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相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化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第一首诗。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育审美情趣。4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实力。教学重难点精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教学打算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2初读本课两首古诗,大
2、致了解异同。3引导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4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呈现黄鹤楼雄姿;板画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沟通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情的故事。(评:在师生沟通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5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1自由练读全诗,留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指读正音。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质疑。4集体沟通。(1)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
3、唯”的意思。(2)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须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1师讲解并描述李、孟真挚友情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点评: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埋下伏笔,可谓讲在“关键处”,有画龙点睛之妙。)2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确定学生富有创意的特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覆盖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点评: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
4、,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先让学生感受、理解,再表达美的感受,融理解运用为一体。)(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妙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5)指导朗读前两句。3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视远帆的情景。(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挚友感情之深。(3)从最终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师引读,板书:情深意长。四、赏读全诗,背
5、诵全诗。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特性指名读。3师生互动背诵读。(评: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老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化体会;展示特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因此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育语感的必由之路。)五、回顾全诗,归纳升华。1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2略读其次首诗。3激发学生体会其次首诗及其他送别诗的爱好。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相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1.小挚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2.古代的
6、人啊,跟小挚友一样也特别喜爱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日老师就和小挚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1) 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2) 精确认读诗中的生字。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1.师范读。(留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2.学生跟师读。3.指名读。4.师生对读。5.学生齐读。四、认读、识记生字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留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2.齐读生字。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1) 自由记生字。2) 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方法。(比如:加一加、
7、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五、巩固生字1.认读生字卡片。2.读词语巩固生字: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漫步六、指导写字1.书写生字古、声、多。2.视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古:横要长而凸。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留意必需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3.生练习书写。其次课时一、复习1.齐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二、朗读感悟、理解古诗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3.学生自由读,思索: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8、4.沟通汇报自读状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5.分小组探讨疑难问题。6.反馈释疑,老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洁讲解或点拨。三、背诵古诗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宠爱之情。)1) 师范读。2) 自愿读。3) 竞赛读(同桌赛、小组赛)。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四、指导书写1.口头扩词:古()()()声()()()多()()()处()()()知()()()忙()()()2.书写生字处、知、忙。3.视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察、指
9、导。五、扩展活动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古诗两首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剧烈的爱国情感。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3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详细的体会。4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成功喜讯后那样欢快的缘由。2使学生领悟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又感染力极强的特点。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通过读文、看注释,使学生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的内容。(二)学会
10、本课生字新词。(三)能正确、流畅地读诗。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会生字新词。(二)了解诗的内容。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引发爱好。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绚丽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还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唐诗三百首中,就有很多力作,为同学们所熟识,并深受大家的宠爱。另外,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数不胜数,奇才辈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他们的很多诗句已流芳百世,为后人所传诵。今日,我们要一起学习两首诗。一首是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一首是唐代爱国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
11、北。(二)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陆游(11251209),南宋闻名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当中创作的诗歌许多,至今保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有的抒发政治理想,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了其渴望复原国家统一的剧烈愿望,具有剧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所选的示儿,是陆游临终前所作,相当于遗嘱。诗人临终前,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缺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叮嘱,只吩咐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喜事告知他。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盼望祖国统一的剧烈爱国情感。杜甫(712770),唐代闻名大诗人。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省)人。他的一生也创作
12、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务在他的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曾被世人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在当时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本文选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说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杜甫正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他听到这个成功的消息后,马上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终被平静,祖国又重新获得了统一而感到的无比欢快的心情,同样也表达了诗人剧烈的爱国情怀。(三)学生自己读诗,并画出文中不相识的字。(四)老师指名读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状况,并留意订正读音。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万事空(k#ng) 告乃翁(w5
13、ng)蓟北(j) 襄阳(xi1ng)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本课共有4个生字,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写出每个字的偏旁部首、余笔,再看注释,结合诗句和字典,看应选择什么意思。3课堂探讨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涕,左边是氵,右边是弟,合起来是涕。还可以记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书写时要留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写法和笔顺。洛,左边也是氵,右边是各,合起来是洛。还可以记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阳的洛。在书写时要留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乃字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样,祭也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
