐按笔;
28、提笔聚锋;按笔渐提出铁。 学写捺画时要参照字帖的弧度改变,按笔到捺画最宽处,突然提笔,使铺开的笔毫弹性回复一下,重新聚集,再将笔按到原来铺开的位置,然后再渐渐边提笔边向右下行笔,最终出锋收笔 。 2、横 捺 横捺又称“卧捺”,即“走之”。横捺比竖捺更难写;因为它的弧度有起伏俯仰的改变,稍不留意即会出错。柳体“之”字的方典横捺是这样写的: 逆锋左上(与上一笔撇画顺势而下相连接)顿笔;提笔折锋;向右下渐渐按笔;提笔聚锋;顿笔再渐提出锋。 横捺与竖捺的不同之处,除了角度不同之外,还有弧度的不同。竖捺右上与左下的弧度趋势大致一样,而横捺的上孤与下弧的改变不完全一样,上弧与坚捺较接近,下弧先俯后仰,略呈
29、波形,而且不同的弧度改变要在一笔之内完成又不能修描,所以难写。 第五课时 楷书点与提的写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点、提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点:点、提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难点:点、提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详细讲授: 一、点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不要小看,它是特别重要而且改变许多的一个笔画。 1、露 锋 点 “露锋点”顾名思义在点的左上部有一露锋的锐角,这也是点的主要表现形式。如颜体和柳林“太”字的点,都是露锋点。其写法如下: 向右下直下起笔;渐渐按笔;提笔(笔锋提至中心处);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露锋点均有尖锋
30、,起笔无须回锋(回锋就是藏锋点了),故应直下起笔。假如写点仅有起笔、按笔下行而没有、两个动作,点的下方简单出现折木现象,故须提笔让锋尖在折木之处圆转收笔。 2、藏 锋 点 藏锋点是将点的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故又称圆点。如颜体“令”字的点和柳体“并”字的右点,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渐渐按笔,其他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3、相 向 点 面对面的两点,称相向点。颜体“孫”(孙)字中“小”的两点和柳体“宗”字的下部两点是相向点。相向两点的右点写法与露锋点相同;左点写法却不能一概用露锋点的写法去生搬硬套。这与竖画垂露的收笔方向相同,故左点的收笔方向应当是从左住右收。 其写法
31、: 向左下直下起笔;渐渐接笔;提笔;自左向右圆转收笔。 4、出 锋 点 点,有腹有背,圆弧部分为背,近乎直线的部分为腹。出锋点与露锋点的态势大致相像,只是在露锋点的腹部多出一个锋尖即为出锋点,如柳体“丘”字中间的一点。写法如下: 向右下直下起笔;渐渐按笔;提笔;自右往在再向中收笔;顿笔;渐渐提笔出锋。 点的出锋与撇和悬针竖的出锋一样,要留意笔笔送到。有的出锋点的出锋处在点的上部而不 在下部。如颜体“充” 字的上点,与一般的出锋点的写法也不相同: 逆锋向左上起笔;提笔圆转;顿笔渐按;提笔折锋;向左渐提出锋。此点没有提笔圆转的收笔动作,毛笔下顿铺毫后笔锋在处笔腹已在点的底部,这时提笔,笔尖仍在处,
32、然后折锋,向左渐提出锋。所谓折锋,就是将圆锥状态的笔毫,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面,假如下顿的是“南面”的笔毫,那么提笔后折换成“西面”的笔毫,然后再稍顿渐提出锋。这时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仍保持一样,故还是中锋运笔。 5、呼 应 点 呼应点位置态势与相向点基本一样,只是在左点的腹部多一个出锋的锋尖,右点与露锋点完全一样。柳体“其”字的左右两点就是呼应点。其左出锋点的写法: 直下起笔;渐渐按笔;提笔;自左向右再向中圆转;典顿笔;渐渐提笔向右出锋。 6、水 三 点 三点水边旁就是“水三点”。如颜体“江”字、柳体“海”字的三点水,形态基本相像,第 一、二点均为露锋点,第三点为左出锋点,露锋点和在出锋点的
