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研究报告——基于江苏省的分析-李义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研究报告——基于江苏省的分析-李义良.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逢錾篝蕊稠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研究报告基于江苏省的分析口李义良奉公摘要:文章以2007-2014年江苏省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赴农村任职的23725名大学生村官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接受锻炼,收获了基层工作经验,增进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加深了对民情、社情、国情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大学生村官也存在融入难、稳定性差,重使用、轻培养,创业难、流动性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在制度设计中坚持改革创新,在培养过程中坚持注重使用,在推进过程中坚持勇于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抓好落实,在流动环节中坚持必要张力。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基层任职;干部培养当前,江苏省选聘
2、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组织部门开展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二是由人社部门实施的“三支一扶”计划;三是由共青团组织的“西部志愿者”和“苏北志愿者”计划。本文基于组织部门开展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研究,试图在实地调研与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l=:查堂竺塑宣塑苎查堕堡江苏省目前在村任职大学生村官主要分为三类:省选聘、市选聘和县(市、区)选聘。2007年至2014年的8年时间里,江苏省省聘大学生村官共23725人(见表1),分布在全省13个地级市,目前在岗10985人(见表2)。地级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目前在岗811人,
3、主要分布在南京、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和镇江六市。县(市、区)选聘大学生村官目前在岗2695人。主要分布在无锡、苏州、南通、扬州等市。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省在岗大学生村官14517人。在岗大学生村官中,男性占5241,女性占4759。9189的大学生村官是本科毕业,602具有硕士学位,专科比例分别占207(说明:这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绝大多数是在2008年以前由市县选聘,对学历要求较低)。全省有博士学位的大学生村官4人,仅占003。中共党员占在岗大学生村官人数的8142。从在岗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门类看,社科类占多数,达5400;其次是理工类,占3423;农林牧渔类仅占364;其他专业门类占8
4、14。从在岗大学生村官毕业学校来看,地方所属院校占比较高,达5768;其次是教育部及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占151l;“985、211工程”高校占1391;民办高校占1334。表1:2007-2014年省选聘大学生村官情况统计表(人)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t2 2013 2014 总计选聘数 1011 1650 4940 3959 3827 3119 3178 2041 23725数据来源:江苏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数统计时间:201412。空垦量衄塞=塑!堑!曼埯万方数据表2:省选聘大学生村官在岗人数分布地区 南京 无锡 徐州 常州 苏
5、州 南通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扬州 镇江 泰州 宿迁在岗数 886 456 1218 624 153 1253 991 812 882 871 588 1189 1062数据来源:江苏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统计时间:2014122优化了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基层工作水平明l二、大学生村官的建设成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推进,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工作从人员选聘、生活安置、待遇保障、培训学习、工作安排等到分类培养、创业扶持、提拔使用、有序流动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养模式,大学生村官逐步成长起来,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1培养了一批人才,储备了一批干部截止到
6、2014年年底,从大学生村官中提拔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456名,占大学生村官总数的167,占在岗者总数的415。其中通过公开选拔担任的有276人,通过换届选举担任的有180人。被提拔者中,有乡镇党委书记1人,乡镇党委副书记12人,乡镇长10人,党委委员或副镇长433人。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同时还兼任村干部的有173人,占3794。有74人担任县直部门班子成员,其中担任正职的有4人,副职的有70人。担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有4人,其中有1人担任正职。在岗大学生村宫中,有1615人被列入后备干部计划,其中列入乡科级后备干部计划的有1549人,列入县级及以上后备干部计划的有66人。在2014年组织的对2
7、007年选聘的1011名大学生村官追踪调研中,大学生村官普遍反映,到村任职不但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而且觉得自己思想更加成熟,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变得更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6003的转岗大学生村官认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得到了锻炼,实现了自身价值”;3771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另有136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仅090的被调查者“后悔当初的选择”。对于离开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同志来说,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经历对于干好新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对2007年实现转岗的663名大学生村官的问卷调查中,有3650认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有帮助,5460认
