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孔子与儒学.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970213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孔子与儒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孔子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孔子与儒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孔子与儒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孔子与儒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孔子儒学的人格境界论:孔子与儒学 摘 要:孔子兴学,繁衍了中华三千年的文化。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影响深远,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人格等方面,到处可见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印痕,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关键词:儒学 人格 圣人 贤人 境界儒家学问是生命的学问,其精髓是做人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身体力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儒学是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也就是说,儒者的修养,主要是靠自我觉悟,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儒家的身教和言教,假如说可以影响别人,那也不是强加式的,而是引导式的。儒者提示、启悟与他生活在一起的学生或四周的人,领悟、觉识自己生活的目的、意义、价值。儒家教

2、化的目的是成就人格,主要通过提升境界和做修养功夫来实现。在儒学的话语系统中,说到人格,是不探讨自然人的,而只探讨道德人。儒家不排斥功利,但指责仅仅以个人功利作为生活总目标的人,并称之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辩,是人格与非人格的区分。道德人当然首先是自然人,道德人并非不讲功利,但人格境界是从价值上说的。孔子所提示的人格,是君子人格,其最高境界是“圣”即“圣人”的境界,次高的境界是贤人的境界,然后是君子的境界。孔子继承先哲所提倡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义、礼、智、信等价值志向,是中国人安家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这些价值志向通过孔子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出来。先说君子。孔子指出,君子的人

3、格境界、修养和行为准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君子与一百零一姓是有差别的。作为管理者的君子与被管理者的一百零一姓的关系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孔子确定君子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意,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再说圣人,历史上被尊奉为圣或圣人的,都是后死者对前人的追封。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

4、述而)有操守的君子是现实人,而圣人是志向人。现实的人们与志向的圣人有时空的阻隔,二者相接,是通过耳的听闻,气的感应,心的沟通。是通过接受音乐、乐教的熏陶,通过耳闻,进入心灵。关于仁人。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字,其内涵是有层次区分的,高一层次的“仁”可以统摄与“义”、“礼”、“智”、“信”并列的。在儒家看来“仁”和“仁人”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孔子从不轻许人(包括他自己)为“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对于他的学生,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他确定其才,但未期许为“仁”。他对管仲违礼有严厉的指责,但承认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避开了生灵涂炭,在这个意

5、义上接近了“仁”,然并不许管子为仁人。有的论者指责孔子,既提倡“仁”,又说这个人没有达到“仁”,那个人没有达到“仁”那么“仁”有什么普遍性和现实性呢?产生这种误会,是不懂得“仁”在孔子那里,是有层次区分的。“仁”与“圣”有什么区分与联系呢?仁者的境界以“圣”(圣人、圣王)为最高。在论语.雍也中指出,广泛的给一百零一姓以好处,帮助大家,使他们生活的更好,让他们自己敬重自己,自己挺立自己的生命,这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有的论者不解“立人达人”之意,以为是外在性的施予。孔子强调儒家的学问是“为己之学”因此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是外在强加似的使别人立或达起来,而是创建一种气氛或环境,让人

6、家自己站立起来、通达起来。我们不能代他人立、为他人达。我们想要自己挺立生命、通达人间,也要敬重别人,让他们自己去挺立生命,通达人间。就这一点来说,尧舜唯恐都还没做到。孔子所谓“民可使由之,不行使知之”(论语.泰伯),也是强调对民众的引导而不是强迫。由此可见,就人格境界而言,仁与圣是统一的,圣是仁之极致的境界,仁是圣的内在精神,圣通过仁而下贯。所谓“成人”顾名思义是指完备的人。“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和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定?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这是说,才智像臧仲武,清廉像孟

7、公绰,英勇如卞庄子,多才多艺如冉求,再以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也可以说是全人了。朱熹注“成人,犹言全人。”是德才技艺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不是至善至美的圣人呢?其实孔子并不把“成人”等同于至上境界的圣人。“成人”是在现实性上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贤人人格。“贤人”是富于道德或者才能的人,是人们在现实上可以“见”得到的人格榜样。所谓“见贤思齐”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表彰颜回与柳下惠,许之为“贤”可知他们是“圣”的标准之下的“成人”。前面说过,圣人是“见”不到的人格典范,人们只能通过“耳”接受传闻、诗歌、乐教来体认。而贤人则不同,是可以“见”得到的人格典范。人们可以通过“目”干脆接触贤人的德行,并以此为榜

8、样。但是圣人也并不是遥不行及的,我们可以通过贤人体验、仿效圣德。凡圣之间并没有不行逾越的鸿沟。儒家传统中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途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就凡人也具有圣贤的潜能来说的。只要有觉识觉解,只要有一点仁心,当下即可达到君子、贤人、圣人的境界。故孟子启导人皆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端”之心,或所谓“不忍”人之心,让人们以“推恩”的方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扩而充之,足以哺育父母妻儿,并且有益于社会,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其实是很平实的道理。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