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孙权劝学古今异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孙权劝学古今异义】.doc(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孙权劝学古今异义】古文二则孙权劝学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同步练习一. 知识积累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涉猎 祖逖 即更刮目相待 2. 填空题。司马光时期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著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 体通史。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即更刮目相待(5)蹴琨觉(6)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7)自相鱼肉(8)人思自奋 4. 翻译句子。(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遗民既遭残贼(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二. 强化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 510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
2、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祖逛北伐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
3、,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盾进。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6. 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 7.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8. 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结合
4、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 9. 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并用它们各造一个句子。10. 读读这二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三. 链接课外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闻鸡起舞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 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问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11. 给下列各词中的“辟”字注音、解释
5、:辟举秀才 1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不修仪检 赞世才具 每语世事 蹴琨觉曰 13. 据文意,解释词语。荒鸡恶声 14. 翻译句子。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5. 填空题。闻鸡起 未雨绸四海沸 一 而就 古文二则一. 知识积累1. 1. 略2. 北宋、政治、史学、资治通鉴、编年体3. (1)执政(2)推辞(3)广泛浏览(4)重新(5)踢(6)怨恨反叛(7)残杀、残害(8)自己奋起反抗4. (1)士别三日,就得重新看待了,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2)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 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二. 强化阅读5. (1)事务( 2)广泛阅览群书,不深入研究 (3)醒(4)统率、率领6
6、. 不是,是吕蒙,因为主要写他通过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7. 因为吕蒙通过学习,从一介武夫转变成为通经书、懂谋略的儒将,才受到鲁肃的敬重,愿与之结交。8. 大胆进言,力主北伐。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倾家资招募兵马。9.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10. 略 三. 链接课外11. p ,透彻;b,征召;b,驱除(用于迷信语);p,驳斥12. 整理;帮助;往往;醒过来13. 不到鸡鸣时啼叫的鸡;不吉利的鸣叫声14. 那时我们要是在战场相遇,可以互相避让啊。15. 舞、缪、鼎、蹴 孙权劝学对比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一)【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7、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注:让责备。 露布公开的文告。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8、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B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策之不以其道D愿陛下亲之信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_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_(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_(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_ 7(2分)D 8(2分)A 9(4分)(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分) (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2分)
9、 10(4分) (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意对即可)(2分) (2)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意对即可)(2分) (3)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意对即可)(2分) (二)【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
10、】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修苦读1.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两文的内容。【甲】_【乙】_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蒙辞以军中多务_ 见往事耳_ 家贫无资_ 惟读书是务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4、阅读这两篇短文,我们无不为文中人物的精神所感动,请把自己阅读两篇文章之后的感想写一写。 孙权劝学2时间 教材内容2022 年 月日第 2 课时第节主备人: 课 型:讲读课15.孙权劝
11、学分析吕蒙形象 理解刻苦治学、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的重要意义。学习目标重点、 难点 理解刻苦治学、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2、联想拓展法 3、点拨教学法 课 时 议 课前预习内容:试找出成语并分析人物形象教 具 备多媒体过程预习检测:详见练习册教学内容: (包括讲授新知、对学、群学的预设问题及点拨)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 如何? 提示: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可以看出来。 1、 精读课文, 找出相关的句子, 说说这些语言描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神情和内心世界, 揣摩其作用。 提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12、阿蒙!”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 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 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 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 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
13、长进之快之大。 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 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 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语言) 学法指导: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 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 结果,精彩之极。(二)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触动心弦的句子。 提示:四个人合作讨论、理解、然后明确,师适时点拨与补充。 例如: 1、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是什么意思?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出了孙权的什么语气? 3、“卿今当涂掌事 孤岂欲卿治经
14、为博士邪”你如何理解。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以上问题仅供参考。课堂中还出现其他问题恰当处理。 二、拓展延伸 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 ,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三、教师总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 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四、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情境写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 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 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 字以上) 板书设计: 孙
15、 权 劝 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劝学 吕蒙 鲁肃 论议 吕蒙 辞学就学 大惊结友当堂检测: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提示: 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 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补备及反思: (包括当堂检测的问题反馈情况)孙权劝学1时间 教材内容2022 年 月日第 1 课时第节主备人 课 型:讲读课15.孙权劝学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的文学常识。 2、学会使用工具
