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持续推进强军兴军事业汇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奋斗力量,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张连印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一】 x日报讯 x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退休后毅然回到家乡,植树造林18年,将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给集体。连日来,张连印先进事迹经各级新闻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张连印在坚守中坚定信仰,在奉献中书写感动,在平凡中造就非凡,立起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爱党为民、
2、奋斗奉献的好榜样,我们要学习时代楷模张连印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学习时代楷模张连印事迹心得体会1雁门关外,长城脚下。在x省左云县张家场村,一位黑红脸庞、肩扛铁锹的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上不停地栽树。他并不是一位农民伯伯,而是x省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张连印。退休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云县张家场村植树,至今已经18年了。回乡18年,张连印共植树205万株,被人们誉为当代愚公绿化将军。把植树造林作为最后一个战场2003年5月,服役38年的张连印从领导岗位上退休,这一年他58岁。将军是x省
3、左云县张家场乡张家场村人。张家场村位于全国林业六大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是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全村共有土地17754亩,耕地只有6346亩,其余11000多亩都是荒山荒坡,风起沙扬。站在家乡的荒山上,张连印心里很不是滋味。望着一片片光秃秃的荒山,张连印下定决心: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给乡亲们作个示范,以回报家乡、报答部队。张连印4岁时父亲病故,6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成人的。没有当年乡亲们的关照,就没有我张连印的今天。当年在部队报效国家,如今退休了总算有机会报答家乡父老了。2003年10月,张连印带着妻子离开x,义无反顾地回到老家,开始了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4、的新战斗。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是咱们国家的一项战略工程,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个战场。我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张连印立下义务植树、绿化荒山的军令状。18年205万株 他从外行变成种树专家改变生态环境,不像房前屋后栽几棵树那么容易,它需要科学指导,整体规划。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活儿却是外行。不懂就学,他拜专家为师。经过现地调查后,他先后20多次到县、市、省林业部门,咨询专家,学习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办法,并请省林业勘测设计院的有关专家,现地勘查设计,制定出了张家场生态园林村建设总体规划。规划的难题解决后,张连印又遇
5、到了资金不足的难题。从2004年春季开始,他着手修路、通电、打井、修渠、平整土地、育苗,为大规模植树做准备。启动资金,很快就花光了张连印多年来的30多万元积蓄。他只好向儿女们求援:大女儿一家将刚买的一套新房作抵押,贷款20万元送到父亲手中;儿子一家拿出10万元支持爸爸;小女儿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一起拿给了父母。张连印又不辞辛劳,走访部队的老战友,跑有关单位和金融部门,多方面寻求支持帮助,总算解决了资金问题。接下来,就是上山植树了。张连印在荒山上盖起了平房小院,安了家。他和妻子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张连印身先士卒,带头苦干,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
6、动。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张连印一坐就是半天。痛定思痛,张连印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树种和植树方法。整地、挖坑、植树、围圈、浇水、掩埋每一道关口科学把关,终于使树的成活率上升到85%以上。4年多的风餐露宿,4年多的含辛茹苦,4年多的甜酸苦辣,张连印终于获得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狼和黄羊也出现在山里。如今,回乡18年,张连印共植树1.8万亩、205万株。左云县的海拔和纬度较高,4月,温湿度正合适,栽下苗后很快就能发芽。谈起种树,张连印早已成为行家。众人拾柴火焰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
