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廖晓东.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05068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廖晓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廖晓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廖晓东.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年第2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8 No2doi:1039690issn1000-7695201802026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廖晓东1一,邱丹逸1,林映华2(1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33;2广东省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70;3广东省软科学研究会,广东广州 510033)摘要:从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出发,采用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和区位熵3个指标指数对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并基于1997-2013年各省域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科技服

2、务业空间集聚情况及特征,全面分析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从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加大财政科研投入、整合科技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协同创新、强化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分析;区位熵中图分类号:G322;F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8)020171一08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Countermeasure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Service I

3、ndustry Based on Location EntropyLiao Xiaodon91P,Qiu Danyil,Lin Yinghua2(1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Center,Guangzhou 5 10033,China;2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070,China;3Guangdong Soft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ion,Guangzhou 510033,China)Abstr

4、act: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ies and htemture analysis at home and abroad,analyzes ChinaS presentsituation of service industry,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lyThrough the methods of the space Gini coefficient,the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5、 location quotient,the papermeasures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Based on the provinces domamdata舶m 1997 to 2013the paper analyzes the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empiricallyFinally,from the aspect of clearing f

6、unctional orientation,it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toconstruct the agglomeration are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such as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research,integr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innovating business model,promoting synergy innovation ands

7、trengthening pemonnel trainingetc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spatial agglomeration;measure analysis;location entropy1科技服务业概念提出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在科技研发、科技成果及产业化等过程中,提供相关智力服务的新产业,主要包括科技成果商业化、技术检测、研发设计、科技金融、服务外包、科技咨询等。随着科技服务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科技服务业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趋势,并在中国若干城市出现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区不仅数量逐步增加,

8、而且种类日益多元化,呈现出专业技术服务集聚、以园区为载体的集聚、专业镇的集聚等多种科技服收稿日期:2017-0323,修回日期:20171211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模式研究”(20168070704002),“粤府2015年1号文创新政策12条实施效果监测评估研究”(20178070704003);广东省软科学基地项目“广东省创新监测与国际对标研究智库建设”(20178070703002)万方数据172 廖晓东等: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务业集聚区模式,各类集聚区在带动当地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

9、要作用。从过程上来看,科技服务业集聚是一种时空动态变化过程,是科技服务产业资源与地域条件之间的协调、配置及组合,是从科技服务业的初步形成聚集开始发展,逐步演化壮大,最终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内形成集聚发展态势。科技服务业集聚既是一个生产要素和产业向一个特定地域大量集聚的动态过程,又是一个涵盖了科技服务业与区域地理、人文、产业环境相互影响融合的过程,科技服务业通过集聚过程进而形成集群状态J。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首先可给集聚范围内的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其次促进产能提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再次可研发出新的技术并快速在集聚区内推广,最后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使科技服务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提升。科技服务业的集聚

10、发展模式是现如今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经过多年来实践检验证明,它是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有效方法与有利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或若干类科技服务产业为核心,以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及信息化手段等为基础,并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在一定地域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科技服务领域企业集群式发展。研究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可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产业的促进协调作用、推动现代科技发展与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科技服务业理论基础,本文深入分析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通过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和区位熵3个指数对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基于19

11、972013年各省域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情况及特征,最后从明晰职能定位、加大科研投入、完善资金政策、整合科技力量、构建合作网络、强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2科技服务业集聚测度理论及方法国内外对产业集聚程度的计算指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地理集中指数、赫芬达尔指数、行业集中度等等指标,这些计量指标各有优势、劣势及其适用范围旧1。结合我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特点、各类计量指标特征并借鉴相关文献资料,本文认为选取以下3个指标较为合适,即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和区位熵3个计量指标度量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21空间基尼系数1991年,克鲁格曼所提出空间基尼系

12、数主要应用于测度当时美国制造行业的集聚水平,该系数计算方法较为方便可行,可清晰度量行业集聚情况,这一系数同样适用于测度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其计算公式为:G:y慨一鼍)2 J一式中:G为空间基尼系数,S为全国科技服务业的人员总数中地区j科技服务行业人员所占比重,五为全国总就业人数中地区j就业人数所占比重。空间基尼系数结果值位于01区间内,且结果值与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呈正比关系,当空间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科技服务业在该地域范围内均匀分布为l则代表科技服务业在该地区高度集聚。22行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是指一个行业内排名靠前的前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包括产值、销售量、销售额、职工人数及资产总额等指标

