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研究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研究10篇.doc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学研究10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开展 一、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新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二、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是完善课堂教学,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主要
2、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其中的关键又是学生。教师只有唇膏粉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课堂教学,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突显出来,才能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学。 三、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有利于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 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在历史学习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历史教学中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要更加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学会学习。高中历史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高中历史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学生发展具有内在联系。教学成为学生以理解、体验、感悟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的重建活动。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内,围绕一定的主题所进行的多向的交往活动,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四、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必须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教学工具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教学工具在高中历史教学被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历史教学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历史形象化,使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使文字材料音像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高中历史教师还应该重视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除了传统的讲述法之外,要更多的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只有自主学习,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康彬彬工作单位: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高中历史有效教
5、学实践 一、重新设置教学目标,树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效益性需要有一个前提作指导,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与确定有助于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标准,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努力。在实践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之前,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基准上重新设置教学目标,树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来设置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其设置需要认识到“过程与方法”这一新目标的重要性,通过重新设置有效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来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如教师在讲解“一百零一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教学内
6、容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依据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并且注重设置“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突出这一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可行性与参与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二、挖掘多样式的教学手段,辅助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开展 在新课改高中有效教学中,仅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己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的需求,而需要高中历史教师积极挖掘多样式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来辅助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开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认识与了解历史,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传统教学手段,再现历史,从而让学生深入
7、感悟历史。如在进行抗日战争课时的讲解中,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运用多样式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有效教学。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如报纸、教科书等资料来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而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战争影视作品片段、相关视频片段等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更直观的了解,通过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日本军的残忍,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反思。 三、采取多元课堂教学方法,促进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实践 1.以讲授引导式教学方法带动有效教学。知识的不完整性、跳跃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明显不足,为此,在新课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式教学来弥补这一缺陷,带动高中历史的有效
8、性教学。所谓的讲授引导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整理,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时间的主动探求,从而拓宽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带动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如在讲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内容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教材上不足的古代希腊历史文明知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探寻更多关于古代希腊的知识。 2.以探究式教学方法诱发有效教学。实践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还需要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进行诱发,通过创设历史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教师有目的地构建一
9、个双向互动的教学环境,一方面诱发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进行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相关问题的设计与提问来诱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的有效学习,自主深入学习与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以活动教学方法推动有效教学。探究活动课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新增添的教学内容,旨在创新课堂形式,通过学科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及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教学方法来推动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创设活动式的课堂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参与能力等。如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教学内容讲解时,教师布置开放式历史
