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待查病人护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待查病人护理课件.ppt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发热待查病人护理发热待查病人护理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科2014.5 体温:体温: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 部 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皮肤温度:又称体表温度 特点: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产热过的程产热过的程 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 产热部位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 产热与散热产热与散热 散热过程散热过程 物理方式散热 散热器官:皮肤 总散热量70% 呼吸 29% 排泄 (尿、粪)1%产热与散热产热与散热 散热方式散热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
2、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 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 散热方式产热与散热产热与散热 成人正常体温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的生理变化部位部位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正常范围正常范围口温口温37.036.337.2肛温肛温37.536.537.7腋温腋温36.536.037.0 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 后16时最高 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老 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新生 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受环境温 度的影响而变化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的生理变化 性别:女性高于男性;女性随月经周期的 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动,即排卵后体 温升高 肌肉活动:剧烈
3、活动可增加产热 药物:麻醉药物 其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 环境温度等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的生理变化 发热: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 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是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发热。 发热待查表现发热待查表现 :规则或不规则 发热,有时伴有寒战、关节肌 肉酸痛、皮疹、头痛、乏力、 食欲减退等。 发热的概念发热的概念 发热的判断发热的判断 低热37.338.0中等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以上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一、体温上升期一、体温上升期 二、高热持续期(高峰期、热稽留期)二、高热持续期(高峰期、热稽留
4、期) 三、退热期三、退热期一、体温上升期一、体温上升期 热代谢特点: 产热散热,中心体温骤升或逐渐升高。 临床表现:畏寒、寒战、皮肤苍白 方式: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 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 升至高峰见于伤寒等 二、高热持续期(高峰期、热稽留二、高热持续期(高峰期、热稽留期)期) 热代谢特点: 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平衡 临床表现: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 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 、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 适软弱无力 三、退热期三、退热期 热代谢特点:产热散热,体温逐渐下降 临 床 表 现: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方 式:骤退-数小时内降至正常 体温骤退者应防止虚脱
5、或休克 渐退-数天内降至正常 稽留热:稽留热:体温持续在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 弛张热:弛张热:体温在体温在39 以上,以上,24小时内温差小时内温差1以上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常常 见见 热热 型型 间歇热: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体温骤然升高至39 以上,以上, 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
6、下,经过一个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交替出现见于疟疾见于疟疾 不规则热: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 时间不定。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 常常 见见 热热 型型1、密切观察神志、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变化、密切观察神志、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变化 ,尤其是体温的热型变化。,尤其是体温的热型变化。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了解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了解血 沉、血常规、血沉、血常规、血 清电解质等变化。清电解质等变化。 在病人大量出在病人大量出 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汗、食欲不佳及呕吐 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时,应密切观察
7、有无脱水现象护理观察要点护理观察要点3、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肢末梢厥 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4、注意观察有无抽搐、休克等并发症发生、注意观察有无抽搐、休克等并发症发生5、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护理观察要点护理观察要点 1、体温过高 2、体液不足 3、营养失调 4、睡眠形态紊乱 5、焦虑 6、有皮肤黏膜受损的危险 7、知识缺乏护理问题护理问题 1、收集一般资料 患者主诉,所处的环境 是否空气流通,室内温度,是否有空调或电扇等降温设备,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营养状况,有何诱因如受凉、进不洁饮食、麻醉、疾
8、病或外伤等,既往史,家庭环境和状况,出汗能力是否降低等。 2、观察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神志、脉率和体温上 升的程度是否成 比例。每日四次温脉,体温恢复正常3 日后,可递减为每天2次。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护护 理理 措措 施施 3、评估热型 注意发热程度,遵医嘱抽血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了解体温曲线变化,高热还是低热,突然发热还是体温逐渐上升,每天温差波动范围,发热持续及间歇的时间及伴随症状。 4、退热情况 骤退或渐退,自动退热或用药后 退热。详细了解用药时间、方法、频 率。对使用两种或以上退热药者,了 解药物的关系、先后顺序及疗效。对 老年人和婴幼儿,或使用解热镇痛剂 后 ,密切观察
9、有无虚脱。了解降 温药物的禁忌症,以及复方解热镇痛药物的成分,以免发生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护护 理理 措措 施施 5、降温措施 体温超过39,可采用物理降 温如降温贴,冰袋冷敷头部,温水擦浴或做大动脉冷敷,但禁止酒精擦浴。高热发抖或刚服过退热药 患者不可冷敷或擦浴。冰盐水灌肠:以 04盐水灌肠,达到降温效果。静 滴降温:中枢性高热可以使用010 的静滴,用温以降。所有的物理降温 措施使用半小时后,注意测量体温, 并做好记录及交班。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6、舒适护理 协助患者去舒适体位,减少过多衣被,以利散热。做好皮肤护理,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因发热而产生压疮、感染等。做好口腔护理,遵医嘱
10、对发热患者给予吸氧,吸氧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舒适感。 7、合适的环境 高热患者卧床休息,低热患 者酌情减少活动。注意居室环境, 保持室温1822、湿度5070% 。每天2次开窗通风,每次30min 左右。保持安静,避免噪声与知觉 刺激。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8、饮食护理 补充液体时可以通过静脉或饮食,大量的液体有助于防止脱水货促使代谢产物排出。如果没有心脏或肾脏疾病的限制,每天液体摄入量为20003000ml。注意电解质的补充,了解出入量是否 平衡。发热期间选用有营养、易消化 的流食,少食多餐,多吃水果或汤 水。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 流食。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9、安全护理 高热出现瞻望者应及时使用床栏防坠床,并有专人陪护。 10、心理护理 注意病人心理变化,讲解相关知识,及时疏导,减少焦虑。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1、介绍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说明体温正常范围和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诱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3、告诉患者或家属,高热时代谢增快,进食少,消耗大,体质虚弱,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及体力消耗。 4、耐心指导病人了解发热时的降温措施。 5、告知病人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及消炎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