33、写法上文已述过。要留意的是每一点的向背、角度及位置的改变,第 一、二点均面对左下,第三点面对右上且有出锋。这三点的位置一般呈弧线排列,而非直线。其角度第一点比其次点略大,相应来说,柳体比颜体的角度大。第三点的出锋部位柳体点比颜体略高些,但它们出锋所向,均与下一笔画的起笔处相近。 7、火 四 点 “火四点即 “四点儿”。如柳体“然”字下的四点古代篆书写成“火”,这或许就是“火四点”之名的来历。火四点一般状况下左边第一点和右边的第四点面对里背朝外,形成向内合抱的态势。这就符合组字八面拱心的基本规律。书写时,火四点要讲改变,不行机械照搬,颜体和柳体就不尽相同。总之,在书写时要留意点的向背之势及呼应关
34、系。 第六课时 楷书折和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折、钩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点:折、钩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难点:折、钩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详细讲授: 一、折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1、横折竖 横与坚画的连接叫横折竖,其连接处称“折”。如柳体“口”字及颜体“言”字下“口”的“折即上横与右竖的相连处。柳体“口”和颜体“言”字都是方折,其写法为: 中锋右行;向右上提笔;顿笔;提笔换锋;顿笔;中锋下行。 事实上第步至第步就是边锋方笔竖面的写法,横折竖画就是横画结束、坚画另起重写的结果。为了使横画中锋变成竖画仍处于中锋状态,必需有一个提笔换锋的动作。 2
35、、竖折横 竖与横画连接称为竖折横。竖与横的连接形式不同,写法也不同。 中锋下行;提笔自左向右收笔;顿笔折锋;向右中锋行笔。 3、折的其他形式 折画的形式较多。如“玄字既有撇折点,又有撇折挑;“子”字是挑折撇;“女”字是撇折长点;郎”字左边是横折竖与竖折挑,布部是横折撇。折画的写法虽略有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前一笔画结束,后一笔画必需换锋再写,使其笔笔中锋。 三、钩的写法 (结合学生训练) 钩是一种常见的笔画。钩有竖钩、横钩之分。在书写方法上,无论是竖钩还是横钩,都是竖画或横画与点的出锋相结合。因此,钩的书写亦是竖画、横画与出锋点的连写。 1、竖 钩 其写法为: 中锋下行;提笔;自右向左圆转;顿
36、笔;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因竖钩是竖画结束再写点的出锋,所以留意事项可参照点的出锋。 2、横 钩 横钩,最典型的就是秃宝盖头的其次画。写法为: 中锋行笔;向上提笔;渐渐按笔;提笔;自右向左圆转至近中处;顿笔;渐渐提笔出锋。其即右出锋点的写法。其留意事项可参照出锋点。 3、戈 钩 戈钩的书写难度相应来说比竖钩大一些,主要是戈钩的弧度改变及下行的位置不易驾驭。颜体“武”字与柳体“成”字的戈钩写法大致相同,只是出锋方向略有不同,其写法为: 中锋向右下行笔;提笔;自下往右上方圆转;顿笔;渐渐向右上方提笔出锋。 4、心 钩 心钩写法与戈钩相近,只是弧度略大,接近于平写。颜体“愍”字、柳体“悉”字均有心
37、钩。心钩有两种写法,基本程序是一样的: 中锋向右行笔;提笔;向右上再自右向左圆转或自下往右上转;顿笔;渐渐提笔向上略偏左出锋。心钩 的出锋也可以用竖钩、横钩折锋的方法以及向相反方向出锋。 书法指导课教案 书法指导教案(举荐) 小学书法指导教案 毛笔书法指导评课记录 三年级书法指导课教案 四年级书法指导课教案 书法课教案 书法课教案. 书法课教案 书法课教案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8页 共28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