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阶段动态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绩效实证分析-张博榕.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10750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两阶段动态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绩效实证分析-张博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两阶段动态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绩效实证分析-张博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两阶段动态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绩效实证分析-张博榕.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6 J彩g 12 唧锄d积壤逸罗韶逸。ment R黜眦h 2016 No12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612012基于两阶段动态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绩效实证分析张博榕1,李春成2(1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401;2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天津300011)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新的世界分工更多的是以区域而不是按照国家来进行,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区域创新绩效,通过构建两阶段动态DEA模型,运用DEAP21软件从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商业化过程两个阶段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11个城市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第

2、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哈尔滨都同时达到了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2)上海、哈尔滨、杭州在第一阶段处于技术和规模有效,重庆和西安纯技术效率有效;(3)天津、广州、深圳、哈尔滨、青岛在第二阶段处于技术和规模有效。关键词:两阶段创新模型;区域创新绩效;DEA 中图分类号:F207;F2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6)12006206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on the Two-stage Dynamic DEA ModelZHANG Boron91,LI Chunehen9

3、2(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2China Tianjin Institute for Science of Sciences,Ti柚jin 30001 1,China)Abstract:Accelerating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akes the world a new division of labor based on regions ratherthan the countlTIn or

4、der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this paper,based on twostage dynamic DEA model,USeS DEAP2I software to evaluat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Beijing,Tianjin,Shanghai,Chongqing,Guangzhou,Shenzhen and other 1 1 cities from the R&D input and the c

5、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tle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wo stagesThe results show that:(1)Whether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r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Harbin both reached the effective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 scale;(2)The technology and scal

6、e of Shanghai,Harbin and Hangzhou in the first stage is effective,and the pure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hongqing and Xian is effective;(3)The technology and scale of Tianjin,Guangzhou,Shenzhen,Harbin and Qingdao in the second phase is effectiveKey words:twostage dynamic model;regional innovation perf

7、ormance;DEA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区域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新的世界分工更多的是以区域而不是按照国家来进行,因此,评判区域经济能否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就在于这个地区创新绩效的高低。区域创新作为创新实践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受到地区政府的广泛关注旧J。但是地域的多样性使得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同地区转型的速度、方式和开放的程度不一样,从而导致各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因此,对区域创新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比较显得尤为重要,其结果既能为国家提供协调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又可以为地方政府推动当地经济工作提供新思路,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

8、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动作用。1文献综述区域创新绩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出发,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解释。但是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客观评价方法两方面展开。11 关于区域创新绩效指标构建的相关研究如果将区域创新系统看作一个投入一定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生产并获得创新产出的系统,那么区域创新效率即可理解为是这一系统投入产出的转化收稿日期:20160113修回日期:20160317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京津冀深化实施区域协同创新战略的关键环节与路径研究”(14LzLzLz瑚089)万方数据张博榕等

9、:基于两阶段动态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63率。大多数研究者也都是通过设置投人、产出指标来评价区域的创新效率。如甄峰等人用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宏观经济与社会环境四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个二三级指标对区域的创新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H1。柳卸林认为应当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绩效来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瞪。曹文静等构建了城市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金投入、人力投人、环境投入和区域创新产出16。杨志江和罗掌华在前者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创新配置能力这一新指标。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虽然关于创新绩效的指标体系不断完善,

10、但是大多都是从投入产出比即创新效率角度出发,而区域创新的效果,即对区域内经济与社会的贡献则不够充分。12关于区域创新绩效客观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DEA分析方法的原则是多投入多产出,通过投入产出指标就可以评价效率,而无需知道确定的生产函数形式,这与区域创新活动的特点非常相符,因此,这种方法在评价区域创新绩效时得到广泛应用。如刘顺忠和官建成运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对我国各地区创新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地区的创新绩效进行详细的评价1。曹文静运用一阶段DEA方法对我国1 1个省会城市的创新绩效进行分析M J。付丽娜等人运用超效率DEA多步法对湖南省8个城市群的生态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

11、群整体生态水平比较高,但是彼此之间差异较大J。朱雪珍等人构建网络DEA模型,从价值链的角度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创新整体效率呈现明显地区效应u引。周洪文和宋丽萍采用网络DEA的分析模型对我国各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进行分析,结果反映了我国各个区域创新绩效均有很大提高。目前对区域(城市)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多侧重于单(一)阶段的DEA评价方法,即使有采用多阶段评价方法的,也把各个阶段割裂开来,但是创新要素从投入到产出,并非简单的线性流动,而是一个分层次的、多路径的网络化流动过程,若仅从整体的投入、产出考察技术效率,不去挖掘其低效的深层次原因,就无法解决投入无效如何改进的问

12、题引。基于以上分析,同时借鉴官建成、崔维军等人的研究314 J,本研究将建立两阶段动态DEA模型对创新绩效进行评价,该模型将区域创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科技成果研发即知识创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这两个阶段是相互关联而非彼此独立的,第一阶段的产出再加上其他投入元素就构成了第二阶段的投入。2研究设计与数据预处理21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如果以中间产出即科技成果为界,一个典型的区域创新过程可分为上游的知识创新阶段和下游的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5I。本研究将R&D人员数量和R&D投入强度作为第一阶段(科技成果研发过程)的两个投入指标,专利授权数量和科技期刊文章数量作为第一阶段(科技成

