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建筑的展示空间与现代设计理念 中国古建筑设计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古建筑的展示空间与现代设计理念 中国古建筑设计理念.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论古建筑的展示空间与现代设计理念 中国古建筑设计理念 摘要:如何使现代的设计理念更好的符合古代建筑内陈展示的需求,已逐步成为设计人员所面临的又一项难题。古典与现代结合,既须要满意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更不能破坏原有古建筑的特有魅力,因此在陈设展示上更应注意兼容并蓄。下面本文将对古建筑内陈设的展示空间设计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关键词:古建筑;陈设;空间设计;现代手法在现如今的众多博物馆中,其本身所具有的古建筑神韵价值体现,在空间、时间和美感上占有非常重要设计价值趋向性,但是这种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变革已逐步的与现代化的人们审美理念相脱离,特殊是在其室内的陈设展示上,其所营造的展示舞台空间既要满意现代
2、人们的需求,又不能对原有建筑神韵进行破坏,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创建出一个具有多元化、特性化和理念化的空间结构展示平台,将时间、空间进行完备的美学交融,已成为现今古建筑内陈设的展示空间设计工作的难点所在。一、古建筑的特点(一)古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由台基、园梁、山墙、廊壁等要素共同构成在结构上软性连接,富有韧性。古建筑墙体是不承重的,可以放开也可以是幕墙,到处是隔而不断的流淌空间。(二)平面特征中国古建筑以四根木桩所围成的方形间作为基本单位。建筑物的大小是以间的大小和间数的多少来定的。中国古代以奇数为祥瑞数,因此,建筑物的开间一般为单数,而且以开间越多为等级越高。(三)建筑群体我国的古建
3、筑是一系列的虚实相间庭院和由间组成的幢沿着某种轴线关系而组成的层层渐进的建筑群。这种虚实相间层层渐进,极其丰富与改变多端。在群体上讲究点、线、面的合理布局,强调有层次、有主次、有广度、有深度、有改变的审美理念。特殊讲究中轴线的确立,古建筑的群体布局,大都采纳对称和对比的手法,重点建筑置于中轴线上,次点建筑置于两侧,既突出重点,又保持严格的对称和均衡。(四)古建筑的装饰和色调古建筑的装饰细部是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件,经过艺术加工而发挥其装饰作用的。在匾额、楹联、门窗、棂格上综合运用了绘画、雕刻、书法、工艺美术等方法,丰富多彩,改变多端,具有深厚的传统风格和文化底蕴。(五)古建筑中的造园艺术
4、不少古建筑都在严谨布局的堂前屋后布置了大小不一的江浇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园或院。中国园林建筑取自自然式,建筑物、山、水、植物有机地结合一体,并奇妙地实行因、借手法,再现自然,创建出具诗情画意的丰富多变的景观。园林设计自由活泼、到处以师法自然、再现自然为目标。设计中常运用散点透视,随着观者视点的环视,使之随着时间持续则在无限的意象空间中环游。二、有形空间的拓展陈设艺术设计和其他创作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统一的模式,即使同一国家同一个地区也不尽相同,它要求设计本身具有多元化、专业化、特性化。古建筑内陈设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它的空间布局、拓展、利用会更具特性化。(一)展线与布局在古建筑陈设的空间布局上,应
5、合理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因房布展。古建筑民居室内多数建筑偏于矮小,在设计上不追求气概高大,以精致取胜,提高艺术品位。宜采纳组合式展示空间,各展馆之间不分先后,无谓主从,组合自由,走线随意,给人以随意、开放和轻松自由感。参观路途的设计应采纳相对独立,陈设内容与形式单元性强化的方法,破除参观上的单一顺向路途,支配成块状串联的中心辐射式,使之象回文诗一样,颠倒顺逆,皆成文章。这样既把握住主体风格,缩短文物与观众的距离,又能突破古建筑空间小,不整体的弊端,营造身临其境的艺术氛围。传统的一条龙式展线陈设体系,简单使观众感到压抑、沉闷、透不过气,而且在古建筑陈设中最为忌讳。(二)因地制宜的空间法通透空间法
