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 摘要 通过分析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思维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驾驭基础、熟读经典、学习医案及教学方式、教学师资、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解决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实力欠缺的状况,培育高素养的中医高级人才。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31012-123-02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aining measures of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JIN Guilan,
2、WANG Yue, SUN Lixia, ZHU Yao, ZHANG Qin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210146, 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majoring in
3、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make improvement in aspects such as mastering of basis, familiarization with classics, learning of medical record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platform, thereby solving the situation of lacking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4、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raining high-quality Chinese medicine talent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hinking; Current situation; Measures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自己驾驭的中医理论和自身的实践阅历,在推断和分析疾病本质、发病规律,制订治疗、预防疾病的原则及处方用药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活动1。中医的整体观确定了其相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宏观性。中医历来重视运用整体、系统、动态的方法来相识人体生理及病理规律,注意辨别人体脏腑、
5、组织在阴阳五行属性及与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相关性。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思维具有自身的特点,从人体整体与局部、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自然、人体与社会诸方面之间的联系中考察、诊断、治疗疾病,是普遍联系思维在中医学的详细体现。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对临床诊治起着确定性的作用。对医学生临床思维实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实力是中医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 1 目前现状 1.1 培育模式单一陈旧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多采“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的教化模式,普遍存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重学问传授,轻实力培育的倾向。过度强调学生必需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学问,而
6、忽视学生临床思维实力的训练;忽视学生沟通技能和获得信息实力的培育;导致医学生书本学问与临床实践实力存在严峻的脱节现象,有些学生临证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用所学理论学问解决医疗实际问题,手足无措,更谈不上因时、因地制宜,刚好坚决作出正确的推断与处理。 1.2 思维方法机械、简洁 任何事物都是改变发展的,疾病也是一个发展改变的病理过程。在临床上,有些学生仅依据首次采集的资料,进行动态视察,不细致推敲,综合分析,就干脆作出诊断。有些学生凭直观印象,对患者病史、体征或辅查资料随意取舍。对能够支持自己诊断的资料作为推断疾病的主要依据,而把一些不支持自己诊断的资料随意删去,这样简单导致诊断片面性。有些学生对临床
7、诊疗性思维的程序不清晰,经常收集资料条理不清、主次先后不一,或单纯依靠先进的检查手段,不进行科学的推理分析,过于信任某些检查供应的相关数据或结果,干脆得出疾病诊断。这些机械简洁的思维方法过于草率,简单造成失治误治。 1.3 思维片面化、缺乏系统性 学生在诊断时缺乏对症状、体征、检查和疾病进行横向对比和综合分析的实力,经常依据书本上的典型表现,或者始终受初诊诊断的影响,生搬硬套地去诊断疾病;在诊疗思维过程中,对病情的动态发展改变欠考虑,仅重视治疗方法或药物的共性,却忽视了患者的特性特点及疾病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在病房处理患者时,对老师的过分崇敬也会对治疗患者没有自己的观点,缺乏主动性思维,不敢结合
8、患者的整体状况发表自己观点,表现出在临床思维上的盲从和依靠2。有些学生仅仅驾驭临床症状、体征表面特点,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层次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冲突,运用临床医学学问对各种现象进行全面分析,缺乏综合推断的习惯及实力,也使得临床诊断缺乏系统性,经不起推敲3。 1.4 临床带教老师缺乏责任心 医学生临床实习时间大多在一年左右,带教老师至关重要。有些老师由于工作繁忙,对临床带教投入精力不够。有些带教老师自己工作时间不长,缺少应有的临床阅历和积累;也有些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教学方法欠缺,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查房简洁,选择病例随意,没有典型示范特征,辨证思路不清楚,治疗原则欠妥当等,学生难以从中学到
9、学问,更缺乏中医临床思维实力的训练与培育。 2 培育对策 2.1 驾驭中医诊疗特点 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是通过“系统综合”的方法,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各种症状进行分析,了解病变的部位、性质、病因、病机,推断具有阴阳五行属性的脏腑组织的病理关系,分析机体正气与病邪盛衰的关系,辨别归属相应的“证”。在治疗上,依据疾病病机的不同,确定治疗大法及方案,达到体内阴阳的平衡。因此在临床详细进行中医诊断治疗时,肯定要遵循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辨病与辨证结合,学会运用“同病异治”及“异病同治”,针对所推断的“证”给出中医的治法方药4。医学生必需驾驭中医临床诊疗特点,才能正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治,提高临床
