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姓名:汪国军 学号:z14085237014专业:工业设计工程(城乡规划学)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姓名:陈维 学号:z14085237013专业:工业设计工程(城乡规划学)指导老师:吕静目录 引言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现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案例分析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 研究展望 结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引言 在西方,城市绿地
2、系统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控制和缓和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空间环境的恶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内涵日趋复杂,对其规划理论的探讨和实践也相当活跃。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而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发展较其他各国落后,发展时间短,其起步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主要借鉴前苏联的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同时欧美各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传入我国,带动了绿地系统理论的更新,国内的学者们也不断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它的研究已涉及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经济学、行为心理学
3、等多个学科的领域。笔者就此对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研究学派及研究方法进行简单的划分,以期为我国当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一、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1.1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一词,在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中,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 1.1.1国外的定义 在国外的城市生态学、景观规划以及相关法律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系统”,而是提及城市 开敞空间(Copen space)”的概念较多。英国的公共开敞空间的定义为:“所有具有确定的及
4、不受限制的公共通路并能用开敞空间等级制度加以分类,而不论其所有权如何的公共公园、共有地、草丛生的荒地以及林地” 。 美国将“开敞空间”定义为:“城市内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者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也就是游憩地、保护地、风景区或者为城市建设而预留下来的土地,城市中尚未建设的土地并不都是开敞空间。城市绿地具有:娱乐价值、自然资源保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风景价值。 日本的高原荣重把“开敞空间”定义为:“游憩活动、生活环境、保护步行者安全,以及整顿市容等具有公共需要的土地、水、大气为主的非建筑用空间,且能保持永久性的空间,不论其所有权属个人或集体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
5、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3 1.1.2、国内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定义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园林术语标准中的定义:城市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分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 城市规划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是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所组成的,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相应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它是构成城市系统
6、内唯一执行纳污吐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是优化城市环境,保证系统整体稳定性的必要成分。同时它又是从属于更大的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系统则是由自然环境系统、农业系统、工业系统、商业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巨系统),城市绿地系统从属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4 1.2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 目前世界各国尚没有统一的城市绿地分类方法。 国外的绿地分类方法主要有 前苏联的列甫琴柯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街区内绿地、各机关单位专用绿地、有防护作用的绿地、特种大片绿地、行道树以及规
7、划区以外的绿地等7大类; 日本的高原荣重把城市绿地分为共有绿地(包括公共绿地、自然绿地和公开绿地)和私有绿地(包括公用绿地和专用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5防护绿地行道树国内的绿地分类方法 朱钧珍教授的4类法:即公园绿地、一般绿地(或附属绿地、环境绿地、特种绿地(包括生产性与防护性绿地、郊区绿地等4类) 李敏博士5类法,即将城市化地区人居环境绿地分为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和水域绿地5类 马锦义则提出了两级7类分类法,将城市绿地分为园林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绿
8、地、庭院绿地、交通绿地)和农、林业生产绿地(农地、林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6庭院绿地公园绿地二、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 国外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探讨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9世纪末,当一些人欣喜与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时,另一些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这时期,许多有影响力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想或理论被提出来:景观设计先驱奥姆斯特德(CF. L. Olmstec)发起的著名的“城市公园运动CThe City Par
