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门槛效应的检验-郝晓燕.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16428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贸易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门槛效应的检验-郝晓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产品贸易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门槛效应的检验-郝晓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贸易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门槛效应的检验-郝晓燕.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ndustrial Economics产业经济201 7年第5期 1 5 DOI: 10. 3969/ j. issn. 1003- 1154. 2017. 05. 005农产品贸易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门槛效应的检验 郝晓燕1 张 益1,2 韩一军1( 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 儋州 571737)摘要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模型分别检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随着人均GDP

2、增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此外,相对于进口贸易来说,增加出口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双重门槛模型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1154(2017)05- 0015- 0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7AJY019)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CARS- 03)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国际农产品市场走势与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研究” ( CIRS2016- 8) 。一、引 言全要素生产率( TFP)反映了技术要素投入水平既定情况下,所达到的关于技术进步、

3、组织创新等方面的额外产出。当前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约束,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高投入带来的高产出模式已经不能复制,未来农业发展依靠农业TFP水平的提高 1 。目前国内有关农业TFP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整体或者省级区域层面的农业TFP水平的测算分解、趋势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等。对于农业TFP水平的测算,文献中主要采用DEA、 SFA、距离函数等方法,选取恰当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测算。通过TFP分解,较多文献已经验证了技术进步是农业TFP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2- 4 。农业TFP趋势研究中,常见是采用核密度函数检验 5和收敛性分析 6- 7方法对全国、区域层面进行分析。由于采用方法、投入产出指标

4、差异,已有文献中关于中国农业TFP的发展趋势没有一致观点,有学者认为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趋势 8- 9 ;也有学者认为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依次递减趋势 10 。农业TFP影响因素分析中,常见指标包括: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农业财政支农比例、农业产值、粮食播种面积、人力资本、地理环境、工业化进程等 11- 12 。有学者重点选取了对农业TFP增长具有关键作用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如韩海彬等 6采用农村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指出农业信息化对农业TFP增长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孙致陆等 13采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检验了农业FDI与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关系,并指出农业FDI能够促进农业

5、TFP的增长。李谷城等 14采用DEA- M 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研究了中国省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TFP的关系,指出公路设施能够促进农业TFP的增长,而灌溉设施则降低农业TFP,农电设施对农业TFP的增长没有显著作用。尹雷等 15运用省级面板GM M估计方法,提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TFP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改善。通过文献梳理,现有文献中农业TFP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较丰富,但农产品贸易对中国农业TFP的增长作用关注较少。新贸易增长理论提出,对外贸易促进了知识的国际溢出。出口贸易可以通过“学习效应” 、规模经济及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和TFP

6、的提升 16 。自加入W 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尤其是在2003年以后,政府出台一系列惠农措施,有效刺激了本国农业生产,中国与世界农产品贸易量大幅提升。农产品贸易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万方数据产业经济Industrial Economics1 6 管理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7- 19 。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一方面,国内农业生产结构得以调整,农业产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发挥了农业生产比较优势,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大量出口海外;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内外农业生产技术交流,促进农业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但是,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是否真正促进了农业TFP

7、的提高?或只是为追逐经济利益而衍生的不可持续的贸易增长模式?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把握农业TFP的影响机制,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合理健康发展。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第三部分首先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实证分析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第四部分是文章结论及相关建议。二、研究方法与数据(一)研究方法1.基于时变性SFA模型的中国农业TFP的测算本研究采用SFA模型来测算农业TFP,主要考虑了SFA包含了经典白噪声,一定程度上避免随机因素对前沿面的影响,更符合农业生产脆弱性。常见的SFA模型函数设定形式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和超越对数函

8、数。考虑到超越对数函数更加灵活,具有更好的包容性,本文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的SFA模型,模型设置如下:lnyit = 0 + j j lnxjit + Tt + 12 jl jl lnxjit lnxlit +12 TTt2 + j Tjt lnxlit + vit - uitvit N( 0, 2v )uit = ui exp - ( t - T) N+ ( , 2it ) ( 1)式中, yit是i地区在第t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用2003年不变价表示; xjit是i地区在第t年的第j种要素投入,包括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表示的劳动力投入、以农作物播种面积表示的土地投入、以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农

9、用化肥折纯施用量表示的化肥投入,以及以农业机械总动力表示的机械投入; t是时间趋势,表示技术变化; vit为传统的随机误差项; uit表示生产过程的技术无效率项,独立于vit 。根据Nishinizu和Page 20的研究,可以将TFP増长分解成前沿技术进步变化率TPCit和相对前沿技术效率变化率TECit :TPCit = ln yit t = T + TTt + j Tj ln xj ( 2)TECit = - dudt = uiexp - ( t- T) = uit ( 3)式( 2)中, T + TTt表示纯粹的技术变化,是所有地区面临的共同的技术进步率; j Tj ln xj表示非中

