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下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改革思路(共4332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938401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教育下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改革思路(共4332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教育下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改革思路(共4332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教育下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改革思路(共433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教育下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改革思路(共4332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学教育下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改革思路(共4332字)医学教育下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改革思路 关键词:认证;壮医学;评价;人才培养;改革自2002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开始招收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本科生后,壮医学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历经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壮医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其理论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临床疗效需进一步验证,人才培养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当前,在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已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认证,而壮医学专业如何按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标准来全面推进建设,深感任重道远。本文主要就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考核体系存在的不足

2、进行探讨,为提高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现阶段,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考核体系普遍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教师是终结性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缺点主要在于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和指导,有其不完整性和单向性。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旨在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最终目标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对壮医学专业学生考核的评价上,如何将形成性评价和终止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以下思考。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内涵、意义和比较形成性评价是强调开展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为目的的评价活动。形成性评价包括了评价

3、教学方案与计划、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等。形成性评价可以不断地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学习态度、策略、方法、主动性和努力程度等进行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以改善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评价和互评。但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单纯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其评价体系会失去原来应有的权威性和导向性。终结性评价指的是某一教学活动完成以后,对教学活动的最后成果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以便为做出各种决策或决议提供教学上的依据,主要以期末总评成绩来评定学生能力和教学效果1。终结性评价存在的问题是:事后验证性质明显,对被评估者事前干预力差,对过程控制力弱。因此,形成性评价和

4、终止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都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形成良好的综合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协同功能,达到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2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路终结性评价的特点是:客观简便,易于实行。因此,在教学评估的实际进行中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高等医学院校考核评价中普遍采用的就属于终结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是:能及时地获取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适时地对教学活动予以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及时总结经验体会,改进工作。形成性评价的这种能够及时探寻影响教学质量及目标实现的原因,以便于能适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特点,其教学意义积极有效。改革评价体系,提高人才

5、培养质量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科学合理地制定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的细化标准。2.1评价体系改革要符合整体和个体的统一评价体系改革既要考虑医学生全面稳定的评价标准,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但也要考虑到医学生的个体因素,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体标准来评价学生,可以鼓励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发挥其独特的个性化的发展水平。因此,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以满足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广西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壮医药高等教育的摇篮,为了全面提高壮医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优化制定了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

6、案。在壮医学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既注重中西医的适当比例,又优化了壮医学的民族性和特异性,充分展示壮医学的特色。例如,广西中医药大学除了要求壮医学专业学生掌握教育部统一的培养医学生的标准外,还为壮医学专业学生大力创造了解壮族文化和壮医药发展的机会,主要通过带领壮医学专业学生参加每年一度的靖西端午“药市”,参观宁明花山崖壁画,鼓励学生走访壮族民间名医,通过民族情怀文化教育巩固壮医学生的专业思想,增强学生学习壮医学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非常注重培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技能课程中,加重壮医经筋学、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刺学、壮医外治学等特色技法实践的必修专业课程课时数以帮助壮医学生加强学习民间特色技

7、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4。而这些培训和评价内容,都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医学学生。2.2评价体系改革要符合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综合评价突出的问题。素质教育本身的优势在于发展性地关注学生成长和变化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转变和提升。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不符合素质教育评价的内部机制;重视过程评价,忽视结果评价,又容易导致评价的形式化,不利于发挥评价的功能5。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不但注重学生的现实表现,更加关注学生素质的未来发展。终结性评价是在素质教育结束后,为判断教育效果而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要对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进行回顾并作出结论,其评价项目应全面而

8、又具有概括性,不能仅限于学生成绩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6。综合评价体系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程的动态评价,有助于使评价结果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对于壮医学专业学生而言,根据壮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性质和特点,这些学生将来就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扎根基层贮备。因此壮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更应该注重培育其临床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基本技能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价7。考核评价时注重实现学生评价主体性,使学生通过自评和评价教学,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不断自省和反思,寻找到有效的学习

9、策略,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通过壮医学专业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使他们取长补短,协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更有利于他们民族情感的塑造。2.3评价体系改革要符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和评价教学质量的明镜。优质的教材是优质教学的保证,是教育良好持续发展的前提。在教学的过程中,课本教材总是随着知识的不断地更新而更新,不同类别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对学生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一般情况下,对医学生而言,理论的学部分表现为课本教材的学习,而实践则表现为临床操作和动手能力水平。在壮医学专业学生中,并不完全都是壮族学生。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对课程和教材的接纳程度不同。因此,更应该在

10、不同类别的课程传授中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形式结合,建立有效的动态反馈机制,对教材进行介入和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接纳知识,也能有效及时地更新知识理论结构和水平。在壮医学高等教育中,教材的介入和评价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壮医学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理论水平还亟需继续传承和发掘。因此,对教材的校正和补充对壮医学学科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壮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经过这十几年的壮医临床和实践的积淀,以及随着壮医学师资队伍的壮大,教材修订具备了临床实践来源和人力资源。2013年,壮医学系列教材列入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编写计划。广西中医药大学正

11、举全力,联合广西甚至全国各地的壮医药专家,重新修订和完善壮医学系列教材,这是保障壮医药教育能进行优质教学的前提,也是实践推动理论水平发展的有力举措。教师结合特定评价标准,依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接纳程度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体现理论和实践统一,教材和实际吻合的真正价值,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互利结合的良性循环。综上所述,通过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有优缺点。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建立真实

12、反映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的复合型评价体系。总之,根据医学教育认证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正确认识考核评价的功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现行的壮医学专业学生评价体系,建立起壮医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在良好的评价体系中对壮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特色、实践培养等进行动态的良性引导,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心,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建促评,评建结合,教学相长,大力助推壮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参考文献:1刘丽军,李勇.试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中复合型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

13、:95-97.2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3王在翔,刘宪亮,李炳海.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4):64-66.4冯秋瑜,李彤,卢汝梅,等.改革创新壮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72-74.5戴斌荣.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难点:评价方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3(2):8-10.6沈思敏.论素质教育的长期性J.卫生软科学,2004,18(6):351-352.7冯秋瑜,罗婷,罗伟生,等.广西多元化民族背景下壮瑶医药KAQ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6):36-37.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