9、k Movement) ,英国学者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等。 (2)两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自两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60年代,以赖特和沙里宁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提出了“广亩城市”和“有机疏散”理论,在这个阶段,绿地系统规划首次开始关注城市的自然地理系统特征,并在规划中加以考虑。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主张在市区和郊区发展城市森林,美国就是率先开始行动的国家。1962年美国政府首先使用“城市森林”这一词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7田园城市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兴起的保护
10、生态环境的高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被接纳到规划领域。以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1969)和西蒙兹(大地景观,1978)为代表的将生态学理论方法引入绿地规划,绿地建设开始呈现宏观、大范围绿化新趋向,迎来了以改善城市环境和满足景观效应双重目的的生态绿地规划阶段。 (4)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80年代起,立足于生态原则的绿地规划着眼点集中在较小范围内。1982年麦克哈格的夫人斯通舍在自然的设计一书中探讨了如何处理城市环境设计问题,她从小尺度的空间设计上阐发了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思想,力图寻求一种建立在城市生态平衡基础上的自然可亲的绿色空间。1984年兹本的花岗石之园和荷夫的城市形式与自然进行两书进一
11、步阐述了城市的自然特性,他们从分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空气、土地、水、动物、植枷入手,就如何应用生态原则于城市绿地规划,提出了很多新颖又实用的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8广亩城三、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现状3.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在设计原则上,俞孔坚认为,符合生态设计的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应为:功能原则、经济与高效原则、循环与再生原则、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地方与地方精神原则、整体与连续性原则。吴松涛等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5项原则,即生态优先与群落原则、地带性原则、生态演替理论、景观多样性
12、原则、生态廊道原则。3.2、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的研究 由于我国传统的三项评价指标,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而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一直限定在二维空间量的计算,达不到理论上的要求,难以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城市绿化总貌的量化概念。因此,不少学者对城市绿地的评价指标展开研究。在由黄晓鸳等人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了绿色量的概念,并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城市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绿色量值群,包括基本指标、绿化结构指标、游憩指标、计划管理指标、人均指标5类共计40项指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
13、eoriesin in Urban93.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的主要学派与研究方法 当前的学者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方向很多,有的学者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也有的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还有的学者从生态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等等。鉴于当前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学术研究学派众多,可以从他们的研究原理出发,把当前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研究学者简单的划分为山水学派、社会学派、环境学派、生态经济学派、景观生态学派、生态恢复学派、行为心理学派、防灾学派。3.3.1、社会学派 吴良庸从创建良好人类聚居环境空间形态的角度出发,将大地园林化(Eart
14、h cape Gardenia)纳入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框架,认为它是园林学科发展中高于传统园林学和城市绿化的第三个层次,是绿色空间规划思想的拓展,是中国特色的区域规划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03.3.2、山水学派 李旭以巴蜀山地和临江城市绿地与景观规划研究为例,对理想的山水城市形态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对绿地系统与城市山水形态格局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13.3.3、环境学派 王绍增
15、、李敏等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机理上定量和半定量地研究城市必要的绿地率和绿地布局模式,提出了降温及制造城市环流、空气通道和绿地布局、城市污染与城市绿地系统、降尘及空气过滤、通过绿地来减弱噪音污染的规划原理。李敏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当贯彻“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敞空间优先”的原则,并针对城市气候要素制定了绿地规划对策,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3.3.5、景观生态学派 俞孔坚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并将研究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规划中。他认为,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
16、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对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3.3.6、生态恢复学派 俞孔坚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生态学原理的应用研究,诸如中山岐江公园设计、台州生态基础设施案例浙江台州永宁公园设计等,分别进行了工业废气地的生态恢复、水域空间开发及改造等尝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23.3.7、行为心理学派 弓弼、马惠玲和田养森以西安市为例,通过对城市居民的游憩绿地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西安市城市公园绿地的量化指标。俞晨从游憩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城市游憩绿地的效益,提出了
17、城市游憩绿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游憩项目与城市绿地统一规划。 徐波、赵锋和郭竹梅首次提出了城市游憩绿地体系的概念,并以郑州市老城区为例,从城市游憩角度出发进行了城市绿地体系规划方而的研究。 田逢军从不同类型游憩者的角度出发,结合上海公园绿地的特征,空间属性、所处的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关联孝,尝试建立了基于不同类型游憩者的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3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4. 1、城市绿地系统的社会效益 城市绿地系统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美化城市形象,陶冶市民的情操,防灾避难等方面。城市绿地
