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关中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关中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有关中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中班教案 篇11、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喜爱之情和喜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2、初步了解什么是冬眠,那些动物要冬眠。3、培养幼儿清楚、大胆表达意思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4、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1、提前几天将已经冬眠的小乌龟带到班里,激发兴趣,请幼儿帮助查找小乌龟不吃不喝的原因。2、几幅冬景的图片资料。3、自录磁带。自制雪花及足够数量的白纸。4、玩具熊、青蛙、蛇、刺猬,也可教师自制教具。一个大箱子做山洞。一、谈话导入1、教师和幼儿握手,表示友好。“哟,小朋友们的手都这么热乎,来来来,谁愿意给我暖和暖和?谢谢!”“周老师一到这个季节,手就冰凉。你们谁知道,
2、现在是什么季节呀?”2、出示几幅冬景的图片。“昨天,老师特意拜访了冬爷爷,他还要我带回几张照片来给小朋友们看看。”看过照片后请幼儿谈谈: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冬天吗?(注意指导幼儿说话要完整。)3、“下雪不仅好玩,还有很多好处呢,你知道吗?”引导幼儿了解下雪的好处:大雪会把空气中的灰尘带下来,把有害的细菌、昆虫冻死,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小麦有了这场雪当被子,就能安全地过冬,第二年冰雪一化,庄稼就不怕春旱了。二、玩“雪”,体验冬天的快乐。1、过渡:可惜的是,咱们济南今年冬天还没下一场雪呢。不过,冬爷爷送给我一场雪,你们看教师事先将“雪花”放在筐子里 ,举起筐子晃动,“雪花”就会飘落下来。2、你想不
3、想也来下雪?那我们先来做雪花。教师教如何做雪花:两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张白纸的一角,一只手使劲往下撕,一片雪花就做好了。请幼儿分小组学着老师的样子撕雪花,将撕好的雪花放在一起,师幼共同玩下雪的游戏。三、导入“冬眠”主题,了解有关冬眠的知识。1、过渡:嘘我们得小声点,可不要吵醒了“宽宽”(小乌龟的名字)。来,我们坐下来安静一下,休息休息。我们的宽宽正在干什么,谁愿意大声地告诉来听课的老师。2、交流课下收集的有关冬眠的知识。谁愿意给大家说说这些天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冬眠的知识?幼儿畅所欲言,对于不准确的知识,教师及时予以纠正;同时也要注意对幼儿的肯定、表扬,即时颁发小博士奖章。(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
4、大声地说话。)3、游戏:谁在冬眠。游戏玩法:(1)去“山洞”寻找谁在冬眠,将它抱出来并告诉大家:(我发现XX在冬眠。)(2)听听小动物要对我们说些什么。(3)结合动物们的话提问,了解、考察幼儿听懂了多少。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好习惯。page_break (4)将小动物送回家,让它们继续冬眠。小熊: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当你们发现我的时候,我正做着一个美梦呢。我梦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清的小河,鲜艳的花朵,还有唧唧喳喳的小鸟,他们都在向我招手,要和我一起去爬山。嘘千万别叫醒我,我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再见了,小朋友。青蛙: 哎呀,是谁把我吵醒了,我还没睡够呢!什么?下雪了?我才不愿意玩雪呢,那多
5、冷呀!我呀就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躲在洞里睡大觉,一直睡到春天。对了,我的好朋友蜗牛妹妹、蝙蝠姐姐也要冬眠,你们就别去吵醒他们了,好吗?好了,我要继续睡觉去了,再见。刺猬: 哎呀,小朋友,我没把你弄疼吧?真对不起,我正在睡觉,没看见你过来。你不知道吧,一到冬天,我就会躲在洞里睡觉,一直睡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到那时候,麻烦你们再来叫醒我,好吗?你们瞧,我都睁不开眼了,啊我又困了,再见了,孩子们。蛇: 怎么啦,是春姐姐来了吗?不对呀,树上还是光秃秃的,人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呢。哦,原来是你们这些调皮鬼把我吵醒了,我正在冬眠呢。有的小朋友会问:“你一冬天不吃东西会不会饿死?”呵呵,不会的。因为从夏天开始
6、,我就在自己的身体里积累了许多营养,足够满足整个冬天的需要。谢谢小朋友对我的关心。好了,我要回家睡觉了,祝你们冬天玩得愉快。BeyBey4、听了它们的话,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你们好好冬眠吧,我们不再吵醒你们了;春天到来时,我会去叫醒你们的;冬天多么好玩呀,你们光睡觉,真可惜)四、活动延伸小熊、青蛙、蛇、蜗牛、蝙蝠、刺猬都回家冬眠了,没有欣赏到冬爷爷带给我们的礼物,真可惜。那其他小动物呢?小羊、小兔、小燕子,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谁愿意帮我找到答案?(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知识的欲望。)五、扫“雪”,结束活动。下雪虽然好玩,但也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尤其是我们小朋友,走在雪地上最容易摔倒,那该怎么办呢?
