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_夏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_夏秀.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夏秀: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 传媒艺术 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 夏秀 【内容摘要】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互联网和手持终端成为艺术接受的 重要介质,文字符号艺术受冷落,视听艺术受追捧。接受过程呈现 碎片化 接受、 程式化 接受、 批评 两极化 特征。从接受效果上看,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范围扩大,冲击了传统文化特权,但 是接受 新闻化 削弱了对于艺术内涵等内容的深度关注,艺术独立性进一步被打破。 【关键词】媒介环境;艺术接受;介质;形态;效果 当代电子媒介对于艺术接受的影响是什么?这一 问题显然实际又复杂。一方面,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 术接受已呈现出迥异于以往的特征,把握
2、其基本状况 成为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短 暂的历史又使任何简单的断言都为时尚早。不过,从 历史上看,每 _次媒介变革都会影响艺术形式变革和 文化发展,进而影响特定文化背景下社会群体的集体 记忆。因此,梳理当下媒介环境中艺术接受的基本状 况不仅是从整体上了解当下艺术存在状态的需要,也 是思考处于变化中的艺术对于社会群体精神的影响的 前提。 1、媒介环境中艺术接受的介质 特征 按照匈牙利学者阿诺德 豪泽尔的 艺术中介体 制论 ,在艺术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 _个 艺术社 会学的流动网 ,包括艺术市场、艺术批评家等在内 的社会环节,既扩大和加深了艺术与社会各界的联 系,又拉开了创造与
3、接受的距离,使创造得以客观 化。在当代媒介环境中,豪泽尔所建构的 艺术社会 学的流动网 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艺术展览馆、出 版社、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市场、艺术院校、新闻 媒介等仍然是艺术接受社会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 显然媒介的作用正在日益扩大。 (_)网络阅读成为主要方式 2014年 1月,第 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调查统计显示,截至 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 已达 6. 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亿,使用手机上网 的人群占网民总数的 80%。上述数字足以说明,网 络虽为 工具 ,但其发展速度、影响广度和深度 超乎想象,对于传统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冲击超 乎预期。就阅读领域而言,
4、相较于传统的纸质阅 现代传播 2014年第 读,海量存储和便捷性是电子媒介显而易见的两大 优势。这两大优势使得网络阅读在读者生活中的地 位曰渐上升。 有调查显示,当前受众平面阅读萎靡,网络阅读 群体数量和时间大增。数字化阅 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 长,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 等方式在内的数字阅读接触者已经超过 50%,与传 统纸质阅读各占半壁江山。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 2014 年4月 21日,亚马逊发布在线调查的网民阅读习惯 报告显示,超过 7成的人表示会尝试阅读更多的电子 书,有 29%的调查者表示 购买越来越多的电子 书 。 各种数据表明,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已经平分 秋色