13、果研发过程)的两个产出指标;第二阶段的科技成果商业化过程除了将第一阶段的两个输出指标作为第二阶段的输入指标外,还添加了技术合同成交额这一新的投人指标,最终的两个产出指标设为人均GDP和高新技术产业比例,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墨匝画l晏I l专利授媳卜人均GO雕Li蝴做章 第二阶P段:高新拄术产业比=删I拄木合同戚享亳L第二阶段一I一图1两阶段创新模型在上述模型中,R&D人员数量用地区每万人中研究人员的数量表示,表明地区在创新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情况,是区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力保障。R&D投入强度用R&D总支出金额占GDP的比例来衡量,表示一个地区对R&D活动的资金投入力度,是区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14、的财力保障。本文将其作为第一阶段的两个投人指标。专利授权数量用地区专利授权量与地区GDP的比值表示(单位:10亿件),期刊文章用该地区科技期刊文章数量与地区GDP的比值来表示(单位:10亿篇),本研究将其作为第一阶段的输出指标和第二阶段的部分输入指标。技术合同成交额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金额,它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创新技术扩散能力,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将它列为第二阶段的投入要素。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与人均GDP作为最终的产出指标。高新技术产业比例表示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该地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人均GDP表明一

15、个区域创新要素的投入最终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22模型选取ACh锄es、WWCooper和ERhode于1978年首先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旨在评价同类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根据DEA理论,区域的创新绩效可被视为一万方数据张博榕等:基于两阶段动态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绩效实证分析定的决策单元(简称DMU)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并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的活动。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时主要采用了CCR模型和BCC模型137|。221 CCR模型。我们在判断某一个决策单元DMUi的有效性时,通常采用CCR模型的对偶规划

16、模型,我们用Q来定义,具体公式如下:Q=st斗s(和纠t=1j=11+薯一=e薯。f(1,2h朋)(1)乃一Sr+Y,o,r(12J)J=1p,五J,si,0,J(1,2,力)模型Q中,n表示决策单元的个数,m和s分别代表投人变量和产出变量的个数,石和Y代表投入产出变量,Ai代表投入产出指标权重系数,sf和sr+表示某种投入的过剩量和某种产出的不足量。在第一阶段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区域内知识创新活动的创新绩效即技术有效性,其中,m=s=2,第二阶段是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评价的是区域创新活动的经济有效性,其中,m=3,s=2,在第三阶段的综合评价阶段中,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分别为第一阶段的输入和第二阶

17、段的输出变量,因此,m=s=2。模型的经济含义可以表述为:(1)若0=1,且Si-=0=s,时,表明该决策单元为DEA有效,且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2)若0=l,且si一0或sr+0时,表明该决策单元为弱DEA有效。具体来说,当Si一o,而sr+0时,说明该决策单元投入过量,这时可以在产出y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Sj一的投人X来提高效率;反之,则说明该决策单元产出不足,可以在现有投入X的基础上将产出Y增加s,。(3)若0O,表明该决策单元为非DEA有效,且0越小,其有效性就越差。这时,可通过组合将投人降至原投入茗的0倍而保持原产出y不减。(4)至于决策单元的规模收益,则通过比较三 三乃与1

18、的大小来判断。若乃1,则该决策单元J;1 ,=I三规模收益递减;若乙勺21,则该决策单元规模收益J=l三不变;若乞乃Z心净07乃07扫o,卜宠心巧o,):心37卜Z砖07Z心哆07卜Z心,o,:心=心073,77,(上接第61页)14何金平,廖文来基于可拓学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2008,41(2):424515阮欣,陈艾荣,石雪飞桥梁工程风险评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6李传贵安全评价中的方法问题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7,17(5):17一1817蔡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J科学探索学报,1983(1):839718耿志伟,薛伟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东北林区贮木场火

19、险等级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0):10310819LEUNG M,LAMBERT J H。MOSENTHAL A ARisk based ap-proaeh to setting priorities in protecting bridges against terrorist attacksJRisk Analysis,2004,24(4):555920LAM W H K,HU S,SUMALEE A。Modeling impacts of adverseweather conditions on a road ne卜一work with uncertaintie

20、s in demandand suppl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2008(42):89091021蔡文可拓学概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768422唐健基于物元分析的虚假服务企业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4):18318623曾宪云,尹航,李远富,等基于熵权的城市高架道路工程设计阶段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4l(8):711作者简介:曾宪云(1975一),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建筑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安全工程等;宗霏(1987一),男,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桥梁安全等;李远富(1962一),男,四川内江人,教授,博导,教授级注册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交通总体规划设计、交通项目宏观决策理论、线路标准综合优化与智能CAD;尹航(1985),男,吉林四平人,博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投融资等。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