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须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理解诗意,感情朗读并背诵。2、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加对祖国的酷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代君子之风骨,增加对祖国的酷爱之情。教学过程:打算1:背背诗歌。敕勒歌峨眉山月歌半夜吴歌秋浦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
2、不见下渝州。半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1、找规律,板书:歌。提示:歌的笔画,生在笔记本上写一个“歌”字。介绍汉乐府诗集,介绍以后将会学到的长恨歌明日歌等都是这种体裁的歌。贴士: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特地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2、出
3、示课题登幽州台歌,讲解幽州台,辨析“州”字。比较“州”“洲”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中国的别称是九州。如:冀州、衮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青州、梁州。再如:兰州、杭州、广州。洲水中的陆地 如:橘子洲 天兴洲 珠江三角洲 大陆 如:亚洲、欧洲等3、读题。留意停顿登/幽州台/歌4、学生五分钟预习。读准,检查。读通,检查。读熟,检查。背诵检查。读会,借助注释。指导点:念惦记,经常想指导点:古人、来者【小贴士】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燕昭王始
4、终寻找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成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ku )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起先,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纳,那些比我本领更强的人,必定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接受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立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yn),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今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渐渐成为一个富有兴盛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
5、遗。“右拾遗”、属唐朝时的小官,是询问建议官员。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乎其微。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译文: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人生苦短、时不我待)不觉哀痛地流下眼泪。5、体会诗情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贴士: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接受,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而后随武攸(yu )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斗争,多次进谏,未被接受,却被斥降职。其时。史料记载1: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一心报国,“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于时世而生报国之思。奋然拔剑走出乡原。)二十四岁中进士,升任右拾遗。史料记载2: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6、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史料记载3: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许多建议,也未被接受,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找对比,体会孤独远与近的对比:远指圣贤之君太远,昏庸之人太近。冷热与的对比:冷指现实冰冷,热指满腔热血;大与小的对比:大指苍穹广阔,小指个人渺小;长与短的对比:长指岁月长河漫漫无期,短指人生苦短,时不我待;廖廖数字,内涵丰富形成画面:远望原野茫茫,仰视天穹无比浩瀚。个人在幽州台上显得那么渺小。感情朗读。讲君子之骨 少
7、年之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切 明.东林书院 长大没有入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长大之后入仕 带兵打仗则 精忠报国 宋.岳飞立于庙堂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国家遇到危难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这些立于天地之间的君子们,是国家真正的栋梁,他们不为自己名利,只为天下苍生;把个人华蜜和国家的华蜜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有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陆游临死才会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才会有抗金名
8、将宗泽临死前,用足力气,高喊“过河!过河!过河!”天地悠悠,人生苦短,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哪。能感受到陈子昂的悲愤吗?区区22个字,字字含泪泣血,短短4句,句句赤子之心,难怪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小结:壮志未酬的悲愤是志向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它意味着诗人对志向的看法是更加执着和珍惜,而不是放弃和冷漠。时代条件供应了驰骋的舞台,志向之歌昂扬、奔放;时代条件未能供应舞台,浩歌激烈,愤慨悲凉。这些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6、写举荐词师:20xx年武汉高校文学院王兆鹏教授等人推出了“唐诗排行榜”前十大唐诗颇有争议。假如请你为登幽州台歌写份举荐词,你打算怎么写?7、结课陈子昂越行越远,但他诗歌
9、中表达出的对志向的不懈追求至今熠熠生辉。多读多记多体会,让这些美妙的古诗成为滋养我们精神的养分,让我们在这些诗人的带领下成长为一个精神丰满,人格独立的大写的人。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登幽州台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打算:多媒体素材课时支配: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
10、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会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肯定的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陈子昂的资料,请个同学读一读。3、这样一位才子,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诗人写下的诗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日我们就学习他写的登幽州台歌二、初步感知1、板书课题(提示学生仔细看师书写课题,留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登上幽州台的
11、感受)究竟是怎样的感受呢?(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吧)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4、初读古诗。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留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2)读完后邻座互读,相互正音。检查初读状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赛读(男女小组)、齐读。三、深化理解(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
12、,请大家用我们刚学到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1、学生自读出示学习要求:(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2)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3)小组沟通自己的体会2、全班沟通体会师: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究竟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明珠暗投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志向破灭的苦痛、“独”字渲染了诗人不行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3、升华朗读(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咆哮,替他把满腔悲
13、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朗读)4、练习背诵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抒发一下感情的?四、总结全文、默写古诗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3)熟读吟诵2、默写古诗。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难过时”。诗人的遭受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观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
14、古诗)五、拓展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2、试着改写这首诗,留意人物的心理描写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所流露出来的孤独孤独悲伤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导语:“古来圣贤多孤独”。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明珠暗投;孤独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位大唐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二、作者介绍、诗歌背景选自陈子昂集。陈子
15、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许。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接受,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当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状况紧急,陈子昂恳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三、识记注释、幽州:
16、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wi),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2、念:想,考虑。3、悠悠:没有穷尽。形容时间长,距离远。4、怆chung然:哀痛凄凉。5、涕:古时指眼泪。四、初读古诗。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提示:这首诗在句式方面,实行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其实这首诗融“楚辞”与汉魏的“歌”两体而成)“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检查初读状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
