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能力有哪些方面 [基于系统思考的组织能力演进机制研究]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能力有哪些方面 [基于系统思考的组织能力演进机制研究] .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组织能力有哪些方面 基于系统思考的组织能力演进机制研究 摘要:组织实力是企业获得和发展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组织实力可以区分为核心实力与动态实力两种,核心实力本质上是一种静态实力,而动态实力则是推动核心实力持续演进的实力。基于组织实力的这一分类,文章提出了一个二维的组织实力演进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学思想,构建了动态实力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旨在揭示企业组织实力演进内在机理,为企业培育和提升组织实力,适应环境改变、实现可持续发展供应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思索框架。关键词:组织实力;核心实力;动态实力一、相关探讨综述(一)组织实力概念的内涵资源基础理论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代表性理论。而在资源基础
2、理论中,组织实力被确定为企业获得和发展竞争优势的主要的源泉。组织实力可以区分为核心实力与动态能两种。20世纪90年头,Prahlad和Hamel认为,企业是一个实力体系或实力的集合,而核心实力就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学问的整合实力,一套强有力的核心实力的存在是企业成长的源泉。自“核心实力”概念提出以来,对核心实力的探讨就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和热点。然而,该理论在强调核心实力要素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的同时,忽视了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因而本质上是一种静态实力。随着企业实力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化,11014年Teece等领先提出“动态实力观”,之后又把动态实力定义为“企业为应对外部
3、环境快速改变而构建、整合或重构内外部胜任力的实力”。(二)系统思索方法及其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20世纪50年头早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Forrester将计算机科学和反馈限制理论应用于社会、经济等系统的探讨,从而创立了系统动力学(SystemDynamics)。到20世纪70年头初,系统动力学渐渐发展成为一种了解和相识人类动态困难系统的具有普遍性的探讨方法。20世纪90年头,随着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一书的出版,基于系统思索的系统动力学的探讨方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系统动力学的内涵,Forrester曾经指出“一些刚接触的学者认为系统动力学只是一种可以用来处理情景模拟的软件
4、包;另外有些人则把它当成一门建模的学问,但是,我认为不仅如此,它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系统动力学不仅有完整的建模工具,更有完整的方法论和思索模式。系统动力学强调以闭环的观点方法来相识和解决问题,强调反馈环路的结构关系、时间延迟、信息放大对系统行为的影响。由于其探讨处理困难系统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构造型的分析方法,注意定性与定量结合、系统分析、综合推理,强调系统的结构、行为的产朝气制、限制的表述和因果的制约,因而较适合于处理困难系统。近年来,人们逐步相识到系统思索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将这一方法称为“战略与策略试验室”。二、组织实力演进的特征企
5、业组织实力的演进过程具有动态困难系统的特征,本质上是一个实力与环境不断匹配的过程,其演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组织内的系统机制。详细分析如下:第一,动态困难性。抽象意义上的组织实力概念往往与学问和资源紧密相关,但是,详细意义上的企业实力往往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包括众多层次、众多种类的构成要素。余伟萍等(2003)在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实证探讨一文中对11010年以来的国内外167篇关于企业核心实力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王翔在企业动态实力演化理论和实证探讨一文中把核心实力演化(即动态实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组织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战略意图因素。全部这些实力体系和影响因素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出于一
6、个持续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其次,反馈性。影响组织实力的因素许多,一般只考虑某些指标与目标指标之间的关系,只是做相关分析或偏相关分析,这是一种链式(线性)思维。事实上,这些指标之间存在着动态反馈影响,一个指标可能影响多个指标,多个指标影响某个指标,多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形成闭合环路。第三,相互耦合性。我们将组织实力演进看作是多种影响因素的融合,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困难耦合关系。例如,核心实力与动态实力的生成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学习机制(阅历学习和创新学习)及资源投入,然而由于动态实力对核心刚性具有肯定的克服机制,因而又会影响核心实力水平。第四,非线性。组织实力演化面临的问题都具有高度的非线性