7、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张连印当初回乡造林,就是为了带动大家共同来绿化荒山。除了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奋战在荒山造林第一线,他还干了三件有口皆碑的事:第一件事,张连印先后筹措资金数十万元,在家乡的荒山、荒岭上打了8眼机井,修了3500多米的水泥路,挖了3400多米长的灌溉渠,为村里绿化荒山打下了基础。第二件事,在荒废的河滩上建成了300多亩的苗木繁育基地,将自己摸索出的适合家乡自然环境的20多个树种,育成树苗近200万株,提供给全村、全县绿化荒山。第三件事,将自己绿化荒山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使张家场村形成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苗繁育基地、农业科技苑、村庄改造的经验在全县进行
8、了推广。2007年7月,这个村被确定为x省生态园林示范村。2022年,张连印被检查出患有肺癌,却仍在第二年开春坚持从治疗地回到荒山造林的一线。我得让大家都看到我,这样才能发动集体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连印持之以恒的开荒造林精神感染了全县干部群众,使荒山绿化队伍形成了百万之众,县、乡、村、集体、个人绿化工程,在塞外高原星罗棋布,方兴未艾。张家场村的乡亲们还自发捐款,在张连印植树的一个山包最高处,建起了凉亭,取名将军台,以感激他对家乡人民的贡献。也似乎是命运的眷顾,癌症确诊已经过去10年了,张连印的肺癌已经钙化,身体逐渐健康起来。有人戏称,卸了甲的愚公司令是光杆司令了。张连印却幽默地说:我
9、的麾下有着百万兵呢,你们看那满山的樟子松、云杉,油松、胡杨、侧柏、沙棘,一行行,一列列,漫山遍野,不都是我的兵吗!如今,数不尽的樟子松、油松、沙棘,已经把荒山、荒坡变成了林地。张连印说,我在这里多种一棵树,就多培养一名环境‘卫士’。他也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麾下205万个环境卫士的树司令。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二】 张连印从军报国40载,解甲不懈志。退休后,他深念组织培养之恩,心怀乡亲养育之情,抱定治理风沙、植树造林、为民造福的如磐信念,舍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毅然扎根在风沙漫天的毛乌素沙漠边缘植树造林18年,将昔日连绵的荒山秃岭变为绿水青山,是新时代领导干部不
10、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生动缩影。张连印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榜样。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个56年党龄的老党员,张连印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后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党把他培养成一名军队高级领导干部。退休后回到故乡,他把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转化成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一干就是18年,诠释了共产党人爱党为党、服务人民的政治品格。张连印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杆。军人的血性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军人的本职是履行使命、担当尽责。张连印以军人特有的勇气和毅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作为人生信条,始终坚守在防风治沙最前线。即便身患癌症直至癌细胞转移扩散,他依然斗志不减,手
11、术不到一个月就重返荒山继续植树。他用生命书写了革命军人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的拼搏底色。张连印是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楷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他本可以在大城市里安享晚年,却选择在家乡改善生态环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带领乡亲植树造林。为了种树,他动员家人解囊拼凑启动资金,坚持不要林权、不要地权,承诺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他的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领导干部坚守初心本色、不懈奋斗奉献的境界情怀。学习张连印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要永葆赤子之心,汲取前行力量,把使命放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奋楫扬帆。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三】 山坡上,张连印干完活便
12、席地而坐,讲起话来中气十足。很难想象,他曾徘徊在生死线上。2022年,得知自己身患肺癌,张连印只说了句冷静面对,科学治疗。手术前,他默默地把这些年种树欠下亲朋的钱一一还清,甚至去照相馆拍好了遗照。只是,树还没有种完。手术后的张连印实在等不及,第二年正月就拉着妻子回乡了。一如往常,他们没有找人接送,老两口从x坐火车睡一晚,早上五点多到x,又坐客车到张家场村。要是我不回来,这摊事就散了。他压根儿没有想过自己的身体,满脑子都是种树。回到植树的基地,张连印立马装上树苗和铁锹,坐着他的专车上山了这辆不到5万元买来的面包车,6年间跑了近20万公里,拉工人、拉工具、拉树苗,出沟入岭,都是他那车。左云县委组织