13、,是衡量某行业市场集中情况的指标,可量化度量市场势力,反映某行业内企业的数目、大小及集聚程度。本文将采用行业集中度指标来衡量中国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其表达公式如下:绷。一(x,的x 100其中,CR。为科技服务业规模排名前11位的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为中国科技服务业从业人数总和,乏_为科技服务业从业人数排名前力个省市所包含的人员数总和。行业集中度的取值范围是0100,数值越大代表集中程度越高。23 区位熵区位熵也是度量产业集聚水平主要指标之一,利用区位熵可清晰方便地比较出不同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并根据区位熵值判断该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处于国内何种层次,区位熵值越高表示集聚程度越高。

14、公式如下:LQi=筹其中,三p为某地区的区位熵值,置为某地区科技服务业从事人数,x为国内科技服务行业的从业总人数,正为某地区的就业人数,丁为全国就业总人数。以上3个集聚测度指标各有其特征及适用范围,其中空间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数据较容易获取,并且结果较为直观,但是并没有将区域及规模差异列入考虑范围,而区位熵使用前需要进行条件假设,其假设各区域各产业有等量的劳动生产效率,通过区位熵也可较好对比各区域产业集聚水平。万方数据廖晓东等: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3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几十年来以来,中国的科技服务业不断壮大,经历从零散分布到汇集协作发展的历程,逐步

15、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技服务业体系,促进了国内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总体来说,中国科技服务业呈现如下特征:一是中国科技服务业规模较小,但发展增速快,行业前景好。根据统计数据表明,近5年来,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大约为20,促进中国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可达到8万亿元(见,_2,2图1)。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110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187,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359万件发明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63万件,同比年增长了10万件,增长比例达619。全国共产生30 7132项技术合同交易,同比增长34;总

16、成交额9 83579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技术交易额7 51146亿元。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科技服务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在中国科技创新环境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之下,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20ll 2012 2013 2014时间年图1 2010_2015年中国科技服务业规模二是中国科技服务业地域差异较大且发展情况与地域资源丰富与否密切相关。根据相关文献显示,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等经济、社会、科技较为发达的资源密集型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较其他地区具有一定优势。以科技服务行业法人数进行说明,2014年,北京市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57 761

17、个,占全国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数的比重为219,而新疆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数仅为6 688个,占全国科技服务业行业法人数的比重为025。且这些地区科技服务业市场规模与成熟水平也较高,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省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也较高,位于中国领跑地位;江苏、浙江、天津等省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紧随其后近年来政府的高度关注使得科技服务业得以迅猛发展;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因为自身资源较为匮乏,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处于中国靠后,故其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三是中国科技服务业的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涌现。近些年来,中国科技服务业业态模式不断革新,新业态、新模式陆续涌现,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产

18、生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科技服务业各领域都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在科技服务业研发设计领域,研发设计逐步走向外包化、专业细分化发展态势,例如近期兴起的生物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公司等,研发设计领域外包模式不仅促进分工细化、专业化,而且提高产业效率,促进产业发展;在科技服务业创业孵化服务领域,从最开始仅提供物业租赁等简单服务模式向提供高质量全方位创业孵化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促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如众筹天使投资模式,集众人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科技服务业企业孵化提供全方位立体服务援助;在科技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由最开始仅从事单纯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向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营运等方向发展,呈现出专业化

19、、市场化、集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发展态势。四是中国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发展科技服务业。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指出科技服务业2020年产业预期规模达到8万亿元,将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融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科技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利于国内科技、经济的发展,而且跟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紧撇丽I万方数据174 廖晓东等: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密结合,对中国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紧跟国家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各省市地方政府也高度关注发展科技服务业,根据自身经济科技发展情况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进