5、。虽然数字阅读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其快捷方便 的特性让它在当代媒介环境下的艺术接受过程中具有 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 (二)视听形态艺术大行其道 在当 前媒介环境中,不同符号形态的艺术接受现 状也不尽相同。总体上看,视听符号形态艺术更受欢 迎,文字符号艺术受到冷落。 一 组数字足以说明视听 艺术在媒介时代的发展状况。有资料显示,截至 2014 年 3月 31日,中国的银幕总量已经突破 20000块大 关,而 10年以前,我国银幕总量为 2000块, 2010年 为 6000块。如此悬殊的数字对比,尤其是近几年银 幕数量的快速增长,既说明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大 需求,更说明视听艺术在当代艺术接受过程
6、中的强大 优势。 视听符号形态受追捧,文字符号形态受到冷落, 既是视听时代的突出 特征,也是 体验为王 时代 人们的媒体消费新倾向。 在视听时代,文化信息符 号大规模向视听化、体验化转化和汇聚 , 体验的 12期(总第 221期) 77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传媒艺术 夏秀: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 价值已经高于内容本身 。 在传统接受理论语境中, 体验 主要指心理体验,即心理感知、体会、经验 艺术作品的活动,而在媒介时代, 体验 主要
7、指的 是以亲身参与为基础的 身心 体验。同时,从满 足心理需求角度说,在 体验为王 时代,受众获 得更多的是即时性满足,而在传统接受语境,比如文 学接受过程中,受众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具有延迟性或 者绵延性特征。正是受众接受需求的变化为视听艺术 发展提供了市场,反过来,不断升级的技术、设备以 及日益丰富的视听艺术产品又进一步滋养了受众越来 越高的参与体验的需求:技术与市场相互作用,共同 推动艺术接受向着读图时代、视听化发展。 (三)媒介成为艺术接受动机激发源 在当代媒介环境中,媒介对于展览或作品创作、 批评情况的报道成为艺术接受动机的重要激发源,而 且动机指向也受到媒介信息的引导,也就是说媒介对
8、于艺术接受起着重要的 设置 作用。媒介不仅激 发了受众进行艺术接受的兴趣和行为,而且决定着受 众接受什么主题和内容。这 _点在没有形成定期去图 书馆或展览馆等艺术场所习惯的受众身上表现得尤其 明显。对于没有艺术接受习惯、没有明确接受指向的 受众而言 ,读哪本书、要不要去展览馆或艺术馆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报道和广告。 个典型案例是 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 东济南举办期间,山东省博物馆举办了 欧美经典美 术大展,展出包括达 芬奇自画像在内的 300巾虽世 界经典画作。在为期 20天的展览过程中,一次只能 容纳 400人的展厅日均参观人数超万人,排队等候进 馆参观的市民排起长达千米的长队
9、。进馆的参观者在 馆内管理者的指挥下顺序前行,在每幅画作面前停留 的时间不过几秒钟。 分析这个艺术欣赏案例,就参观者身份来说,当 然不乏业内人士,但更多是普通市民;就参观者的动 机来说,显然源于新闻报道。就整体艺术欣赏活动而 言,参观者受到媒介引导,而受众的参与热情、群体 规模、壮观的场面又成为新一轮新闻报道的重要着眼 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始至终,受众观看展览 这一行为都是 一 个新闻事件。 一 次艺术观赏行为源于 媒介信息又进而成为新闻事件,这一事实表明:媒介 成为艺术接受动机的重要激发源,艺术接受与媒介已 经密不可分。 二、媒介环境中艺术接受的形态特征 媒介系统对于艺术活动的影响是巨
10、大的。借助媒 78 介,艺术市场向着全球化方向扩张 ,艺术品的传播比 以往更便捷、更迅速、更广泛;艺术创造则向着消泯 个性从而更便于接受的类型化方向发展;艺术接受也 曰益呈现快节奏、类型化的消费特征。每件艺术品既 可以借助媒介被广泛接受同时又承受着更为复杂的 评判。 () 接受 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资源无限丰富,受众选择空间 扩大,有限的注意力被无限的网络资源分散,注意力 难持久, 选择性注意 特征更加明显,与之相应, 艺术接受 碎片化 特征突出。接受 碎片化 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 是指受众对于特定艺术品的关 注时间短;二是在整体艺术设计,尤其是占有一定时 间长度的艺术作品中,受众
11、更加关注艺术作品的局部 而不太重视作品的整体美。比如一台文艺晚会,吸引 受众的主要是单个艺术作品,舞台、灯光等整体设计 美几乎被忽略。 当代媒介环境中艺术接受的 碎片化 特征, 无论在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中都有突出表现。在文学 接受过程中, 碎片化 主要表现为受众更重视单个 情节单元、单个故事高潮,而不太关注故事整体的逻 辑性、连贯性,更不关注包括语言、环境甚至人物性 格完整性等要素在内的整体艺术性。这一点在数字阅 读过程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使得 接受者更关注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而非语言和细节。如 果一部作品叙述节奏慢,或者有大段描写,受众就会 失去耐心转而关注其他作品。因此,只有
