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当前基础教育现状 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掇谈.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9907251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当前基础教育现状 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掇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当前基础教育现状 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掇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当前基础教育现状 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掇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当前基础教育现状 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掇谈.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当前基础教育现状 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掇谈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掇谈“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心得农村基础教育包括农村学前教育、农村扫盲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就我市而言,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应该是“重中之重”。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在我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应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各级政府合理分担农村义务教育成本,切实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需的资金及时和充分到位。同时,还应大力促进我市农村

2、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发展,扩大农村高中的发展规模,并调整各类农村高中的比例结构和分布格局,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有序协调发展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近几年来,我市基础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捷报频传,教育布局调整初见成效,教育教学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繁华的背后也存在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我市教育现状究竟如何呢?农村教育将走向何方呢?农村教育规模日渐萎缩,与城区相比极不平衡生源不足教育资源浪费攀高。随着我国计生政策的深入持久,入学人口高峰期已过,学生减少后,校舍等教育资源却依然存在而无法利用,几个学生的学校,还得配备教师,配全教学设施,这样的“点”规

3、模小,效益低,不能不说是教育资源的大浪费。相反城区教育在规模上则一味的做强做大,又是扩校又是建校,又是进人又是挖农村学校的墙脚,导致城区学校硬件设施相对紧张,于是不惜财力、物力搞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不断攀高。尽管这样,城区学校仍在超负荷运行,中小学生入学难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源爆满,无法妥善安置,超班额无法正常上课,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投入不足基础建设难以到位。我市财力不足历来就是影响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下,我市财政把精力主要放在城区教育的弦上,城区学校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开发都称得上日新月异、无与伦比。乡镇中小学校园建设可谓举步维艰,无围墙、无校门、无运动场的学校仍有不

4、少;音体美劳课程无器材、无场地;“三机一屏”多数教室没有,更不用说语音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了。师资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全市教师分布呈现四个圈子,即城区堡垒圈、结合部挤压圈、乡镇不平衡圈、偏远紧缺圈。堡垒圈和挤压圈中的教师人浮于事,教学质量难以上去;偏远圈的教师编制不足,不得不临聘教师维持基本的教学秩序。待遇不足教师积极性难以调动。近年来,由于城区学校生源激增、政府重点投入等方面的优势,城区学校教师的待遇相应提高。而广大农村有些学校是长期负债运行,运转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加之收费政策越来规范,要稍搞点建设,就捉襟见肘,雪上有霜。一部分教师削尖脑袋、找关系,挤城区独木桥,无心搞好本职工作;另一部

5、分教师自觉进城无望,心理不平衡,就消极怠工,图个清静无为。农村学校教师管理则难上加难,农村学校教育举步维艰。义务教育管理脱节与高中阶段教育难以接轨管理流程不畅中学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目前中学生源质量总体下降,是制约中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相当大程度上来源于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到位,学生基础未过关。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缺乏严肃性与实效性,导致部分小学管理非常混乱。个别教师没了责任心,上课“放羊”;个别教师借口素质教育,上课玩点“花样”,不求实效;个别教师避重就轻,将难以管教的学生甩包袱甩到了中学。由此凭空增加了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就很难保证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

6、效提高。管理权限不清教育资源难以配置到位。将小学六年与初中三年的教育管理体系割裂成两半,人为的扩大了资源浪费。一是加大了财政负担,本来是一校的资源配置,都要分成两校配置,本来许多资源小学和初中可以共享,如教师资源,但因为是两个板块,而无法实现,造成中学无法了解到为自已提供生源的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小学也就根本不想了解或无法了解中学的教育教学情况。二是使师资缺乏的形势更加严峻。由于初中、小学分层管理,互不了解情况,教师流动又不规范,造成初中进教师并非所需、小学出教师并非所愿。年轻教师纷纷调到中学,小学教师年龄严重老化,比例失调,形成空档。管理格局脱节农村高中教育难以为继。我市基础教育管理分为小学

7、、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三段相互独立,缺乏连续性,容易形成管理空档,使得义务教育不能形成整体效应,造成高中阶段教育难以为继。因为义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高中阶段教育输送合格人才,为高中阶段教育准备优秀生源的教育。我市近年来将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到城区,严重损害了农村高中教育的发展,造成我市整个高中教育形成了“好学校越好,差学校越差”的非均衡教育发展格局,也导致了高考“一损俱损”局面的形成。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促进我市教育共同发展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管理模式,构建一体化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确保农村和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树立教育的整体发展观。尽管目前不同地域、学校的教育差异

8、客观存在。但我们的政策应立足于缩小这种差异,而不是扩大这种差异。对我市来说教育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把十分有限的人力、物力倾斜农村中小学教育,促进农村与城区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坚持教育的公平性原则。教育发展到今天,一枝独秀,锦上添花已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只有雪中送炭、百花齐放才是教育发展繁荣的现实道路。因此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一所学校,保证更多数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公平待遇,保证更多数的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尽力缩小农村与城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共同繁荣。再次要贯彻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原则。义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以往初中、小学分层管理的结果造成中学与小学的相对封闭,现在撤销了乡镇