14、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采纳让学生利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在对比中记住字形,加强记忆和理解。如:(三)理解词语。1让学生读文,并从诗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下注释、,联系诗句内容理解词语。以元字为例,元字在诗句中是死去元知万事空,通过看书下注释,我们知道元同现在的原,又通过,我们又得知原是原来、原来的意思。原知就是原来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诗句中是告乃翁,我们通过看书下注释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知你的父亲,意思是让儿子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知自己。3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练习驾驭。九州
15、同: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经常用九州指代中国。九州同:指全国统一。王师:文中指南宋军*。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据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告乃翁:告知你的父亲。但悲:只是为了而感到哀思。无忘:不要遗忘。北定:向北进军平定。剑外:现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关。初闻:刚刚听到。涕泪:因喜而下的泪水。漫卷:胡乱卷起。放歌:放声歌颂。纵酒:尽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四)初读了解诗的内容。1老师先指名读预习,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读诗。边读边想2再指名读诗,边读边了解诗的内容大意。3学生自由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五)指导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诗。老师
16、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纳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六)作业 。1读诗。2写生字。其次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剧烈的爱国情感。(二)通过理解诗句,了解内容,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成功喜讯后那样欢快的缘由。(三)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有较详细的体会。(四)能有感情地朗诵这两首诗,并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二、教学重点、难点(一)体会诗人剧烈的爱国情怀。(二)体会诗的特点。三、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1指名读诗,让同学想一想诗的题目的意思。(1)学生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说。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
17、来使人们知道。示儿:把事物让儿子知道。因为这是诗人临终作的诗,相当于遗嘱。(2)使学生明确题目的意思,并说明自己是怎么知道题目的意思的。学生可以通过、理解诗的内容来理解题目的含义。2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1)学习第一句。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读第一句诗,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可能有:元知、万事空、但悲、九州同。让学生看注解或,或联系上下词句,试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元知:原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但悲:只是为了而感到哀痛。九州同:指全国的统一。当学生对不易理解的词语,通过看书下注释、联系上下诗句弄懂了时,老师可以引导学
18、生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即:原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的统一而感到哀痛。老师接着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诗人临终前感到最哀痛的不是自己的身体、家庭,而是祖国不能统一。可见诗人具有多么剧烈的爱国之情啊!(2)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句诗。让学生先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看注释,理解其意思。王师:这里指南宋军*。北定:向北方进军去平定。中原:课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据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告乃翁:告知你的父亲。文中指的是陆游自己。说一说其次句诗的意思。大家探讨。南宋(朝)的军*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你们祭祀祖宗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
19、原这件事告知你们的父亲。体会诗人情感。陆游临终前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是说不见九州同的缺憾,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别的叮嘱,只是吩咐他们在家祭时千万别忘了把收复中原的喜讯告知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呀!3逐句讲解、理解、体会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的含义和它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1)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2)探讨整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爱国的情感。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剧烈的爱国热忱。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首诗。(1)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哪些词语或诗句表达了诗人剧烈的爱国热忱。但悲 九州同 无忘 告乃翁 北定 中原日(2)引导学生读出诗人的爱国
20、热忱。首先老师要让学生知道诗的重要特征是感情丰富,节奏显明,声韵铿锵。我们在朗读时,不仅要把感情读出来,而且要把诗的节奏和韵脚读出来,并通过反复吟读,达到背诵的程度。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引导学生背诵示儿。(1)在背诵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说一说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使学生对诗有整体上的相识。(2)再引导学生逐句背诵。(3)学生试背诵后,老师可指名检查背诵状况,再通过小组背、两人互背、全班齐背做巩固练习。(二)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其次首诗。1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的题目的意思。(1)学生各抒己见,逐字逐词理
21、解后,连起来说题意。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收:收复。(2)使学生明确题目的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收复河南河北。2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1)学习第一句。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读第一句诗,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让学生看注释、或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试着讲一讲词语的意思。剑外:剑门关以外,指诗人当时所在的四川。收:收复。蓟北:指现在的河北省北部,是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喜报而泪下。引导学生试讲诗句的意思。对的充分确定,错的刚好订正。第一句的意思是:那收复蓟北的消息,突然间在剑外传播。我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
22、衣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可见诗人当时非常激烈,是通过初闻、涕泪满衣裳等词句表现出来的。(2)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句。学生读其次句,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学生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却看:再看。愁何在:哪还有一丝的悲伤。漫卷:胡乱卷起。喜欲狂:兴奋地简直要发狂。引导学生试讲其次句意思。其次句诗意为: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悲伤?诗人胡乱地把诗书一卷,兴奋得简直要发狂了。体会诗人的情感。兴奋地要发狂了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剧烈的爱国心。(3)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句诗。指名读第三句,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理解词意。放歌:放声歌颂。纵酒:尽情饮酒
23、。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理解第三句的意思。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体会诗人此时的情感。通过放歌、纵酒等词,老师可以启发学生体会诗人当时如痴如狂的情态。(4)引导学生学习第四句诗。老师让学生读这一句,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理解词意。即:就。穿:穿越。便下:顺流而下,一就理解第四句意思。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始终奔向洛阳。体会诗人此时情感。通过即从穿、便下向等词的理解,老师可以让学生体会出诗人当时听到收复失地后急迫返乡的异样欢快的心情和剧烈的爱国情。3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体会诗的内容
24、和作者情感。(1)引导学生体会喜欲狂是什么意思。你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2)学生通过读诗、理解可以得知:喜欲狂是指诗人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后,兴奋得简直要发狂了。可以从诗中的涕泪满衣裳、放歌、纵酒、漫卷诗书、即从穿、便下向这些词语体会出来。(3)引导学生说说整首诗的内容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老师引导学生读其次首诗。(1)引导学生从诗中找一找,哪些词句表达了诗人剧烈的爱国之情。(2)通过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杜甫一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就那样欢快,这决不仅仅是因为诗人从今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今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这
25、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静,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诗中忽传、初闻、却看、漫卷等词,层次分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听到成功喜讯后心情的改变,从喜极流泪到欢快、狂欢。与此同时,诗人的爱国情感也自然流露其间。(3)读出诗人喜欲狂的心情和爱国的情怀。可以这样停顿、读出重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引导学生背诵其次首诗。先了解整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词表达的?指导学生逐句背诵。老师可采纳两人互背、小组背、全班齐背等方式,检查背诵状况。(三)引导学生找出这两首诗表达