18、作为城市中的软质景观可以和以建筑为代表的硬质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者通过有机的结合,可以形成丰富的天际线,使城市的街景富于变化。通过绿色植物的衬托,使建筑的艺术效果更加突出,从而增强城市景观的可观赏性。同时绿色植物还可以遮挡一些不利观瞻的建筑和一些死角,使其形成绿色的景观。 通过城市的绿地系统,可以使城市根据自设的特点,形成别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起到进一步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各类绿地不仅仅是一块绿地。在绿地中的宣传橱窗,可以进行灵活多样的文化、科普教育,使广大市民在游憩的同时,接受新鲜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游园活动,可以让广大市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大自然的美景享
19、受,增进友谊,恢复体力,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益。城市绿地中植物景观的艺术组合,可以产生丰富的景观效果,给人以一种生机勃勃之感,充分体会到大自然的博大精深。绿化好的环境,可以使人们明视持久度有所提高,脉搏和血压等较稳定且易恢复正常。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44. 2、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相当于自然调节器,一方面,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生态因子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他的一系列生态效应又给城市环境以反作用。城市绿地系统的环境效应表现在许多方面,着重表现在如
20、下几个方面:1、维持C02和02的平衡2、减轻城市大气污染3、滞尘、降尘和杀菌4、改善城市小气候5、减弱城市噪音4. 3、城市绿地系统的经济效益 城市绿地系统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种。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的产品、门票、服务的直接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地所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经济效益包括绿地建设、内部管理、服务创收、生态价值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城市绿地系统的间接经济效益要高于其直接效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54. 4、我国城市绿地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绿地作
21、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还原组织,在我国己面临着三大挑战: 首先,在绿地经济方面,绿地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制约和土地市场的冲击,各大中城市对环境的绿化建设都投入了很大的一笔资金,但却没有单纯的经济效益。绿地过分地依赖于人工维护又大大地加重了财政的压力。 第二、在绿地生态方面,由于城市结构以人及其社会要素的流转为中心而构建,城市中除人以外的生命被挤到孤立的角落,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被远远排在城市建构原则之外。这种唯人独尊的理念,使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被其它物质系统的严整结构切割得支离破碎,导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布局分散,生态结构过度简单脆弱,抗活动干扰、降解城市废弃物的能力低下,城市中自然生产力及其环
22、境效能潜力未能发挥。 第三、在“绿文化”方面,城市绿地过分的工人雕琢与堆砌倾向,使城市中十分珍贵的自然生态信息对现代人的身心洗涤作用大为削弱,绿地对社会精神面貌的影响,对人的发展方面的贡献率尚有待于提高。另外,人类通过园艺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实现了对自然生产力的某些特殊需求。同时,也带来了虫害和农药的污染。可见,城市绿地在努力重建自然环境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6五、案例分析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5. 1、城市现状宿州市现辖1区(诵桥区)、4县(杨山县、萧县、灵璧县、泅
23、县)、8个街道办事处、73个建制镇、37个乡、139个居民委员会、2904个村民委员会。市域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占全省7.6%; 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590.0万人,人口密度602人/平方公里。宿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现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7宿州市区域位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85. 2、宿州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分析 宿州市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8150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0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
24、为28.9%,绿地率为16%。宿州市总体规划图宿州市城区现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195.3、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1)缺乏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现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仅仅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或是在专业规划基础上作简单补充叙述,缺乏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2)城市绿地建设没有地方特色 现有的城市广场和公园,绿化面积有限,不是以市民的休闲活动为目的,而是以空旷为美,不准上人的草坪为美,全然不考虑人的需要,人的安逸。他们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市
25、民广场,发挥不了城市绿地应起的作用。(3)绿地建设中“重软轻硬”现象严重 城市景观建设中以硬质景观为主,以人工取代自然,以造旅游景点的方法来造城市公园,把城市绿地变成了娱乐场。然而城市绿地中,自然和谐的软质景观一植物造景才是城市绿地的主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才是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目的,只有有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和浓荫,有了清新的水和空气,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美。(4)城市绿地脱离广大群众,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中最根本的一条宗旨,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更是如此,这主要在城市道路绿化上。行道树种选择应该选择遮荫效果好的树种,可是有些道路却选择四季常绿的女真和成长缓慢的银杏,
