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实践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实践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实践应用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教学效果,培育医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应用实力,本文针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阐述了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引入到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病例导入教学法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19509-0050-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由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大部分构成。该学科目前已越来越多的渗透在内、外、妇、儿、皮肤病等临床医学各个学科之中,成为一门推动整个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学科。但由于基础医
2、学学问本身内容繁杂、抽象,再加上目前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旧持续着单纯的以老师为中心进行施教,学生持续被动地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学问,而不能进行主动的思维。老师在教堂过程中授课内容分散、学问点凌乱,沟通、探讨等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不足,忽视了对学生实力的培育,从而不利于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创建性思维实力1。 如何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让学生驾驭这些学问,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化工作者必需面对的挑战。 1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又称以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是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
3、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临床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探讨式教学方法2。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此教学法通过病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索,培育学生的自学习惯及实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目前,CBS和PBL教学方法在国内被渐渐采纳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 1.1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联系紧密,但教材内容抽象枯燥,尤其是病原生物学部分,记忆性内容多,推理性内容少。采纳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老师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学问变得直观,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老师为中心为
4、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钩虫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导入钩虫病误诊病例:患者,女,35岁,山东肥城山区农夫。因“手足奇痒、咽痛、咽痒、咳嗽、上腹痛”,于11019年7月至11014年9月先后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皮肤过敏、急性咽炎、肺炎、慢性胃炎”,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9101年4月到肥城市安排生育站就诊。既往史:发病前曾赤足下地浇菜,当即手足部奇痒,十几天后出现咽痛、咽痒、咳嗽,一年后出现乏力、上腹痛、闭经等表现。56年前得一特别“怪癖”,喜食灶房熏黑的墙皮土,大便有时发黑。查体:反应迟缓,皮肤微黄,黏膜苍白,十指指甲扁平;血常规:RBC2.810
5、12/L,Hb73g/L,WBC10109/L。针对上述病例,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该患者可能患什么疾病?家住农村可能对钩虫病有所了解的同学会考虑到这一疾病。我们紧接着提问:病人可能是通过什么途径感染此病的?对病人确诊还应进行哪些检验?确诊后如何治疗?这一系列问题立刻会激发同学们的爱好。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就进入了钩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与防治的学习过程。最终再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老师加以引导并做出总结。通过对病例的生动讲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也相应活跃起来,最关键的是由于用病例做铺垫,学生对所学学问的印象更加深刻详细。 1.2 有利于培育学生理论与临床结合的实
6、力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授学生书本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习方法,将所学的医学基础学问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具有清楚的临床思路4。例如,在学习“细菌学各论”中“破伤风梭菌”这一节内容后,结合所学的免疫学基础学问,布置一道探讨思索题:某工地一工人,因在施工过程中不慎右脚脚底被一枚铁钉深扎,铁钉锈迹斑斑,被工友送入急诊,医生除对患者进行清创处理外,还应实行哪些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没有应当留意的事项?为什么?通过此类病例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学问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关键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临床思维潜能以及综合应用学问的实力,培育熬炼学生的临床
7、思维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2.1 病例的选择及设计 教学病例的选择与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首先,病例的选择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主题应明确、突出、有针对性,病例最好能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边思索边学习。其次,教学病例的难易度必需适中,不能过于简洁,也不能太过困难。过于简洁,学生会失去探究的爱好;过于困难,则简单让学生望而却步。再者,选择的病例必需是客观真实的病例。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在现场”的感觉,从而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爱好。另外,病例的设计应当具有肯定的趣味性。病例最好结合相关的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增加其直观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8、的主动性。最终,在学习到肯定阶段,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综合性病例,考察学生对以往学问的驾驭程度,初步培育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力。当然,问题的设计也须要技巧。问题设计要符合所授学生的专业性,留意难度限制及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2.2 教学病例的内容支配及探讨形式 针对中医院校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目前,笔者主要在超敏反应、化脓性球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结核杆菌、钩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疟原虫等内容中采纳病例导入式教学法。采纳较敏捷的探讨形式。可以就一个典型病例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探讨,最终,由老师归纳和总结。也可以激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看法或疑问,老师加以引导、指正。通过探讨
9、,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主动主动的学习学问,并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驾驭。期末考试试题中加入一道综合病例分析题,以考核、评价教学效果。 3 体会和思索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院校人才的培育也应与时俱进。传统的、僵化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仅影响高校生创新实力的培育,而且阻碍了医学的自身发展。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问题中引入案例,使问题显得生动和好用;以问题做基础,则能突出案例分析的逻辑性和科学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病例导入式教学的初步实践,笔者发觉,这种教学模式能较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课堂气氛活跃。案例的供应能促使学生将理论学问与日常生活或临床现象相结合,将感性相识转变为理性相识,
10、从而印象深刻。其次,有利于学生表达及沟通实力的培育。教学过程中适当支配探讨时间,激励学生充分发表对问题的看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爱好,还能让学生在沟通和沟通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学习灵感。另外,病例导入式教学可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老师队伍的建设。病例的搜集和问题的设计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学问和临床学问,从而促使老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更新学问充溢自身。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进程的把控,促使老师在备课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方面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综上所述,在对于理论性强、较抽象的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中简单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简单产生厌烦心情。通过笔者实践,病例导入教学法通过实际病例提出问
11、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将理论学问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实力。较之传统教学,病例导入式教学在提高医学生临床实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岩,李明,等.中医药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究J.山西医科高校学报,2022,12:239-241. 2 牛文芝,王鹏来.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22,19:439-442. 3 李守宏,宠光明.以病例为中心的立体化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化,2022:90-92. 4 王雪梅,张轩,等.浅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化,2022,19:31-32.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