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论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论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论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 老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怎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决非几篇文章及至几本书就能阐述清晰的。但是,有一个基本前提必需首先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因为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和教法等等,均由性质来确定。叶圣陶先生(以下均称叶老)通过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和深化探讨,反复强调指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吕叔湘先生在为叶圣陶语文教化论集写的序言中说:“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化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行缺少的工具。”1稍有语文教化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化是与政治、历史、宗教、人伦等混于一体的综
2、合教化,这种教化全部以文章诗赋为本位,只学习书面的文言文,远离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直到上个世纪初年,人们才渐渐相识到语文学科必需顾及其好用性。从今,语文在中小学校单独设科,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叶老从青年时期任语文教员起就主动主见大力提倡白话文、大众语和新文字运动。全国解放初,叶老集中代表了彼时同人之意,刚好给语文学科正名定性:“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根据叶老的阐述,我们可以明白地了解到,听和说偏重于口头语言,读和写偏重于书面语言。听说读写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所以,学
3、语文就是学语言。只有学好了语言,才算学好了语文。那么,语言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语言的本质曾作过很多精要的揭示。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干脆现实”2;斯大林否认“赤裸裸的思想”3,认为没有质料也没有形式的空灵玄妙、难以捉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叶老深有领悟地说:“思想决不是无所依傍的,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有它的质料,就是语言的材料,就是语汇。思想有它的形式,就是语言的规律,就是语法。无论想得粗浅的,想得精深的,都摆脱不了语言的质料跟形式。无论这个民族的人,那个民族的人,他想的时候都摆脱不了他那个民族的语言的质料跟形式。一个人学会了旁的民族的语言,他也可以依傍旁的民族的语言来思维,可不能一种语
4、言也不依傍。脱离了语言就没法思维。”4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叶老总结出了探讨语言的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的观点:语文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沟通思想的工具。简言之,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老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定型。任何人说出来的口头语言和写下来的书面语言都是他心里所想的;想的过程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朦胧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语言,澄澈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的语言。语言与思维是完全一样的。至于有人心里这样想,说出来和写下来的却是另外一套,即所谓心口不一等等,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另外一套”有两种状况,其一是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在彼时彼地的有意
5、支配,如平常语言实践中的反话、反语等,只不过是作者用另一种语言质料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维罢了;其二是作者的口头或书面表达实力太差所致。这与叶老关于思维、语言二而一的观点并不冲突。为此,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要想使学生驾驭好语言,肯定要非常重视从源头上去开发,即化大力气训练学生的思维,千万不能忽视由不出声的内部语言到出声的外部语言的想的过程。分开来讲,阅读教学要紧紧抓住从听、读到想的过程,从而指导学生由感知语言文字的表象到理解、把握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的实质;作文教学要紧紧抓住由想到说、写的过程,从而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成文,修改等等。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
6、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澄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总之,离开了语言,人们就无法思维,所以,语言是工具。既然语言是工具,那末由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的语文当然也是工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但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化并不重视学生内部语言即思维语言的训练。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写老师改的读写教学方法严峻地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至于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的问答式教学和即兴发挥式的作文训练,表面上轰轰烈烈,事实上缺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往往思想模糊,语言混乱,导致思想训练和语言表达两败俱伤。近些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相识到语文学科
7、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各种渠道,化大力气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思维实力提高了,诉诸口头即语言,诉诸书面即文章。驾驭了思维这个工具,也就驾驭了语言,学好了语文。其次,语文又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行能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肯定离不开相互交往,而相互交往过程当中运用最常常、最广泛的就是语言。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5斯大林说,语言“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相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沟通成为可能的了。”4所以,从人人每天都会遇到的交际须要考虑,我们也必需仔细学好语言,学好语文。叶老1953年
8、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其次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一个题为“语言和语言教化”的发言,他结合自己的体会指出,要是我的语言杂乱无章,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有条有理,因为语言杂乱无章正就是思想杂乱无章。要是我的语言模糊朦胧,人家就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清晰明确,因为语言模糊朦胧正就是思想模糊朦胧。要是我的语言干巴巴的,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好象刚开的花朵,因为语言干巴巴的正就是思想干巴巴的。总之,在思想沟通上,我跟人家,人家跟我,关系是这样的:只有我拿出来的定型的语言对头,人家才会承认我的思维跟相识对头。反过来,我拿出来的定型的语言不对头,人家就无从承认我的思维跟相识对头。这是一条明白得很的规律。所以,从思想沟通
9、的实际看,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思想沟通不靠旁的,就靠语言。人们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都希望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与自己的思想完全不打折扣,收到思想沟通的最大效果,进而提高学习、工具、生活的质量和效益。一个人假如听语言,说语言,读语言,写语言的实力未得到很好的培育和训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障碍,所带来的苦恼和麻烦是不言而喻的。以前的语文教学是忽视交际实力训练的,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毕业之后不少人甚至在人稍多的场合就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发言,或者说话语无伦次,自相冲突,不能精确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培育和训练广阔学生从小就擅长运用这
10、一交际工具的实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近些年来,各地学校加强了素养教化,语文教学由只重视作文到读写并重再到听说读写四管齐下,并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语文活动,如组织社会调查,演课本剧,书报学问竞赛以及影视评论等,尝试着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语文教化,这些都体现了语文是沟通思想情感的工具的本质特征,顺应了当代社会对语文教化更新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语言是工具,语文是专学语言的学科,所以语文就是工具;语文这个工具具有思维和交际的双重功能。其中思维是手段,交际才是目123下一页 的,语文的本质特征是交际工具性。交际包括汲取(听和读)、表达(说和写)两方面,所以语文教学必需听说
11、读写四者并重。要从内部语言思维的训练入手,达到提高外部语言交际实力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思维实力和交际实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由于叶老的语文工具观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潜心探讨中归纳出来的,所以尽管随着时代的前进,教化的发展,围绕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产生了很多新的观点,但“工具说”至今仍是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和语文老师所认同的观点。国家教化部1963年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学问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78年、1986年、1990年、1992年的大纲继承了1963年大纲的语文性质观,确认语文的“基本工具”、“基础工具”特征。1996年的新大纲
12、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2001年制订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旧将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性质。由此可见,叶老的语文工具观现在和今后仍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吕叔湘同志特别赞同叶老的语文工具观,他说:“语言文字原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沟通各种学问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洁的事实,为什么许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相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1他认为这些传统的看法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其次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 123下一页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