7、(大家一齐来扫雪,结束活动。)说实话,上课之前我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幼儿园的课程整合难住了我。刚开始备课时,我就想着这节课可以整合些什么,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科学?怎么想怎么觉着牵强,干脆不想了,于是把思路放在了该如何设计能淡化上课痕迹,能吸引孩子,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上。从课堂效果来看,我认为这几个地方设计得不错。1、和幼儿握手、谈话导入,自然、亲切。孩子都喜欢和老师握手,愿意告诉老师自己的小手是热乎乎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过来,通过谈话,很自然地进入了“冬”的话题。2、制造雪景,创设情境。没想到课前我用碎纸机制造的雪花也营造出了童话一般的情境。当“雪花”飘落下来时,我看到了孩子们对冬的喜爱与
8、向往,连我也想随雪花飞舞。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的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激发幼儿对冬季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游戏“谁在冬眠”使幼儿初步了解了有关冬眠的知识。在这个游戏中,幼儿通过找动物,听小动物的话,回答问题,初步了解了有关冬眠的知识。通过小动物的话来告诉幼儿冬眠的知识,孩子很感兴趣,因此在听的时候就格外用心,培养了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通过回答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听到的内容,又训练了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说话要完整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4、以“扫雪”结束活动,渗透劳动及公德教育。这堂课虽然很吸引孩子,但感觉让幼儿动动手、动动身的地方太少,也有设计欠妥之处。1、教幼儿撕雪花这一环节,孩子们
9、并没有真正动起来。于鸿雁老师说得好,这一环节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探究,想想老师的雪花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样孩子会更感兴趣。让幼儿自主探究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由此我想到,新课程理念不是光嘴上说说就可以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到努力体现,这是我今后需要加强的。2、“谁在冬眠”的游戏设计时考虑得不够周全。游戏中的山洞过于简陋,几位冬眠的小动物一次次被打扰,有背初衷。山洞可以用大纸箱多做几个,小动物们可以分别睡在里面,幼儿可以都去钻钻山洞,去寻找冬眠的小动物,然后向其他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样一来,幼儿都有了参与的机会,气氛会更活跃一些。3、玩雪、游戏和自录磁带中如能有背景音乐,效
10、果会更理想。中班教案 篇2设计背景小动物们啊很可爱,但是小朋友们对他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我们可爱的小动物们到底有些什么可爱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活动目标1、在猜猜找找情境游戏中,发现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2、在和小动物一起玩捉迷藏游戏中,进一步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重点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活动准备画有动物身体的拼图若干、许多的树叶。活动过程:一、找找说说,森林里的动物朋友活动导入:去森林里找小动物森
11、林里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他们躲起来了,我们一起去把他们找出来吧二、拼拼玩玩,动物的花花衣1、森林里的小动物还会躲在哪里呢?;我们再去找找看吧!看看找到了什么?吹开树叶,找出动物拼图。2、拼图游戏提问:这三个动物朋友身上的花纹都是什么颜色的?那花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三、找找黑夜里的小动物1、我们小朋友真厉害,在树叶里找到了6个小动物,这次呀,小动物们躲的本领更大了,看看你还能把它们找出来吗?2、幼儿运用宝贝卡,以填补的方式,将小动物呈现出来。教学反思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在操作规程过程中有的孩子找到了小动物,这时发现成功孩子非
12、常感兴趣,因为孩子很奇怪怎么才能找到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呢?活动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去搞更多的小发明、小创造。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中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和游戏活动,感受线条疏密与格子大小之间的关系,体验格子布简洁而富于变化的美。2、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