7、,即使是线性关系,也会因为反馈回路的存在而使得其行为表现出高度的非线性。例如,组织实力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然而,竞争优势又对组织实力具有反向作用。第五,时间滞延性。社会经济系统的缘由和结果在时间上往往存在较长的延迟。例如,从学习资源的投入到创新学问和阅历学问的积累,再到动态实力和核心实力的生成,本质上都具有时滞性特征。三、组织实力演进机制分析框架(一)基于学问观的组织实力演进机制分析模型Spender等提出了基于学问的组织实力的概念。Grant在假定学问的特征和生产的学问需求以及企业被概念化成整合学问的制度的条件下,探讨了企业作为一种整合专家学问的协调机制。探讨认为组织实力是学问整合的结果,是困
8、难的、基于团队的活动,依靠于企业利用与整合很多专家个人学问的实力。基于这一探讨基础,本文首先以学习机制作为从学问资源向组织实力演化的中间变量,构建起一个基于企业学问观的组织实力演进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本质上包含了三个基本逻辑:第一,学习系统由阅历学习和创新学习两部分组成,二者缺一不行,且是一个互动演化的过程。其次,组织实力系统由核心实力和动态实力两部分组成,二者缺一不行,且是一个互动演化的过程。根据迈克尔•波特(Porter)对战略问题的划分(分为截面问题和纵向问题),假如说传统的核心实力理论充分说明了战略管理的截面问题,那么核心实力的动态演化的问题,即企业如何在恰当时间
9、和地点以恰当的方式重构核心实力的实力,则来源于企业的动态实力的系统。换句话说,动态实力系统是推动企业核心实力不断演进的力气源泉,动态实力的强弱确定着企业核心实力演进的水平和速度。动态实力与核心实力演进之间的关系,如图2左所示。依据这一思路,以核心实力和动态实力作为两个基本维度,可以构建出组织实力演进的二维分析框架(见图2)。在这一框架中,动态实力发展水平和核心实力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强、弱两种状态。由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形成如下四个象限:象限以动态实力和核心实力双弱为特征,标记着组织实力弱;象限以动态实力强和静态实力弱为特征,标记着组织实力演进失调;象限以动态实力和核心实力双强为特征,标记着企业
10、组织实力强;象限以动态实力弱和核心实力强为特征,标记着组织实力演进滞后。第三,考虑到组织学习系统和实力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系统互动,并以此为基本维度可以进一步构建出一个二维的企业动态实力分析框架,如图2右所示。在这一框架中,以学习系统和核心实力系统的结构特征为依据,可以把企业的系统结构维度划分为良和不良两种状态;以阅历学习与创新学习系统、核心实力与动态实力的互动效率为依据,可以把企业的系统互动维度划分为互动程度低和高两种状态。由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形成如下四个象限:象限以系统互动程度低和系统结构不良为特征,标记着企业动态实力弱;象限以系统互动程度高和系统结构不良为特征,标记着企业动态实力演进过程中
11、出现结构失调;象限以系统互动程度高和系统结构良为特征,标记着企业动态实力强;象限以系统互动程度低和系统结构良为特征,标记着企业动态实力演进过程中互动不足。(二)基于系统思索的核心实力演进模型本文接下来试图运用系统思索的方法,构建起一个组织实力演进的系统循环模型,如图3所示。首先,该模型中包含了三个自我“增加回路”:其回路一是从阅历学习到学问积累,经组织惯性回到下一轮的阅历学习;其回路二是从学问积累到静态惯例形成,经由核心实力和核心刚性再回到下一轮的学问积累;其回路三是从组织实力到竞争优势,到进一步增加的组织实力。其次,企业的学习系统由阅历学习系统和创新学习系统两部分构成:阅历学习系统包含在上述
12、自我增加的回路中,是核心实力形成的缘由;而创新学习系统则导致了动态实力的生成。再次,阅历学习系统在生成企业核心实力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个对核心实力和竞争优势具有负面效应的变量核心刚性,而由创新学习系统生成的动态实力则会产生一种核心刚性的克服机制。最终,阅历学习系统和创新学习系统,核心实力和动态实力分别是学习系统和组织实力系统的两个层面,其系统结构的优劣和系统互动程度的凹凸确定着企业的核心实力水平,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四、总结以上运用系统思索的方法构建了组织实力演进和动态实力分析框架。事实上,考察国内外企业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有助于验证上述探讨框架的合理性。为什么国内企业会出现:“不搞创新等死
13、,搞了创新找死”的现象;为什么一批批企业很快从明星转入流星,如秦池、巨人、爱多、太阳神、飞龙、亚细亚、瀛海威,从企业学问观的视角来看,这无疑涉及到阅历学习系统和创新学习系统的结构均衡,以及动态实力与静态实力的系统互动问题:一方面,创新学习系统发展不足会导致企业长期缺血,而缺乏阅历学问的积累会导致企业猝死。只有二者结构均衡才有可能生成结构良好的核心实力,并最终导致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企业应注意在创新学习系统主导的动态实力与阅历学习系统主导的静态实力之间构建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这种互动机制的强弱将通过核心刚性克服机制,对企业核心实力的水平和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参考文献:1、黄培
14、伦,尚航标,李海峰.组织实力:资源基础理论的静态观与动态观辨析J.管理学报,2022(8).2、PrahaldCK,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1010(68).3、TeeceDJ,PisanoG,ShuenA.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101(18).4、GrantR.M.TowardaKnowledge-BasedTheoryoftheFirmJ.StrategicMa
15、nagementJournal.11016(10).5、PorterME.Towardsadynamictheoryofstrateg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1011(12).6、Spender,Grant,Rob.Knowledgeand-thefirm:Anoverview,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J.WinterSpecialIssue,2004(11).(作者单位:东北财经高校工商管理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