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_海外华文教育.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95689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外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_海外华文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外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_海外华文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外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_海外华文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外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_海外华文教育.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海外华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_海外华文教育 摘 要:华文教化的内容包括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其目的是培育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所在国公民,因此教授与传承中华文化在华文教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了解的削减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淡化更加凸显了文化教学及传承的必要性。本文对海外华文教化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关教学的想法与建议,以期为华文教化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关键词:华文教化 文化认同 文化教学华文教化指的是华人在入籍国对华侨、华人子女以及其他要求学习中文的人士施以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教化(林蒲田,11015:8),它由华侨教化演化而来。自1690年巴达维亚(现印尼雅加达)华

2、侨创办了明诚书院以来,海外华文教化已走过了300多个春秋,其地域遍布世界五大洲,尤以东南亚最为突出。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汉语热”的升温,海外华文教化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哪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文化教学。海外华文教化有其自身的特别性质与目的,文化传承更是华文教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华文教化已经起先转向华语教化(蔡振翔,11016),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渐渐淡化,海外华文教化中的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问题与挑战,文化教学的地位与重要性愈显突出。一、文化教学与传承的必要性(一)华文教化的性质与目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亲密相关。闻名语言学家萨丕尔(1921)曾说过“语言不能离开文化

3、而存在”“语言具有的是一种文化功能而不是生物遗传功能”;邢福义(11010)认为“语言是一种制度文化,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制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有赖于语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气。但是语言不等同于文化,它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驾驭了语言并不意味着驾驭了文化,而不了解文化内涵也就不能真正地学好一门语言。海外华文教化的对象主要是华人和华侨子女,华文教化的目的是教授和传播中华语言文化,从而培育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所在国公民。许多华侨华人在语言方面还保留着自己的方言,对学习汉语有重要的帮助,但是他们身处异国他乡,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会渐渐削减。华

4、文教化的内容包括语言及文化两个部分,但是更应当注意文化传承部分。因此,无论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还是从华文教化的性质角度来看,华文教化中的文化教学与传承都是极其必要的。(二)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淡化自20世纪50年头以来,中国政府在政策上不支持双重国籍,许多华侨加入了所在国国籍成为了外籍华人。而国外许多国家对中国持有排斥倾向,对华侨华人及华文教化均实行了许多限制政策。为了生存发展,海外华侨华人在政治身份与内心情感上都渐渐倾向于所在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渐渐削减,对其认同也渐渐淡化。第一、二代的华侨华人在文化认同方面状况较为良好,但是由于受所在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新一代移民及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

5、的认怜悯况实在堪忧。不少学者对华侨华人的文化了解与认同问题做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11011年,菲律宾华文教化探讨中心与日本东京高校东洋史高校院合作,在大岷区华校中进行了“菲律宾华文学校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认同意识的调查”,其结果表明“菲华年轻一代,不仅在理智上,而且在情感上也明显地倾向于自己的国家菲律宾;他们在语言习惯上也认同于当地。另一方面,他们大多希望接受华文教化,保留中华文化的精华,对于祖籍国的中国,仍抱有传统的好感”(廖赤阳、黄端铭、杨美美,11016)。2022年,厦门高校社会学系部分探讨生对厦门高校海外教化学院学习的“菲律宾华裔青少年汉语进修团”150多名学生进行了学习背景及学习动机的

6、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他们的祖辈、父辈在努力地营造和传递着其中国情和中华文化,事实上,这些华裔青少年大多是在被动地学习汉语”(刘朝晖、余云平、陈奕容,2000)。章石芳、卢飞斌(2022)也对菲律宾华裔中学生族群文化认怜悯况进行了调查探讨,结果表明“菲华青少年对祖籍国认知日益忽视、情感日益淡漠、中国主流宗教信仰也渐行渐远,其身上华族气息已日趋微弱”,但他们同时“对中华民族特色习俗表现出很高的认同感,对中文的重要性和好用性评价颇高”(章石芳、卢飞斌,2022)。陈之权(2022)对新加坡中学生华族文化学问的驾驭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参加调查的学生对中华文化有肯定的相识,但呈现出学问不平衡的现象,

7、学生对传统习俗最为熟识,对传统道德及价值观也有相当的相识,但在中华文学方面的相识则相对不足,对于中国历史的相识极为不足”。(陈之权,2022)以上均是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华裔学生进行的调查。庄国土(2002)对东南亚华人族群认怜悯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东南亚华人国家的认同,从认同中国渐渐转为认同当地,其族群认同也从认同中华民族转为认同华人族群”“华人融合于当地是不行避开的,他们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也渐行渐远”(庄国土,2002)。这些都表明,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尤其是新一代华侨华人正渐渐转向认同于所在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非常肤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较薄弱;但他们也希望接受华文教化,对祖籍国抱有好感,

8、这其中有个人的内在认同因素,但更多的都是由于接受了父母及长辈的希望与要求,或者是看到了汉语的好用性及工具性才情愿接受华文教化的。其实,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于东南亚地区,世界其他地方的华侨华人在当地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其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认同也都渐渐倾向于所在国,“不少华裔新生代产生出一种民族认同乏累的心态,不愿做华人的思想在一些人身上还相当严峻”(陈荣岚,2022:124)。这种趋势也显示了海外华文教化中文化教学与传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二、文化教学与文化传承的作用文化教学与文化传承具有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化教学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培育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及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华侨华人多年在外,虽简单受到异地文化的影响,但从祖辈、父辈那里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了有关中华文化的学问,对祖籍国及其文化产生了新奇与肯定程度上的认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华文教化中进行文化教学与传播,有助于帮助华侨华人了解与驾驭中华文化,增加其民族骄傲感,也有利于增进彼此的团结,提高族群认同感及民族认同感。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