8、为有帮助,两者之和高达9110。显提高目前,农村干部队伍存在年龄结构相对老化、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管理方法比较传统、思想上因循守旧、改革创新动力明显不足等问题。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干部的新生力量,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工作热情高,到村任职后,能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促进了村级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基层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在思想上也给村级干部带来了不少触动和冲击。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大学生村官较好地改善了当前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给基层工作带来了新的气象。截止到2014年年底,江苏全省共有8965人担任了村“两委”以上职务,占在岗大学生村官总数的6176。其中担任村“两委”正
9、职的有1205人,占在岗大学生村官总数的83;副职的有5311人,占3659;村“两委”委员2449人,占2732(见表3)。表3:在岗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干部的-A-体职务党组织 党组织 村委会 村委会 村“两委”职务书记 副书记 主任 副主任 委员人数 747 4581 458 730 2449比例 833 5110 511 814 2732()数据来源:江苏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统计时间:201412不少村庄在大学生村官进入前,村“两委”班子工作作风懒散,服务发展意识不强,工作能力缺乏,导致村里各项工作上不去,不但村庄发展不起来,群众对村干部也有意见。大学生村
10、官在担任村里主要领导职务后,能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和村干部村民一道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宿迁市徐墩村,大学生村官在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后,先后制订了村干部日常考勤制度村干部实绩考核细则村干部奖惩制度村干部民主议事决策制度等9个规章制度。不到半年时间,该村各项工作走皇垦童9E匠塞二!Q!Q!迢万方数据在了全乡前列,先后获得“江苏省法制示范村”、“宿迁市大学生村官知名村居”、“宿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3创办多种富民项目,带动群众不断增收从创业情况来看,截止到2014年年底,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参与创业人数有5690人,占在岗大学生村官人数的3674。其中独立创业人数、合作创业人数和领办创业人
11、数分别为1532人、4158人和1379人,分别占创业人数的26。92、7308和2424。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共创办创业项目3937个,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项目分别为2139个、757个和1041个,分别占创业项目总数的5433、1923和2644。在项目规模上,10万元以下的项目占1265个,占项目总数的3213;10万50万元的项目占1469个,占3731;50万100万元的项目有589个,占1496;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614个,占1560。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中,股份制经营或合伙经营的项目有1968个,领办或合办的专业合作社978个,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5655个。4传播了现代文
12、明风尚。促进了观念转变和移风易俗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远程教育网站管理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等职务,主动成为“留守儿童爱心妈妈”、“留守老人贴心天使”等角色,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通过举办乡村体育运动会、农民读书节等活动,引领农村的文化建设,在融人群众、锻炼自己的同时,更促进了农村生活理念和习惯的改变,在很多地方,科学健身、追求健康、崇尚文明成为农民群众的新时尚。2009年,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体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
13、指导员工程,目前共培训大学生村官体育指导员15078名,其中苏州、徐州和淮安已分别拥有在岗大学生村官体育指导员近2000名、1500名和1400余名,无锡、南京、泰州等市也已拥有千余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体育指导员。三:查堂竺楚宣堕壹奎箜塑墨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凄呈蔫邴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在岗和转岗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走访组织部门领导、基层干部群众,发现在当前的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融入难。队伍稳定性不强大学生村官从校园来到农村,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落差,这会导致他
14、们对自己所面对的农村社会问题认识不全面、了解不深人,出现眼高手低、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不少大学生村官在与群众交流时往往论道理的多,与群众心平气和拉家常的少,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主动融人农村、融入村民的意识不强。同时,由于大学生村官初到农村缺少农村工作经验,不熟悉村情民情,不少人大多是协助村支书或主任做一些具体事务性工作,跑腿打杂现象比较多,这样长期下来导致其工作的创新意识、主观能动性等不强。加上到村任职时所带有的冲动性、盲目性和功利性等动机的支配,更有不少人“考”字当头,整日“辅导用书不离手,申论行测不离121”,名为“村官”却不履行“村官”之责、不务“村官”之实。“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看
15、法”统计结果显示,有5580的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是为了来镀金”。“没有继续留在村官岗位的原因”统计结果显示:有高达7622的人因为考取了公务员和进人事业单位而离开村官岗位。2创业难。项目持续性不强大学生村官创业,既是锻炼村官自身的需要,也是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需要。大学生村官创业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好项目难找。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一线,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从事“高精尖”的具有创新性强的创业项目不现实,大多离不开种植、养殖和加工制造等传统的人力密集型行业,而种植养殖往往又不是大学生村官的强项,因此只有在加工制造方面选项目。由于他们刚走出校门不久,自身资源有限,眼界不够