10、小论文的教学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思考见解。这种活动教学方法是实践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学习意识。有效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满足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益,这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及价值。 作者:陈忠工作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九中学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改新思路 1.高中历史教育的现状 1.1教育现状 因为一直强调着高考的神圣,所以对于高中历史的教育,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对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认识肤浅,重视不够。同时教学评价也没有跟上教学发展的步伐,许多老师
11、有顾虑,不能够相信学生有什么探究能力,于是选择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很低。这样的结果就是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体验到的是沉闷无趣、身心疲惫。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仅仅是听从老师的一言一行的教导,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感受,是学生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去学习。 1.2教学现状 就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现状而言,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1.2.1高中历史的编写教材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创新性教学要求; 1.2.2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很难跟上时代步伐; 1.2.3高中历史课堂体系不完善,师生课堂互动交流缺乏; 1.2.4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1.3学生现状
12、 学生通常自我控制的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易产生很大的波动,影响对这门学科的理解能力。由于是填鸭式的教育,因此很多学生不能鲜明大胆地提出自己新颖独特的观点,只是人云亦云,学生没有思考的积极性,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如何进行高中历史的教育改革 2.1落实教改的关键高中历史老师的教育素质 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拥有跟得上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历史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热情是最重要的。要有着对高中历史教育的热爱,同时能够对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的观念有充分、深刻的认识,随时拥有热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
13、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三要学识渊博,高中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这些优秀的品质缺一不可。 2.2推动教改的动力对学生进行历史的精神熏陶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讲述到抗战时,我们对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们充满尊敬与热爱之情;反之,对那些叛变革命,成为头等汉奸的奸险人物要进行批判。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伟大
14、的爱国者形象。揭露卖国贼的丑恶面貌,最终会遭受国人的唾弃。真挚的道德情感,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能够真正塑造热爱的历史的学子。 2.3完善教改的力量激发广大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以不同的角度去讲述历史,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鉴别历史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加对民族英雄和对祖国的感情。这样能够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判断美丑,更能激发广大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光辉的爱国主义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 3.高中历史教改的主要方向及建议 3.1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观点 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应保护学生那种较
15、强的独立性及参与意识,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现多渠道开放式教学,并鼓励学生新颖独特的观点。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充分体会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挑起学生的对话欲望,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大胆突破旧的高考模式的束缚,真正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3.2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 高中历史教学要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以跟进新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例如近代史上具有争议的人物李鸿章,许多人对他的看法就是他卖国求荣,丢尽中国人的脸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
16、他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上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因此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历史教改新思路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道德理念的要求之一。 3.3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扎根于华夏儿女的灵魂最深处。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花朵、是社会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因此要对学生进行伟大名族精神的培养熏陶,在这点上高中历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17、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 4.结语 高中历史教育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正确的历史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不懈努力。 作者:马乃军工作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多媒体应用 一、当前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引入高中课堂教学中。它主要是利用给人在听觉以及视觉上的冲击,借此更形象的向外界传达信息与知识。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以及应用,教学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在现阶段,多媒体几乎已经成为各个阶段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高中历史教学当然也
18、引进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容量,以及教学环境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拓展了教学课堂。媒体教学很有可能作为教学领域中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这么多的优点,但是多媒体教学,在具体的实施应用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例如:课堂教学完全被多媒体演示取代有可能导致课堂知识的减少等。这样将会使得学校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人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影响,甚至是被取代。因此,如何在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保证的同时,使得多媒体能够科学合理的被使用,从而进行历史教学,将最大程度的发挥多媒体的教学效果,是很多历史教师都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做一个研究,对以后此类的研究有
19、很大帮助。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1.多媒体教学配合动态形势示意图,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关于战争过程等历史事件是需要讲述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在黑板上挂相对应的图,历史老师一个人讲述,而学生提不起兴趣,图示也不容易看清楚,或是根本看不懂,他们很难在头脑中形成相对应的整体的印象以及对战争过程的认识。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来说,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枯燥的学习环境添加更多的有趣的东西,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冲击力,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自我成长。此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带着课件把战争过程运用动态的形势示意图来讲解,再加上老师旁