13、部副部长池恒广说。左云县的绿荫不断扩大,他体内的癌细胞也在疯狂生长。2022年,他的肺癌出现骨转移。这次,住院一个月后,他又一次回乡种树了。癌症要科学治疗,种树也要坚持到底。张连印坚定地说。有人说,何必这么较劲?可军人出身的张连印就是这样,一如他的微信签名:坚强、坚韧、坚毅如今,植树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他带领乡亲们为家乡种下200多万棵树。如今,张连印依然走路飞快、精神抖擞。华夏大地上,创造奇迹的又何止张连印!60万米高空上的卫星,忠实记录下绿色合围中逐渐消失的毛乌素沙地一个坑一个坑种树、一锹一锹铺设沙障固沙,人们前赴后继,用一个甲子的岁月,在昔日的不毛之地播下乔、灌、草科学配置的绿色屏障
14、,让绝大部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使之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典范。千千万万个张连印,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奇迹。审计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司高级审计师罗涛感慨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闪耀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密码。30年是我的‘目标’,种树要种到88岁!张连印说:每天和树打交道,和老百姓在一起,心情好身体就好。在他的带动下,x省左云县林木覆盖率由2003年的38.6%上升到现在的45.03%,增长了6.43个百分点,张连印被群众称为绿化将军。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
15、体会八篇【四】 张连印4岁时父亲病故,6岁时母亲改嫁,从小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童年充满了苦涩。但在记忆中,张家场村的每一户人家对他都十分关心,时常用馍馍、沙枣和旧衣服接济他,使这个过早丧失父爱和母爱的孩子,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乡亲们的关爱。他难以忘记1964年入伍的那一天,全村老少一起出动,把自己送到公社驻地,有的殷殷嘱托,有的泪眼婆娑,有的一个劲把鸡蛋、瓜子往他口袋里塞入伍的路上,张连印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回报生他养他爱他的故乡。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张连印具备了执着上进的品质。在部队期间,无论是政治学习还是军体、射击、战术等训练科目,他都是拔尖的,到1983年,年仅38岁的他就担任了
16、副师长。直到58岁从x省军区副司令的职位上退休,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表现优秀。退休后究竟怎么过?是在大城市过清闲的生活,还是发挥余热,继续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张连印毅然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记忆中的土坯房都变成了大瓦房,乡亲们依靠煤炭资源的优势也都过上了殷实的日子,这让张连印打心里高兴。但村里恶劣的生态环境却没有改变:由于地处塞外高原上的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风沙危害严重,1000口人的村子,周围的荒山荒坡面积就达到1万多亩。想到党和国家正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张连印暗下决心,一定要再做点事情,报答党和部队对自己的培养,回报家乡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而植树造林、治理风沙,正是家乡建设
17、的当务之急。他把回乡植树造林的想法告诉妻子和子女们后,家人担心在农村生活和医疗都不方便,劝他不去为好。张连印认真地给家人讲了自己对故乡的情感,讲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全家人都被他说服了,感动了。2003年7月办完退休手续后,张连印带着妻子回到老家,住进堂弟家中,开始了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新征程。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五】 秋日的午后,松涛阵阵。站在张家场村山头的小亭子里,张连印远远近近地望着,放声唱起了他最爱的歌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18年间,就在这片脚下的土地,他带领乡亲们植树1.8万亩,其中6000亩是义务植树,1.2万亩是京津风
18、沙源治理工程。200余万棵树,他分文不取,签下协议: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创业初期,张连印拿出了全部30万元积蓄,大女儿张晓梅用房子抵押贷款20万元,儿子张晓斌拿出积蓄10万元,小女儿张晓花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垫入。后来张连印又两次向银行贷款。他和群众打成一片,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说农家话,谁家有个家长里短,都请他出面主持。在他资金短缺时,3位村民贷款30万元借给他,连借条都不用打。多年来,张连印吃的是土豆白菜豆腐,最喜欢穿的就是一身旧款迷彩服;逢年过节,他都要买东西去看看村里的困难户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六】 左云土地贫瘠,树木成活率低
19、。第一年,张连印从右玉买了1万棵樟子松苗,结果第二年全死了;再栽,6000棵树,又死了祖宗三代都栽不活,你回来就栽活了?发小胡万金,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树全死了,老汉伤心了,但更不甘心。他购书自学,上门请教专家,还跑去外地的林场学习,每遇到一个会种树的人,就拉着人家打破砂锅问到底。栽了死、死了再栽和他一起回乡种树的妻子记得,种树的头几年,脸和耳朵常常被风吹得掉皮,嘴上起水泡肿得老高,有时水泡裂开,鲜血就顺着嘴唇流下来。一次大女儿回乡看望,竟没认出迎面走来的父母,看着被风沙吹打得面目全非的两位老人,心疼得直流泪。而张连印有自己的苦乐观:我种树,为党和人民做事不觉得辛苦,反而很快乐。如今,昔日的荒
