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教学语言的艺术设计(共3609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940194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中教学语言的艺术设计(共3609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教育中教学语言的艺术设计(共3609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中教学语言的艺术设计(共360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中教学语言的艺术设计(共3609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教育中教学语言的艺术设计(共3609字)幼儿教育中教学语言的艺术设计 一、导入语言设计的艺术以兴趣引发为主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设计导入语言时,教师应努力把兴趣引发、动机呼唤放在首位,重视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1.开门见山式导语的设计。主要指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围绕活动主题进行导入。这种导入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能很快集中幼儿注意力。如大班社会快乐的新年中,教师这样导入:“新年是人们最向往的节日,在这样美好的节日里,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庆祝节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2、录像吧。”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语言朴素、自然,更贴近幼儿生活,会让幼儿产生亲切感。2.问题悬念式导语的设计。主要指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置悬念,通过问题引发幼儿学习兴趣。这种导入语言能让幼儿产生神秘感、好奇心。如大班科学漩涡中,教师这样导入:“这是一支神奇的笔,只要你把笔直直地站在水中不停搅拌,你将会有许多有趣、奇妙的发现”。这种具有悬念式的导语将问题直接抛给幼儿,可让幼儿顿时萌发好奇、探究的欲望并乐于进入学习情境之中。3情感渲染式导语的设计。主要指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导入,渲染活动氛围,引发幼儿情感共鸣。这种语言具有煽情作用,在情感上萌发幼儿学习愿望。如中班科学美丽的雪花中,教师通过让幼儿欣

3、赏雪景方式导入:“雪花漫天飞舞,有的飘落在高山上,有的飘落在农田里,有的飘落在草地上,雪花都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如此优美动情的导入语言怎能不激发幼儿迫切欣赏雪景的愿望呢?二、提问语言设计的艺术以启迪智慧为主课堂提问对启迪幼儿思维,开阔幼儿视野,帮助幼儿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提问语言的设计上应慎重考虑,反复推敲。尤其要在“引”“启”“导”字上下工夫。1提问语言的层次性。教师要善于分析事物本质特征,围绕事物设计多个相关问题,让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向日葵是一幅值得幼儿欣赏的名画,教师精心设计一连串富有层次的问题:“这里有几枝向日葵?每一枝都一样吗?什么

4、地方不一样?向日葵的花瓣是怎样的?像什么?”通过教师层层剥笋、递进引导,幼儿对每一枝向日葵都进行了细致观察,丰富了幼儿对向日葵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也使欣赏活动更加深入、细腻。2提问语言的开放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也应注重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引导幼儿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幼儿欣赏故事七色花之后,教师提问:“如果你是珍妮,你会用花瓣做什么?”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我用小花瓣让沙漠上长出参天大树,变成绿洲。”有的说“:我会用花瓣变出长有翅膀的汽车。”还

5、有的说:“我用花瓣让沙漠变成一片树林”开放性的问题,发散性的表达,激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发挥了幼儿的想象表达。3提问语言的智慧性。古人云:“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需要教师在设计提问语言时能直抵教材本质,从启发、激励幼儿思维出发,智慧引导。如在演唱完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后,教师问:“小花鸭迷路时表情怎样?“呷呷呷呷”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当小花鸭找到妈妈时它的表情有什么变化?”通过提问,让幼儿发现两段歌曲中不同的情绪需要用不同的表情和声音来演唱的方法,这种富有启迪、智慧地引导,提升了歌唱活动的效果。4提问语言的深入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

6、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需要教师关注教材本身,设计具有深度的问题,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如在欣赏故事小羊过桥后,教师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小白羊和小黑羊怎么会掉到河里去的?白羊和小黑羊应怎样做才能平安过桥?”在这深层次的探讨中,有效地帮助幼儿理清了故事的脉络,深刻地认识了故事的内涵。三、归纳语言设计的艺术以拓展经验为主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认识肤浅,经验零碎,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实际,善于分析孩子的已有经验,然后有针对性、恰如其分地进行引导,帮助幼儿把零星、散乱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学习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系统的知识。1提升式归纳