20、一步加快科技服务产业的发展步伐。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具有发展增速快、区域差异大、业态模式创新以及政府高度关注等特征,在总体实力、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科技服务质量及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我国科技服务类机构数量虽然已经颇具规模,但是这些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往往业务较散、规模较小且提供的服务较为单一化,不能很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需求;二是我国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技服务业专业人员和高层次人才匮乏,科技服务业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三是我国科技服务业的管理政策措施有待完善,科技服务

21、管理体系有待优化;四是我国科技服务机构之间相对保持孤立,较为缺乏合作性,尚未形成网络化的科技服务协作体系;最后,受原有体制束缚,多数公益型、服务型科研机构主要仍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方法,官办性质较为浓,不少机构应推动其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激发科技服务机构活力和生命力,带动科技服务业市场竞争性发展。4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及特征分析41 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测度本文基于1997-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与各省统计年鉴数据,并将中国31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划分为5个大区域(东部、东北、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根据之前介绍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测度理论及方法对我国科技服务业的空间基尼系

22、数、行业集中度和区位熵分别进行定量测度和计算。中国5个大区域的空间基尼系数和总体行业集中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看出,各区域的空间基尼系数都大于零,并且存在空间集聚态势。从近十几年整体水平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与东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相比较高。如图2所示,更清晰展示各地区空间基尼系数变化情况,从图2中可看出: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较高,说明东、中部地区的集聚现象较为显著,这与我国各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一致;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随着时间的推进呈现先减少后趋于平稳的发展趋势,说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近年来趋于稳定发展状态;西北部和西

23、南部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保持稳定,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程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中部地区的空间基尼系数近十多年来呈现先降低后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可见中部地区紧跟国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战略方针,出台制定相应政策规划,扶持科技服务业保持良好集聚增长态势,这与中部地区近年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有较大关系,通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共同打造科技服务市场智库,为中部地区提供人才、资金与技术等方面支持。表1 19972013年中国5个大区域空间基尼系数及平均行业集中度万方数据廖晓东等: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000600050002O00101997 1998 1999 2000 200

24、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时间年图2 1997_2013年中国5个区域空间基尼系数变化情况1997-2013年我国科技服务业总体行业集中度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从表1和图3中可看出,近年来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集中度CR2都大于15,CR4都大于25,CR8都大于45这表明中国的科技6050倒40廿酥301h”20服务业存在较为明显的集聚现象,科技服务业行业集中度发展水平呈先略微下降再稳步提升的态势,总体集中度水平较为平稳。“。“、_。p#pMH一一”“一_,、_、lI l”。”图3 19972013年中

25、国科技服务业行业集中度最后,计算2(X)0-2013年中国3l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区位熵,结果如表2所示。2000-2013年期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技服务业区位熵除北京、上海之外均分布在0。3之间。其中北京、上海和陕西的区位熵大于2,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表明这3个地区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最为突出,科技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较高且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可以看出全国科技服务业区位熵整体水平不高,但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区域熵小于07的省市个数逐年减少,大于1的省市个数逐年增加,说明中国的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说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对科技服务业集聚式发展的重视和扶持

26、。表2 2000-2013年中国各省市科技服务业区位熵地区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3年北京490l 5 31626 3153 7 3472 1天津 1602 3 I3704 14104 13626河北0612 2 08234 0761 5 o931 6山西0762 7 0835 8 07120 0654 l内蒙古0718 3 o838 5 0775 8 0828 3辽宁 O95l 4 09203 1033 2 1321 2吉林 1024 5 11164 11224 12246黑龙江0561 7 0924 8 1136 2 1157 3上海 2789 8 2934 2 313

27、84 3194 3江苏0786 5 0754 5 0649 5 073l 443OO薅峨噬醐匿州一noNN【0N【loNooNooN一ooNg。N佯一苦oN搁一日一ooN一寸oo一nooNNooN万方数据176 廖晓东等: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表2(续)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3年0745 70605 30547l0748 20535 3O71340857 5O816 70658 90816 31146 2177241238l067240878 70847 22263 3109l 41024 50766 6O7()6 242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