10、性的技术进步,随不同地区和时期而变;式( 3)则说明,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变化不仅与地区整体的技术效率指数变化率参数有关,而且与地区特定的技术效率指数uit相关。2.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农产品贸易对农业TFP的影响分析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政策等条件均存在差异 21 ,区域农业TFP的影响机制也必然不同。即相同因素对不同区域农业TFP的影响大小与方向会有差异:对于跨过特定要素门槛的地区,各种资源要素组合实现优化配置,农产品贸易发展对于农业TFP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某些地区可能尚未跨越门槛,受限于当地资源禀赋配置,而导致农业TFP下降。基于此,本文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来

11、分析农产品贸易对农业TFP的影响。模型设定如下:TFPit = ui + H it + 1 ln imit I( ln gdp it 1 ) + 2 ln imit I( 1 2 ) + it ( 4)TFPit = ui + H it + 1 ln ex it I( ln gdp it 1 ) + 2 ln ex it I( 1 2 ) + it ( 5)式中, ui为个体固定效应; TFPit指农业TFP; lnimit和ln exit分别表示农产品进、出口额;门槛变量lngdpit用人均GDP表示,一般而言,人均GDP高的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外贸服务便利,更有利于农产品贸易发展。但人均G

12、DP高的地区农业往往属于弱势产业,农产品贸易可能并非当地GDP的重要贡献力量;表示未知门槛; 1和 2为待估计系数,当 1 2时,说明存在门槛效应; H it为控制变量,具体包括: ( 1)农作物受灾比例( d) :以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表示,反映自然环境条件; ( 2)农作物种植结构( a) :以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表示,反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情况; ( 3)财政支农力度( f) :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表示,反映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 4)产业结构( i) :以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反映当地农业发展水平。(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

13、的数据样本期为2003 2015年,包括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农业TFP的测算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42016)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据来自省级统计年鉴万方数据Industrial Economics产业经济201 7年第5期 1 7 ( 2004 2016) ;门槛回归分析中,受灾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4 2016) ,财政农业支出、第一产业总产值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4 2016) ,农产品贸易数据来自国际农产品贸易统计年鉴 。需要说明的是,自2007年起,我国财政收支科目

14、分类进行了较大调整。为了使前后数据具有可比性,参照杜江等 22的处理方法, 20072013年农业财政支出取“农林水事务” , 2003 2006年取“农业支出” 、 “林业支出” 、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和“政策性补贴支出”之和,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4 2016) 。另外,为保证跨期数据的可比性,本文还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产品进出口额等价值量指标,利用相应的价格指数进行了2003年不变价处理。三、实证分析(一)农业TFP测算根据表1测算结果, 2003 2015年中国农业技术效率( TE)稳定增长,考察期内均值为0. 423;农业TFP增长则呈下降趋势,考察期内平均增长速

15、度为0. 044。通过测算技术效率变化( TEC)与技术进步变化( TPC)对TFP的贡献,发现技术效率的变化率对中国农业TF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前沿技术进步率对TFP的贡献则呈上涨趋势,说明中国农业TF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进步,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属于技术诱导型增长。表1 全国农业TFP变化及其分解年份TE TFP TEC TPC TEC对TFP的贡献TPC对TFP的贡献2003 0. 399 9 0. 044 5 0. 012 6 0. 031 9 0. 282 5 0. 717 52004 0. 403 7 0. 044 7 0. 012 4 0. 032 3 0. 277

16、 8 0. 722 22005 0. 407 5 0. 044 3 0. 012 3 0. 032 1 0. 276 7 0. 723 42006 0. 411 3 0. 044 3 0. 012 1 0. 032 2 0. 273 6 0. 726 42007 0. 415 1 0. 044 2 0. 012 0 0. 032 2 0. 271 1 0. 728 92008 0. 418 9 0. 043 9 0. 011 8 0. 032 1 0. 269 3 0. 730 72009 0. 422 7 0. 043 6 0. 011 7 0. 031 9 0. 268 1 0. 731

17、92010 0. 426 5 0. 043 4 0. 011 6 0. 031 8 0. 266 4 0. 733 62011 0. 430 3 0. 043 1 0. 011 4 0. 031 7 0. 264 7 0. 735 32012 0. 434 1 0. 042 9 0. 011 3 0. 031 6 0. 262 9 0. 737 12013 0. 437 9 0. 042 6 0. 011 1 0. 031 5 0. 261 4 0. 738 62014 0. 441 7 0. 042 2 0. 011 0 0. 031 2 0. 260 9 0. 739 12015 0. 4