16、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重点、 难点 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2、联想拓展法 3、点拨教学法 课 时 2 课时 议 课前预习内容: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 并查阅司马光的有关资料。 预习检测: 掌握文下注解,解释加点字: 初,权谓 ( 对说 )吕蒙曰:“卿 ( 古代君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 当涂 ( 当道,当权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 推托 )以军中多务 ( 事务 ) 。 权曰:“孤 ( 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欲卿治经 ( 研究儒家经典 )为博士 ( 当 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 ( 通“耶” , 语气
17、词 )但 ( 只 )当( 应当 ) 涉猎 ( 粗略地阅读 ) ,见 ( 了解 )往事 ( 历史 )耳。卿言多务,孰 ( 谁 ) 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 ( 于是, 就 ) 始就学。 及 ( 到了 的时候 )鲁肃过 ( 到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 ( 现在 )者才略, 非复 ( 不再是 )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 就 )更 ( 重新 )刮 目 (擦擦眼 )相待,大兄何见事 ( 认清事物 )之晚乎!”肃遂 ( 于是,就 ) 拜蒙母,结友而别。 教学内容: (包括讲授新知、对学、群学的预设问题及点拨)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
18、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 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 (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 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 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 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 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 75 回“关云长刮 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 教 具 备 多媒体 过 程的孙权劝学会告
19、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选自 资治通鉴 , 作者司马光,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学 生自由发言) 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 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 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 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 “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 命名为 资 治通鉴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用多 媒体出示 )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认读:先听录音,后查找不懂的字音
20、,及不懂字词的注释。 (同学自由 上台板书,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 提示:听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强调:卿 qng ng 2、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显示问题,允许讨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 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3、请学生看课件显示图片分角色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提示:一组一个同学,由同学推选,一个复旁白部分,一个复述孙权的话, 一个复述吕蒙的话,一个复述鲁肃的话.
21、 (二) 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议一议: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 “劝”的,“劝”的结果怎样? 学法指导: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研讨学习要点一: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要求: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岂 q 涉猎 sh 孰 sh 遂 su 邪 y 更g(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 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学法指导: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提示: “不可不学! ”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 语气坚决, 不可置否, 向吕蒙指出 “
22、学” 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 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 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小结: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 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板书设计:当堂检测:详见练习册补备及反思: (包括当堂检测的问题反馈情况)孙权劝学1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孙权劝学是人教社2009
23、年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在孙权劝说下认真读书,才略长进的故事。文章短小精悍,对话描写生动,既可承担、落实本单元写人的教学重点任务,又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好文本,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本设计以朗读(不同形式)为主线,以练习(不同形式)为副线,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目的。二、学情学法分析教学此课前,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八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本课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
24、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方法与准备1方法:自读法、质疑
25、文题法、讨论法等。2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等。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文题:孙权劝学)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投影无标点课文)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1交流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投影作者作品及文中人物,呼应导语)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
26、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投影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示例)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1发问文题。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2分角色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完成课后练习二,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 善劝 肯学 敬才)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1师生赛读,尝试背诵。2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吕蒙就学前后鲜明对比的两个成语,并以此说一段话。(板书: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对比)3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板书 同:与学习有关;异:伤仲永-少
27、年不学,泯然众人 先叙后议 孙权劝学-成年肯学,刮目相待 对话描写)4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哪一个成语能概括本文的思想主题?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完成课后练习一。(板书:开卷有益)六)齐读课文,梳理总结1以练习题的形式梳理与巩固本课的知识点。(投影练习题)2请学生对照板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齐读课文。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选做)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2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一段“就学”时的情况。3. 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4. 学完本课,你肯定有所感悟,联系生活,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15 孙 权 劝 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对 正) 话 比
28、 待鲁肃 (详、 (略 写) (详、侧) 孙权 劝学 对 吕蒙 就学 赞学 (善 劝) (肯 学) (敬 才) 刮目相 启示:开卷有益八、教学后记教罢此课,心中的那份快乐久久不去。文言文真的很难教吗?我看不尽然。整合学生与文本的情感结合处,以读为主线,运用不同形式的读,带着适宜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读中思、在读中练、在读中悟,一切都那么自然。教学中正是以读贯穿始终,学生读背文言文的意识得到增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问文题,探究文本,展开与文本的对话,积累了重要的文言词句,提升了感悟与理解能力,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课的教学环节如能紧凑一些,将随文练笔放在课堂上练习
29、,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这是值得我今后教学思考与改进的地方。 一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1、司马光,字君实,谥号文正。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二、疏通文意: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
30、,不久迁都武昌(今 湖北鄂城).229年称帝.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今:现在.当涂:,当道,当权。当,掌管。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以:用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邪,通“耶”,语气词。
