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探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探析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及其特殊性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是指商业银行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商业银行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并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支付结算为主要业务,但这并不是导致其“天然高杠杆”的根本原因。(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1.政府提供的“隐性担保”。由于商业银行在市场中扮演着金融中介的角色,起到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因此为了保障其经营稳定性,政府为其经营业务提供了充分保障。在2022年存款保险条例出台以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和其他债务风险主要由政府一方承担,这虽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未直接提供资金支持
2、,但却形成了一种表外资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2.监管方对资本充足度的要求。虽然商业银行承担着调配资金、提高资金流动性和利用率的任务,但其本质是企业。当有限责任制度和政府“隐性担保”并存时,商业银行天然地具有过度负债的倾向,以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为了限制其过度冒险行为,监管方制定了基于风险的审慎资本要求规定,直接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安排。由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不仅直接影响了其融资方式和融资成本,继而影响到其经营绩效,而且通过高杠杆经营的特点和社会信贷中介的重要地位,作用于金融市场的安全与实体经济的稳定,因此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二、基于MM理论的商业银行资本结
3、构分析 (一)MM理论。1958年,莫迪利亚尼和米勒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不存在破产成本和税收的“完美资本市场”中,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而放松MM理论的假定,引入税收制度后,债务利息的税盾作用,使得调整资本结构以增加公司价值成为可能:公司全部资本中的债务资本占比越高,就有越多债务利息能在企业当期税前经营所得中扣除,税收负担降低,企业价值得以增加。进一步放松“完美资本市场”的假定,引入破产成本,在税收与破产成本并存的情况下,若公司加大财务杠杆,财务风险的提高,将使债权人和股东要求公司增加对其的风险报酬支付,从而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作用。此时,公司将权衡债务利息税盾的正面效
4、应和破产成本的负面效应,调整资本结构至最优,以使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二)基于MM理论的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1.“隐性担保”由于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市场地位,为确保正常发挥“金融中介”的职能,政府对其业务风险提供了“隐性担保”。所以,在应用MM理论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决定进行分析时,需要对“隐性担保”加以考虑。图1:政府提供的“隐性担保”价值如果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和其他负债提供了完全担保,那么即使破产,商业银行也无需支付任何破产成本,商业银行价值将不会被高杠杆所引起的财务危机成本所影响。所以,为了追逐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享受债务利息税盾对公司价值带来的正面效应,商业银行将倾向于以高债务资本比
5、率展开经营,其价值随资产负债率(D/A)的变动趋势如图1中曲线Vf所示。而如果政府不再提供“隐性担保”,由监管方向商业银行收取完全公平定价的存款保险费用,则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自身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和破产成本,其价值随资本结构的变动如图1中曲线V所示。政府提供的“隐性担保”的价值,则可由两条曲线之间的差额(Vf-V)表示。图2:“隐性担保”的价值变化图2描述了“隐性担保”与存款保险制度并存时,商业银行的价值将如何随其资本结构安排而变化,这是一种更贴近现实的情况。2.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监管方向商业银行收取存款保险费用,并仅在限额内对其存款偿付提供担保。可以看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限制
6、商业银行采取过度冒险的资本结构安排,使其承担一定的自身经营风险和存款偿付责任。这样政府就不再为商业银行提供完全担保,商业银行价值中由政府“隐性担保”所体现的部分也被抹去一些。由此可知,存款保险费用和政府对商业银行提供“隐性担保”的程度,将共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决定,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价值。如果存款保险费用的定价完全等同于政府“隐性担保”的价值,则意味着商业银行须自行承担所有经营所面临的风险,无论是否参保,商业银行都不会再获得政府的“隐性担保”,这会打击银行参保的积极性。所以,监管方对存款保险的定价会使参保银行的价值大于未参保银行,政府依然对参保银行提供了一部分“隐性担保”,而这部分担保,在
7、商业银行采取过于冒险的资本结构时不仅会被撤销,甚至会变成处罚。从图2可看出,在债务资本比例适量时,参与存款保险的商业银行价值曲线VI+R,位于Vf与V之间。VI+R与Vf之间的距离,表示商业银行支付的存款保险费用;VI+R与V之间的距离,即为政府继续向参保银行提供低于完全担保水平的“隐性担保”价值。而当财务杠杆过高时,监管方将对过度冒险经营的参保商业银行实施惩罚。高额的监管干预成本,则会使其价值跌落到未参保银行的价值曲线V以下。从图2还可看出,参保银行的最大价值为V*,高于未参保银行的最大价值V*,而参保银行的最优资产负债率却比未参保银行低。说明存款保险制度和监管干预一起发挥作用,在促使商业银
