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流行病学分布现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流行病学分布现状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流行病学分布现状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流行病学分布现状。方法对我院2022年10月2022年10月与2022年11月2022年11月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布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次探讨结果显示, 20222022 年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20222022 年,两个时间段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2 年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20122013 年,两个时间段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2 年其他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20122013 年,两个时间段其他非呼吸道标本
2、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2 年间大便标本的阳性率要略高于20122013 年,但两个时间段大便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0222022 年全部标本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20222022 年,两个时间段全部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诊疗过程中应对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分布情况以及原因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提高检验的准确率,从而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现状 目前,在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依据主要来源于临床微生物检验,通过微生物检验能够对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及病菌的药敏性进行分析,从而为合理
3、治疗的开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1。同时,微生物检验又简单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对检验结果造成肯定的影响。因此,对病原微生物检测进行有效加强,从而提高阳性检出率是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首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分析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流行病学分布现状,本文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布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布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共计标本5000份。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其中有2735份为呼
4、吸道标本,512份为血液标本,202份为胸腹水标本,188份为脑脊液标本,215份为大便标本,另外1158份为其他非呼吸道标本。 1.2 方法采纳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所选的5000份标本进行检测分析,详细操作流程根据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的说明书进行,同时对对检测过程开展质控分析。 1.3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试验数据均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纳2检验,计数资料以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探讨结果显示, 20112012 年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20122013 年,两个时间段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
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2 年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20122013 年,两个时间段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2 年间其他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20122013 年,两个时间段其他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2 年大便标本的阳性率要略高于20122013 年,但两个时间段大便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0222022 年全部标本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20222022 年,两个时间段全部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探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渐渐应用到了医
6、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并且该项技术渐渐的向微机化、微量化、自动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2,如今,微生物检验已经逐步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行或缺的手段,尤其在如今环境恶化日益严峻以及食品平安问题的增多,传染性疾病不断增多,微生物检验在传染性疾病检测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 本次探讨主要通过对我院2022年10月2022年10月与2022年11月2022年11月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布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间段的阳性率比较,除大便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外,呼吸道标本、血培育标本、其他非呼吸道标本以及全部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主要
7、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标本采集的规范情况,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所有引起实验结果同临床诊断间的符合率低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分析前原因4,而分析前原因又可以分为多个方面,比如患者的准备工作、检验申请、标本采集以及标本运输等,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在实施这一过程中也会由于多种因素而造成影响,比如患者在检验前没有按照规定禁食、标本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等5,从而使得检验结果出现问题;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由医疗机构统一组织实施质量保证。由于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往往缺乏对标本采集的了解,不熟识标本采集的留意事项及相关要求,使得采集的标本不合格,最终引起病原微生物检测率相对偏低或者无法检出病微生物6,这
8、样就简单误导临床医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其次是标本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不规范;根据规范要求,在标本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应留意确保维持病原微生物的活力、对非致病微生物污染以及过度繁殖进行防止等原则。不同的标本其病原物也各不相同,运输方法也各不相同,不仅要防止与空气接触,同时要在标本采集之后刚好送检,耽搁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兼性厌氧菌过度生长,最终导致检测阳性率降低7;最终是检验人员阅历不足。临床微生物检验一般以生理学的生化反应以及形态学为依据,这就要求了操作人员不仅要具有细致、耐性、谨慎的职业素养,还须要具备较强的推断实力,依据微生物检验管理规范要求,从事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应具备手工操作、主观推断、定性试
9、验等诸多实力。 总而言之,目前的微生物检验性还存在许多问题,诊疗过程中应对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分布状况以及缘由进行具体精确的分析,提高检验的精确率,从而为临床诊疗工作供应牢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柳,郭清莲,申及,涂建成.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14:1573-1574. 2邓文强,傅广华,蔡元菊,毕秀梅,李宏光,王萌.微生物学检验试验教学改革方案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09:1138-1139. 3董毅娟.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22,19:13-14. 4朱秋丽,陈霞.不同
10、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24:5662-5663. 5景晓敏.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09:89-90. 6秦志洪.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大家健康(学术版),2022,06:48. 7彭锐锐.早期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探讨:我国多地区性病门诊的横断面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编辑/苏小梅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