18、45 5 0. 041 8 0. 010 9 0. 030 9 0. 260 5 0. 739 5(二)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TFP的门槛特征分析根据门槛效果自抽样检验结果(表2) , ln gdp通过了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并且均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是未通过三重门槛显著性检验。因此,本文选用双重门槛模型进行分析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TFP的影响。表2 人均GDP的门槛效果自抽样检验结果(被解释变量:农产品出口额)模型F值P值BS次数1% 5% 10%单一门槛108. 520* * * 0. 000 1 000 62. 066 41. 008 28. 868双重门槛19. 921* * *

19、 0. 000 200 - 14. 805 - 38. 620 - 56. 690三重门槛- 0. 000 0. 640 200 0. 000 0. 000 0. 000表3报告了相应的双重门槛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所有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就本文关心的门槛变量而言,当人均GDP处于不同门槛区间时,农产品出口额对农业TFP均为正相关关系,只是系数不同。具体地,当人均GDP从低水平区间逐步跨越到高水平区间时,增加农产品贸易出口额对农业TFP增长的正向影响幅度依次为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出口贸易对农业TFP的拉动作用在减弱。由于我国出口农产品大多属于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贸

20、易额的快速增长依靠大量消耗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源。根据前文分析可知,中国农业TFP提高的主要贡献在于技术进步,而依靠资源消耗带来的初级农产品贸易非但没有国际竞争力,对农业TFP的增长作用也有限。根据农产品出口额确定的人均GDP门槛值,可以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低水平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高水平地区三类。结合区域人均GDP来看,东部沿海城市及中西部一些资源强省率先跨入高水平区间。 2015年,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内蒙、福建、广东、辽宁、山东及重庆均处于高水平区间,其他地区都在中等水平区间。未来如能在中等水平地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则可以较大程度上提升当地农业TFP

21、。而在人均GDP高水平地区,则要转变出口贸易方式,促进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其他的控制变量基本也符合预期。财政支农比例系数为正,即政府增加财政支农比例会促进农业TFP增长。政府对某地区财政支农力度越大,当地农业发展可利用资源越多,越能促进农业TFP水平提升。农业种植结构系数为负,即粮食作物面积比重增加会使农业TFP降低。一般情况下,粮食作物投入产出率低于经济类作物,该比重增加可能会降低农业TFP水平。产业机构系数为正,即提高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能够促进当地农业TFP增长。一般情况下,第一产业产值高的地区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农业要素能够得到合理配置,资源利用效率高,农业TFP也高。受灾比例系数为正,

22、即受灾比例与农业TFP万方数据产业经济Industrial Economics1 8 管理现代化为正相关关系。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现有研究成果存在较大差异 23 。在中国,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会通过增加实物资本救灾,老旧设备得以更新,先进技术得到推广,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TFP的提高 24 。表3 农产品出口额门槛效应估计结果变量名称系数标准差T值p | t| 95% Conf. Intervalln f 0. 981 1 0. 032 5 3. 010 0 0. 003 0 0. 034 1 0. 162 1ln a - 0. 227 8 0. 049 0 - 4. 650 0 0. 0

23、00 0 - 0. 324 2 - 0. 131 4ln i 0. 173 5 0. 019 2 9. 060 0 0. 000 0 0. 135 8 0. 211 1ln d 0. 296 1 0. 011 5 2. 580 0 0. 010 0 0. 007 1 0. 052 1ln ex- 1 0. 102 5 0. 007 6 13. 440 0 0. 000 0 0. 087 5 0. 117 5ln ex- 2 0. 094 9 0. 006 5 14. 700 0 0. 000 0 0. 082 2 0. 107 6ln ex- 3 0. 086 8 0. 006 2 14. 0

24、90 0 0. 000 0 0. 084 7 0. 098 3_cons - 4. 421 0 0. 116 5 - 37. 960 0 0. 000 0 - 4. 650 1 - 4. 191 9sigma_u 0. 181 6sigma_e 0. 126 0rho 0. 675 2F test thatall ui = 0 F( 20, 341) = 20. 82 Prob F= 0. 000 0Note:ln ex- 1: ln ex* I( ln gdp = 10. 849)表4 人均GDP的门槛效果自抽样检验结果(被解释变量:农产品进口额)模型F值P值BS次数1% 5% 10%单一门

25、槛116. 543* * * 0. 000 1 000 70. 695 46. 875 36. 069双重门槛16. 299* * * 0. 000 300 - 27. 180 - 43. 129 - 51. 972三重门槛- 0. 000 0. 627 300 0. 000 0. 000 0. 000表5 农产品进口额门槛效应估计结果变量名称系数标准差T值p | t| 95% Conf. Intervalln f 0. 066 3 0. 029 9 2. 220 0 0. 027 0 0. 007 5 0. 125 1ln a - 0. 288 5 0. 047 2 - 6. 110 0 0