10、综合应用实力。 2.2 加强经典学问培训 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培训,要重视对经典理论学问的温故与探讨,包括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内经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多读前人医案,逐步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探讨历代名医诊治疾病的阅历及教训,使原本零散的、无序的、混杂堆砌的学问系统化、条理化,进而建立起有机的学问体系,多读医案对于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5。同时,通过跟随名老中医临床抄方也特别重要,尤其学习一些老中医在四诊及辨证思维方面的阅历对日后临床大有收益。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相识过程,为其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奠定扎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完善的中医临床思维。 2.3 采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
11、学方法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纳PBL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思索的过程中学会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培育临床思维实力5。PBL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给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机会;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宗旨使学生目的性明确,参加的主动性更高;以“多学科综合为核心”的最高要求给了学生广袤的想象空间,既是无形的压力,同时也是无限的动力,使得他们主动地温习多学科学问;采纳“提问、探讨、展示、总结”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思索、探究、发觉、分析和最终解决问题的实力,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沟通实力。 2.4 临床病案分析 临证医案学习是中医的一种特别传承学习方法,它的存在与
12、中医临床诊疗的困难性和阅历性有亲密的关系。在临床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经典医案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历代医家的珍贵阅历,使后人在临床中少走弯路,尤其是名老中医的诊疗方法及辨证思路,对培育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同样,临床病例探讨也是医疗工作中不行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相识,从更深层次驾驭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实力、综合分析实力和实际工作实力6。 2.5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化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化之中。在此方面,美国芝加哥高校和德国汉堡高校已用CT和MRI横截面影像制成三维可视
13、化虚拟人体解剖图谱,以供医学生的解剖教学和课后训练。在外科模拟手术方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由清华高校研制胜利,它是通过计算机协助作用实施;在针灸模拟教学方面,上海中医药高校、天津中医药高校等都建立了三维人体针灸模型,充分运用良好的人机交互系统,在医学本科生模拟教学中获得了满足效果7。全部这些教学探讨成果对医学生技能培育供应了条件,试验教学平台不断发展与壮大,但这些探讨均局限在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育上,在临床思维实力模拟教学方面少有类似的报道与应用。中医临床思维实力训练是医学教化的难点和热点,我校经过多年众多专家的不懈努力,正在致力于中医临床思维实力方面的探讨与开发,目前正在担当江苏省高等教化立项重点
14、课题,研发的成果“中医临床思维实力训练平台”对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实力的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小结 国际医学教化特地委员会制订了本科医学教化全球最低基本要求8,提出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育的医生都必需具备七个方面的基本素养,即职业价值、看法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学问,沟通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实力,批判性思维和探讨。在医学生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实力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是在后期临床实习中注意培育,在早期基础课及临床课教学中就按部就班地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培育一名优秀的中医师必需具备的素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是医生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今后成为以“临床问题
15、为主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教化者应从全球医学教化“最低基本要求”动身,使学生具备运用坚实的理论基础学问,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实力,注意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创新思维和实力,增加学生运用中医思维、中医手段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获得终身学习的实力,以完成高校生核心实力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索J.同济高校学报:医学版,2022,31(5):1-2. 2 陈丽娜,李飞,杨宗凯,等.关于实习医生临床思维现状的思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化,2001,(1):94-95. 3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实力的培育J.山东医科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4):
16、66. 4 王华楠.在与西医临床思维的比较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9(3):280-282. 5 韩善夯,朱蓓蓓.如何加强实习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实力的培育J.辽宁中医药高校学报,2022,11(5):259-260. 6 刘朝圣.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中医临床思维培育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22,16(8):139-140. 7 左令燕,杨鹏.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2,15(5):260. 8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全球医学教化最低基本要求J.医学教化,2002,(4):23-25.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