13、想法,并尝试进行格子布的设计创作。3、能用自己的作品给他人装扮,体验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教具“魔法格子”、格子布制品、彩绳、布、水粉颜料活动过程:一、 参观格格商店,引起幼儿对格子布的兴趣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格格商店A、教师:“鑫鑫老师开了个商店,在我商店里的东西有个共同的秘密,请你仔细找一找。”B、带领幼儿参观布店,引导幼儿发现所有商品都是格子布制作的教师:“原来,在我的商店里所有的商品都是格子布做的,你们喜欢这些格子的图案吗?你看到什么样的格子?你喜欢什么样的格子?为什么?”“其实我这里还有一个有魔力的格子布,你们想看吗?”“现在请小贵宾坐到贵宾区的位子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4、。”二、 幼儿观看讨论“魔法格子”,感受线条疏密与格子大小之间的关系1、教师出示教具“魔法格子”2、引导幼儿移动线条使格子大小发生变化A、教师:“这就是一块有魔力的格子布,现在上面的格子都是一样大的。我想把这些格子变得更大,谁来帮帮我?”B、幼儿想办法并尝试移动线条把格子变大C、教师:“现在我想把大格子变成小格子,谁来帮帮我?”D、幼儿想办法并尝试移动线条把格子变小4、教师小结:“原来线条在一起就会变成格子,线条靠得紧紧的就变成小格子,线条离的远远的就是大格子,格子里还可以有各种颜色。”三、 游戏“会变的格子”1、教师:“你们想变成这些会动的线条宝宝吗?”2、幼儿和教师玩游戏“会变的格子”教师
15、:“现在我就是魔法师,请线条宝宝听好我的咒语:线条线条动起来,变成大(小)格子。”四、 幼儿创作格子布制品1、教师把幼儿变成小设计师教师:“线条宝宝们玩过游戏了,你们想自己设计好看的格子布吗?”2、教师介绍创作要求教师:“我这里有一些布,还有颜料,请你来设计格子的图案,你可以设计大格子,可以设计小格子。怎么才能画出大格子或是小格子呢?请小朋友们仔细想想好。如果格子设计好了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在格子里加上颜色。”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指导重点:格子的线条有疏有密一种颜色一只笔,换颜色的时候换笔四、评价展示幼儿作品1、教师选取部分幼儿作品进行评价2、幼儿随音乐SHOW作品教师:“你们这么好看的作品
16、想不想展示给客人老师看看?”“还记得我们以前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的时装表演吗?现在就请我摸到的宝宝跟我一组,其他的宝宝和玮玮老师一组,我们面对面站好,听音乐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客人老师看看,好吗?”中班教案 篇4活动目标:1、知道黄豆可以做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并尝试自己制作豆浆。2、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干、湿黄豆、石磨、纱布、抹布、锅、电磁灶、杯子、发面、豆馅、碗、勺、围裙、袖套、抹布、纱布活动过程:谈话引题:1、最近我们都在探索豆子的秘密,在探索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结合课件展示豆制品图片。2、“豆子的作用可真大,那么我们一起看看录象里的小朋友都
17、玩了哪些有关豆子的游戏?播放录象,介绍各区角。3、今天,老师在活动室周围准备了许多游戏的材料,选择你自己喜欢的进行游戏,看看谁能发现新的秘密。活动二 美工区:豆贴画活动目标:选择不同的豆子进行粘贴准备:花豆、绿豆、黄豆、蚕豆等,彩色卡纸(底图),白乳胶,抹布、棉签活动三 计算区:排序、二次分类活动目标:1、能运用多种方式排列(ABABAB、ABCDABCD)。2、对多种豆子进行分类。准备:各种豆子,排序卡,二次分类卡活动四 音乐区:豆子音乐会活动目标:用不同数量的豆子及各种罐子制作成不同音色的乐器,进行简单的演奏。活动准备:罐子,豆子若干,透明胶,双面胶,剪刀,即时贴,三用机,磁带。活动五 操
18、作区:制作贺卡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多种豆子中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1借助画面理解图书的内容,了解“收集”的含义。2尝试在图的观察和文字的聆听中解读图书的构图和语言模式,积累读图解图的阅读的经验。3感受收集之中蕴涵的美好情感,萌发收集的兴趣。活动准备:老师收集的物品;绘本PPT;音乐活动过程:一、 展示老师收集的物品,初步感知“收集”1.老师出示收集围巾的盒子,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2.猜猜沈老师为什么要收集围巾?二、 师幼共同阅读图书,了解“收集”的含义1. 出示图书封面: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 “收集”是什么意思?除了图书的名
