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什么是党建工作_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指向的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什么是党建工作_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指向的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什么是党建工作_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指向的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研究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指向的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研究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对基层党组织引领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基层社会各类组织中,增长最快的就是社区社团组织。以北仑区为例,2011年全区备案的社区社团组织达1344家,占全区新社会组织总量的78.2%,是2005年的5.4倍,年均增长率达32%,已成为基层社会的重要组织形态之一。面对蓬勃发展
2、的社区社团组织,如何落实中央精神,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社区社团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社会活力,打牢党的执政基础,成为党建工作的新课题。 一、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 (一)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蓬勃发展的社区社团组织拓展了社会生活的新领域,有着广泛的群众来源,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新的生长点。政党只有得到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牢固其执政地位。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社区社团组织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扩大党组织的群众基础。 2加强社区社团
3、组织党建是延伸党的工作手臂,增强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社区社团组织作为基层社会的“自组织”,与基层社会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吸纳了大量的社会人才,在满足群众多层次的生活需要、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程度、弥补政府职能缺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将社区社团组织的资源整合到党组织体系之中,通过党组织与社区社团组织的互动与合作来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延伸党组织的工作手臂,增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3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是强化党的政治引领,确保社区社团组织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社区社团组织是基层各类人群的集聚点、各种思想的交汇处、各种信息的传播站,也是反映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缓解社会压力的重要场所
4、,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政治引领,往往容易过分扩大公民的诉求,影响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帮助社区社团组织完善内部管理,使社区社团组织始终在法律政策体系内有序运作,确保其健康发展。 (二)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 长期以来,我们以抓社区社团组织党组织组建为主要思路,着重通过抓组建率来健全党的组织网络,进而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但在实践中由于社区社团组织自身的特点,党组织组建工作遇到了瓶颈,推进困难。以2010年为例,北仑区单建党组织的社区社团组织仅有9家,党组织单建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 1社区社团组织结构松散、成员交叉。与传统的
5、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单位组织相比,社区社团组织大多无实体经济依托,组织结构比较松散,没有完整严密的职位体系和层次分明的等级链条。社区社团组织开放的运作模式,也导致成员的流动性强,一个成员往往是两个或者更多的社团组织成员。一些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社区社团组织,往往由于由于成员流失、社团组织解散等原因而夭折。 2社区社团组织中在职党员多。社区社团组织中的党员成员,大多以在职党员为主,其组织关系一般挂靠在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党组织,有稳定的组织生活,往往不愿意将组织关系迁到社区社团组织中去。在社区社团组织活动中,党员更加注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身的政治属性不关注,有的党员并没有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
6、。 3社区社团组织对党建工作关注度不高。社区社团组织是以成员的共同兴趣爱好为导向而组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体现出较强的社会属性和自发性。许多社区社团组织注重于文体娱乐、养老救助、社区自治等社会生活领域,对党建工作关注度不高,再加上大量的社区社团组织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导致党建工作切入难。 二、北仑区提升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北仑区在推进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中,以区域化党建为依托,着力实现工作目标从抓组建率向抓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转变,工作主体从单纯注重党组织作用发挥向注重党员个体和党组织双重作用发挥转变,工作方式从强调党组织的权力领导向强调服务与合作共赢转变
7、,发挥社区党组织政治引领和统筹资源、协调各方的优势,通过确立提升影响力工作目标、创新提升影响力工作方法、完善提升影响力保障机制等途径,探索社区社团组织党建新路径。 1确立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工作目标。坚持注重党建工作实效原则,改进单纯追求党组织组建率的做法,以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作为衡量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目标指向,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引领,密切党与社区社团组织和各界群众的联系。并将四个方面的指标设置作为党建工作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因素:一是党员骨干比例。即各个社区中由党员担任负责人或骨干力量的社区社团组织比例。二是组织培育数量。即由党组织支持和培育的社区社团组织数量。三是工作相融性程度。即党组织的工作
8、通过与社区社团组织的相互协作来共同推进和落实的程度。四是党组织组建量。即在社区社团组织中组建的党组织数量。四个考核目标环环相扣,引导社区党组织转变工作理念,着力强化党建工作在社区社团组织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2创新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工作方法。以“服务、凝聚、引领”为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把党的工作有机融入社区社团组织发展之中,提升党建工作对社区社团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一是骨干培育法。不强求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社团组织,而是注重把党员培育成社会活动家,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亮身份,支持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组建社区社团组织,或参与其中成为骨干,提高党员在社区社团组织负责人和
9、骨干中的比例。通过党员骨干作用发挥,增强党组织对社区社团组织工作的渗透度,筑牢社区社团组织发展的政治基础。二是主动培养法。树立主动发展理念,为每个社区社团组织选派一名党建联络员,在社区的意见领袖和社团组织的负责人和活动骨干中,物色优秀分子,建立党员发展重点对象库。选派工作能力强的老党员作为联系人,主动培育他们入党,提升党组织在社区社团组织中的影响力。三是协商议事法。探索党组织掌握社区社团组织利益诉求,引领社区社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管理的新途径。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吸纳社区社团组织、新经济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社区外来人口等各个群体代表,组成区域协商议事会,及时掌握社区社团组织的动向和利益诉求。通
