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696127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这种课看似简洁,实则并不好上。因为这种观赏课的内容一般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他们大多对学习内容不太感爱好。 •18民间陶瓷陶瓷雕塑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做为物质材料来塑造可视和可触的实体性的立体艺术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和审美志向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它可以通过釉料和窑火进行的洗礼,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其工艺性和材质特性渗透于造型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剧烈的神奇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陶瓷雕塑是雕塑领域的一个分支,由于陶瓷材质

2、的独特魅力,使陶瓷雕塑在雕塑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陶瓷雕塑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陶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以陶瓷雕塑的观念、材料、技法为内容,以陶瓷雕塑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品分析入手,通过对陶瓷雕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驾驭肯定的陶瓷雕塑工艺学问与技能。陶瓷雕塑课程介绍-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陶瓷雕塑发展的几个代表性阶段。2、分析近代我国各大瓷区陶瓷雕塑特征。教学难点:视察和分析陶瓷雕塑造型、纹样和釉色,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驾驭良好的雕塑技法,驾驭烧成预期效果。陶瓷雕塑课程介绍-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目的:驾驭陶瓷雕塑生产工艺,通过造型的设计及制作,注浆、脱胎、整形、粘接施釉和烧成工艺

3、的实践,能独立操作完成陶瓷雕塑全部工艺流程,做出成品。学问和技能: 了解陶瓷雕塑的概念、中国陶瓷雕塑优秀的历史、以及当代我国各大瓷区陶瓷雕塑的特点。方法和过程: 学习陶瓷雕塑历史发展的过程,从陶瓷雕塑的外形、纹饰及釉色等方面观赏陶瓷艺术的方法,驾驭陶瓷雕塑技法,学会陶瓷雕塑制作流程。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陶瓷雕塑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陶瓷雕塑文化情节的同时获得更深层、多元的文化积累。陶瓷雕塑课程教学安排(4课时)第一章 陶瓷雕塑概述教学内容:1,陶瓷雕塑的概念 2,中国优秀的陶瓷雕塑历史 3,中国近代陶瓷雕塑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陶瓷雕塑历史,了解近代陶瓷

4、雕塑发呈现状其次章 陶瓷泥料教学内容:1,泥料的特性和类型 2,粗制泥料 3,细致泥料教学重点难点:熟识泥料性质第三章 陶瓷雕塑的成型技法与特点教学内容:1,泥条盘筑 2 ,泥板成型 3,石膏模具成型 4,拉坯成型教学重点难点:驾驭几种成型技法第四章 陶瓷雕塑的造型分类及装饰手法教学内容:1,陶瓷雕塑造型分类 2,陶瓷雕塑装饰手法 3,陶瓷雕塑美感表达教学重点难点:培育对陶瓷雕塑美感的提升第五章 陶瓷雕塑创作的基本步骤教学内容:1,素材收集 2,构思立意 3小稿与素描稿 4,大稿放制教学重点难点:驾驭陶瓷雕塑创作步骤授课内容:第一章 陶瓷雕塑概述引言:陶瓷雕塑与雕塑的关系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

5、,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绘画是平面的,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的空间。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的(如粘土、胶泥等)或可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第一节,陶瓷雕塑的概念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做为物质材料来塑造可视和可触的实体性的立体艺术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和审美志向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它可以通过釉料和窑火进行的洗礼,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其工艺性和材质特性渗透于造型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剧烈的神奇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其次节 中国优秀的陶瓷雕塑历史•一,原始社会陶塑文明的起源1,原始陶塑的工艺•

6、 2,原始陶塑的形式(拟形器、陶塑构件)3,原始陶塑的艺术特征(仿照与随意、夸张与变形、自由精神的传达)•二,夏、商、周青铜时代的陶塑艺术• 1,青铜器与陶器关系 (陶冶、陶铸)2,丧葬制度的改革与陶塑的兴起•三, 秦汉时代的陶塑从博大恢宏到活泼生动• 1,空前绝后的兵马俑(气概恢宏、高度写实、模塑结合)• 2,别开生面的汉俑• 3,建筑和陶塑(瓦当、画像砖)•四, 魏晋南北朝人性时代的明器陶塑与青瓷1,陶塑和佛教造像• (魏晋南北朝佛教兴起)• 2,青瓷瓷塑与高雅的青瓷拟形器• 北朝陶俑的艺术

7、风格深受佛教造像的影响。北朝时期佛教流行。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全国寺庙增至三万余所,僧尼200万。闻名的龙门石窟,也是在这一时期起先开凿的。五,隋唐时期熠熠生辉的釉陶艺术• 1,隋代陶器冷静的转型期2,唐代陶塑丰富的形制和种类(南青北白、三彩)六,五代宋辽瓷塑艺术的辉煌• 1,五代十国• 2,两宋瓷塑艺术的高峰3,辽金陶艺别具风格的地域特征七,元明清陶瓷雕塑巅峰后的余晖• 1,过度时期的元代陶艺• 2,明代传统陶艺的余晖3,清代陶艺传统的终结第三节中国近代陶瓷雕塑•1、景德镇的瓷塑艺术景德镇瓷塑材质白里泛青,以釉上、釉