19、字,你还看到些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和两只手画在一起呢?2. 第一页:这位小姑娘喜欢收集什么?这些衣服是给谁穿的?秘密藏在书里,你能发现吗?3. 第二页:奶奶喜欢收集什么?这些拖鞋和我们平时穿的拖鞋有什么不一样?奶奶收集木屐时是什么表情,我们一起学一学。你觉得收集木屐时奶奶的心情怎么样?小结:原来收集是一件很快乐、很美好的事情。4. 第三页:乌鸦收集了哪些怪东西?这些怪东西是一下子就收集来的吗?小结:原来收集东西需要耐心,需要长时间坚持。5. 第三页:你们说蓝色算东西吗?圆圆收集了哪些蓝色的东西?你喜欢收集什么颜色的东西?6除了人和动物喜欢收集东西,其实大自然也喜欢收集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0、。小溪为什么喜欢收集雨滴?小结:原来,收集能由少变多,由小变大7最后一页:猜猜妈妈喜欢收集什么?妈妈为什么喜欢收集宝宝的东西?小结:原来妈妈收集的东西里藏着爱。三、 完整阅读图书,感受“收集”中蕴含的美好情感1. 教师配乐朗诵。2. 幼儿跟着音乐共同朗诵。四、 经验迁移,激发 “收集”的兴趣你喜欢收集吗?你收集过什么?你想收集什么?师小结:孩子们,收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只要你喜欢,什么东西都可以收集。当然要想收集得多,收集得好,你需要坚持、需要有耐心。中班教案 篇6一、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冷色和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应会: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作品,使学生
21、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感受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美感。 教学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准备:教材、优秀学生作品、图片资料、刮画纸、各种学习材料。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导入新课提问:有谁能够说说我们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答:互相谦让、互帮互助等。老师认识的两
22、个兄弟却不是这样的(看视频,斗鸡水墨动画)。 让同学们把打架后的大公鸡变成艳丽的大公鸡,选择需要用的颜色引出色相环中的颜色3、新课教学(1)再现回忆三原色与三间色:三原色: 红色:热烈、喜庆黄色:明亮、高贵蓝色:凉爽、辽阔 三间色:绿色:平静、清凉橙色:温暖、热烈紫色:高雅、神秘按照对色彩的不同感受,划分两大类,并说出划分的原因。(2)、感受探讨冷色与暖色:冷色给人的感觉:凉爽、寒冷、清新暖色给人的感觉:温暖、热情、舒适冷暖色在一起给人的感觉:鲜艳、热烈、欢快、兴奋?(3)、分析研究“艳丽”的含义:“艳丽”体现在哪些方面:色彩、形状、姿态?欣赏书中作品,看看艳丽体现在什么地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
23、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美感,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4)、探究活动、你知道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学之间交流、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问: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5)、学生创作创作要求: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4、课堂小结:欣赏评述艳丽的大公鸡:组织学生欣赏、交流、评述。5、拓展:冷暖对比色适合运用到那些地方?中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1、能用图形结合的方法画出熊猫的基本部分与主要特征
24、,并注意把颜色涂均匀。2、知道黑色也是一种漂亮而且有用的颜色,能够用黑色进行创作。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活动准备:1、玩具大熊猫、范画。2、绘画用具幼儿人手一套。活动过程:1、欣赏与讨论。师:你们喜欢黑色蜡笔吗?为什么?其实黑色也是漂亮而且很有用的。想一想我们画哪些东西的时候需要黑颜色?(黑头发、黑眼珠)师:今天我请来了大熊猫,它是一位非常喜爱黑色的动物,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耳朵、眼圈和四条腿都长着黑色的皮毛)大熊猫是中国的珍贵动物,全世界的大人和小朋友都喜爱它。2、给大熊猫照相,教师边与幼儿讨论,边示范作画,引导幼儿学习画法。师:大熊猫要
25、出国演出,它想把自己的画像送给外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观察、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师:先仔细看看大熊猫,那它的头是什么形状的?身体呢?耳朵、四肢呢?边讲解边示范师边画边小结:我们先画熊猫的头,熊猫的头是圆圆的,耳朵是半圆形的,眼睛是圆形的,眼圈是椭圆形的,接下来画熊猫的身体,熊猫的身体胖胖的,有点像椭圆形,四肢短短的、粗粗的。看,这只熊猫摆了什么造型?像在干什么?师:这里还有一些熊猫的照片,看他们摆了什么造型?师:大熊猫身上的皮毛颜色是不是黑黑的,亮亮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使他的皮毛变得乌黑发亮呢?(把边涂深,在轮廓线里用短线连接起来涂色,要涂满、涂浓)师:呀,大熊猫的画像上现在只有黑色