8、行资本结构变得更为稳健的同时,提升了商业银行的价值。 三、基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 有了存款保险基金和政府担保的兜底,社会公众的信心虽得以增强,但也削弱了存款者作为债权人对于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与制约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将倾向于加大财务杠杆从事风险收益更高的业务。这样,其自身资本可能仍不足以吸收经营风险和不可预期的损失,一旦商业银行陷入危机,政府和存款保险基金的救助成本也会较高。所以,为了弥补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使其更加注重稳健经营的目标,监管方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资本充足率方面的要求。可以说,对资本充足度的强制要求,能根本上解决股东、存款人和担保机构(政府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9、之间存在的问题。它是商业银行对不会进行过度冒险行为所作出的保证。为了与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的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实现接轨,我国于2022年6月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办法)。新办法以巴塞尔协议为基础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规定了商业银行各级资本的内容,以及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和监管要求,并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一)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的各级资本减去相应扣除数后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根据新办法,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
10、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也称为附属资本,其内容较为繁杂,主要包括一些符合要求的一般性准备金和混合性债务/股权工具,它们对债务的偿付力度不及核心一级资本。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则是对银行的资产加以分类,根据不同类别资产的风险性质,确定不同的风险系数(风险系数越大,权重越大)。以这种风险系数为权重求得的资产,包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可见,与一般意义上的资本结构相比,资本充足率衡量了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程度,反映了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资本覆盖风险敞口,吸收经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损失,是监管当局抑制银行风险、保证银行清偿能力的重要工具。(二)基于资本充足率
11、要求的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新资本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第二十四条还规定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需满足额外2.5%的储备资本),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以国有五大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例(见图3),在实行新资本管理规定后的三年期间,五家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都稳定在10%左右并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说明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的要求确实有助于保证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促进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核心一级资本是商业银行总资本的最主要来源,是满足资本充足度监管要求的重要保障。所以,保障核心一级资本的来源和获取能力,是商业银行
12、合规稳定经营的基础。从核心一级资本包含的内容可看出,它主要来源于办法规定的商业银行股东权益的可计入部分,所以扩大股本和提高留存收益,就成为商业银行维持并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主要途径。从图4可看出,增发新股并不属于五大银行核心资本增长的主要来源,其在核心一级资本中的相对比例连续三年下降。而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表示的留存收益及其在核心资本中所占比率连年稳定上升。可见,增加内源资本是其扩张资本的最主要方式。内源资本增长率是重要的银行股本财务管理工具,它等于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与留存收益比率的乘积:g=ROERR=PMAUEMRR。其中,g为内源资本增长率,ROE为净资产收益率;RR为留存收益
13、率,反映了银行的分红政策;PM为营业利润率,用于衡量盈利能力;AU为资产利用率,用于衡量运营效率;EM为权益乘数,用于反映资本结构。 四、维持较高内源资本增长率的措施 (一)有效管理利差,创新盈利渠道,增加业务收入。由于存贷利息差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首先需要加强利率风险的规避和控制,保证稳定的利率差,才能维持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在我国银行中,手续费、佣金等非利息收入虽然不是盈利的重要动力,有时甚至创造了负盈利,但类比国际上能通过非利息收入业务创造良好盈利的大型银行,如花旗银行。我国银行可以加大产品创新及推广力度,加强特色业务发展,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不断研发与推广,增加
14、非利息收入,拓宽盈利渠道。(二)控制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体制为国有商业银行创造了先天的市场优势地位,外部政策带来的好处使其成本水平相对偏低。然而,抛开规模和人才优势,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成本管理方式则较为粗放。银行内部各部门主要追求各自业务指标的达成,而未从银行整体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随着政府对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应及时认清外部形势变化,在愈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以市场为导向,增加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业务的投入,优化职能部门设置,减少冗余。同时,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