8、下彩绘装饰为主。造型和彩绘相结合,产生了明丽华贵、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并体现了较强的平民意识,增加了艺术性与商品性相结合。(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2、福建德化瓷塑艺术• 福建德化瓷塑一般不作加彩装饰,以体现材质的滋润晶莹、胎釉如脂、质洁无暇和玉白剔透的地方特色,素有象牙白之称。开创了捏、雕、镂、堆、接、修八字技巧。德化瓷塑精雕细刻,衣纹圆润,疏密匀称,柔软高雅的风格。•3、佛山石湾陶塑•石湾陶塑历史悠久,其风格古雅淳朴、厚重刚健、生动传神、题材广泛、釉色绚丽。•石湾艺人来自四面八方,基础深

9、厚,且善创善仿。人物陶塑多以仙佛、达摩、渔、樵、耕、读,以及民间民俗为题材进行创作。人物脸部一般不上釉,以保持胎色的形象清楚,注意脸部神情刻画。••其次章 陶瓷泥料与雕塑成型•第一节 泥料的特性和类型一.泥料的特性1.可塑性2.结合性3.收缩二泥料的类型1.粗质材料2.细质材料•其次节 粗质材料• 一 粗质材料的类别• 二粗质材料易表现的形式(成型过程中,随意性强、干燥后不易干裂和变形,易做大件雕塑作品和一次性完成的作品。)••第三节细质材料• 一细质材料的特性二细质材料易表现的对象(细腻写实的手法为主,

10、多表现女性和儿童为主)第三章 陶瓷雕塑的成型方法及特点•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 概念: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纳此方法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匀称的圆条,在依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回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小结: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明显感觉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改变,便利制作一些比较困难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再者就是它能够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回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但也可以利用泥条的塑性有意让泥条具有粗细改变,盘筑后形成疏密的、韵

11、律的的美感.•其次节: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概述: 泥板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它制作便利,有较强的站立性,便于表现棱角转折清楚的造型。泥板成型不仅能做有棱角的器形,也能做一些同心圆的造型。例如:宜兴紫砂器皿许多造型都是泥板成型或是泥板拍打成型的。 泥板成型种类: 1,泥板镶结成型:可以像布一样成型,• 2,泥板卷制成型• 由于泥板面积大,不易直立,在制作时可以利用一些协助手法使其成型(例如用纸)。泥板法创作时利用泥的松软性,可像布一样折叠。小结: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改变,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镶接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泥

12、板的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留意泥板的厚度要匀称。•第三节:石膏模具成型概念:利用石膏加水后可以凝固,在这种材料干燥后,有较好的吸水功能。在陶艺创作中,利用石膏做模具,可以很快将泥料、泥浆里的水分汲取,使泥料、泥浆硬化、干燥而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模具印坯成型•、模具注浆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的特点:便于复制,对造型困难的纹饰和异形的造型来说,石膏模具的成型方式尤为便利。•第四节:拉坯成型概念: 拉坯成型是最为广泛应用也是最便利的一种成型方法,拉坯成型是陶瓷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革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制作的器物更加完备和精致。拉坯成型是在快速转动的轮子

13、上(拉坯机),将手探进松软的黏土中,借助螺旋运动的惯性,让黏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的坯体的过程。•拉坯成型的特点:• 拉坯成型制作出来的造型,挺立、规整。但它是一种技术较强的成型工艺,对泥性干湿、轮子转速的快慢以及手的动作的运用等,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训练,才能驾驭这种成型技术。几种成型方法特征对比:• 泥条盘筑成型法:便于塑造比较困难的形体、特殊是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 泥板成型法:便于表现棱角转折清楚的造型。• 石膏模具成型法:便于复制,对造型困难的纹饰和异形的造型来说,石膏模具的成型方式尤为

14、便利。• 拉坯成型法:制作出来的造型,挺立、规整。但它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成型工艺,需较长时间训练才能驾驭。•第四章 陶瓷雕塑分类及装饰手法•一,陶瓷雕塑在造型形式上包括:圆雕、浮雕、镂雕、捏塑。•二,从装饰手法上可分:素胎类、色釉类、彩绘类、以及综合装饰。•三陶瓷雕塑美感表达•1,材质美感• 粘土、釉色•2,肌理美感• 刻画、镂空、堆贴、拍击、挤压、模印、彩绘、打磨等人工肌理,还有许多仿竹、滕、草、金属等自然肌理效果。•3,视觉质感• 陶瓷材料肌理的视觉质感表现为流、松软、坚硬、光亮、

15、轻重等。•第五章 陶瓷雕塑创作中的基本步骤•一,素材收集• 1,干脆阅历• 2,间接阅历•二,构思立意•1,主题构思与立意方向•2, 确立创作手法•3,确立材质选择•4,确立工艺制作方法•5,立意与烧成方法和釉料、色料装饰•三,小稿与素描搞•四,大搞放制•1,比例与动态•2,结构与体积•3,神态与形态•课程时间支配: 第一周:收集资料、设计作品造型(素描稿与泥塑稿) 其次、三周:放大及完善作品 第四周:模具制作•本课程作业:&

16、bull;制作题目与要这种课看似简洁,实则并不好上。因为这种观赏课的内容一般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他们大多对学习内容不太感爱好。如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并且让他们学会观赏陶瓷艺术的方法。我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留意力,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爱好。教学时,我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我国是瓷国的缘由,了解陶瓷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比较原材料烧制的温度、制作工艺上、制作材料上、胎质、敲击声等了解陶瓷的区分。从外形上、纹饰上、釉色上来观赏陶瓷艺术的美。 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谈谈对这件陶器或瓷器的感受,我再总结。在观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让学生相识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做的贡献,增加了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并用线描的形式描画自己喜爱的瓷器,装饰纹样。但因为时间的限制,学生观赏时不够深化。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