20、山,已松涛阵阵。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七】 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的最后一个战场入伍那天,我骑着高头大马,胸戴大红花,乡亲们敲锣打鼓地欢送我。虽然已时隔58年,但张连印仍难以忘怀,他还记得当初代表新兵立下的誓言:你们给我戴红花,我把决心来表达,到了部队听党话,党叫干啥就干啥!到军营后,张连印勤学苦练争第一,团结协作讲奉献,服从组织听党话。入伍第二年,他就入了党,第三年就提了干。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x省军区副司令员40年服役期间,张连印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2003年5月,张连印退休了,回到了阔别多年的x省左云县张家场村。看到家家户户从原先的土坯
21、房搬进了砖瓦房,过上了好日子,我打心眼里高兴。张连印4岁时遭遇家庭重大变故,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父老乡亲的恩情和对家乡的眷恋,深入他的骨髓,难以割舍。当他面对一片接一片光秃秃的荒山时,心里五味杂陈:虽然乡亲们的生活富了,但风沙弥漫的状况尚未改观,我必须做点什么。张连印决定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绿化荒山,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于是,张连印和老伴儿毅然放弃x优越舒适的生活,返回张家场村,开始谋划后半生事业。经过反复考察研究,张连印决定承包村后的3000亩荒山。虽然是为了绿化家乡,但他的这一决定仍然在村里引起不小争议:人家这么大的领导,怎么可能自己在这儿种树呢?退休了没事儿干,来这儿弄块地玩玩。面
22、对众人的质疑,张连印没有生气也没有解释,签合同时,他当场表态:作为一个退休老兵,我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的最后一个战场。我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张连印当年立下的军令状,至今仍被传为佳话。张连印带兵是一把好手,种树也不甘落后,他总是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张连印每天早上5点钟就从炕上爬起来,抱着树苗和植树工人一起上山摸爬滚打。午饭都在山上解决,有时因为天气寒冷,开水泡面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凉面。当初听说将军回来种树需要人手,但也不知能干多长时间,就先过来试试看,没想到跟着将军一干就干了18年。最初跟着张连印种树的农民田四旺说。 时代楷模张连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八篇【八】 心系群众的公仆
23、角色:永不忘这一方水土一方乡亲秋日的午后,松涛阵阵。站在张家场村山头的小亭子里,张连印远远近近地望着,放声唱起了他最爱的歌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18年间,就在这片脚下的土地,他带领乡亲们植树1.8万亩,其中6000亩是义务植树,1.2万亩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余万棵树,他分文不取,签下协议: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创业初期,张连印拿出了全部30万元积蓄,大女儿张晓梅用房子抵押贷款20万元,儿子张晓斌拿出积蓄10万元,小女儿张晓花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垫入。后来张连印又两次向银行贷款。然而,村子里张连印自家的老屋,却坍塌得不
24、像样子。本族的老人劝他:连印啊,你就不想想自家?你家的老屋还是花些钱翻盖一下吧。张连印却说:我还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绿化荒山上吧!生态改善后,乡亲们感念张连印的事迹,自发筹钱建了一座凉亭,想取名叫将军台,却被张连印制止,后来立起来的是张家场乡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纪念碑。2022年,儿子张晓斌离开部队选择自主择业,回村跟着父亲种树。有人不解:难道您就没想过利用自己的资源让儿子在部队获得更好的发展吗?张连印回答:百姓的认可、良好的家风,就是我留给子女最好的‘财富’。晓斌和乡亲待在一起,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很好。他和群众打成一片,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说农家话,谁家有个家长
25、里短,都请他出面主持。在他资金短缺时,3位村民贷款30万元借给他,连借条都不用打。多年来,张连印吃的是土豆白菜豆腐,最喜欢穿的就是一身旧款迷彩服;逢年过节,他都要买东西去看看村里的困难户村民们都说他,从来不摆谱,看不出是个将军。而妻子王秀兰最明白他,如果乡亲们觉得他和他们一样,他就高兴。在张连印的日记本上,记录着一些点滴小事拿完药,在医院门口点了一碗面,自己来了个光盘行动!从左云去x,坐了公交车,又一次低碳出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张连印的植树基地成了右玉干部学院的教学点,最初被命名为将军林绿化基地,他把将军二字换成了清风。党和国家大大小小的提倡和要求,他悉数践行,理由只有一个,朴素而炽热:是党把我从一个孤苦的放牛娃培养成一名将军,是乡亲们让我过上现在的日子。永不忘这一方水土一方乡亲,党组织是我的家,家乡父老是我的母亲。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