17、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五、深化理解(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师生活动(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师: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时间(前后)师:“古人”指谁?“来者”指谁?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明珠暗投(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
18、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师:这句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憧憬将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2)后两句诗又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孤独,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明珠暗投,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师:是啊,作者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明珠暗投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志向破灭的苦痛在这里集中体现了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行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
19、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师:译文:一想到天地的广袤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3)升华朗读 师:(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咆哮,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再次指导朗读: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改变,相互协作,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孤独情怀可化作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深深思念,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又
20、应当如何让短促的生命更加充溢?倾情朗诵:乡愁(余光中)匆忙(朱自清)(4)同学们你认为作者的人生看法是消极的还是主动的?师: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主动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剧烈渴望。(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我看到一个深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望见一个有着主动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视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6)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生不逢时、明珠暗投、孤独无聊的愁苦情怀,也表达了作者人
21、生的孤独之感。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明珠暗投,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孤独苦闷的情怀)(7)写作特色:气概磅礴,胸怀雄伟气概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丽;胸怀雄伟:胸怀宇宙六、总结全文、默写古诗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3)熟读吟诵2、师:同学们,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难过时”。诗人的遭受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观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22、七、课堂练习理解默写登幽州台歌中表明诗人生不逢时的诗句:描写空间宽阔抒发悲伤苦闷心情句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明珠暗投的诗句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孤独之情的诗句是: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感受品尝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2、背诵诗歌。教学过程:一、导入1、要求学生沟通课前搜集的关于陈子昂的资料2、老师补充并介绍写作背景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
23、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溢,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当参谋,伴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状况紧急,陈子昂恳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二、多种形式
24、朗读课文三、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四、通过这首诗的品读,你认为作者当时登上幽州台的时候,诗人有怎样的感想呢?前代的贤君既不行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感到孤寂孤独,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时间绵长、空间宽阔)五、文章第四句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孤独苦闷的情怀。六、诵读课文七、老师小结:从诗歌看,指诗歌本身看,指诗人明珠暗投、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八、作业布置1、完成点击。背诵默写古诗。登
25、幽州台歌教学设计5一、导入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当参谋,伴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二、作者介绍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许。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接受,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溢,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
26、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三、朗读诗歌1.听范读,仿读。2.指读,指导朗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全班齐读。四、翻译诗歌1.解题: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j)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的大兴县,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力衰败的燕国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快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
27、,把梁人邹(zu)衍(yn)延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ru)、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2.试译诗句。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3.沟通难点,翻译全诗。参考: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悲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五、诗歌赏析1.诗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其中“古人”指谁?“来者”指谁?明确:时间角度。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当时的礼贤下士的明君。2.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怎样的境遇和情感?明确: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的生不逢时,明珠暗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
28、的愁苦之情。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明确:空间角度(天、地)。4.诗人见此景为什么怆然而涕下?明确:空间无限辽远,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产生孤独,孤独,悲凉之感。5.从诗中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陈子昂?参考词句:深思、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有着主动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仰视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六、主旨归纳提问: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明确:诗人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明珠暗投的愁苦情怀。七、拓展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燕昭王,表达了对燕昭王的追思仰慕和自己不能在其麾下建功立业的缺憾:燕昭王陈子昂南登碣石宫,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趋马复归来。
29、八、作业1.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2.背诵积累拓展的两首诗。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培育学生观赏古诗的实力。2、指导学生朗读,研读品尝,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初步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语:古之文人大多是孤独的,古来圣贤多孤独吗。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明珠暗投,孤独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
30、。现在我们就去感受一位大唐诗歌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中坚人物内心的那份孤独。二、学习登幽州台歌1、朗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专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许,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
31、,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陈子昂随军参谋其次次来到边塞。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因而抑郁不得志。蓟丘是春秋时燕的旧都,燕昭王姬平曾在这里修碣石宫,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3、合作探究(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2)、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无穷无
32、尽,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今古,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主动精神。三、当堂背诵板书设计: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孤独悲愤的心情明珠暗投的苦闷【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0页 共30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