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共379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共3792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共3792字)摘要:民居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建筑类型,广泛分布于中国大地。同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都赋予了不同地区民居独特的地域性。陕南地区拥有优秀的民居建筑设计传统,这是构建中国特色民居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为例,通过实地踏勘和现场调研等形式,研究紫阳传统民居特点,主要从多种材料组合建造视野出发,探讨独特地域环境下的紫阳民居建筑特征。关键词:紫阳县;材料组合;民居建筑引言汉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汉水文化。因汉江流域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间,同时吸纳了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特点,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多元融合的文化特
2、征。陕南地区正位于汉江上游,并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条件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紫阳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地处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四境与五县毗邻。紫阳地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代,距今有史3600余年,建城史500余年。明清两代,紫阳人口以外地移民为主,民国紫阳县志记载“五方杂处,土著无多”。因此紫阳人民在城市建设中,博采各地之长,融汇各地精粹,结合本地实际,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但是近年来,随着紫阳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许多传统建筑遭到破坏,现在仅在老城区内还保留有部分传统建筑,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严重破坏了城市的传统风貌。本文以紫阳老
3、城区民居建筑为例,通过实地踏勘和现场调研等形式,研究紫阳传统民居特点,探讨独特地域环境下的紫阳民居建筑特征。1紫阳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研究紫阳地处秦巴山区,地理位置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因此在营造传统建筑时,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更为多样,组合也更加丰富。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紫阳老城区内传统民居建筑使用的材料主要分为砖、石、土、木四种。据统计,老城内建筑按照材料主要分为纯夯土建筑、纯木建筑、纯石建筑、纯砖建筑、木石混合建筑、石土混合建筑、土木混合建筑、砖木混合建筑、砖石混合建筑、砖土混合建筑、混合建筑,共11类。其中纯砖建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纯夯土建筑、砖土混合建筑。以下分别介绍紫阳传统民居建筑中使
4、用频率最高的4类建筑材料。1.1砖瓦砖瓦是中国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紫阳当地有量产丰富、品质优良的粘土、板岩、石灰石等矿产,都是制作优良砖瓦的主要材料。紫阳砖瓦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现代考古资料显示,已在紫阳县任河下游谷底曹家坝地区发掘出一处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东汉时期砖瓦场遗址,窑形与近代土窑相似,窑群布置井然有序。1.2石材天然石材的抗压强度很高,同时耐磨性和耐久性也较好,加工后可以形成很好的装饰效果。并且天然石材储量丰富,方便就地取材,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据1989年紫阳县志记载,紫阳县石材资源丰富,各地皆有,广泛用于建筑。按其性质,可分为岩石和板石。岩石主要用于建
5、筑基础、墙体等,板石多用于建筑屋面。1.3夯土紫阳的乡土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特征,其围护结构采用的是传统建筑材料,即夯土、松木和泥草复合物等。这些材料只需简单加工就能使用,同时可以循环利用,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典型的绿色生态建筑材料。紫阳老城区内单纯的夯土建筑比较少,主要是因为随着城市发展,夯土建筑因其材料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使用需求。1.4木材紫阳属于亚热带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木材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杉木、竹子、红松等,其中以杉木和松木运用最广泛。紫阳民居多用木构混合结构,即山墙面用穿斗式、捆绑式结构,内部则采用抬梁式结构,单挑或双挑出檐。
6、同时,建筑装饰所采用的材料也以木材为主。2紫阳传统民居建筑造型研究紫阳地区受到汉江流域多元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上也呈现多元融合的特点,既有传统的夯土建筑、抬梁式木构建筑,也有穿斗式木构建筑,甚至出现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同时在建筑造型和装饰上也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笔者通过多种材料组合建造的视角对紫阳老城传统民居建筑造型进行研究。2.1夯土墙面夯土在我国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四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紫阳的土资源丰富,使得夯土结构的成本较低。夯土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适合多种气候环境,并具有冬暖夏凉的保温隔热效能。在造型上,土、粗沙、石灰逐层夯实,使立面形成丰富的条状
7、肌理,构成独特的建筑风格。2.2砖作立面在紫阳的传统建筑中,砖并不只是作为墙体,同时也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阳的传统建筑通常在檐部下方用砖作线脚,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使檐部和墙角的连接更有整体感,也能起到保护屋面木构件的作用。并且在建筑立面装饰上,也使用砖作壁柱,增强建筑立面的纵向构图感,同时也帮助墙体起到辅助承重的作用。2.3石材基础紫阳地区石材丰富,主要用于建筑基础,既可以避免墙角被雨水侵蚀,同时也可以在结构上起到稳定墙体、分散墙体自身受力的作用。并且由于紫阳地处山区,地坪起伏变化多、地势高差较大,因此石材常被垒砌应用于找平场地和抬高建筑基础中。石块构成的建筑基础也成为当地独特的建筑造型
8、。2.4石板屋面紫阳自古盛产优质石材,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建造的石板房在秦代就已出现,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石板屋面是紫阳传统建筑最具地域性的特征。形状各异的石板岩在屋面层层排列、块块叠压、至脊而收,形成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同时石板岩屋面与周围自然山水遥相呼应,成为紫阳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2.5石墙立面石材除了构成建筑基础以外,也用于建筑立面。其中建筑墙体部分的构造使用长条形石材垒筑,墙础部分使用体积较大的近矩形石块,错缝垒筑。这样的构型,在墙础部分稳定性高、整体性好。墙上部较轻,符合墙体承重力学特性。在立面造型上形成上繁下简且富有变化的建筑肌理(表3)。同时,不同石材之间的组合,形成了独
9、特的建筑造型:(1)“块石+条石”模式:呈现出分层的结构,即一层块状石堆砌加一层条状石堆砌的模式,层次分明。(2)“块状石”模式:由大块的块状石堆砌而成,作为景观墙,墙面种植绿化。(3)“上片下块”模式:呈现出上层片状,下层块状的模式,上层轻盈,下层结构稳固。(4)“上小下大”模式:呈现出上下结构,即上部结构为小块石,下部结构为大块石,层次分明,结构稳固。(5)“组合型”模式:呈现组合的模式,充分运用当地的石材,采用碎石、块石、条石多类型组合,造型丰富。2.6木构架造型紫阳地区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多采用混合形式,即山墙采用穿斗式,内部采用抬梁式。既满足建筑内部使用空间,同时也在外部形成独特的建筑造
10、型。此外,建筑入口多设置于山墙面,配合木构架的梁柱枋等木构件穿插交错,形成紫阳传统民居独特丰富的立面造型。小结近年来,随着紫阳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中的传统建筑逐渐被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所代替,城市的传统风貌遭到严重破坏。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民居建筑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居民的使用需求,因此它的衰落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传统建筑作为紫阳地区重要的文化载体,对于紫阳城市地域性特点的诠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本土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继承和发扬紫阳地区优秀的建筑营造智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参考文献:1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李琰君.陕南传统民居考察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3冯雨.紫阳教场坝历史街区与民俗茶文化协调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4闫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陕南民居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