16、开阔,要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创业需要的项目,往往难度较大。二是启动资金难筹。不管从事何种类型的创业,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对于刚离开校园的大学生村官来说都是一个坎,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创业经历和资本积累,父母不能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亲朋好友不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或者是创业模式不能吸引到资本的注入,这都会对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创业增加难空垦莹当!班窒二!Q旦!Q!迢岁万方数据匾Nian Gong蹩Qing zuo=宣,度。三是帮扶政策难落实。从中央到地方,各地都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创新创业,有不少地方还出台了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政策文件。然而,不少大学生村官反映要想得到有关创业政策方面的扶持仍然需要越
17、过不少障碍。譬如创业贷款的获得仍然少不了需要亲朋好友或是公职人员的担保,政府无偿贴息贷款能够申请到的更是寥寥无几。同时,由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流动性快,不少人职伊始开展的创业项目,由于大学生村官考录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是经过其他渠道流出这支队伍,其创业项目往往也面临着萎缩或无人接棒的困境。3落实难政策执行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认识不到位,尤其是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人才干部进行培养方面,工作定位不够高,缺乏计划性,存在被动应付的情况。全省面上工作还不够平衡,有的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还比较粗放,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没有跟上,管理不够规范;有的地方对大学生村官培养
18、使用力度还不够大,大学生村官缺乏足够的干事创业空间等等。在实践中,有些地方对这项工作的政策落实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201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2)36号)文件明确指出:经过3至5年努力,平均每个乡镇有2名左右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正职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3至5名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从2014年年底对大学生村官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政策落实情
19、况并不乐观。就全国来说,共有2862县(市、区、旗),38290个乡(镇),而全国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大学生村官总人数仅为4492人,进入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共有700余人,这与文件想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不少省区市出台了落实36号文件的具体实施意见,但也有少数地方还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有的虽然有规定,但在具体操作时存在打折扣、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江苏省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虽然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对中央有关政策的落实也还没有到位,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干事难。主观能动性不强大学生村官干事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层群众对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价值存有怀疑态度。不少群众认为刚走出校门的大
20、学生村官“中看不中用”,对农业生产、农村现状和农民需求知之甚少,对乡村社会的人情世故缺乏了解。也有不少村民认为他们是来镀金的,是待不久的“飞鸽”,早晚要离开,不可能在农村做出啥大事来。加之农村社会普遍存在欺生、排外现象,不愿意配合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第二,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存有偏见。大学生村官属于“空降兵”,他们的到来,被很多村干部认为是对自己职权的一种威胁,而没有看到或意识到中央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远战略意义,他们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位子会不会被抢,饭碗会不会被打,这就导致他们对大学生村官处处戒备,不愿意放权,更谈不上大胆使用培养,致使不少大学生村官成了端茶倒水的“勤务兵”或是忙于应
21、付检查整理材料的书记员。第三,大学生村官本人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存有困惑。美国学者阿瑟萨尔兹认为,职业是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连续性的特殊活动,职业认同是对职业的一种价值确认,是指从业者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积极、肯定、正面的评价1。大学生村官岗位属于“村级组织特设岗位”,很多大学生村官对这一岗位的性质缺乏了解,来到农村后,对于自己如何定位把握不准,经常受到待遇、考核、去留、升迁的影响,加上急躁功利的社会环境影响,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认同缺乏内生动力。当然,还有一些地方因为村官待遇尚可,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消磨了拼搏的斗志,进取动力不足,甚至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已经让部分大学生村官滋生了不思进取、
22、满足现状的思想,他们排斥有压力、有竞争、有淘汰的社会工作环境,不愿意脱离村官岗位进入社会重新择业,更缺少脱离大学生村官岗位而走上社会干事创业的勇气。5留下难。流动规则性不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报考村官作为自己踏人社会的起点。然而,按照中央“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要求,如何拓宽聘期届满村官的出路,让基层需要的优秀村官继续留村任职,让不适合农村工作的到适合岗位施展所长,保持村官队伍的有序流动,成为摆在各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从2007到2014年8年的流动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流动呈现以下特点:生垦,缝登窭二幽盟鱼迫万方数据一是流动率与任职年限呈正相关。任职第一年流动
23、率最低,任职第二、第三年流动率按照5个百分点左右依次递升。一个聘期(三年)结束后,流动人数超过50,以后每年递增(见图1)。二是流动率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省会城市南京和无锡、常州,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镇江和泰州,苏北地区的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和宿迁的流动率出现明显差异。2007年至201400oo90 00800070 0060 0050 004000300020 0010000 00逵窦器丽年8年问,流动率最低的是无锡市和常州市,分别占3846和3852。流动率最大的是盐城市。高达6277,其他依次是淮安市6092,徐州市5842,宿迁市5628。三是流动率与选聘规模呈正相
