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母爱俗语或诗歌-关于母爱的俗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母爱俗语或诗歌-关于母爱的俗语.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母爱俗语或诗歌|关于母爱的俗语母爱是明澈的山泉,洁净而碧澈。她纯而不梁、真而无邪、诚而无瑕,她能洗涤一切污浊。本章小编给大家带来母爱俗语或诗歌,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母爱俗语或诗歌 养儿方知父母恩 娘想儿,长江长;儿思娘,扁担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娘想儿,长江长;儿思娘,扁担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春风,是人类崇高的感情,也是文学作品中永久歌颂的母题。古典诗歌中以母爱为主题的篇目俯拾皆是,上至最早的诗经,下至元明清,母爱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同时,古典诗歌中
2、的母爱与孝行是并行的,“百善孝为先”,孝是为子女者应该首先做到的。母爱是天性,孝行是美德。 在中国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侃之母割发易酒款待儿之宾客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母爱佳话。“母爱”是春风,是人类纯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性主题。我国历代浩瀚诗海中,有无数歌咏母爱的千古名篇,赞颂了母爱的伟大、崇高、深广和无私。 早在诗经小雅蓼莪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的诗句,意思是说,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教育了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着我,写出了父母哺育子女的辛劳。而“欲报之德,昊天
3、罔极”则是说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而父母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极其简洁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声。清代蒋士铨岁末到家云: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此诗写出了母亲与儿子久别后重逢的极度喜悦。 清代周寿昌晒旧衣有“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的诗句,另外唐代韩愈谁氏子中“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清代倪瑞 忆母中“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明代高明琵琶记中国教女中“故乡今夜思千里,雪鬓明朝又一年”、劝孝歌“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等等诗句,也都是被人们历代传诵的母爱之
4、歌。而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亦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揭示了慈母爱子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的情思,似乎母亲要把自己一生的爱都缝在衣服里面。史骐生写怀云“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云“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这两位清代诗人的诗作与游子吟有异曲同工之意,足见孟郊在溧阳所写的千古绝唱游子吟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母爱,母爱之风吹拂了五千年的华夏大地,滋润着华夏子孙。让我
5、们再体味一下诗经邶风凯风中的母爱吧: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中先从母亲抚养自己的辛苦说起。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亲抚养七子。朱熹解释为“南风,谓之凯风,长养万物者也”,也就是说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蕊,喻儿子初生。母爱如和风,温暖柔和,抚养万物,而自己兄弟们呢,却像刚长出来的酸枣树一样,长的慢,稚嫩,还尽是刺儿,都不是听话的孩子。“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这一方
6、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诗的后二章以寒泉、黄鸟比兴,母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也就是说不但不能免除母亲体力之劳苦,还不能让母亲的精神得到宽慰,深自惭也。母爱的伟大,在于其精神上的感召尤甚物质上的给予,这种精神上的赋予是无法报答的。诗中的对比应用的异常突出,以子七人对比母一人,以棘之不材且多刺对照凯风之不弃,以寒泉滋浚对照儿辈之免母氏之劳苦,以黄鸟悦耳对照儿辈之不能慰藉母心,等等。 古乐府长歌行也是一首游子颂母之作,诗云: “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7、 这首诗的意境和抒情风格与凯风相同。汉刘安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一语,道出了世间疼我孰如父母的真谛。诚然如是,父恩比山高,母爱比海深,他们用自己万爱千恩百苦的付出,在为自己的子女支撑着一片蓝天。这就是母爱。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古语说孝当竭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把自己比作小草,把母爱比作三春的阳光,小草只有在春天阳光的赐予下才能茁壮成长,儿女的微小的孝道,又怎能报答千万倍的母爱呢?不要发出“民莫不谷,我独不卒”的感叹,人们没有不幸福的,为何只有我不得终养父母?不要等到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母爱与子女的孝道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母爱是天性,孝道是美德,因而,毛诗序说:“
8、美孝子也。”这正是我们为人子女应该提倡的,也是应该去努力做的。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融六经之精华,写出了被誉为“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提倡“广敬博爱”。孝经中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同时还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云: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
9、之首。” 孝是一切行为中应该最先做到,心中常抱着一颗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事,都不会去做。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能够有一颗孝顺之心,他就有了一颗善良仁慈和仁爱之心。白居易的慈乌夜啼云: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慈乌,是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晋代王嘉 拾遗记鲁僖公:“仁鸟,俗亦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则其类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
10、日,可谓慈孝矣。”又指慈母。明代汤显祖南柯记得翁:“奴便与 书胡雁,怎教驸马不报慈乌?”晚清刘泽湘过西山辟支生墓诗:“病榻号欲绝,覆巢 鸟 无依。”这几句诗中的“慈乌”都是指慈母。 慈乌夜啼这首诗看似写鸟,其实写人,作者是借禽鸟慈乌的知反哺来讽刺那些没有孝心的人。讴歌乌鸦反哺,针砭世态,抨击人间不孝者。在儒家的诸多经典和书籍中,总喜欢说乌鸦“反哺慈亲”。晋代李密陈情表一文云: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鸟尚有情,何况人乎。“慈乌帆布犹感人”,乌鸦尚知报答父母的哺养之恩,难道为人子女尚不知报答父母的劬劳养育之恩,岂不是禽
11、兽不如了吗? 清代袁牧伤心诗云: “伤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母膝下过。今日慈亲成永诀,又逢除夕恨如何? 素琴将鼓光阴速,椒酒虚供涕泪多。只觉当初欢待日,千斤一刻总蹉跎。” 诗人在佳节思念母亲,想到母亲的远去,泪水滂沱;想起母亲在世时,自己欢待在母亲身旁的六十三年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又似乎是没有好好的珍惜,现在想来,自觉千金难买,不再回来,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凄切悲伤之情是溢于言表的。整首诗语浅情深,极为感人。 母爱是一个母亲与生俱来的天性,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子女的什么回报,也不需要做子女的去歌颂,母亲的一生会一如既往的、一往情深地对子女实施其大爱。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乎所以,自私地认为,接受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受之是无愧的,因而,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走向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怀。不是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吗?他唱出了为人父母的博大的胸怀,也唱出了为人子女应该为父母做的一点点的事常回家看看。母爱的付出是巨大的,而子女回报的给与又是那么微不足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一种爱,更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