12、那些用一个 接一个密集小高潮连缀的作品,才可以环环相扣从而 牢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也正是当下情节 雷、 虐、黄 的网络小说受欢迎、经典作品受冷落的原因 所在。 实际上,不仅是文学作品,经典的绘画、书法作 品也不再被长时间观照、揣摩和品味,变成了浮光掠 影的匆匆一瞥。有人统计,即便在展览馆中,观众在 每一作品面前停留的时间也不到 5秒。不难推测,网 络浏览的时间更为短暂,通过网络等电子媒介的艺术 接受成为名符其实的 秒览 。就视听形态艺术而 言,注意力碎片化的特征更加突出。随着多屏收视、 移动屏的出现,受众选择更加自由,可以一边看电视 边手持移动终端吐槽,只要节目不能足够吸引人, 他们就可以马
13、上转移视线和焦点,去点播其他节目。 概言之,在媒介环境中,吸引受众的主要是单个故事 情节而非艺术的创造性、 故事的逻辑性、 整体艺术 感。这一特征实际上是媒介环境中受众注意力碎片化 现代传播 2014年第 12期(总第 221期 )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夏秀: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 传媒艺术 的结果。 (二) 接受 程式化 除接受 碎片化 外, 程式化 也是当下艺术 接受的突出特征。所谓接受 程式化 是指受众更 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的
14、固有习惯或心理预期的叙事模 式。在当前流行的媒介产品中,无论是网络作品还是 电影,在文本结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都没 有超出既有模式。对这些媒介产品的接受几乎成了 _ 种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 严格地说,接受 程式化 并非媒介时代的产 物。在口头传播时代,在民间文学中都有呈现。在印 刷技术诞生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当代发达的媒介又强化了这一特征。从整个艺术接受 史角度看,接受 程式化 特征具有连续性,只不 过在不同文化时期的表现和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当下 的 程式化 接受显然与媒介发展密切相关。 按照传播学鼻祖施拉姆的 选择或然率公式 , 受众是否选择某一媒介方式取决于两个要
15、素 一 获得 补偿的可能及费力程度。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用最小的 努力获得最大的补偿,那么受众自然就要选择这 _媒 介。施拉姆 选择或然率公式 揭示的虽然是受众 媒介选择的规律,但实际上适用于受众选择的所有领 域。一方面,相较于个性化的故事,类型化作品的叙 事结构和程式已经为受众所熟知,在接受过程中,受 众不用思索就能够预知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因此类型 化叙事是最不费力的艺术接受过程。另一方面,在当 代媒介环境和社会氛围中,受众艺术接受的目的是消 遣和娱乐,而 在艺术形态方面,视觉形态的艺术比文 字符号更直观,而文学艺术中类型化的艺术比个性化 作品更容易被接受,所以,在艺术接受环节,视觉艺 术优于文
16、学艺术,类型化艺术优于个性化艺术就不难 理解了。 (三) 批评 两极化 这里的 两极化 主要指的是对于一部作品有 的 点赞 有的 讨伐 的两极分化批评现象。整 体来看,过去那种一部作品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现象 几乎消失。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技术、受众及整体社会 文化背景都有关系。 从技术层面说,便捷的互动平台方便了受众参与 和意见表达。关于互联网的技术特征有很多表述,其 中强调比较多的是其强互动性和信息增值性。美国学 者 Jonathan Bach 和 David Stark 认为 链接、搜索、 互动 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相较于电话 做加法 式的互动,互联网是将链接、互动过程做成了 乘 法 并且可以
