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共4562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940713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共4562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共4562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共456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共4562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共4562字)摘要:随着互联网深度嵌入生活,网络媒介素养成为当代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对策。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思政教育一、网络媒介素养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概念的提出肇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学者李维斯(F•R•Leavis)和丹尼斯•汤普森(DenysThompson)的著作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就以

2、保持本国文化传统、语言、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纯正和健康为出发点,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归结为“甄辨与抵制”,即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防范大众传媒的错误影响和腐蚀。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阐释为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国内学者张志安、沈国麟指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随着互联网深度嵌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媒介素养也成为当代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媒介素养是指认识、评判、运用网络媒介的态度与能力。它包括对网络媒介的认知,筛选、甄别

3、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网络信息的解构能力,和对网络虚拟性的清醒认识等。它关系着使用者是否会使用,能否使用得好网络媒介。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中存在的问题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国内网民中大学(含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20.4%,比上一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中显示,2013年大学生中笔记本电脑拥有率就已达71.4%,手机拥有率更是高达98.5%。媒体作为信息来源渠道的比率依次为网络89.2%、手机73.2%、报纸23.5%、电视19.7%、广播12.7%。相比传统三大媒体的日薄西山,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互联

4、网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伴随网络发展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网络依赖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不接触网络媒介的期限”占比最大的是1天,还有16.8%的学生表示一天都不能离开网络。如果一个月不接触网络,约有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勉强能适应,但是心里仍然想上网,有22.7%的受访者表示会焦虑不安。而超过半数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反对无手机课堂。本应作为学习、生活辅助的网络媒介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二)信息甄辨能力有待提高新媒体技术将以往传统媒体垄断的话语权交到了公众手中,每个网民都可以在网上发声,整个网络充斥着各种舆论。大学生

5、年轻气盛,涉世未深,社会阅历浅,面对海量的信息难以在第一时间辨别真伪。进而造成对事件的误判,在舆论中随波逐流,失去立场,甚至加入到以讹传讹的谣言大军中去。2014年,福州一在校大学生仅凭网友所述的信息和照片,就在微博上撰写发表恶性斗殴事件的博文,并被快速传播转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公众恐慌。后经当地警方调查辟谣,该学生也因散布网络谣言遭行政处罚。(三)道德责任意识薄弱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网民从单一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集接收、制造、传播功能于一身的角色。与使用熟练程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的网络媒介道德规范责任意识薄弱。例如利用网络私自传播未经授权的作品、出版物,这实际上属于盗版侵权行为,有的甚至传

6、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更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出于猎奇心理,对舆论焦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并散播个人信息,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甚至为了哗众取宠,炮制假新闻,这些都有悖于媒体职业道德。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接触和使用网络媒介的生力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重要保障说过,要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给人类信息传播方式及影响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网络传播内容丰富,传播迅捷程度和开放程度让传统媒介望

7、尘莫及,资源共享,互动性强,这些优点大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信息选择权和自我话语权。然而,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大量的信息意味着筛选信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效率;网络媒介的低门槛使得内容良莠不齐,真假信息鱼龙混杂,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容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冲击;网络媒介营造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虚拟世界”,长期沉迷网络,会令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世隔绝”,与社会脱钩;过度依赖网络社交软件,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人格的健康成长。因此,具备一定的筛选、解读和有效传播信息的网络媒介素养,能使大学生不在网络信

8、息的海洋中迷失自我,更好地认识社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变化,掌握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动态,不断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网络媒介伴随着终端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和面对的问题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单一:主要利用思政课程向大学生“灌输”内容。而网络媒介形式多样,社交论坛、微博、微信、直播平

9、台等,不仅满足大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还极大地填补了年轻人情感交流的渴望,因此被大学生群体广泛接受和使用。如何挖掘利用网络媒介作为教育载体,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是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此外,网络构筑的理想世界与理性的现实世界相互映衬形成强烈反差,网络媒介深度使用群体大学生容易迷失自我,这是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合理地指导大学生如何适当处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差别。因此,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领域有待攻克的新阵地。(三)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净化社会舆论环境的有力举措媒介带给公众信息的同时也在影响受众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对社会舆论起着引导作用。

10、良好的媒介环境可以传递惩恶扬善的风气,传递正能量,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高素质的公众对媒介环境起到监督作用。国内传媒业市场化以来,不少媒体一味迎合受众,低俗化娱乐化的内容充斥着大众的视野。网络不仅充斥着肤浅的娱乐文化,自媒体缺乏严谨和客观却非常博人眼球的报道也让公众对公信力产生怀疑和抗拒。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水平,让新闻继续“飞一会儿”,使虚假、片面的谣言不攻自破,让真相水落石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可以让他们理性看待问题,明晰价值判断,为混沌的舆论场注入清流,从而有效地净化社会舆论环境。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一)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自

11、我认识受时效性和篇幅的限制,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的特质,长期接触碎片化信息带来的“浅阅读”逐渐削弱了大学生独立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因此,大学生首先要对网络媒介保持清醒、理性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和自制力,开展自我教育和管理,塑造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大学生应坚持学习,多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对网络媒介的认识。自觉抵制泛娱乐化对思想带来的侵蚀,不盲目跟风,摒弃低俗趣味,自觉规范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二)高校重视网络媒介素养培育,加大教育力度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应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搭建相关培养平台,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

12、校宣传、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应协同合作,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校园舆论氛围。对在网络上活跃、受众甚多的“校园意见领袖”,学校要纳入管理范畴,引导培养,使其自觉约束言行。同时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规范行为,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的识别防范能力。(三)社会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发挥引导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依据,也为网络行为制定规范和准则,不让网络成为“灰色地带”,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应引起广泛关注,建立成熟完备的教育体系,让网络媒介素养培育成为大学生成长

13、的“必修课”。互联网企业应规范运营加强管理,与政府部门协同作战,合力监管,大众传媒要切实做好“把关人”,成为正确舆论向导。同时,社会也应继续树立道德观念,弘扬文明新风,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参考文献:1陆晔.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社会控制机制J.新闻大学,2016,(01):57.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3袁慧,李锦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2):117-120.4李金娥.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J.文学教育,2019,(09):122-124.5张新洲.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9-22.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