31、译文: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只,仅。 (今义:但是)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 (今义:看见)往事,指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耳:语气词,罢了.译文: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比得上译文: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6、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从事; (今义:常用作副词或连词)译文: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7、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
32、:到了的时候过:到;到达 : (今义:经过)论议:商讨,讨论大:十分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译文: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8、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士别三日: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即:就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大,年长的何:为什么见事:认清事物。译文: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
33、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遂:于是,就拜:拜见别:离开。译文: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三、理解背诵全文孙权劝学好十五、孙权劝学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能力目标:能正确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教学难点:理解吕
34、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疏通,积累词语,初步了解大意。教学具体过程:一、导入课文。音乐导入: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曲高歌,唱不尽三国英雄。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出示目标二、简介作者作品。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
35、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多媒体)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三、朗读课文1、听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2、读准字音 卿 岂 邪 孰 遂3、学生朗读课文。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1、积累词语:谓,对说 卿,君对臣的称呼,你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辞,推托 以,拿 多务:事情多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 但:只不过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
36、,历史 耳,罢了。 孰若孤?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乃,于是,就 就,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论议,谈论议事 才略,才干、谋略 吴下阿蒙,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更,重新 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何,怎么2、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去的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议论事情,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
37、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显示问题,允许讨论)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六、作业:注音5个,解释词语10个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情节:孙权劝学吕蒙辞学 就学议论鲁肃大惊
38、 结友 第2课时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教学具体过程:一、复习情节导入新课。二、研讨课文: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2、分析人物对话,讨论人物形象(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进行分析。思考讨论:“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
39、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殷切希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2)找出吕蒙的前后态度变化,说说他是怎样
40、的人。吕蒙: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思考讨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感叹句,惊讶不解的语气,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反问句,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4)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鲁肃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语言(人物对话)(5)齐读全文
41、,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3、对照板书小结,归纳中心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三、扩展训练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孙权劝学用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东阿县第三中学
42、 周广峰【教学目标】1、通顺流畅的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2、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学习对于一个人才能的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法】 点拨、朗读、研讨【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关于学习的古代故事。说到学习,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学。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同学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越往后走呢,成绩越差,到最后,这些同学干脆就放弃了。问他们为什么会退步这么快。他们是这样回答的:老师,
43、我学不进去。老师,我听不进去。老师,我总是记不住在这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同学成绩下降的原因。我认为,刚才这些同学所说的理由,其实都不能算作是理由。真正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的,是学习态度问题。是学习自信心问题。由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动力,自然就会后退。我不知道咱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当中,有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自然最好,如果有,希望今天学习了这则故事,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一起走进孙权劝学一文。(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投影展示问题,请同学回答横线上的内容)1、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44、年间的历史。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 政治 家、 史学 家。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三、读课文,正字音,通文意。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明确停顿。学生齐读课文。2、四人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比比看,学生评判。3、按自己角色,小组内用白话表演人物,看哪一个更精彩。学生评判。4、教师出示重点词句,强化理解。- 1 -解释词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孰若孤 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非复吴下阿蒙翻译句子。蒙辞以军中多务:蒙以军中多务辞。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
45、应当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5、齐读课文,体会文意。四、合作探究:(一)我们今天学的故事仅有119个字,短小精悍,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其内容,请抓住人物各说一句话。(二)文章在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三)读孙权、吕蒙对话,议一议:1、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
46、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四)读吕蒙、鲁肃的对话,思考讨论: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2
4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3、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想一想鲁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 鲁肃:敬才、爱才。 吕蒙: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 2 -4、齐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三)理解主旨。学习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联系课文,拓展延伸:联系伤仲永一课,你觉得本文和伤仲永有什么不同?方仲永有天才却没有接受后天教育,而泯然众人;吕蒙通过发奋读书而由“吴下阿蒙”变成令人刮目相待的博学之士,说明一个人的成才与天资有关,更取决于后天学习。六、小结: 同学们,学习苦吗?的确苦,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有苦,又哪来的甜?以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应该说已经非常优越了。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产生厌学情绪?一句话,学习态度问题。如果在座的各位同学当中已经有了厌学或者正在有着厌学的情绪,那么希望在这节课之后,能够端正起学习的态度,以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