28、特征通过以上对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区位熵3个集聚指标的分析计算,可总结出在19972013年期间,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包括:一是从全国来看,中国科技服务业的整体集聚呈Et益上升趋势,并且科技服务业的空间不均衡分布程度逐步提高;二是从5个大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较高,而东北、西北及西南地区集聚水平较低,这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三是从我国各省市来看,中国科技服务业正逐步向京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集聚,北京和上海尤为明显,两者分别占全国比重的17和7。总体来说,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所呈现的渐进演化特征,一方面,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水平不断提高,有助于区

29、内科技服务业机构充分利用科技服务业集聚地区的经济、科技、政策等优势资源,提升局部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而带动全国范围内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集聚效应带来的较高组织效率、较低的中间成本、密切的分工协作以及产生知识技术快速传播效应等可以为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增添活力并带来持续动力b 1。但是,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导致的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空间分布不均衡也会对我国科技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集聚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区域之间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不均衡程度也在加大。与我国京津和长三角等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省市的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还比较低,其不仅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服务业长远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更无法

30、使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为加快促进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不仅应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业在空间的集聚水平,而且要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鼓励科技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省市开展对口帮扶,扶持相对落后地区加快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与此同时,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也应出台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j。43 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空间布局分析根据文献资料中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数据显示,200(02013年期间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空间布局演变情况如表3所示。表3 2000-2013年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空间布局演变情况2000

31、上海、北京、 内蒙古、吉林、宁夏、新疆、 辽宁、 天津、江苏、广东、 福建、江西、湖南、河南、甘四川安浙江、山东、湖北、 肃、青海、广西、海南、贵州、徽 重庆、陕西 云南、西藏、黑龙江 河北、山西2005北京、上海、 福建、宁夏、新疆、黑龙江、 辽宁、 天津、广东、江苏、 江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安徽、陕西、山东、 西藏、甘肃、内蒙古、吉林、 湖北、 重庆、浙江 海南、青海 湖南 河北、山西、2013北京、上海、 内蒙占、河南、福建、江西、 辽宁、 天津、江苏、广东、 湖南、广西、吉林、云南、西四川I、 河北、浙江 藏、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湖北、 山东、黑龙江、山西、海南、贵州

32、 陕西 安徽、重庆由表3可见,2000-2013年期间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布局集聚演变情况,主要分为“高一高”、“低一低”、“高一低”和“低一高”4个集聚模式,每一集聚模式分别识别一个地区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其中“高一高”集聚模式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数是经济与科技水平发达地区,且从表3中可看出该模式的省市个数逐渐减少,从2000年的7个省市下降到2013年只有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4个省市,说明中国科技服务业“高一高”集聚模式地区较少,且主要分布于京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低一低”集聚模式的省市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内各省市的科技服务业集聚

33、区分布差异大,这与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000-2013年期间,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均呈现“低一低”模式,表明该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且在空间布局上存在较大差异; “高一低”集聚模式具有扩散性,主要包括四川、辽宁等省市,该模式说明这些省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且说明这些省市对周边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扩散效应,72244565245528792456O瑚跏蛳踊|謇础御猫啪坌嗡眦三|肼抛詈|心肌nnnnnnLnnLnnLnnL2卜Lnn772562457224,347723893763466565246湛喀一巧注HU咖鼢蛳确仍似哪i墨磷哪|噼蜘喜董骂!脚|薹他肌舢nnnn

34、nnnmnnnmLnOLZLLnn792456245682234482459399,一4993680657旧,唔瞎旧珥缁珊栅耋|似瑚哟弼铂哪m啷断脚册l号麟脚心姗nnnLnmnnnnLLLnL,2L0n区一江徽建西东南北南东西南庆川州南藏西肃海夏疆地一浙安福江山河湖湖广广海重四贵云西陕甘青宁新万方数据廖晓东等: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2000-2013年期间,“高一低”模式所分布的省市数目不断增加,说明中国科技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低一高”集聚模式同样具有向周边地区蔓延的趋势,主要包括天津、河北、重庆等省市,且从2000-2013年期间看,该集聚模式分布省

