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950900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其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改革办学模式,探索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主体;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育人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教育与产业经济相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大学生的实训、实习提

2、供机会和途径,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本质属性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需求必然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特别需要一支具备高超技能、良好理论和技术知识素养的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变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状,要贴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积极鼓励校企协同育人,建立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高职教育模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3、要(20222022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2219号)提出的明确任务,是职业院校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面向养老服务产

4、业,就如何实现校企双主体参与人才培养,形成校企深度融合机制,提高合作效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局面等进行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二、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方面注重与企业的结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也借鉴了国外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和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但因缺乏政策、法规等的支持和保障,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协同育人大多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不够紧密,甚至有些学校和企业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在合作育人中处于什么地位,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企业参与人才

5、培养的程度不深,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所需的人才差距较大。(一)校企育人的目的不同学校的目的是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和途径,让学生及时学习行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升学生的工作实践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问题。企业育人意识淡薄,主要目的是解决眼前的用人需求和劳动效益提升问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给企业带来的长期效益缺乏判断。因为校企双方的育人目的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很难实现“校企双赢”。(二)企业育人主体地位不明显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深度,双方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承担教育任务的主要仍是学校教师,企业很少。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

6、性不高、主体地位不明显,主要是提供实训、实习场所,教学和技能技术方面的指导仅限于形式,缺少规范,企业的育人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缺少校企协同育人运行保障机制目前校企合作方面的管理比较简单,大多数是通过签订一纸合作协议来进行,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流程标准,很难适应校企合作育人标准化、精细化、程序化的管理要求。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缺少第三方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不利于校企合作育人的健康发展。(四)制度缺失,缺少法律保障近年来,国家加强教育立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教育部及各地区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政策文件,但缺乏具体的推进措施,且

7、迄今为止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尚缺乏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正是因为没有规范的制度和系统的法律法规做保障,使得校企协同约束力小,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得不到很好保护,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难以付诸实践。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协 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职院校要与行业、企业结成协同育人共同体,学校的服务力和企业的教育力是双方协同的结合点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纽带2。我国“银发浪潮”呼啸而至,全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非常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老年服务人才,而老年服务人才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群体老年人而非仪器设备,因此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启动校企协同育

8、人模式,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贯彻落实“服务企业,全面合作,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基于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创新具有专业特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训交替、能力递进、课证相融、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校企协作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调研,对养老服务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剖析,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专业的核心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学生先在具有仿真性质的校内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学习,在熟练掌握养老服务知

9、识和技能后,再到养老机构实训、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养老服务实践。(二)校企协作完善“能力递进、课证相融”课程建设好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应该能够满足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专业技能发展、职业个性发展的要求。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有利于整合校企双方的专业技术力量,建立课程开发和实施平台,促进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作业流程对接、课程结构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教学内涵与岗位要求的对接度。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制订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时进行了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建设改革,课程开发主体除专业教师外,还有与我校长期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养老机构专业骨干、养老行业协会专家。大家一起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

10、调研,分析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和目标岗位工作流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完善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专业技能为核心、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融合、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能力递进、课证相融”课程建设。通过学习,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老年生活护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老年疾病照护能力、老年康复保健能力、老年心理护理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等均得到有效提升。因为课程体系与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所以学生可以参加与养老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格考试,以提高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适应能力。(三)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教

11、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坚持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创立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一起加强项目案例教学探索,以案例教学为导入,项目化传授护理、急救、康复、保健、按摩等专业技能。如:在“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护理工作需求设计教学案例、布置护理任务,采取分组教学形式,小组成员围绕护理任务进行研究探讨、信息收集、分工合作,制订护理

12、计划并加以实施,反馈护理结果,最后评价总结。这种教学效果非常好,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让学生能够自主、自觉、有目的地参加学习,达到手、脑、心统一,真正掌握养老护理专业技能,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四)校企协同共建“双师型”师资团队过硬的师资团队是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企业的背景及工作过程3。因此,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企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设中,以打造“专家引领、双兼互聘”的“双师型”

13、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建立校企师资互学互派、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学校聘请合作养老机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确保专业建设始终紧跟养老行业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学校通过执教能力培训、举办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组建了相对稳定的专业兼职教师库,入库教师10余人,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教学学时比例达50%。另一方面,为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发展始终居于行业发展的前沿,学校积极推进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制度,帮助专业教师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社会服务、项目开发等能力。(五)校企协作创新校外实

14、践教学模式学校优选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具有培训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采取校企合作、共同管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训、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学校在学生开始实训、顶岗实习前向学生下达明确且与实习岗位相关的实习任务,明确顶岗实习需要达到的目标。采用“导师制”顶岗实习模式,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有企业导师的指导,实训、实习考核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我校与北京儆堂集养老服务中心、北京远洋养老产业集团合作,进行订单班培养,构建“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课程体系。在保证开展学校核心课程教学的前提下,企业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要设置企业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标准。学生在企业进

15、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爱岗敬业精神,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也在探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学校和企业明确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责任,学生与合作企业内有经验的师傅进行“师徒结对”,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养老机构当学徒,学习实践技能。(六)校企协作开发教材校企协作开发教材,可以有效克服通用高职教材存在的内容陈旧、脱离企业生产需求、基本理论比重大、不利于职业人才培养等问题。校企协作开发的教材能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以理论实用、够用为原则,融入企业生产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

16、有效对接。2022年该专业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养老护理服务流程、岗位职责标准,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了老年人生理结构与功能老年中医养生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际沟通技巧等系列“十三五”职教规划教材,完成了学校实践教学标准项目和实践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七)校企协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一根“指挥棒”,指引着教与学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效迈进。我们在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坚持多元化原则。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学校教师,还有企业指导教师、企业师傅、第三方组织,他们分别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次是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包括理论学习成绩,还包括实践

17、操作技能、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职业道德素养等。通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双方能够及时了解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情况,查找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实行督导教师、上级教师听课制度,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学生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总之,构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创新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就要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注重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侯晓霞 单位: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