26、和白色,好象有点单调,我们可以给它添点什么东西呀?比如说,它喜欢在哪里生活?(在竹林里、花园里、山坡上,提醒幼儿添加合适的背景)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先画熊猫再画花草,对熊猫身体各部分大胆组合表现不同的动态。注意涂黑色的部位,不要涂出轮廓外。先画完的幼儿尝试装饰用小花纹装饰边框。4、讲评幼儿作品。师:大熊猫要出国演出了,请帮它一起来找一找,哪些画像把它画得胖乎乎、黑亮亮,很可爱的?(请幼儿从形与色两方面去分辨)教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中班教案 篇8一、活
27、动背景启东意即启吾东疆。它三面环水,形似半岛,犹如一艘巨舰,从广袤无垠的苏北平原挺起,直指大洋,把祖国的东部海疆辟为黄海和东海。启东,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这里是我们可爱的家乡。让幼儿了解家乡,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既是“养成幼儿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的过程,又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开始。因此,我们根据新纲要的精神,结合幼儿思维特点,从他们能够理解的具体事物出发,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的教育。本次教学活动,通过了解缸爿饼的来历,亲自制作缸爿饼品尝缸爿饼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家乡的
28、地方特产,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二、活动目标、了解缸爿饼的来历,知道它是家乡吕四的地方特产。、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三、活动准备、面粉、火腿肠、肉松、花生、芝麻、水果、紫菜、榨菜及其它蔬菜。、录像机、录像带。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厨师坊”,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它(出示缸爿饼)提问:谁知道这个叫什么?有谁吃过的?小结:这个是我们启东吕四的特产小吃,叫缸爿饼,它不仅好吃,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很久以前,吕四那边发生大海啸,很多土地、房子都沉没到大海里。原来住在海边卖盐的人们就没有了家,很多人只能挤在一块小地
29、方上。时间长了,食物快没有了,大家都很饿,为了争抢食物就互相打了起来,甚至把别人的孩子杀死吃掉。有一位神仙叫吕洞宾,从海边经过,看到这一切,就扮作老爷爷,对大家说:“你们把家里的米缸敲碎,到晚上9:00-11:00时,那些碎缸爿就变成大饼”。说完就不见了。晚上,大家把米缸敲碎,那些碎缸爿真的变成了香喷喷的大饼了。这个缸爿饼就传下来了,一直传到现在,前几年,吕四缸爿饼在南通参加小吃制作大赛还得了奖。(二)、观看缸爿饼的制作师:看来,这个缸爿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现在,我们看看这个缸爿饼是怎么做的呢。放录像,教师边看边讲解,将面团搓成条状,用擀面杖来回几下,加上葱花,抹上素油、撒上盐、芝麻,很快
30、做成一块块大饼,然后将大饼一块接一块地贴在火炉里,不一会儿,就闻到香味,出炉了,大饼色泽金黄,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三)、制作特色缸爿饼1、讨论如何制作特色缸爿饼师:小厨师们想不想试试、做做呀?我们可以想办法做更好吃的缸爿饼,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更香更出色了,说说你们想做什么样的缸爿饼?幼儿制作特色缸爿饼(四)品尝缸爿饼幼儿品尝自己做的缸爿饼中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象声词:叽、呷、咩、噜。2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相同之处,知道它们都是从嘴里发出的叫声,都与“口”有关,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3通过游戏的形式,进一步
31、提高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大量认识汉字是小学的教学内容,而在学前阶段,我们需要的是让幼儿学习和习得一些前识字的经验,使他们乐意观察汉字,了解简单的汉字认读规律。此活动目标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在此活动中,教师是引导幼儿认读四个带有“口”字旁的表现动物叫声的汉字,重点是启发幼儿找出这些汉字的相同之处,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强调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活动准备1“叽、呷、咩、噜”汉字卡片各一张。2小鸡、小鸭、小羊、小猪的图片各一张。3教学挂图“农场里的叫声”。4。幼儿会唱歌曲在农场。(前三条准备工作是活动材料上的准备,后一条是幼儿经验的准备。)活动过程1出示农场图片及小动物图片,并提