9、学区,使得中学对小学有了名义上的管理权,但由于旧体制的惯性,这种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行使,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中学与小学仍然搞单干。小学在没有升学压力和有效评价的时候,中学对其加强业务管理与指导,就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中学会为自己将来的教育质量真抓实干,会为自身利益统筹规划、严格要求、科学评价更基础的小学教育。只有根繁,才能叶茂;本木分家,焉能兴盛?加快特色学校和综合高中建设,壮大农村高中,拓宽农村教育人才输送渠道,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发展城区综合高中,开办特色学校。发展农村教育,并非不要城区教育。城区教育应在质量上做成农村教育的样板,求高求精求尖,办出每个学校的特色。我市中等职

10、业教育招生严重不足,造成我市职业高中和成人中专办学转向,转办普高和初中。我们可将两校办成特色学校或综合高中,以吸引广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满足广大农村初中毕业生继续升学深造的需求。像信息技术、农业科技、导游知识、园艺厨艺、车技维修等热门行业的技能,仍是广大农村学子渴求掌握的必需本领。另一方面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高中。教育决策者们要痛下决心,遏制省示范高中垄断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打破其优质生源、优质师资“独家经营”的权限,将优秀苗子、优秀师资均衡分配到城区、农村所有完中。教师进城要慎之又慎,学生非正常流入城区的渠道要坚决堵死。各农村完中自身要努力,要在办学条件、管理措施、师资保障等方面优化环境,

11、尤其是要狠下决心提高教学质量,留住学生,稳住师心。倘若完中教学质量日升,高中学生人数将会怎样提高?基数扩大了,高考上线人数又会怎样增加?有了质量,有了基数,完中办学即入良性发展轨道,这即为高考提供了遍地开花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将来“普高”坚定了基础。争取党政重教,依法落实各项教育经费的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成农村、城区教育资源共享.要改革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强有力的农村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优先满足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就学的权益。各级政府应本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改革县市财政支出结构,拓宽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促成各级财政投入向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倾斜,

12、而不是像过去只向城区学校或重点学校倾斜。要鼓励社会、企业团体及个人捐资助学或扶贫助学,相应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模式。可采取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私立学校等多种形式,减轻公立学校的经费负担,将节余的经费投向农村公立学校。要大力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抢站教育制高点,追赶城区教育的步伐,跨越农村、城区教育间的鸿沟,促成农村教育现代化,实现农村、城区教育共同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条捷径。推进教育信息化自然面临着重重困难,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解决农村教育经费问题,加快实现校校通工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实现网络教学及网上办公,满足农村青少年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改革师资调配流动体制

13、,继续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办寄宿制中心学校,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效益首先应建立师资流动管理的配套制度。一要建立骨干教师交流机制,要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鼓励编制富余学校到薄弱学校支教,有计划地开展定期交流制度。要采取可行措施,缩小农村与城市教师收入上的差距,帮助边远山区贫困教师改善福利。二要真正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任机制,强化岗位聘任,实现教师聘任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三要建立农村学校学科短缺教师的“对接培养”制度,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其次应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要对调整布局后的中小学做出统一规划,集中财力办好农村寄宿制中心校。因为农村学校点多面广,需改善办学条

14、件的钱相当有限,如果将有限的钱平均分配到各校的话,是难见效果,意义也不大的。有条件的乡镇要以完小或中心初中为重心,联合几所联小,办成寄宿制中心学校,可以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可以是小学到高中的完全学校。范围较宽、路程较远的中心学校,要租车接送学生集中学习。其他地区也要因地制宜,或撤并或隔年招生或办复式班,将农村分散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办学,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解决教师难派、管理难到位的问题,有利于逐步提高农村的综合办学效益。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十六大”提出,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数量上看,由于高校

15、扩招、非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收学费,以及用人单位关注高学历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普通高中的发展,但大多数农村乡镇没有高中,县城高中提供住宿的名额有限,农村初中毕业生和城市初中毕业生同挤“中考独木桥”,结果“落水者”绝大部分是农村学生。从教育结构看,农村高中教育机构布局不合理,面向农村学生招生的高中大多办在县城,增加了农村学生的教育成本。因此,造成农村初中学生毕业后读高中的比例大大低于城市毕业生。政府必须下决心在农村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各种类型教育,要通过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来更好地拉动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同时用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来拓展农村学生的出路和满足家长们的企盼。农村学生上初中,主要目的

16、是要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以便以后能够上大学或者就业。但在初中阶段,当很多学生发现自己不能上理想高中后,便不愿意再继续学习,家长也认为他们考不上理想高中,上好大学无望,辍学就成为必然之事。事实上只要毕业后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是不愿意辍学的,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辍学。已经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对高中阶段教育的价值是充分肯定的。而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来自乡镇的学生大多数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真正增加农民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高中的布局也应该改变,应该尽量根据人口分布对县域高中学校逐步进行调整,超常规发展,特别是农民欢迎的高中更应不失时机的发展起来。总之,在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政府要注重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评估机制的引导作用,根据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教育改革实际,改革办学模式,实施分流教育,从教学计划、师资、教材到基地建设等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促进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