7、。所谓“提升”,指教师在幼儿认知、观察、了解等基础上进行适当提炼,帮助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更进一步。如,大班数学“有趣的排序”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排序?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便进行梳理:“围巾、手帕、地毯上美丽的花纹经过有规律排序后变得更美丽;马路、滑梯、房屋上有规律的排序后显得更美观。”通过教师语言的梳理、提升,丰富了幼儿对排序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激发了幼儿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体验有规律的排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和快乐。2概括式归纳。所谓“概括”,就是帮助幼儿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属性的事物特性进行提炼,使之形成一种更科学、完整的认识。大班散文诗风在哪里描

8、述的是风吹过树梢、小花、小草和小朋友时的不同景象,教师这样归纳小结:风在哪里?风就在翩翩起舞的树梢上;风就在频频点头的小花上;风还在轻轻晃动的小草上;当我们放眼看去时,到处都能找到风的影子。原来,风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的概括语言像小诗一样优美,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了风的美,风的趣,也更激发了幼儿观察风、探索风的兴趣。3拓展式归纳。所谓“拓展”,是指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还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扩充。如在小班健康好吃的西瓜中,教师问:“你喜欢吃西瓜吗?西瓜有什么营养?”大多幼儿回答“西瓜好吃,凉快。”教师便拓展、丰富幼儿对西瓜营养的认识:“夏天吃西瓜不仅解渴,还能排出身体中的热

9、量、毒素。西瓜虽然好吃有营养,但多吃会引起腹泻等疾病。”经过教师详细具体介绍,幼儿对西瓜的营养有了更全面、科学的认识。四、应答语言设计的艺术以关注个性为主所谓“教师应答”,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幼儿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教师能否智慧、富有个性化地应答,直接影响师幼互动,影响幼儿学习兴趣与态度。因此,教师要针对幼儿的个体特点,采用灵活变化的应答方式,注重启发点拨、激励鼓舞。1追究式应答。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因此,教师在应答时要善于巧妙点拨幼儿思维,学会追问。如在健康好玩的红绸中,教师引导幼儿示范用红绸当小船玩“划船”游戏。教师:“怎样坐船既安全又舒适

10、?”幼儿“:两手要抓牢。”教师:“抓牢什么?”幼儿:“红绸两边。”教师:“身体应该怎样?”幼儿:“身体要跪坐在船中间。”教师“:对,这样才能保持平衡。”教师的追究式应答,有效地解决了活动难点,提升了课堂效果。2激励式应答。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在应答幼儿时要注重激励和肯定,让幼儿体验交流表达的成功与快乐。如在绘本叶子鸟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叶子鸟跳圆圈舞”的画面。教师问:“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在唱歌跳舞。”教师:“你讲述得真完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有小音符。”教师“:你的眼睛真亮,它们围成了什么队形?”幼儿:“像花一

11、样的队形。”教师:“你太有想象力了,如同花瓣一样也是圆形的。”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表达、想象给予了肯定,激励了幼儿的表达,它犹如甘泉、雨露滋润着幼儿稚嫩的心灵,让课堂氛围显得轻松、愉悦。3.补充式应答。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弱,需要教师进行补充式应答。如在画完“蝴蝶”后,教师组织幼儿讲评。教师问“:你喜欢哪幅蝴蝶作品?为什么?”幼儿“:我喜欢有花纹的蝴蝶,很好看。”教师:“是呀,这些蝴蝶花纹左右对称,色彩鲜艳,真美!”幼儿:“我喜欢那只会飞的蝴蝶。”教师:“只要变化蝴蝶翅膀飞翔的方向,蝴蝶飞舞的姿态就会更优美、更有趣。”教师的补充应答,让幼儿看到了多姿多彩的蝴蝶画面,同时教师也将自己的指导性建议巧妙地渗透其中,真是一举两得。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