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殊途各有各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理殊途各有各道.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理殊途,各有各道 笼统地说,探讨生阶段的学习和本科、中学的最大区分,就是逐步地从书本的既成结论中脱离出来,投身于对未知事物的探讨中去。学理工科的可能会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试验,搞文史的面对的都是前人不曾或者尚未涉及的文献或者思路,学经济、管理、法学的从今要面对更多实际的社会问题,等等。既然如此,那详细的科研工作又是如何绽开的呢? 一般而言,当前的学科类别通常被分成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两个大类,那么这两类专业的科研分别有什么特点?且分而述之。 人文社科专业的探讨工作简单出成果? 人文社科类专业涉及很广,在此只依据一般看法,笼统地把文、史、哲、法、经济、管理、教化等门类列进来。虽然详细到个别专业和课题
2、来看,它们之间在探讨内容和探讨方法也区分不小,但作为一个常见观念中的大类,分析这些专业之间的共性也是很有意义的。本科生通常对人文社科类探讨存在诸多误会,在此也可略作说明。 通常认为,人文社科类探讨因为无需特地的仪器设备,也不须要相对固定的试验程式和探讨方法,而是以资料文献为对象,以思维方法和思索推理为主导,主观性强、相对性比较大。且不论这种看法是否反映了真实状况,但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里,这类专业的探讨就是“轻松看书”“冥思苦想”;好一点就皓首穷经,当“老夫子”,偷懒的话就“拍脑门”,更为劣等的,就干脆做了“文抄公”。另一种普遍的看法以为,人文社科类的探讨找到新想法、新材料要简洁得多,得出新结论
3、也简单得多。在“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客观评价标准在某些人文社科专业相对难以执行的实际状况下,这种主观性比较强的探讨工作“更简单出成果”。不行否认的是,当前学术界的某些浮躁气氛所带来的负面形象,更简单反映在某些与大众干脆关联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上,在肯定程度上又强化了上述看法。 但是,在此应当指出的是,这些远不是人文社科专业的实际状况。除了艺术、文学等领域中几个专业相对而言创建性大、主观性意识较强之外,大多数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探讨,同样有着很强的客观性。 举例来说,通常认为“文史不分家”中的历史学专业,就很难谈得上有多少“创建性”。很多人都以为史学或者很多人文社科专业都只是“一家之言”,没
4、有多少可信度,但真正的史学探讨其实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的。比如前段时间很惹人注目的高陵是否是曹操墓的问题,就是在史料记载、文献和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做结论的。胡适先生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九分证据不说非常话”,就是这个意思。 历史学如此,其他专业也同样如此。就笔者所亲身参加过的,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同学常常要编制访问提纲和调查问卷,对不同的人群进行调查采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学法学的同学常常要阅读大量案例、探讨法条;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同学,同样也要针对不同的探讨对象和单位,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探讨。举例来说,假如我们来做一个“华蜜指数”调查,假如采访1010人,我们可以从
5、1010份调查问卷中得出比较精确的平均值,还能简要地对不同的人群的看法进行分析。但假如只采访了10个人,那就难以称之为探讨了。样本数越多,数据的客观程度就越高,可信度就越大,这一点是探讨工作的通用准则,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科。 诚然,在人文社科领域,课题范围有大有小,在课题价值的推断上主观性的成分比较大;在探讨工作中,专业和课题工作的数据采集有难有易,分析和总结也因人而异,因此想要蒙混过关有时可能简单那么一点点。但是想要做出比较好的成果,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在任何状况下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人文社科专业中导师不重要? 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误会是,由于人文社科类专业通常无需特地的试验室和
6、试验设备,大多数探讨靠文献、靠调查,而当前发达的网络和电子数据库,为探讨工作供应了很大的便利,而且有时学生一多,导师根本管不过来。因而有些人会认为,导师的角色被弱化,而自己做探讨才是最重要的。现今某些导师的招生数量的确过于泛滥,学生数量多,导师指导的质量自然会下降,而几年探讨生读下来,学生甚至没和导师见过几次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而且,很多导师忙着在外申请项目,自己很少参加课题探讨,很多实际工作都交给探讨生来做,会造成学生认为自己才是从事探讨的主体的印象,从而淡化导师的地位。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作为一个初入专业探讨门槛的探讨生,这种“单干”的想法并不足取。 在探讨的选题阶段
7、,通常状况下,导师在专业视野和学术探讨方面的积累是学生难以短期养成的,因而在课题选择方面,学生不肯定能很快找到一个合适的探讨方向。课题过大,学生难以把握,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论文的话,就只好延期毕业;课题过小,工作量不足,也很难受论文审核那一关。其次,网络的发达、电子数据库的运用,大大拓宽了探讨者的文献占有率和运用率,但如何从这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多的纸质文本和资料了。这时导师的一两句提示就特别重要。第三,探讨怎么开展?举个例子,像前面提到的心理学、经济学、法学以及新闻传媒等专业的探讨,与社会和大众的接触是特别多的,但是这些探讨所需的材料,通常须要通过肯定的