10、过社区党组织主导的“圆桌会议”形式,引导社区社团组织共同参与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和相关矛盾协调,推动社区社团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切实体现党组织的引领和社会的协同。四是工作联动法。强化党组织对社区社团组织工作的指导引领,通过党组织与社区社团组织的工作联动,将党组织的工作通过社区社团组织执行下去。由社区党组织联合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推出一批如党建宣传、志愿服务、卫生保洁、养老救助、治安巡逻、文体活动等项目,通过“项目外包”等形式,由社区社团组织承办,把社区社团组织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伙伴和助手,实现党组织与社区社团组织的工作联动。五是灵活建党法。根据社区社团组织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方式设立党组织,不单纯追
11、求社区社团组织党组织单建率。综合党组织带建,发挥社区综合党支部零散党员“蓄水池”作用,在社区社团组织发展不稳定时,把党员关系挂靠社区综合党支部,不单独建立党支部;行业形式联建,在单个社区社团组织党员人数不足3人时,按照文体、公益、自治等行业联合建立党支部;成熟时单建,在单个社区社团组织有三名以上稳定的正式党员且有成熟的党务工作者时,就单独组建党支部。 3完善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保障机制。注重运用区域化党建工作成果,在领导体系、成长支持、政策制度等方面,完善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保障机制。一是构建领导体系。在社区党组织架构内专设社会工作委员,由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委员担任,专职负责区域内社团组织党建
12、工作。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精选在社区中有一定影响力又热心社会工作人士,与社区老党员、老干部和专职社工一起,组建社区社团组织指导委员会,社区社团组织指导委员会在社会工作委员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社区社团组织的组建、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并具体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形成抓社区社团组织党建的领导体系。二是强化成长支持。本着服务为先的理念,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以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整合社区内经费、阵地、人才、项目等资源,支持社区社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激发社区社团组织活力。由社区党组织结合社团组织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打造社区社团组织的活动品牌。如小港街道红联社区共建理事会的“爱心347”帮贫服务品牌,
13、大碶街道学苑社区减灾协会的减灾救助品牌等,在区内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三是完善政策支持。将社区社团组织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至街道、乡镇,只要会员数10人以上、有负责人和章程、有相对固定活动场所的社区社团组织,就可以通过备案获得相应的法律地位,同时授权社区党组织对社区社团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管,从而确立了社区党组织对社区社团组织领导地位。建立社区党组织出经费,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支持社区社团组织开展服务群众工作。目前,全区各社区党组织已向社区社团组织购买了59个服务项目和200多个公益性岗位,每年提供服务经费140多万元。此外,区委从2010年开始每年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支出100万,专项用于支持社
14、区社会组织发展。 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指向的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模式,符合了社区社团组织自身特点,克服了单位党建模式下党建资源分割、党建工作手段固化的缺陷,破解了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难题。2011年以来经社团组织推优发展党员115名,党员担任负责人或骨干的社区社团组织增长了431家,82%的社区党组织工作通过社区社团组织的合作得以落实。采取基层党组织出经费、定项目,社区社团组织承办的海享大舞台、党史知识竞赛、喜迎十八大等大型社区主题活动,延伸了党组织的工作手臂,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大力欢迎,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团结凝聚社区社团组织的“向阳花开”党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区已成立了59个由社区党组织牵头
15、组建的区域协商议事会,吸纳的各类社区社团组织代表达1174家,极大地畅通了基层社会利益诉求渠道,推动了党组织与社区社团组织的合力共治。 三、加强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1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是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核心。社区社团组织自发性、松散性、变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党建必须改变单纯追求组建率的做法,转向以追求党组织的影响力为目标指向,通过骨干培育、组织培养、协商议事、工作联动等方式,以非权力性影响力来获得群众的信任与尊重,切实加强党组织对社区社团组织的政治引领。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指向的社区社团组织党建,是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从“点对点”(党员对群众)转型为“面对面”(党组织对
16、社区社团组织),有利于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服务与合作的理念是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关键。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要充分尊重社区社团组织的独立性,以服务为先导,通过服务来争取社区社团组织的认可和配合。要改变“以我为中心,计划加命令”的工作方式,化刚性管理为柔性服务,寓管理监督于协调、指导、服务,既保护社区社团组织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又通过工作协调,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利益整合器”功能,通过区域协商议事会等平台,把党建工作与社区社团组织的有序利益诉求相结合,发挥社区社团组织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将其作为基层党组织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 3注重实效性是提升党建工作影
17、响力应坚持的原则。党建不同于建党,在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片面地追求党组织的覆盖率,导致“广建庙宇不念经”,而是要注重建党的实际效果,通过把党建工作与社区社团组织的互动合作,把党员培养成为社区社团组织“红色意见领袖”等方式,使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切实提升党组织在社区社团组织中的政治影响力和组织动员力。要让社区社团组织充分认识到建党的有益之处,增强社区社团组织自我建党的内动力,从外延型建党向内生型建党转变,从“让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激发社区民众参与政治生活,接受党组织影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保障机制的构建是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的基础。社区社团组织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仅靠一些“运动式”的专项推进活动,不能完全解决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把党的建设与社区社团组织的自身发展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区域化党建工作成效,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以资源统筹利用的理念,从领导体系、成长支持、政策制度方面,构建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逐步提升社区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