32、问:在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要求幼儿能完整地回答问题。(先采用出示图片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动的地点和人物,即农场和农场里的小动物,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看图讲述农场里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叫声,从而为下面的幼儿阅读活动奠定基础。)2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1)逐一出示汉字卡片,并放在相应的小动物嘴边,让幼儿结合图片,想象并认读动物叫声的汉字。可采用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的方法,让幼儿学习这些象声词。(2)出示汉字卡片“叽、呷、咩、噜”,带领幼儿认读汉字。(本次活动是围绕认识”口”字旁的表现动物叫声的汉字进行认读活动的,故将本次活动的背景安排为农场,角色为农场里的小动物,这样的设想较合理。教师
33、采用让幼儿看动物图片猜汉字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认读汉字,这种方法较直观形象,幼儿易理解,也易掌握。)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结构,启发幼儿找一找这四个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它们都有“口,字旁。再组织幼儿开展动物图片和汉字卡片进行配对的游戏活动。教师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请幼儿帮他们找到表示各自叫声的汉字朋友(汉字卡片)并且贴在下面。(在这一过程围绕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结构和特点开展活动,帮助幼儿感知汉字的构成规律。接着采用配对游戏的形式启发幼儿将动物图片与汉字卡片匹配,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巩固所学汉字的目的。4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农场
34、还会有哪些动物或还有哪些动物的叫声也会有“口”字旁呢?教师快速地将动物的主要形象及相应的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幼儿认读汉字,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理解“口”字旁的汉字,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采用引导幼儿想象各种动物叫声的汉字写法并记录下来的形式,带领幼儿进一步认识。“口”字旁的汉字,从而扩展幼儿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本次阅读重点内容“口”字旁汉字的印象,加深对汉字构成规律的认识。)5采用对话的形式帮助幼儿巩固对动物叫声的练习。可以问: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儿边做鸡嘴动作,边回答:叽叽叽叽,在这里。教师问:小牛小牛,在哪里?幼儿边用手做牛角动作,边回答:哞哞哞哞,在这里然后,教师带领幼儿采用接唱的形式,仿编
35、歌曲在农场。建议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的叫声。如教师说:“猪儿在农场,幼儿说:噜噜”;教师说:“鸭子在农场”幼儿说:“呷呷”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通过对话活动和音乐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练习动物叫声,提高幼儿对阅读象声字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阅读本次活动的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活动效果。)中班教案 篇10活动目标:1、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2、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3、尝试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下雨诗,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活动准备:1、视屏展台制作材料三幅。2、幼儿从家中自带雨具(雨衣雨伞)3、选择一个有雨的日子进行这一活动。活动过程:导
36、入:激发幼儿兴趣去认识雨朋友,和雨做游戏。1、幼儿倾听窗外雨声,请幼儿说出“怎么了”?2、提问:下雨时为了不让淋湿自己,该怎么办?一、准备出发1、幼儿取伞,穿戴雨衣。2、教师交代幼儿不要弄湿自己,以免生病。二、雨中乐1、幼儿自漫步在雨中,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2、谁是接雨冠军。大家仰起头看看雨,看,一滴滴雨点落下了,伸出你的手,去接雨点吧。三、说在雨中的发现1、雨伞、雨衣放好并集合。2、提问:雨点落下来时,你们的雨伞和雨衣怎么啦?雨水在雨伞、雨衣上流淌着,像什么?雨落在哪儿了?3、雨朋友说再见。四、听听下雨诗1、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下雨诗,并操作展台。2、利用展台,让幼儿和教师吟诵两遍并自由编动作。第28页 共28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