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1高校思政理论课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理论依据 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应满足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构建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以协作、研究、探索等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二是要体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内化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养。基于以上的要求,情境认知理论为创建有效的高校思政理论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2。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在其中得到开发和
2、展开的活动并不脱离或附属于学习与认知,而应该是学习与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并将知识视为工具,试图通过真实事件中的活动和社会性互动促进学生的文化适应3。该理论强调学习的知识和情境是紧密联系的,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而且知识是情境化的,应该在应用情境中教授知识与技能。并且还认为隐藏于情境中的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而参与实践促进了理解和学习,通过运用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境认知理论还指出,学习者是学习设计的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连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情境认知理论的介入可以弥补高校思政教育中实践不足的弊端,使学生能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学
3、习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与“行”的统一,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本模式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的各章节的内容和重点,设计与之相对应的项目化实践训练模块,训练内容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可操作性的各类实践活动指导。21整合项目化实践训练模块,编写实践教学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九章内容,涵盖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三个模块。针对九个章节的内容,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的项目,整合成
4、以下十个项目模块,编写成校本课程,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见表1。每个项目模块的内容设计又分为主题探讨、活动主题及训练过程、我写我做三个小模块,实践内容贯穿思政理论课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具体有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一是作为课堂实践学习内容;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三是作为学生课后实训项目。下面以项目六明德之道道德选择行为训练为例加以说明,见表2。十个实践项目模块切实针对学生实际学情和能力培养需求,具有理论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开展项目实践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提升了理论认知,而且通过各种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习得一些人际交往、生涯规划、创
5、新尝试等技能技巧,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目的。22构建互动型实践教学组织形式,突出师生双主体。以自主探究为特征的小组合作项目研讨学习,是种很好的思政教学实践形式。在具体操作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开学初全班分成若干项目活动小组,一般每组8至10人,选出小组长负责组织全组的活动。项目活动根据实践教学的相关项目模块做计划书,每个小组成员按照计划书开展项目操作,自主合作学习,寻找和发现自己需要的知识。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再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和整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每次活动的讨论过程由小组长负责记录,
6、并由小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第二阶段,课堂教学各小组展示项目学习成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项目整合成十个项目模块,每个实践项目模块下又分别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内容:或作为课堂实践学习内容,或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或作为学生课后实训项目。所以,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和手段也是灵活的:作为课堂实践学习内容的部分,穿插于理论教学中进行;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则布置学生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课后实训项目的部分,则在每周(四节课)的最后一节课进行实践学习成果展示,由各小组选出发言代表(不同项目活动可轮流发言)在班级进行研讨发言,同时,教师鼓励其他小组发表不同见解。在发言过程中
7、,小组之间产生观点和思想上的交锋、碰撞,结果不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全面和深刻,而且学生经过分析和比较后,常常会领悟到富有独创性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进行评价和“过滤”,补充相关项目知识,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对小组成员的作业(书面和发言)给出评价和成绩,有些项目教师还组织评比,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学生担任评委,选出最佳小组,予以奖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理性的思考、相互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培养了学生提炼、综合不同信息、观点,形成新见解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8、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的思想困惑和问题,进一步澄清、形成合理、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当然,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还必须配套进行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实现从单一课程考试定成绩向学习全过程考核的转变,即实现了“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具体方案为:课程考核成绩比例分别为作业10%,每学期的项目研讨综合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平时考勤和纪律10%,期末考试40%。23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载体,促使学生全面参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常常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其他学生成为旁观者,这极大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
9、实效。在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载体,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实践活动。在每一个项目模块的活动主题训练中,都有设计一个问卷调查环节(心理自测、行为自测或校园调查等),引入“问卷星”免费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支持手机填写、微信群发,要求每个学生在手机上下载、注册,学生利用这一平台,可以便捷快速地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在活动主题训练课堂讨论环节中,如项目六的“道德冲突体验:三个案例讨论”活动,在创建班级微信群的前提下引入了“微弹幕”免费绿色版,可以在讨论时一边上课讨论,一边通过微信发送文字,在PPT大屏幕上讨论问题,这样既促进了课堂互动,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这需要
10、教师对学生所发的弹幕内容加以引导,并控制讨论的时间,才能达到既集中学生注意力又不至于偏离教学的效果。而对于教师课前给学生推送相关阅读、视频等资料,即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可以选择蓝墨云班课App。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载体,能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当然,这也要求教师把握一个度,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要真正需要才适量使用。24组建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实践教学平台运行的操作者,是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理念的执行者,为确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必须组建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学习促进教师转变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
11、理念,自觉主动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思政教学的全过程。二是明确要求和鼓励思政教师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使自己朝着双师型教师目标去努力,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所有教师须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参加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培训,并尽可能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力。教师通过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师生互动、教与学的统一,提升了实践教学能力,而且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讲授方法和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结束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既是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方法、训练技能、锻炼能力、认识社会、提高素质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又有利于实现在实践教学中启发学生认知思维、引导心理体验、指导养成习惯的教学目的,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特色。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