26、结果到了夏天,赤日炎炎,广大市民下班没有浓密的阴凉作为避护,免不了受日晒之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05.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一心、两网、三环、六园”。 “一心”一一位于新沛河与沱河在城区交汇处的大片滩地,即三角洲生态植物公园。 “两网”一一分别由城区内河流水体构成的滨水绿地网络体系和由城市园林景观路构成的生态健身步行网络体系组成。 “三环”一一内环:是由老城区环城开敞绿带所形成的环城公园。 中环:是由南坪路、港口路、高开路、北外环路的道路绿化带以及由东沱河等绿化带所形
27、成的绿环。外环:是由城区外围的高速公路、规划的大外环路的防护绿地所形成的绿环。“六园”规划期内要重点建设好的六个公园一一滩河公园、汁北公园、植物观赏公园、城西公园、东沱公园、南坪公园。宿州市绿地现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1 5.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1)中心绿地:依据城市发展方向,在城市中心处构建城市“绿心”,即三角洲生态植物园。位于沱河与新汁河交汇的大片三角滩地。 (2)水网绿带:依托城市河流水系的天然条件,建设河流两边的绿化带,构建城市绿色水网,突显滨水城市特色。 (3)步行绿网:依据道
28、路性质和功能不同等级建设道路绿带,重点建设南坪路、三八路、淮河路、高开路、洽水路等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路,并且依托景观路构建城市健身步行网。 (4)防护林网:加强防护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 宿州市绿地绿地系统结构框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2 (5)公园绿地: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城市公园,即城市“六园”,在符离集滩河周边结合滩河建设滩河公园;城市未来中心区结合沱河三角滩地建设三角洲生态植物公园;在城市西部,结合出入口建设城西公园:结合城市沱河、汁河、运粮河建设植物观赏公园、东沱公园、
29、南坪公园。(6)街头绿地:加强旧城区改造力度,加强小型街头游园和广场绿地的建设。逐步提高老城区绿量,满足居民日常休闲之需。 (7)分区控制:根据城市用地可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不同,结合城市现状条件及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进行绿地率分区控制。 (8)水源保护:建设城市楔形绿地。在城市东北、东南、西南方向并结合水源保护地布置楔形通风林带。 (9)生产绿地:增加生产绿地面积,调整生产绿地布局。使其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结合科普教育建植物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35.6、城市园林绿地分
30、类规划 1、公园绿地规划 (1)规划原则 充分利用城区自然条件,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文物古迹保护,大力发展公园绿地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合理布局,均匀分布,“大、中、小、点、线、面”的结合。规划市级公园服务半径为2000-3000m,区级公园服务半径为1000-1500m,小游园(居住区级公园)及街头绿地为500- 800m o加强老城区街头广场、街旁绿地等小型绿地建设,提高绿量,逐步改善旧区环境。小型绿地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建设投资小,见效快,使用频率最高。 结合河道水源的保护整治,在建设防护绿地的同时,于部分地段拓展绿带宽度,增加一定的小品设施,营造优美的滨水景观,如近期建设的沱河
31、景观带。 (2)规划内容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公园绿地总面积为737.412公顷其中:综合性公园7个(包括市级和区级公园),总面积为280.4公顷,沱河景观带绿化面积为201.5公顷,专类公园面积为66.9公顷,街旁绿地为53公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52、生产绿地规划 (1)规划原则 以占建成区总面积2%的建设用地作为生产绿地面积控制指标进行规划,加大苗木生产基地建设力度,保证近远期
32、苗木生产规模,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做好生产绿地的树种规划,保证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及一般树种的供应。 加大园林植物引种、育种、科研力度。遵循以乡土树种、优势树种为主,有计划引进、驯化外来树种,以丰富苗木品种,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形成优势产业。 (2)规划内容 规划2020年宿州城区生产绿地总面积应达140-150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需新建生产绿地130-140公顷。新规划的生产绿地总面积为130.59公顷,其中位于城市东部,汁河以南的滨河苗圃面积为67.5公顷,主要用于生产苗木与科研项目;位于城市东南边的苗圃面积为40.79公顷,主要用于生产苗木;位于城市西南边的苗圃面积为22.3公顷,主要用于
33、生产苗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6 3、防护绿地规划 (1)规划原则 对城区内河道、溪流、湖泊、水塘等进行重点防护,保持水土,以维持水域面积、平衡城市空气湿度,进行水体及水源涵养,保证生态平衡; 建设绿色廊道工程,重点是公路、铁路、河道两侧的防护林建设。进行铁路干线、支线沿线的拆违及绿化规划,改变市区铁路沿线环境状况; 对城市外环公路及高速公路,为防止噪音和严重的废气污染,其两侧绿 地应预留出足够宽度的防护绿地;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工业区内部设置卫生防护林带; 严重污染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防
34、护处理,同时设置足够的防护绿地; 各城市组团间设置绿化隔离带; 高压走廊下根据标准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7 (2)规划内容 合徐高速公路道路红线外两侧各设置50-100米宽的防护林带。防护绿带面积为1189.46公顷。 城市外环路、过境公路两侧各设宽50-100米的防护林带。至淮北过境路防护绿带面积为137.45公顷,至灵璧过境路防护绿化带面积为82.2公顷。 城市引河、滩河、唐河、引唐河两侧各设30-50米宽的防护林带。引河防护绿带面积为173公顷,唯河防护绿带面积为11
35、1.4公顷,唐河防护绿带面积为109.3公顷,引塘河防护绿带面积为176.4公顷。 京沪铁路穿越城区的两侧分别预留不低于20米的防护林带,淮阴铁路两侧分别设置30米宽的防护林带。京沪铁路防护绿带面积为350.4公顷,淮阴铁路防护绿带面积为67公顷。 在城区范围内各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分别构筑宽度不小于30米的卫生隔离带,建议与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地结合布置。玄庙路电厂防护绿带面积为8.5公顷。 规划要求220V高压走廊下设置防护绿带宽度为50米,110V高压走廊下防护绿带宽度为30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
36、n284、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以宅旁绿地为基础,小区公园为核心,道路绿化为络,自成体系。 .植物造景为主,硬质景观为辅,各区突出自身特色。 .各组团绿地既要保持格调统一,又要在立意构思,布局方式,植物选择等方面做到统一中求变化。 .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绿地,在满足区内居民游憩的前提下,充分与周边市政公园绿地结合,考虑市民共享。六、研究展望 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Zo世纪go年代,随着西方城市绿地规划思想的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开始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整体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加强薄弱环节中的建设将