8、渠道才能获得,那么如何与特定的对象联系、建立你所须要的渠道、收集你探讨所须要的资料呢?此时借助导师已有的人脉就特别重要了。最终在学术论文的写作方面,对大多数探讨生来说,从“写作文”过渡到“写论文”,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让初入门槛的学生在学术文章写作的全局和细微环节上都能有良好的把握,实属犯难。在这一点上,导师的批改和指导就特别重要了。 基于这些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没有太多设备要求,没有仪器数据的程序可信性和客观指示作用,学生在课题探讨方面的自由度更大,也更难把握。其结果是,对人文社科专业的探讨生来说,导师的作用反而更显重要。 人文社科专业的科研待遇差? 与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相比,人文社
9、科专业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现今一个省级的社科基金项目,其资助金额大约在25万元之间,而作为国家级水平的人文社科类项目,一个资助额度超过5万元/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算是不错的。相比之下,现在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额度就高达80万元。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因为理工科专业的探讨在仪器设备、试验消耗、工程实践等方面要支出大量经费,且通常要花费更多的人力。 但是,人文社科类的课题探讨经费较少不等于从事这些专业的探讨人员待遇不佳。如前所述,像经济、管理、法学等社会化程度较深的专业,由于和社会、市场联系较为紧密,其探讨项目和经费来源可以通过与企业或者单位合作来获得。而现今社科类专业的课题基金有许多
10、层次,某些比较冷门或者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专业通常更多地通过这个途径来获得探讨经费。 理工科生木讷? 和上述人文社科类专业一样,本文中所提到的理工类专业也沿用一般看法,把各类理学、工学、农学、林学、医学包含在内,这些学科的共同特征是以数理科学为基础,以试验和工程实践为基本探讨方法。 提到从事理工科专业的人,人们的固有印象就是聪慧、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但不怎么擅长人际交往,每天闷在堆满了搞不清功能的高精尖设备的试验室里,鼓捣着绝大多数人根本搞不懂的“高深理论”。90后作家蒋方舟干脆评价以理工科出名的清华男“木讷”“不解风情”。此言虽然被众多言辞犀利的理工男一样吐槽,但多少也反映了大众的印象。 那么理工
11、科探讨都是怎么做的呢?最简洁的答案是,做试验。说现代的自然科学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是毫不为过的。这是自伽利略、波意耳等大科学家建立近代科学体系以来,自然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试验几乎成了理工科的代名词。最近几年很火爆的美剧生活大爆炸,里面4个物理学宅男的主要活动场所,除了各自的居所之外,几乎都在试验室。试验室已经和医生的白大褂一样,成了理工科探讨者一种身份标记了。 理工科的探讨,简言之,就是综合已有的资料,提出问题、设计试验、加以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寥寥几个字当然很难反映出试验的艰难程度。举个例子,通常状况下,为了验证明验数据是否牢靠、是不是偶然现象,就得反复进行多次。假如重复性好,
12、才能算作有效数据,否则就得放弃。比如在分子生物学探讨中,要探讨一个特定基因的功能的话,假如得出一组数据的试验周期须要半年,那么获得3次数据就须要一年半。 理工科探讨就是做试验吗? 答案当然是否。比如上面所说的生活大爆炸,里面最出风头的谢尔顿,就不是试验物理学家,而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从他嘴里蹦出来的那些词汇,比如曲面空间、弦理论之类,于他而言,更多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和完善的,但对他的室友莱纳德和他的另外两位搞试验物理学和空间工程的挚友来说,就得通过各种试验方法来证明未知正确与否的理论了。 20世纪初是理论物理学的光辉年头,出现了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德布罗意、布喇格父子等一
13、群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理论物理学大师。现今世界上最闻名的物理学家,剑桥高校的霍金教授也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而中国人最熟识的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和李政道教授,他们所从事的获得诺贝尔奖的探讨,同样是理论物理学的范畴。作为中国科学探讨最高机构的中国科学院,就下设有理论物理探讨所,特地从事理论物理探讨。同样对试验要求不高的还有理论数学、系统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共同特征是数理基础要求高,通过数学模型而非物理模型来总结客观规律并进行预料。这种特征也体现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的探讨中。 另一个对试验依靠程度比较小,平常简单被人忽视的是软科学专业。像科学技术史、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科学社会学等专
14、业,它们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特征。比如科学技术史,是理学专业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但在它之下的二级学科只在特定条件下,如涉及科技考古、技术史、器物鉴定与复原探讨等时,对试验有较大的依靠性。 拿到博士学位是一生中学术的最高点? 20岁出头、精力充足时,正好是适合强化专业技能、增加专业积累的时候,这样,到了30岁左右,就可以有比较过硬的学问储备和技术实力,独自担当一些课题项目的探讨工作了。假如这个过程始终持续,那么在3540岁之间,专业视角、科研水平和学术交际都会达到一个不错的平台,基本上可以视作科研人员的黄金周期的起先。志向状态下,这个周期可以始终持续到60岁甚至更久。到了那个年龄,除了学术上的成就,
15、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追求已经非常稳定,心态上的平和对科研来说也会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当前国内科研的一个隐忧在于,拿到博士学位时好像是很多人一生中学术的高点。这一方面与此后的发展方向有关,与博士毕业后再难有如此集中的时间来进行科研有关。但相比之下,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博士毕业只是从事学术的一个起点,博士毕业意味着踏入科研的大门。平心而论,如此好像才没有违反我们当时踏入学术探讨门槛的初衷,没有奢侈我们数年孜孜求学的光阴。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