20、白解说,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运用多元化媒体形式设置教学情境,使历史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素质教育是现在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将情境教学运用到素质教育中,将对实现这一目标起到很大作用。情境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养成高尚情操和形成良好品德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多媒体教学有多种媒体形式,具体而言包括声响、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几类。多媒体教学可以为课堂上带来新鲜的体验,使得课堂之上学生更加充满活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多媒体的这些优点,使得情境教学更加形象具体。 3.运用多媒体对学生思维进行典例分析,提供学生思维变动的平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对每个历史过程都有一个比较清楚
21、的认识,而不是让学生纯粹的记忆历史知识。老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变动的思维,而多媒体就可以为老师提供一个很好的帮助,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思维变动的平台。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大意义。 4.多媒体教学融入丰富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丰富的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嵌入习题,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对于过去评价一堂课是否达到了所预期的目标,一般是通过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来进行衡量的。这样的方法并没有多大的效率。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在上课的同时,针对教学重
22、点,补充一些适合的习题来检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达到巩固课堂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以及应用,教学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有很多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的情境创设也能够更加的形象生动。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学会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让传统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刘友华工作单位:西藏林芝地区职业技术学校 第五篇:博物馆资源与高中历史教育的结合 一有机结合历史教学与社团活动,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 高中历史教育的途径,一是课堂上的历史教学,二是课余时
23、间的学生活动,例如历史社团、知识竞赛等。依照当前现状,博物馆资源在这两种途径中的运用都比较单一。课堂上使用的博物馆资源多局限于图片资料,课余活动利用博物馆的形式则大多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本次课题研究力求做到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两方面齐头并进。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将博物馆中与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物复制品或仿制品、文物图片、相关影像资料、研究成果等资源融入了教学过程中,并且在课程设计中将历史课堂直接搬到博物馆展厅,借助展陈设计的现场感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之外的社团活动则是在课余时间通过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多种开放形式,例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观马王堆墓坑遗址,开展知识讲座、专题活
24、动,举办征文、设计比赛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及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内课外双管齐下,不仅在帮助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而且在课余活动中使学生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二结合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知水平,充分开发博物馆资源 博物馆资源主要包括博物馆的人力、物力和环境等多种内容,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适合拿来为高中历史教育服务。选择哪些方面的资源作为高中历史教育的有效辅助是馆校双方开展合作之初就必须确立的内容。 (一)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相结合 作为高中历史教育的指导性纲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
25、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博物馆资源内容进行筛选,选定的资源内容必然更具针对性,有益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开展,能帮助学生对课本、课程和课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形象的认识。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要求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2。这一部分的学习要点包括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种种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湖南省博物馆引以为傲的藏品资源包括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系列文物、湖南出土精美的商周青铜器、自东汉以来兴起的三大窑址的陶瓷
26、等。不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其所属的手工行业,这些藏品都是中国古代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发展的力证,正切合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部分,具体到历史课本必修2中以冶金、制瓷、纺织为代表的古代手工业发展历程,恰好对应了博物馆的青铜器、瓷器、丝织品三类藏品资源。在此部分课程引入博物馆资源,并作为子课题研究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无疑将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同时也能突显实验中学教学特色。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历史社团方面,活动设计同样紧扣古代经济生活主题,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为代表系统介绍汉代时期发达的社会经济生活外,并重点开展了以汉代服饰、漆器等为代表的纺
27、织业、制漆业专题讲座,使学生对于经济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对课本未介绍的其他古代手工业有所了解。 (二)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结合 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都有所发展,在认知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中外史混编的专题史形式”4,“选择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史实和环节”5作为高中生学习的内容。专题化的编排体例“体现了时代性与创新性”6,同时也适应了高中学生的学识水平和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活学习动机、掌握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培养科学态度
28、、培训创新精神。因此,在课题研究中,子课题组遵循历史教学思维模式和高中学生认知特色,对所有资源与知识进行专题化提炼。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子课题组根据高一年级三位任课老师的自身优势,分别对古代手工业的三个代表种类冶金业、丝织业、制瓷业进行专题介绍。冶金业以湖南出土青铜器为代表,介绍其发展及官营手工业;制陶业以湖南三大窑址瓷器为代表,介绍其发展历程、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丝织业则以马王堆汉墓丝织品为载体,阐述其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知识点。历史社团的知识讲座活动,子课题组紧扣马王堆汉墓陈列重点文物,开发了“汉代贵族的格调生活”、“古代奢侈品漆器”、“看图说画马王堆一号墓T形帛
29、画”的三个主题内容,向社团成员介绍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汉代生活、生产、思想等各方面情况。以“汉代贵族的格调生活”为例,讲座内容以马王堆一、三号墓出土的文物为依托,向学生介绍汉代贵族吃、穿、娱乐等各方面的精致生活,并在总结提升部分让学生思考汉代贵族高品质生活所反映的社会状态和根源,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历史、辨别历史。 三强调实践,注重探究,提供系统课程及活动 高中历史教育由于自身的局限,受到时间、空间、教材、教学任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诸多需求。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7,而博物馆教育具有的实物性、直观性