6、,古建筑空间处理上不适合用全封闭的设计手法。不宜以整体玻璃立柜布展。通透的展柜,可以增加空间层次的同时不影响视觉空间。博古架、屏风、门洞的采纳既能有效地分隔空间,又能融古建筑为一体。渗透空间法,园林艺术中称对景、借景、泄景、引景视为空间处理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手法。镜面玻璃的妙用不仅能将自然美景借于室内,而且能沿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在感觉上成倍地增拓空间,这种镜厅效应能将单枪匹马变成千军万马。陈设标题可用匾额、楹联。材质上可采纳木质、竹质、石质、麻料。协助展品中运用壁画、砖雕、竹刻。这种点滴的渗透,不仅同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一体化,而且大大扩大了空间感。散点空间法:在园林中巡游路途的设计上留意
7、动中有静,在动观的线上串上一个个静观的点,亭台轩阁,让人流连驻足,这种不断变更视点的散点透视,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反映了空间艺术的运动特点,在古建园林中加入陈设的符号、元素及露天的陈设,可以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获得各种信息,并加深相识。此景与彼景相连,并在步移景异中,空间无尽,意趣无穷。限晴雨雪,春夏秋冬,园林将呈现给观众一幅多姿多彩的国画。(三)视错觉的应用在陈设台的设计与布置上,将顶面与地面略向内倾斜,则会令人感觉深度比实际要深,为了增加深远感,将台阶的两纵边向内倾斜成梯形,人在看台阶时不会留意两个纵边相互接近,会因为透视而觉得台阶更长。在光线和色调上可利用视错觉实行虚实的手法。空气中微料
8、造成散乱汲取,使远处的物体传递的光损失多于近处的物体。因而,远物体的形态模糊,明暗对比减弱,颜色饱和度降低,呈现一种模糊虚弱的状态,而近处的物体则物象清楚。基于这点在制造深度感时,可以利用色调的明度、光线的强弱对远近距离和光照强弱制造成虚实的印象。三、无形空间的再创建(一)利用示意创建动态空间视觉的示意。展示形式是一种视觉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线的长短,点的聚散,光的强弱、色的冷暖等构成各种节奏与韵律。这种节奏的改变和韵律的呈现在肯定的条件下会示意出空间的改变和时空的推移。如在展示中用线条构成的节奏改变,色调的渐变等手法构成韵律感来示意时空的推移。心理的提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展示的内容使观众联想起
9、时间的改变、年头的变迁、事物的演化等,在对陈设品年头上的排列、事务发展过程的呈现引起形象化的展示而使观众沉醉在一种虚构的真实中,在这虚构中体验到动态的第四维空间。声音的示意。展示空间在非视觉领域还有音乐空间,声音可以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可调整和影响陈设展览的环境气氛,创建美丽的音乐环境,犹如电影中的话外音。(二)特性化的展示法场景展示法。展品大都是脱离原有的空间和运用状态,可能从动态到静态,会失去原来的环境关系和生存背景,使得观众的理解产生困难。场景式的展示方法能使展品的形与义发生关系,它能够通过再现展品的原运用状态和环境,使展品与古建筑之间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这时的空间就成为展示信息的一
10、部分,有限的空间已转化为无限与抽象。互动展示法。以往的展示形式总是展柜、实物加标签。给人的感觉是尊贵、冰冷、不够友好。互动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二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以好玩、能参加、可操作的手法布置陈设。观众在操作、制作、模拟的过程中,在示意启迪中产生沟通,产生无形广袤的想象空间。这样不仅增加了消遣空间,而且空间的自由度大大地提高,展示空间的概念扩大了。陈设设计与古建筑溶于一体,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的时间序列中感受它的效果,人在这个环境中可以去体验、感受和参加,这时的陈设空间就是一个流淌的四维空间。古建筑有其特有的陈设环境,如何用现代的理念结合古建筑的环境创建出与古建筑相和谐的陈
11、设始终是个重要的探讨课题。在陈设的效果上应对古建和文物画龙点晴而不是画蛇添足。不应求过多的改变,而是求多样的统一;不应求刺激,而是求淡化;不应求繁杂,而是简练。从具象到抽象,从具象空间到抽象空间,运用符号化、象征、隐喻等启迪性的设计手法,以达到空间消逝的最高的审美境界。以其直观、形象、综合、系统、通俗易懂、生动好玩的艺术魅力,使观者流连于万象之际,行吟于视听之区。参考文献:1苏东海.论博物馆的现代化J.中国博物馆,19101(1):45 462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3 743林崇宏.视觉艺术与造型M.北京:美工图书馆,11016.82 83.4(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1017.60 615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化出版社.2003.24 25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