17、反复组合。在其中,每一个步骤 一 搜索、链接或互动 都可以构成其他步骤的基 础。 近几年来,手持终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 乘法 式的强互动性如虎添翼,为受众参与话题讨 论和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更大空间。 从受众层面来说,受众的接受状态和接受目的发 生了变化。在当 代媒介环境中,受众群体扩大,素 养、需求、接受动机各不相同。尤其是在媒介 设 置 前提下产生的艺术观赏行为,其动机和目的更偏 重于满足好奇心,甚至是赶时髦或迎合潮流。过去对 于艺术深层精神滋养的需求被占有更多信息资讯的表 层需求所替代。受众不再需要对艺术作品进行静静沉 思和欣赏,因为对于该作品的相关信息在新闻或者广 告中已经介绍得很清
18、楚。这样,在庞大的媒介技术及 传播手段面前,受众的任务就变成了保持追随花样迭 出的艺术资讯的热情,为特定媒介贡献点击率。如此 来,批评就成为一种自发的感性行为,很多批评意 见 不过是批评主体基于个人的感受或者趣味,简单地 给予艺术品 好 或者 坏 的定性评价,其中虽 然不乏 _针见血的真知灼见,但有时也难免粗暴和 武断。 当前艺术批评的两极化特征的形成还与中国特殊 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中国 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层次比较单 _,各形态艺术类型 化发展程度不够,受众难以按照不同类型艺术的评判 标准对特定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另一方面也与互联网 技术在中国特殊社会环境中的发展有关。学
19、者杨国斌 有这样 一 个观点, 社会条件塑造技术发展。 换句 话说,如何运用技术取决于技术使用 者处于怎样的社 会文化背景。当前在媒介空间中网民批评意识高涨, 显然与之前批评权力集中、自由表达愿望被束缚有很 大关系。 三、媒介环境中艺术接受效果分析 当代媒介环境中,艺术接受介质及接受过程中的 变化,对艺术接受效果产生了多重影响:一方面扩大 了艺术接受范围,冲击了传统文化特权,促使艺术活 动场域中各种组成要素的重组和变化;另一方面又打 破了艺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艺术本质形成了实践 性解构。 (1)艺术接受范围扩大,传统文化权力受到冲击 1.扩大接受范围,丰富解读视角 2014年春夏之交,众多网
20、友通过微信知道了一 个名叫韦尔乔的画家,他的职业身份是医生,而他的 79 现代传播 2014年第 12期(总第 221期 )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传媒艺术 夏秀: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 画主要就是在门诊病历背面的信手涂鸦。我国著名漫 画家丁聪先生对他的画评价极高,说其中的线条不仅 漂亮而且立体感强,甚至能站得住、敲得响。即便如 此,若不是通过网络,除了亲戚朋友或者与之有关联 的业内人士,普通受众谁会知道韦尔乔,又如何能欣 赏到他天才
21、的画作呢? 这是媒介时代媒介扩大艺术影响范围的典型案 例。扩大接受范围,为更多的人提供艺术接受和欣赏 的机会,也是当代媒介发展对于艺术接受的一大贡 献。相较于传统艺术接受的外围条件限制,通过媒介 的艺术接受更便捷,范围更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 于促进经典艺术的传 播和艺术素养的提高。意大利文 学家卡尔维诺曾经对经典下过 14条定义,其中有 _ 条是 内涵丰富,可以反复阅读 。经典的艺术不是 次性消费,而是 一 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接 触 是第 _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_步。最理想的深层 次接受也需要从接触、了解开始。不知道有某一部作 品存在,也就无所谓接受、品味、共鸣和升华。从这 个意义上说
22、,现代媒介为艺术传播和接受提供了无限 可能。 扩大艺术接受范围有助于丰富艺术作品的解读视 角。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艺术作品本身 具有召唤性结构,不同时空环境中的接受者对于同一 件作品可以有不同理解,因此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 创造过程,接受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 者。在媒介环境中,受众范围扩大,接受者自身的素 养、动机、审美能力等等都有差异,其艺术感受、解 读作品的视角自然也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 于丰富艺术品的内涵,符合艺术品内涵多层次性的特 征。当然,接受范围的扩大和接受视角的多样化势必 导致一个结果:解读方法、原则未必符合艺术自身,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艺术的独立性,个