37、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6.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要素趋于多元化,其规划、建设与管理正从土地、植物扩展到大气、水文、动物、微生物、能源等方而,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口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问题将更加紧密结合。这些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大大拓展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的领域。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研究将会不断加强,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扩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296.2、研究方法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多为针对具体区域的案例分析,
38、实用性较强,但同时也暴露出理论提炼的欠缺。学者们多把目光对准城市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这有助于政策的制定和问题的解决。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极大地限制了研究成果的作用范围,特别是对幅员广阔的中国,因此加强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学者多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与融合很少。实际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除涉及地理学、生态学,还涉及社会学、美学、人类学、行为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这些学科不仅有助于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多样性,也将大大提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因此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39、Theoriesin in Urban30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316.3、研究内容将更加多元化 随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其研究将会在以下方而得到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布局、结构功能、动态机理等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和定性评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安全;从空间异质性、生境连通度、人为破坏度、物种多样性等方而着手,研究生物的最有利生境条件;进行绿地GDP核算,为经济决策、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发现绿地科学规律,构建单位空间生态功能最大、维护成本最低、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
40、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研究的多元化将会使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体系更加完善。6.4、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多年来,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工作一直以传统的地图形式表达和使用,而临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对现状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相当繁琐和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得到了突破,如航片、地理信息系统(GIG、遥感(CRS的运用。这意味着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分析、制图、信息处理及档案存储,这将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领域内一种长期发展的趋势。6.5、注重挖掘文化内涵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的绿地建设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或以完全西
41、化的美学视觉效果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或举着“借鉴”的旗帜去抄袭模仿别人的成功之作,结果使人们很难从城市绿地景观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城市绿地景观甚至城市本身丧失了自身应有的独特和吸引力。因此,今后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重视文化内涵,把握园林绿地性质、风格和主题,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及历史文脉。6.6、加强对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消化 目前,我国对国际同类课题研究总结不够,缺少横向比较研究,缺乏对国际先进理论的研究。然而,无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上,还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研究上,发达国家都走在我们的前而。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城市绿地系
42、统规划的实践活动有很大的差异,但加强对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成果的吸收和消化,无疑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研究水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32结语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我们所拥有的绿地也面临着被蚕食而尽的危险,这严重制约着人居环境的建设。为调节这一矛盾,文章试图从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和绿地系统的基础理论中寻求答案,结果发现城市绿地是维系城市“天人关系”的纽带,是重塑城市活力的空间组织,它在城市
43、空间结构体系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总结如下: (1)城市绿地系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一脉相承。 (2)城市绿地系统是区域范围内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环境空间,它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 (3)所有的城市空间结构都是在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下,由政府、城市经济组织、居民三个利益主体推动城市经济、技术过程、政治权利和社会组织四种力量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4)城市作为一种系统整体,各方面的联系呈一种网络状结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32谢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