30、等特点恰恰能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局限性。但博物馆教育却缺乏学校教育所具有的系统性。因此,将博物馆资源运用到高中历史教育的过程中,要将二者的优势相互结合,就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进行课堂教学及活动设计时注重实践性 官校双方合作过程中,始终注重保持教学和活动的实践性。在单纯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实地参观、观摩文物仿制品或复制品、与博物馆教育员的互动访谈等活动,将课堂的时间、空间进行拓展,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这些具有实践意义的举措,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更有力促进了学生对社会、对历史的全面理解。以文物复制品或仿制品观摩活动为例,为了加强课程与学生的联系,湖南博物馆部分最
31、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丝织品、瓷器等文物的复制品或仿制品被带到学校。虽然是对真实文物的模仿和再现,但当缩小的四羊方尊、逼真的人面纹方鼎、精美的汉代乘云绣和细腻的醴陵窑瓷瓶等近距离呈现在学生眼前时,立刻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在介绍原文物基本情况的同时,还与学生们进行互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与课程、与现实有密切关联的文物特征和细节,譬如人面纹方鼎四个人面的特征以及由此体现的高超铸造工艺等问题。在历史社团活动中,不论是遗址参观还是知识讲座,都一改以往的传统形式,增添了兼具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活动。诸如在组织社团成员进行马王堆一、三号墓墓坑遗址参观时,宏大的墓坑给学生带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同时也
32、带了众多的疑惑。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博物馆教育员展开了现场答疑,从马王堆一、三号墓墓主人身份到长沙国历史,从马王堆汉墓地理环境到西汉丧葬制度一问一答的参观过程,以点带面的知识解说,不仅让学生了解到马王堆汉墓本身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更让学生对于汉代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更真实的体会。 (二)进行课堂教学及活动设计时注重探究性 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中越来越多探究性问题的出现,表明历史教育应“让学生多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8,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思维习惯。因此,子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于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以此次合作中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所运用的学生工作纸为例。子课题组针对教学涉及到的
33、三个古代手工业代表精心设计了不同的学生参观工作纸,让学生边参观边思考边完成工作纸上的问题。工作纸问题的设计不仅由浅到深,而且包含了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互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依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先观察各类文物的显著特点,然后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讨论和探究。具体来说,在针对冶金业设计的学生工作纸的第二题,首先提出要学生在“湖南商周青铜器”展厅中找到“双色青铜剑”这件展品,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文物回答“这把剑有什么特点”,接着启发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回答“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最后一问则是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博物馆的电子导览器、翻阅史料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这把剑
34、古人是如何铸造而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工作纸的设计不同于学校以往的测试试卷,而是讲究重过程轻结论、重能力轻知识、重创新轻应试,是一份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文物,发现问题,并运用多种手段解答问题的“参观指南”。 (三)进行课堂教学及活动设计时注重系统化 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除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使其自主探究历史知识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授课和课程安排的系统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9,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在进行历史教学课程设计时,子课题组按照学生学习习惯、认识规律,制定了“三步走”的系统课程安排,即分为到博物馆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三个阶段,即从前期的
35、知识铺垫,到参观过程中的实物探索,再到最后的探讨提升。只有做到三个阶段教育过程的一体规划、一体设计,提出每个阶段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才是“完整和一以贯之的”10,才能使二者结合所产生的成效最大化。参观博物馆前,由老师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并重点介绍某一个手工业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博物馆相关藏品特色,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形成整体认识,为博物馆参观奠定基础,避免盲目参观;博物馆参观中,要求学生依据学生工作纸有针对性地参观,或独立完成或分工合作完成工作纸内容;博物馆参观后,老师依据学生工作纸完成情况,对于学生未理解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再次回顾课本知识,强化巩固学习成果,深化
36、认识。历史社团活动计划的制定,同样遵循着系统化原则,首先是参观马王堆汉墓遗址,接着是马王堆汉墓文物专题知识讲座,再到学期最后的小论文竞赛。学生最初在参观时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多次知识讲座的步步深入,逐步转变为对汉代历史的理性认识,学期结束前小论文的撰写则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分析能力对汉代历史进行概括评价。通过循序渐进的一系列活动安排,社团成员在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马王堆汉墓相关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对观察判断、综合分析等能力的培养。此次课题将湖南省博物馆的各类资源融入长沙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做法属于历史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新探索,不论是对于学生、教师、学校还是博物馆,任何参与其中的一方而
37、言都是受益匪浅的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因此课题开展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教师了解并接纳这一模式,博物馆与学校更应尽力将这种有益的合作常态化、规模化。博物馆在成功与一家学校合作后,应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尝试融入更多年级、更多学科、更多学校的教学之中,而学校在与博物馆的合作过程中看到实效后,应积极开拓与更多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机构的合作,让学校教育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有效提升。 作者:熊钰工作单位:湖南省博物馆教育中心 第六篇: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探析反思 一、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的概述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教师以历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为载体,利用教学反思的一些基本
38、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等进行有效的优化组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不少研究者认为,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具有如下特点:(1)目标性。教学反思应该具有一定的目标,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思。(2)过程性。教学反思始终穿插于教学过程之中,让反思成为教学的重要推动力。(3)生成性。教学反思在一定的基础上优化组合,进而达到生成发展的要求。(4)创新性。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收获,帮助他们发展、创新。 二、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策略的运用 (一)通过反思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和科学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39、,还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提高学习技能。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上述技能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反思教学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反思课程资源的组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2)反思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基础上的多元化学习模式。(3)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理解掌握情况,并以此制订并调整教学方法。(4)反思教学方法的优化能够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况。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呈现教师“一言堂”、学生记笔记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学生逐渐形成“历史=死记硬背”的错误认识。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