24、关。2008、2009、2010年三年间,选聘规模最大的是2009年,当年选聘4940人,而目前留任在岗的只有1310人,流动率在三年中是最高的(见图2)。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9 201 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L,一一。一。o图1:江苏省2007-2014年大学生村官流动率数据来源:江苏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数据统计时间:2014 120000j90004-80oo7000t6000。u-惭黼一j。o毗卜一一一|3000一一一2 000卜一一|1000一l|000,一一一一一,l旗两够辫剃妒i图2:江苏省13市2009年选聘大学生村官流动率数
25、据来源:江苏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统计时间:201412四是流动率与聘期呈正相关。2008年全省选聘了1650名大学生村官,经过两个聘期(6年)后,目前在岗的只有494人,流动率占7006。2007年面向苏北五市选聘的101 1名大学生村官经过7年进入第三个聘期后,目前在岗的有128人,流动率达8734。J;四、对策建议大学生村官工作,不是临时性的就业安排,而是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工程3。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在保持工作稳定和政策连续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需要、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更加注重作用发挥,积极调整完善政策措
26、施解决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1坚持机制创新,既要不断完善政策,又要不断改进工作尽管大学生村官计划已实施了8年时间,但是作为培养干部人才的一项举措仍然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和改进。一是要进一步改进史垦妻堡堡窕一-0912一O!旦 埯万方数据匾Nian Gjon8 Z氅uoQing=宣弼夕选聘工作。在保证质量、规模适度的原则下进一步改进选聘政策,调整优化队伍结构。要科学制定目标规划,按照“覆盖四分之一行政村”的目标要求,统筹考虑本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等情况,合理规划总量,科学掌控流量,注重分布的合理性。要通过努力,实现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
27、重点院校毕业生、理工类和涉农专业毕业生等比例有明显提升,从源头上改善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二是要推进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工作的政策衔接。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都是培养选拔后备干部、人才的项目,要加强政策统筹,在大学生村官保持适度规模的同时,适度扩大选调生规模,重视把选调生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衔接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要继续落实有关政策,进一步提高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考录选调生的比例。三是要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要按照“教育培训要严格、考核评价要严格、管理监督要严格”的要求,坚持高标准、坚持“三严三实”,促使大学生村官安身、安心、安业,在自身更好地锻炼成长的同时,多为百姓造福。要加强教育培训和
28、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村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的价值追求。要严格管理监督,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形成“干得好才能发展得好”的政策导向,引导大学生村官真正把精力集中到服务群众、于事创业上。2坚持使用为先,既要重视合理诉求,也要加大使用力度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机会来到偏僻的乡村,在他们身上往往能看到责任、担当、牺牲等现代社会所崇尚的精神。因此,把他们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作为党和国家的接班人来培养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繁荣昌盛、走向辉煌意义重大。他们在农村基层锻炼几年后,对农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群众也建立
29、了比较深厚的感情,具备了担负推动基层发展重任的能力和素质。因此,要坚持使用为先,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对参加江苏“1011工程”J、仍然在岗的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显示,他们普遍希望建立正常的考核晋升机制。要加大对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多交任务、多压担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等方面的作用。要建立常态性的基层干部竞争选拔机制,要结合县乡党委、人大和政府换届的契机,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相关规定,结合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工作实际,不定期拿出一定数量的领导干部岗位面向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公开选拔,通
30、过严格“考绩”,确定人选。真正让那些工作踏实、奉献敬业和染上农民底色的“下得去”的大学生村官能够“上得来”。3勇于探索,既要重视组织推进。又要加大市场推动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任职,各级党委政府是其推动的主体,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是其主要推动力量,在过去几年间,对于推进这一计划的落地生根产生了积极作用。三农专家温铁军指出:“由于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之中的政府大幅度增加公共物品投资,恰好和各地资助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与基层干部群众相结合的人力资本投向相得益彰,是故,这将成为在世界近代发展史上备受关注的中国经验的重要篇章”J。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消极作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推进,让
31、不少人产生了错觉,认为既然是党委政府在推动这件事,将来出路不会有任何问题,同时对未来发展产生过高期望,给任职期满后的流动埋下隐患。为此,在工作中既要重视组织推进的作用,也要发挥市场推动的作用。对于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的苏南地区,由于村庄自行运转良好,具备了接纳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的环境条件,党委政府可以在加强引导的基础上,减少行政推动,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对于苏北和苏中部分经济非常薄弱的行政村,由于自身缺乏接纳大学生村官到来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支撑,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初级阶段,就有必要采取行政推动的办法,采取帮扶的模式推进人才进驻,助力农村发展。4坚持抓好落实,既要注重当前