26、. 000 0 - 0. 381 4 - 0. 195 6ln i 0. 224 7 0. 017 6 12. 750 0 0. 000 0 0. 190 1 0. 259 4ln d - 0. 002 7 0. 010 9 - 0. 240 0 0. 807 0 - 0. 024 2 0. 018 9ln im- 1 0. 0614 0. 005 2 11. 760 0 0. 000 0 0. 051 1 0. 071 7ln im- 2 0. 0562 0. 004 6 12. 220 0 0. 000 0 0. 047 2 0. 065 2ln im- 3 0. 0492 0. 004

27、7 10. 580 0 0. 000 0 0. 040 0 0. 058 3- cons - 4. 246 6 0. 110 1 - 38. 550 0 0. 000 0 - 4. 463 2 - 4. 029 9sigma- u 0. 194 4sigma- e 0. 116 6rho 0. 735 5F test thatall u- i= 0 F( 18, 343) = 27. 91 Prob F= 0. 000 0Note:ln im- 1: ln im* I( ln gdp中等水平高水平,即农产品进口贸易对中国农业TFP增长的拉动作用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也在减弱。事实上,在我国进口贸

28、易中,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进口额一般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一般位于农产品主销区,进口农产品主要供给消费,调剂当地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对于农业TFP增长的贡献有限;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产品进口额虽少,但有利于增加与外界技术交流机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反而能够促进农业TFP水平的提高。结合农产品进口额确定的人均GDP门槛值和各地实际的人均GDP水平看, 2015年,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内蒙、福建、广东、辽宁及山东均已处于高水平区间,其他省市都在中等水平区间。未来如能在中等水平地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产品进口贸易,则可以较大程度上提升当地农业TFP的增长。四、

29、结论及建议本文基于2003 2015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了中国农业TFP。在此基础上,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中国农业TFP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能促进中国农业TFP水平的提高,且农产品进万方数据Industrial Economics产业经济201 7年第5期 1 9 出口额对农业TFP水平的正向作用幅度均表现为: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但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TFP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此外,相对于进口贸易来说,出口贸易增加对农业TFP水平的提高作用更显著。随着中国农产品贸易水平的不

30、断提高,未来农产品贸易市场发展已经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开放程度问题。本文分析表明,农产品贸易发展对不同地区农业TFP增长具有不同的门槛特征。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制定差别化贸易政策,贸易优惠政策应该重点向目前人均GDP处于中等水平区间的地区倾斜,这些地区相对于处于高水平区间的地区来说,农产品贸易对农业TFP的提升作用更大。第二,完善出口贸易机制,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三,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加快改变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提高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通讯作者:韩一军, E- mail: hyjcau 126. com。参考文献 1 Coelli T J, Rao

31、 D S P.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rowth in Agriculture: A M almqusit Index Analysisof 93 Countries, 1980 2000 J . AgricultureEconomics, 2005, 31( 01) : 115- 134. 2史常亮,朱俊峰,揭昌亮.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基于固定效应SFA模型和面板单位根方法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4) . 3全炯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 2007年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 SFA)方法 J .中国农村经

32、济, 2009( 09) . 4曾国平,黄利,曹跃群.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地区差距及收敛性 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 05) . 5尹朝静,李谷成,贺亚亚.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其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 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02) . 6韩海彬,张莉.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门槛效应分析 J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8) . 7匡远凤.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要素积累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 基于SFA的经验分析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01) . 8潘丹,应瑞瑶.中国农业全要素生

33、产率增长的时空变异:基于文献的再研究 J .经济地理, 2012( 07) . 9高帆.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05) . 10李谷成,陈宁,陆闵锐.环境规制条件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11) . 11王珏,宋文飞,韩先锋.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 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8) . 12韩海彬,赵丽芬.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

34、13( 03) . 13孙致陆,李先德.农业FDI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的分析 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4( 03) . 14李谷成,尹朝静,吴清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 01) . 15尹雷,沈毅.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 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 M估计 J .财贸研究, 2014( 02) . 16阎志军,陈晨.省际OFDI、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工业技术经济, 2016( 11) . 1

35、7杜红梅,安龙送.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4) . 18潘苏,谭砚文.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农业经济, 2011( 02) . 19武婷燕,李练军,郑宏琳,等.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20 Nishimizu M , J M Page. Total Factor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D

36、imensions ofProductivity Change in Yugoslavia, 1965- 78 J . TheEconomic Journal, 1982, 92( 368) : 929- 936. 21郝晓燕,韩一军,李雪,等.小麦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门槛效应 基于全国15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 J .农业技术经济, 2016( 10) . 22杜江,刘渝.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还是对外贸易? J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3) . 23顾炯.灾害阻碍了经济增长吗 来自中国省际和OECD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 A .中国气象学会.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 C .中国气象学会, 2013. 24吴先华,顾炯,郭际.自然灾害阻碍了经济增长吗 来自中国和OECD国家的实证研究 J .江海学刊, 2014( 01)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