26、情感的异同点。1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2不同点: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记忆犹新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迫还乡的心情。(四)老师可检查学生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的状况古诗两首教学设计4教学要求: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学问。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予了讽喻之意。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呈现了一幅生气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
27、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开心心情。一、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欢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古诗两首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相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
28、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日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们小挚友,一起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放录音:嗨,我是古诗博士,特别兴奋相识你们。今日,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之前,我想和你们进行一场背诗竞赛。小博士要求:? ? ? 1、随意背一首诗,开火车背。2、别人背过的不能得复背。老师小结背诗竞赛:同学们表现很棒,老师也想背了,想不想听呢?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1、诗背古诗,请同学评价后,让学生自读春晓、村居。2、师:这两首古诗的题目分别是,。指名读,区分“春、村”的读音。3、出示生字。a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b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学
29、生字。c小组沟通自学状况。d小组汇报,全班沟通。4、巩固识谘。5、竞赛背。二、巩固生字。1、出示词语(指读、抢读、同桌互读)2、竞赛:出示字卡,打乱依次,分别发给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按诗句的依次摆一摆。三、写字。逐一指导书写。古诗两首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剧烈的爱国之情。2理解诗句3习本课生字新词。4背诵这两首诗。二、教学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成功喜讯后心情特别欢快的缘由。2理解诗句三、教具打算挂图,生字生词卡片。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许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理想,表
30、现人民的生活,表达酷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三、指导学习示儿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学生讲错的地方相互订正,老师相机指导)(“元”,同“原”,“元知”,原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原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
31、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哀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哀痛之情。)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老师加以归纳)(“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据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知你们的父亲J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依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
32、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剧烈的爱国之情。)五、各自背诵课文六、指导学习生字“乃”的左边是一撇,留意不要写错。七、默写这首诗。(学生相互检查)古诗两首教学设计7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爱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识字写字,朗读感悟。1、字词卡片。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
33、获得美的感受。今日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视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二、对话平台1、初读: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合作学习,轮读沟通自己的理解。2、研读:老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看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汇报沟通诗意。多种方式朗读。、诵读: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自由练读。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写字:出示要写的字:
34、首、刘、枝、记,学生认读。学生视察字形,沟通怎样书写。老师示范,学生评价。学生练习,小组展示,观赏评价。(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胜利的欢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拓展:你喜爱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酷爱生活。其次课时一、对话平台、复习: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挑战背诵古诗(一)。(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加,进而巩固了所学的学问。)、自学: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按自己的喜爱的方法来自学,老师巡察指导。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师生合作解决问题。、细读: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指名
35、读,读后评价。老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诵读: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漂亮情景。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观看插图,练习背诵。、写字: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视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老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学生练习,小组点评。视察、沟通能帮助学生驾驭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实力。、练习与拓展: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肯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古诗两首教学设计8教学目的:相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
36、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二、初知诗意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精确。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相互评议,相互指正。3、指名读古诗,正音。三、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2、全班沟通,理解诗意(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说生动。(2)沟通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3. 诵读全诗
37、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4、练习背诵四、指导写字“促、深”。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的:相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揭题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闻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二、初读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2、老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索吗?(依
38、据学生质疑,板书)(简洁的疑问依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日常说的山东不同。)三、精读理解1、四人一组思索、探讨黑板上的问题。2、全班沟通。老师相机引导。如:第一句诗。“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常怎样?诗人为什么会平常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生疏的,望见的全部的面孔也是生疏的,怎能不感到
39、孤独、孤独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孤独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如:其次句诗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由外,多么缺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肯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3、朗读指导,并背诵。自由练读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四、拓展总结1.今日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学生畅所欲言。2.写
40、字指导重点写“异、遥、插”字板书设计: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景物 思乡之情 忆人物 追忆童年 思念亲人古诗两首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育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实力。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教学难点: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视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视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视察事物的方法。
41、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学打算: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2、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切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留意节奏。(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4、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留意停顿。(2)说明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