40、提高设计问题的能力,设计出发散的、扩展的、能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在备课过程中,笔者首先将教材内容问题化,把问题的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1.课前问题设计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比如上选修四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之前,笔者布置的问题是:(1)查阅有关秦始皇的资料,说说你对秦始皇的认识。(2)你知道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吗?他们与秦始皇称自己为“皇帝”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样一系列轻松有趣且与教材重点知识无关的内容,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前,学生积极发言,谈自己的认识,笔者给予每一名发言同学鼓励。这样做,一方面,发言的学生因为知识面广而得到周围同学的钦佩;另一方面,倾听的同学满足了
41、求知欲,而且把羡慕同学的情愫转变为自己要比别人知道得更多的动力。在现实教学中,笔者逐渐体会到,同龄人之间的激发和促进作用,比教师的教育和批评更有效果。2.课中问题设计,把教材内容转化成问题“链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逐个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到,由于学生底子薄、认识水平有限,一些问题难以回答,所以不敢发言,即使发言也很难答到点子上。于是,笔者先把难懂的问题讲解明白,同时注意引导他们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比如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把思考问题的方法教给他们,辅以经常训练,得到明显的效果。在讲解完难懂的知识后,笔者会设计一些
42、与现实联系的探究小题目,比如在讲到必修二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一节时,笔者请学生谈谈“城镇化对今天社会的影响”。结果,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超出笔者的预想。学生能够从积极、消极两大方面来谈城镇化的影响,还结合进城务工农民的例子,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学生的回答给笔者启发是,学生其实很注意观察生活,而且有自己的思考。鼓励他们发言,把表扬的话时常挂在嘴边,使学生更愿意思考,更热爱生活。3.课后问题的设计基本上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学生要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就必须在课后复习教科书。笔者认为,历史识记内容有必要强化。每堂课结束,笔者都会布置学生做书后的自我测评和同步导学。引导他们做题前先看每一课的知能导向,构建完整的知识
43、体系,然后再做题,强化基础知识。在辅导课上,笔者会及时总结作业批改中发现的学生答题的思路偏差,把正确的思维方法教给他们,并给出可供参考的答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答案不是唯一的)。 (二)反思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一方面,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优化,提高他们学习的理解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探寻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反思教学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教学要符合学生“由浅入深、全面掌握”的认识要求。(2)要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44、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性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学习内驱力。(3)教学活动的设计能让学生踊跃参与,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例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该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爱国主义的伟大意义。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了如下安排,并在之后进行了反思:(1)要求学生列出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并概括这些侵略的特征,为后面的维权学习奠定基础。(2)播放与此阶段相关的战争电影电视片段,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3)建议学生按照历史战争
45、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归纳,以便他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学习要点。(4)要求学生就这些过程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让他们在掌握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思维能力,为更好地理解学习奠定基础。笔者教学后反思,这样的优化组合,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三)反思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新课程历史教学认为,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自
46、信心。笔者认为,反思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出以下特点:(1)反思教学评价能够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激情。(2)反思教学评价符合“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3)反思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内化生成历史知识和技能。 三、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前景展望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必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的传递,更需要让学生在这种传播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发展。教师通过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反思,让课程的资源和教学方法得到合理利用。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学生知识技能的重要推动力。教师的教学反思,其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的学科素养
47、得到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种发展需要。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更是学科知识的引领者。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很多教育专家认为,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课程教学的实践者和反思者。综上所述,在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教学反思,在关注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作者:缪欣祥工作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第七篇:高中历史现代史学理论运用 一、历史解释学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契合 历史解释学隶属于历史哲学的范畴,它强调历史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形态的解释,提出了:解释是历史学家的一种职务的观点。著名的史学家伽达默尔总结得出,虽然历史研究的对象是过去一段时间客观存在的形态,但是因为受到历史思维自身固有的历史特性,决定了人们认识历史事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历史解释学的恰当使用能够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创新,对于有效引导学生在观点交流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现象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高三历史复习课洋务运动这节课上,师生在讨论对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人教版中国历史1956年版本、11018年版本、11011年版本中对洋务运动的不同评价作为设计的依据,这一设计体现了明显的历史解释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