23、中问题同样值得 业内人士关注。 2.冲击传统文化权力藩篱,受众地位上升 在艺术史上,艺术接受曾经 是部分人的特权,艺 术品是一少部分人为另一特定群体创作的。在当代媒 介环境中,这一状况被改变。包括微博、手机、互联 网在内的新媒体,以其低成本、高效率、高便捷性、 交互性让受众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受 众通过新媒体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艺术主 题、艺术作品,发表阅读或者欣赏感受,并可能由此 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反馈。这在多个方面对传统文化权 力形成冲击,其中最突出的是艺术接受者地位的改变 对于艺术创作决定权的影响。 80 按照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任何一个特定场域都 始终存在各种力量的胶
24、着和角力。把布尔迪厄的场域 理论置换到艺术研究领域,可以发现,在创造者一媒 介一受众三者组成的艺术场域中,由于媒介的影响, 受众与创造者的关系悄然发生改变,受众的地位曰益 上升。他们的趣味和需求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走向, 决定着特定媒介的用户数量,决定着媒介的市场占有 率。受众已经从艺术活动的终点或者 中点 变为 活动的起点,成为艺术构思、设计、创作和传播的源 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影小时代的高票房。 一部在质量上备受争议的电影硬是依赖被称为 互联 网原住民 的 90后粉丝群的大力支 持获得了巨大的 票房收益。作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生力军, 90后观众 改变了电影行业的面貌。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电影
25、观 众的平均年龄已经从 2009年的 25.7岁下降到 21.7 岁。年轻化的受众群显然更倾向于互联网产品。 在互联网商业逻辑下,当代媒介环境中,创造者 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是为受众在创作,为市场而创作。 一部作品写什么、怎么写、什么时间投放市场都要考 虑受众的口味。毫不夸张地说,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 某些领域或作品类型已经进入 艺术定制 时代。 比如网络小说和电影就是如此。一个月可以制作一部 电影的好莱坞已经依 据中国观众的口味制作了多部电 影,这些电影虽然在全球放映,但最主要的还是中国 市场,功夫熊猫变形金刚 4都是电影 定制 模式的产物。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一些所谓的恶搞 艺术或媚俗艺术的存在
26、了。 媒介环境下接受者地位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了以往艺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艺术创造者的绝对权 威。在更深层次上,这种权力的转移是技术与欲望的 合谋。当代发达的媒介技术与受众曰益增长的话语权 以及颠覆权力的无意识欲望相结合,共同改变了当下 艺术场域中各种力量的组合结构。 (二)艺术接受浅层化,艺术独立性被进一步 打 破 1. 深度削平 ,艺术内涵被忽略 尼尔 波兹曼在其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 降一书中曾就技术与受众关系提出过四条人文主义 原则,其中一条是 新媒介在多大程度上使人能够获 取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套用这一提问思路,我们完 全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新媒介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 够让人接触到艺
27、术的灵魂,或者 新媒介与艺术灵 魂 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客观分析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不难发 现代传播 2014年第 12期(总第 221期 )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夏秀: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 传媒艺术 现,与媒介在获取信息方面的便捷性及快速更新的特 征相对应,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艺术接受活动中,受 众所获得的绝大部分是艺术作品从创作到传播的基本 信息,也就是新闻或广告中能够出现的信息,而艺术 作品自身内涵的深刻性、丰富性和批判
