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理论应用的探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924557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理论应用的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理论应用的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理论应用的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理论应用的探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药理论应用的探析 【摘要】 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主动的意义,也有肯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对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五味 中药 Abstract : Five theory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CM theory. And it also ha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

2、f Five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age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Five theory for Chinese medicine. 1.五味配伍法在方剂中的应用 随着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的发展,药物的五味由最初只是孤立理解和运用单个药物的味发展为五味之间的配伍运用和五味配伍理论。将药物五味的基本属性融汇贯穿于临床组方配伍中,创立了许多五味配伍法,对临床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1辛开苦降甘调法 如伤寒论五泻心汤,方用辛、苦、甘配伍,辛可发散、行气,苦可降下、通泄,二味配伍通中有降,泄中有开,使气机调畅,升降如常,伍以甘

3、味和中焦,运枢机,攻而不伤正,补而不壅滞,实为调理气机之大法。采纳辛开苦降甘调法往往用于治疗病机困难、寒热虚实兼见的病证。这种配伍法现代探讨较多,临床应用也较广泛。 1.2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法 如桂枝汤用辛味之桂枝配酸味之芍药,一辛散一酸收,看似相反,实则相辅相成。更合甘草之甘以收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之功,于解表发散中寓益阴养营,于和营敛阴时兼扶正散邪,共奏调和阴阳之效。 1.3酸甘辛苦合用法 如乌梅丸采纳酸辛苦合用法用来治蛔是完全用其五味配伍而获效,它利用蛔虫“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选用乌梅、苦酒之酸,黄连、黄柏之苦,蜀椒、干姜等辛味配伍协同而治蛔。后世依据此方酸与甘合则滋阴。酸

4、与苦合则泄热,辛与甘合能温阳,辛与苦合能通降,所以通过加减化裁,敏捷应用,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常获良效。 2.五味学说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记载与实际味感不符 造成本草所载药物的味与实际味感不符的主要缘由有3种:一是所选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采收季节或药用部分不同;二是因为“五味”无客观统一的标准,由于尝辨方法及个人味觉器官差异等所造成;三是本草所载药物之味,不单是通过味觉器官尝辨出来的,而有的是后世医药学家依据药物的作用而推想确定的。后者,是造成与口尝不符的最主要缘由,因为五味自归纳药物作用之后,便慢慢成为说理工具,所以人们往往依据药物的作用而确定其味。如凡有发表作用的药物,便认为有辛

5、味;有补益作用的药物便认为有甘味等等。这样便出现了本草所载药物的味与实际味道不符合的状况。例如天宝单方图谓:菊花味辛,实则苦淡等。由于历代医学家对于确定药物味的依据不统一,所以还出现了同一药物而各家记述不一的状况。如天南星一药,本经谓其“味苦”;吴普本草谓其辛;药性论又谓其味甘。这些状况不仅使初学者感到茫然不解,而且也是中药学中的一大缺点。 2.2药物的味感程度不明确 药物的味感程度多用“极”“大”“甚”或“微”等以示区分。但这些程度区分只是相对的,并无客观统一标准。所以各家在记述每一药物时也就不统一了。如大蓟,药性论谓其“味苦”,本草汇言谓其“微苦”。又如黄连,本经称其“味苦”,本草正义称其

6、“大苦”,唐本草则称其“极浓苦”。这些似是而非的标准是不够合理的,有待于制定统一客观的标准。 2.3中药味感与五脏的联系无明显规律性 祖国医学认为,中药五味与五脏有着亲密的关系。内经中明确指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后世医药学家也均以此为准,并将其作为中药归经、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然而中药学理论表现内容并不全是如此,而且从临床实践来看,这种某味药专入某脏的理论与客观实际相差甚远。 2.4 效味关系与实际不符 五味的作用事实上是药物的功效总结出来的,体现了味与功效的联系,因而应具有规律性。然而,与实际不符者亦不少,

7、如辛味能散能行,而具有辛味的灶心土、磁石、韭子等却既不能散(散风解表)亦不能行(行气、行血)。另一方面,能散能行却非辛味独具,如蝉蜕味甘,却能疏散风热;川楝子味苦,却能行气止痛;赤芍味苦,却能行血祛淤。再如车前子,神农本草经言其味甘“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本草纲目言其“主暑湿泻痢”,很难看出其功效与甘味之间有何联系。效味关系除了有不一样性之外,部分药物作用甚至正好相反,例如辛味的益智仁、肉豆蔻等不仅不具备散和行的作用,反而具有收敛固涩止泻的作用,而甘味的桑白皮、玉米须等不仅不补反而利水。 3.如何解决中药五味理论存在问题 从上可知,在功效尚未较好地总结出来之前的特定历史时期,结合

8、五味治疗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用药的盲目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功效已经较好地总结出来的当今时代,可以用药物的功效来指导临床用药,因此五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已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五味配伍法如辛开苦降、辛甘化阳法至今在临床中的应用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五味学说中一些对五味间接作用之相识对中医治法和临证组方思维也有重要启示。但五味理论也存在着不少以上所述之问题和不足,对此我们不但要予以正确相识,而且应当结合实际须要加以完善五味理论。五味理论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混乱的一个主要缘由,是因为五味的的确定依据包括了味道和作用两方面,由于药物味道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五味

9、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如何解决这种现状,笔者结合目前临床实际须要提出设想:五味应当明确区分药物的真实味道和代表功效的味(简称效味),将味道和效味分列,或者只保留味道作为药物特性之一,而将效味去之,其理由有四:其一,回复五味的本意,因为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味道。其二,效味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降低。由于大部分功效已经较好地总结出来,可以用药物的功效来指导临床用药,再列一些代表功效而真实味道并无的味意义不大,尚有画蛇添足之嫌。其三,分列味道和效味,或只保留味道,可以削减五味学说在理论和运用中的混乱。其四,可以有助于临床用药,医生在临证组方选药时可依据药物的味道,考虑不同

10、人群的口味特点选用相宜的药物。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治疗手段的多样化,生活质量的提高,部分人对中药的口感要求也相应提高,不情愿服用一些过苦过辛的药,因此医生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口味特点选用药味相宜的药物。如小儿用药宜尽量选用味甘淡和味感较弱的药物,以利于服用。 小结 综上所述,尽管五味理论存在不足和指导价值的降低,但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中应用的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至今在反映药物特征、概括治法及配伍组方等实践中,仍有肯定的意义。因此,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值得我们思索。 参考文献: 1李盛青,黄兆胜,刘明平,等.五味与五脏归经关系探讨J.中医探讨,2000,13(5):5. 2王玉川.五脏,五行,五味及其他(三)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101,11(3):527. 3梅明.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J.河南中医药学刊,11016,11(2):17.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