35、市数目不断增加。总体来看,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不断提升,且东部各省市的集聚水平远远高于西部各省市,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科技发达地区J。近年来,科技部颁布了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名单,集聚区在各省市分布情况如图8所示,从表3中可知,江苏、山东、广东等省份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数量较多,而西藏、宁夏等省份尚无区域试点分布,说明中国各省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政府重视程度相差较大,空间布局不均衡现象较为严重。I I lI lIIl Il I ll _ Il*黄兽瞬书妒篓,嚼漕辕j蠢薰裂甄婚翟兽靛长-蟊涩巡三辜露羲枣荨唰震弓龋晤趣半q,日凄球器晨弓定饔器i、髯嘲巨嗥型事藩翟 售夔

36、图4中国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各省市分布情况5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对策建议当前,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愈演愈烈,经过长期发展证明,科技服务业集聚式发展是促进科技服务行业发展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促进科技服务业持续性发展。基于上文分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51 明晰政府职能定位,确保科技服务业中企业主体地位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的手”,在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当国家或地区科技服务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及上升阶段时,市场手段灵活自由调控科技服务业企业,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成效,加快成果转化步伐。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科技服务

37、业发展出现的所有问题,面对收益周期长、投资力度强、进程较慢且不确定性大的基础性研究,由于企业或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缺乏开展研究的动力。因此,政府和市场应各司其职共同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明确政府政策制定、战略规划、统领大局基础职能,使其成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坚实力量,政府应加快科技服务业市场准人、金融环境、法规条例等配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为快速发展科技服务业提供政策性有力保障1。应强调科技服务企业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服务业机构和企业市场化转型与运作,减少官办色彩,减少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干扰,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市场化模式运作,使科技服务业在市场化竞争中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52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38、,推进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加快推进出台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规划、专项政策和管理办法,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结构清晰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在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选择典型省市开展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试点,重点加快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上海的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广州南沙、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新区等地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推进试点集聚区在政策、管理、模式等方面先行发展,利用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打造一流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吸引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人驻,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打造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推

39、动各类创新资源和服务机构向园区内集聚和活跃。53增加科技服务业投入,出台资金支撑政策科技服务业具有风险大、不确定性强、资金需求量较大等特点,资金的不足更是科技服务业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政府7654321O七、嘲籁哑僖鲟凶爿嫁罄撼藻万方数据廖晓东等:基于区位熵的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理论与对策研究需要加大资金扶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力度,并出台配套政策,尤其加强支持与扶持力度针对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服务业领域,并出台全面系统的配套政策以推进落实。中国政府在扶持及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大科技服务业投入方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系列项目计划,紧抓优先投资、重点投资;合理配置投

40、入资金,严格管控资金流向;利用市场手段确保发展科技服务业资金充足,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科技服务业税收激励体系,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服务业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54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集聚区建设与网络化协作体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之一,构建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化体系是促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应鼓励条件较好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构建新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应积极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并购或外包等方式发展壮大,中介机构协作发展,努力扩大经营种类范围并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市场竞争力旧J。政府应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特色

41、化发展,推进优势领域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品牌推广效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协作式、特色式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网络。政府应推行政府购买科技服务,允许政府将部分专业型和技术型工作和项目交由符合条件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承接。此外,为促进科技服务体系成熟与发展,应建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良好的准人和退出机制,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信用体系构建。55加强科技服务人才培养,提升全民创新意识科技服务业是智力产业,其组成成分是高素质、各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促进科技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基于当前中国科技服务人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政府应大力推进各类科技服务人才引进、培育,宣传人才强国理念,进一步提升全民

42、创新意识。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普通文化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为科技服务业持续不断输送专业化人才;建立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化制度,促进科技服务行业专业化发展;加大对科技服务业人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人员综合能力水平;加强高新科技人才培育,保证高等院校高新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参考文献:1张清正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0):36392张清正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5(8):l-43张清正,李国平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

43、5(7):75934徐顽强,孙正翠,周丽娟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影响因子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59-635刘嫒,黄斌,姚缘中国典型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对江苏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6(2):1891936张琴,赵丙奇,郑旭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理与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15(11):1781797梅强,赵晓伟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2):74768陈文涓广州市科技服务业集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联状况研究J商业会计,2014(11):7476作者简介:廖晓东(1987一),男,福建安溪人,副所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监测研究;邱丹逸(1991一),女,福建上杭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研究;林映华(1978一),女,广东惠来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研究。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