28、性基本被 屏 蔽 了,传统艺术接受习惯中所关注的内容 一 艺术 家们通过艺术隐喻地阐释世界的努力、艺术对于个体 生存的真实困境的关注 一 被淡化、忽略。从这个意 义上可以说,当代媒介环境中的艺术接受已经被真正 削平了深度。 深度削平 是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概念,意在 用这样 _个概念反对传统艺术那种追寻高远理想的 理念,拒绝对生活进行美与诗意的处理和 乌托 邦 式的精神构建,更反对对于世界的沉思冥想, 他们提倡艺术要用通俗化、个性化甚至游戏化的方 式呈现人们真实的生存困境和生命体验。 对照当代 媒介环境中艺术接受的现状来看,后现代的 深度 削平 可以说是用一种 青春期叛逆 的方式表达 对于社会的批
29、判,思维独立性仍然存在。而媒介时 代却是用技术和象征资本真正实现了 深度削平 。 由于媒介传播根深蒂固的商业性,在媒介平台上, 艺术产品与其他产品信息并无不同,艺术接受的独 特性与其他广告的接受基本无区别,艺术受众与其 他广告信息接受者也无根本差异,在强大的媒体面 前,艺术受众完成了由 理想的读者 向 潜在顾 客 的身份转换。这一转换的直接结果就是 艺术 接受 变成 艺术消费 。 2.艺术独 立性被打破,人文精神淡化 媒介时代的特征之 _就是边界融合。互联网环境 下,各领域边界日益模糊,多领域融合成为趋势。虚 拟现实与客观现实不再泾渭分明,艺术行为与商业行 为开始密切联姻,为特定受众群体量身打
30、造的艺术产 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那么,艺术与市场联姻, 破除艺术独立性,对于艺术长远发展来说到底意味着 什么呢?一个客观事实是,无论是从艺术史角度还是 艺术自身本质属性来说,艺术都是不能完全商业化 的,难以想象完全用商业化或产业化的市场模式去发 展诗歌、书法艺术。长久以来,艺术与商业、经济利 益的关系似乎 是 _个悖论:好的艺术的确具备获得良 好经济效益的潜质,但纯粹为了经济效益却难出艺术 精品;优秀艺术的诞生需要经济支撑,但仅有经济实 力却未必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在此前提下, 对于具有独立属性的艺术来说,与市场的关系过于密 切,纯粹为市场而运行的艺术行为并不利于艺术的长 远发展。
31、实际上,媒介环境中艺术接受浅层化,艺术独立 性日渐消泯的后果远比表面呈现出来的要复杂。对于 广大受众来说,大量互联网艺术产品的存在从表面上 看是利好,毕竟丰富的资源为选择提供了空间,但从 艺术接受的深层需要角度说,受众能从中获 得多少真 正的精神滋养还值得分析。一个客观事实是,人们可 以面对纸质作品或在展览馆中长时间面对 _件作品揣 摩玩味,但很难面对屏幕沉静体验。如同物质丰富了 人的精神未必富足,幸福感未必增强一样,如果运用 媒介的方式方法、态度不合适,媒介环境中丰富的艺 术资源未必一定能为受众带去内心的安宁。 在某种意义上,当代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社 会人文精神的弱化,阻碍了人们对艺术深
32、层意义的追 求,也阻碍了人们对能够回答内心深层需求的东西的 追寻。客观地说,当代媒介对于艺术接受的种种负面 效应不过是媒介的 无心之过 。如何 发挥媒介对于 艺术的正面效应,规避其负面影响,促进艺术教育的 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必须思考 的问题。 注释: 潘启雯 、 任 志 茜 2013 -2014中国人阅读指南报告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2014年 4月 23日 。 王志艳亚马逊发布网民阅读习惯调查报告电子阅读渐成趋势 , 新华网 , http: /news. xinhuaneL com/politics/2014 -04/21/c_ 126414585.htm, 201
33、4 年 4 月 21 日 。 庞井君传统广播影视转型的理论透视和战略选择现代传播 , 2014年第 3期 。 转引自杨国斌中国互联网与公民社会 : 共进的动力机制与数字化组织形式法律与社会科学 ( 第六卷 ), 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 第 14-15页 。 杨国斌中国互联网与公民社会 : 共进的动力机制与数字化组织形式法律与社会科学 ( 第六卷 ), 法律出版社 2010年版 , 第1页 。 美 尼尔 波兹曼著技术垄断 : 文化向技术投降 , 何道宽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 译者前言 , 第 4页 。 (作者系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在站博士后 ) 【责任编辑:李立】 现代传播 2014年第 12期(总第 221期 ) 81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