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孟浩然的田园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孟浩然的田园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孟浩然的田园诗 篇一:孟浩然田园特点论文 孟浩然田园诗特点初探 孟浩然是继陶渊明后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大多在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妙和身处其中的开心,语言朴实而有韵 味。白描手法的运用,更能体现出他的田园诗清爽淡远,朴实安静的特色。而其中那些跳动灵动的画面,又给他的田园诗涂抹上不一样的色调,充溢了情趣。 孟浩然 田园诗 白描 g623.2 a 1006-596206-0189-02 东晋末年,陶渊明以其朴实自然的语言和悠然安静的情调写了不少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从今开了田园诗的先河,成为中国诗歌史 上田园诗的开山鼻祖。继陶渊明之后也有继承者,但却很少有发展。直到盛唐时期,孟浩然的出现
2、,才使田园诗走向了一个强盛时期。他继承并发扬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成为了田园诗的又一代表人物。 孟浩然继承和发扬陶渊明的田园诗风,首先是因为他对陶渊明人格的推崇。“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尝读高士传,最爱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因此孟浩然也追随陶渊明把笔触伸向安静静谧的田园,去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其次与孟浩然的生活经验有着很重要的关联。他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才入京举进士,不第而归。又由于性格刚直耿介,不愿委屈自己去巴结权贵,最终只能回来田园,以布衣终其一生。简洁的生活经验,使孟浩然的诗歌题材比较单纯,田园诗 篇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本文转自:溧水.杨孝林的博客 孟
3、浩然是唐代闻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不惑之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很多山水名胜之地,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孟浩然是盛唐田园诗派的先导,在社会志向和人生志向不能实现的状况下,寄情山水,寄情田园,关注田园生活,并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同化的境界,他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淡平和之心,写清爽自然之物,应当说,他的创作奠定了盛唐山水诗派的基础。他在诗中创建了“清”“淡”的意象群,形成了其独特的“清”“淡”之风。本文试从其的“清”“淡”意象群的创建和“清”美风格等方面简洁作了一点论述。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意象群 “清”美 作为盛唐闻名的诗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着显明的艺术特性,表现他别
4、出心裁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志向,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孟独爱清淡之美。他的诗很注意清美的意境的创建。他在诗中创建出了一系列“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擅长以清淡平和之心,写清爽自然之物,从而形成了他的山水田园诗“清”美的风格。 一、 具有显明特性的“清”和“淡”的意象群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古代诗论中一个常用概念,其内涵或指意和象,或指意中之象,或指一种境界,或指某种艺术形象。构成意象的要素是物象。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改变。但 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调。这时它要受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是
5、经过诗人审美阅历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志向和美学趣味;二是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阅历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带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载中国诗歌艺术探讨北京高校出版社1996出版)。 因此,诗歌中的意象最具有显明的特性,最能表现出诗人诗歌的风格。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高手,统观他的诗,不难发觉,诗人在作品中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群,这意象群的特征可用两个字概括,即“清”和“淡”。 对“清”的特点,明代诗论家胡应麟有他独特的见解:诗最
6、珍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若格不清则凡,调不 清则冗,思不清则俗。 他认为“清”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清”是格调思才的浑融,是超凡脱俗的清远,是由“清”字而生繁出来的各种澄澈明净、清幽淡远的艺术境界。 (一)“清”的意象 孟浩然诗中有很多“清”字的,如: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雨。(西山寻辛谔)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晚春) 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他诗中很多景物,多用“清”来修饰。据有人统计,他的100多首山水诗中,共有
7、50多处用了“清”字。 归纳一下,他所构建的“清”的意象群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关于水“清”的意象。 请看下列诗句: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宴包二融宅)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在孟浩然的诗中,江水是“清江”,溪水是“清溪”,除此之外还有“清川”、“清流”、 “清泉”、“清露”等等。 二是关于时间“清”的意象。 如登鹿门山诗中写道:“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中,诗人称早晨为“清晓”。 又如送谢录事之越中写道:“清旦江天远,凉风西北吹。”其中又有了“清旦”的意象。 除此之外,关于白天和黑夜这两个时间,孟浩然诗中还创建了“清昼”和“清夜”