32、,更要着眼长远构建一套管理顺畅、协调有序、运行有效、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基础环节。对待大学生村官工作,既要注重当前、统筹协调,更要着眼长远、狠抓落实,切实把这项人才培养的战略工程抓实抓细抓好。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健全沟通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乡、村党组织的工作责任。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发挥牵头协调、督促落实的作用,切实履行制定规划政策、抓好组织实施、强化指导督促、落实配套保障等职责;市、县党委组织部要发挥大学生村官工作管理主体的史垦壹生硒窒=Q!垫!埯岁万方数据作用,抓好管理考核、教育培养、激励保障、有序流动等具体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乡镇党委要加
33、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直接管理;村党组织要积极协助乡镇党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支持。要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制度等,加强与各有关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主动通报情况,共同研究推动工作,形成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健全督查落实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建设,要不断完善全国大学生村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准确掌握大学生村官队伍基本信息和作用发挥情况。另一方面,要强化督促检查,采取集中督查、工作评估、明察暗访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掌握工作J睛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要重点解决
34、一些地方存在的日常管理松懈和长期借调、村官脱岗等问题。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健全舆情监测处置机制。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加强工作宣传、政策解读和典型宣传,引导社会更加关心支持大学生村官,为大学生村官工作顺利推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同时,进一步健全舆情监测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发展。5在“流得动”和“留得下”之间保持必要张力选聘大学生村官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培养熟悉村情、民情、社情、国情的党政干部人才;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有基层经验、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优秀管理人才;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改善
35、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大学生村官的流动问题上,必须坚持辩证的导向,既要让一部分人“流得动”,也要让一部分人“留得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当前大学生村官和社会各界比较关心的是如何“流得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对待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要注重其在基层工作的“业绩”,而非卷面上的“成绩”。这主参考文献:露重錾豢邴要是基于大学生村官队伍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实际而提出的,因为真正踏踏实实在基层干事创业的人,忙于工作的实践时间多,看书学习的应考时间少。因此,从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招录公务员,建议把“基层当考场,实践当考卷,群众当考官”。
36、二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正确定位,切实把他们当作干部、人才来培养,制定好目标规划,开展好岗位管理,注重好培养使用,落实好管理考核等等。探索建立组织引导、市场配置、双向选择的流动机制,拓宽流动渠道,引导他们多元化成长,多渠道发展。三是要探讨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横向流动。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原籍流动,或者向社区、发达地区农村流动,流向发达地区农村的可以采取联手共建模式帮助曾任职的欠发达村,从而实现村官系统内的横向流动与内循环,避免流人到农村和基层的人才又很快流失J。在“留得下”问题上,当前的重点是建立扎根生长机制,研究空降的大学生村官如何有效着陆,如何快速融人,如
37、何牢固扎根,如何造血成长。对落后地区的农村要加强硬件建设,搭建大学生村官在那里干事创业的平台,为他们留在农村、发展农村创造好的环境。江苏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践表明,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接受锻炼,是促进大学生快速成长、增长才干的有效形式,是培养大批熟悉基层情况、对群众感情深厚的基层干部队伍的有效渠道,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重要战略举措。一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43);江苏省2015年度社科基金项目(15sHB005)李义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奉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汪永涛1参与创业人数包括独立创业人数和合作创业人数两类,领办创业是合作创业的模式之一2亚当库珀等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2463赵乐际在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百度文库。20145314“1011工程”是指在200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发展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在全省本科院校中选聘了1011名本科高校毕业生赴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任职5温铁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I,学习月刊。2009(6)上:39406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工作要处理好五个关系N光明日报,201473(7)生垦量刍!鲤塞二!Q垒!Q!迫影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