8、的意象,这两个意象不仅是白天和黑夜都有了“清”的气色,也使全诗的境界都有了“清”的气象。 三是关于音响“清”的意象。如上文引用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 响”中的“清响”,还有“清音”、“清听”等,除此之外,还有“清弦”、“清风”等与声音有关的意象。 四是关于光辉“清”的意象。这些意象像过滤镜,能起到过滤色调、化淡艳光的作用,从而使诗歌的整个境界呈现出“清”的气象。如耶溪泛舟中写道:“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此时应是傍晚时分,应当是霞光满天,诗人却用“清辉”一词,淡化了霞光的色调,使整首诗就有了“清”的色调。此外还有“清光”等意象。 另外,孟浩然诗中还有很多关于人物的容颜、谈吐、思想,以及动
9、物等各个方面“清”的意象,如:“清颜”、“清谈”、“清思”“清兴”“清猿”等。这些清的意象都具有构成孟诗清的风格的作用。 (二)“淡”的意象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大都是淡色的,不事粉饰,主要有青、翠、绿等颜色,许多意象都用“青”、“绿”、“翠”来修饰,极少有华丽刺眼的色调,此外还有不少意象是以淡色景物的名称出现的,主要是“泉”“溪”“河”“川”“潭”“水”等水的意象和“藤”“萝”“竹”“兰”“松”“柏”“杨”“柳”“苔”“蔓”等植物意象,据统计这类意象有近80个,这些意象构成的淡色景物占据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绝大部分诗作。 这些“淡”的意象群,依据其表现力,也可大致分成下列几类: 一类是表
10、现宏大场景的意象。孟浩然不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境界和气概大都 “秀气”,但他也常以宏观的淡美的意象来表现大景域的山水淡美,如“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此是远景描写; 如“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这是近景特写,还有的是从上往下以俯视的方式表现的,但无论哪种方式,视角都很大,高山流水的宏大场面尽入笔下。 二是表现中等场景的意象。此时诗人视察景物距不远也不近,是中距离描写景物。 如过故人庄中写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此句是中景写法,因为诗人只有立身村外,站在中等距离的位置,才能看清村子及村外的景色,才能写出了全景式的村景。 三是表现微观场景的意象。诗人视察的范围很小,笔下的意象只
11、能反映一个小场景的景象,就像一个个细微环节描写,但诗人常能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着力放大这一意象,使这种意象具有清爽奇妙、赏心悦目的特征,这正是他意象创设的高超之处。 如“灨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活活,存势亦潺潺。跳沫鱼龙沸,垂藤猿攀缘。”(下灨石)灨石这一段水路很长,沿路的景物也许多,诗人从微小处入手把笔触聚集 “垂藤”这个意象上,表现赣石两岸的的层峦迭嶂。 上述“清”和“淡”的意象,在构成孟诗“清”和“淡”的风格方面具有极活的表现力和渲然力。 二、 不同凡响的“清”美 孟浩然在他的诗中创建了“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表现了山水田园清淡的自然美及诗人醉心于“清”“淡”的审美情趣,从
12、而形成了独 篇三: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说起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只三个字便能概其大体“清”“淡”“幽”,正所谓清空雅淡,幽而不矫。 孟浩然的诗是清雅的,尽情山水,他的诗便免不了一个“清”字:“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呈现出清水潺湲、 风缓缓 、 “清” 人心脾的凉爽境界 , 如过雨石泉、 清见鱼影 , “实景清而空景现, 真境逼而神境生 。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难怪李白赞扬他 “高山安可仰 , 徒此揖清芬。” 杜甫亦说 “清诗句句尽堪传” 。风格是诗人创作特性和饱和度的标记。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平淡
13、率直、 清幽泓澄风格的形成,首因于其气质、 体性、 经验 。孟浩然 “颀而长,峭而瘦, 衣白袍” 、 “骨貌淑清 , 风神散朗”, “且“精明奇素” 。他虽有仕与隐的内心冲突 , 一生名位不振, 未禄于代, 但总的来说, 他的经验还是比较简洁的。在创作中, 诗人能够以淡泊的心境去格物审美, 超脱地处理情感 除却清绝的风骨,孟浩然的诗也是极其简淡的,淡在诗境的朴实,简在体裁的凝练。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平淡率直、 清幽泓澄 。初读他的诗作, 往往会发觉字不雕琢、 句不熬炼、格不整峙 , 但细细品来方觉朴中含华 , 淡中有味。 “春眠不觉晓, 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言浅意浓, 表现出
14、诗人与自然的默契相合 。极似口语的散文句式, 有似粗而非粗处, 有似拙而非拙处 。假如说率直中见性格 、 平淡中寓深意是孟诗的 “真性灵”;那么 , 朴中含 华 、 平中求奇、 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则是孟诗的 “真性情”。 然而,孟诗体裁多是简适的,王士源曾赞孟浩然 “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五言比四言漫长流利, 但比七言节奏短促 , 音节更安闲和平 , 句法舒缓 , 居文词之要 , 宜于指事造形, 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境 。 一清一淡亦足以称道,然而孟诗的山水之幽寂、笔法之幽深、思想之幽曲也值得一说。如晚泊汤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浮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
15、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诗写“晚泊”却从千里之外写起,是为蓄势,既表达诗人对庐山的剧烈憧憬,又隐含初见庐山的喜悦。后四句不写庐山的奇姿秀态,而以日暮钟声烘托庐山的幽深。全诗虽无一字绘形,但却让读者领悟了庐山的神韵,所谓笔法幽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然诗人看似尽情山水潇洒自由,但仕与隐的冲突始终困扰着他。孟浩然的隐居、 尽情山水是因仕途失意,但他却始终有着“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纠结,不过好在自然山水对诗人的诱惑和感召让他从琐屑的功利追求中解脱出来 , 特殊是当仕途失意、 功名无成之际, 就更简单以空虚之心灵涵括万有,从而由仕进功名转为道德追求, 并将儒家的“独善” 思想和道家的 “自然” 理论结合起来,追求自由无羁 、 潇洒闲适的生活看法, 冀求完成不媚世的独立人格。此之谓思想之幽深。 这一“清”一“淡”一“幽”也许就是孟浩然山水诗的精魂吧。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