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教案-俄国农奴制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教案-俄国农奴制改革.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俄国农奴制改革撰稿:陈敏 审稿:翟秀红考点解读考点提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经纬克里木战争失败变革的呼声农奴制危机二一九法令司法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地方自治改革斯托雷平土地改革1905年革命俄国的近代化知识清单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历史背景农奴制危机产生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叶,欧美主要国家都纷纷进行工业革命,俄国也开始,但速度很慢,因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沙皇专制的统治基础。 (2)导火线:_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当时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农奴制是导致这种落后局面的深刻根源。 (3)改革动力:要求变革的呼声高。表现为:_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进步思想家、文学家
2、抨击农奴制,要求变革和思想解放。主要代表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亚历山大二世为农奴制改革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 2过程、内容及评价 (1)时间:1861年 (2)改革机构: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 (3)改革的标志:颁布“解放”法令。 (4)内容:宣布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但需要_份地。 (5)评价: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局限性:农民因赎买份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成为一无所有的靠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劳动力,结果导致农民暴动。总之,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俄国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近
3、代化制度的建立 1近代司法体系的建立 (1)标志:司法章程的颁布。 (2)主要内容是: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_和陪审制。 (3)局限性:很多地方习惯法影响仍大,公民法律意识不高。 2建立地方自治机关。农村叫自治局,城市叫城市杜马。这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局限:地方自治机关并没有触动原来的政府机构。三、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1905年革命 (1)1905年革命的导火线是_。 (2)革命的表现:工人请愿、罢工,建立苏维埃;学生罢课;水兵起义;农民暴动。 (3)影响:动摇了沙皇政府统治的基础,被迫实行土地改革,即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2目的:为了维护贵族地主的利
4、益。 3特点:_。 4结果:俄国成为“欧洲谷仓”和世界最大的_。但改革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更加激烈,俄国最终爆发了十月革命。参考答案:一、1(1)克里木 (3)十二月党人 2(4)赎买 (5)近代化二、1(2)律师制三、1(1)日俄战争 3扶强抑弱 4农业出口国要点精析要点一、为什么说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市场、原料、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来掌握。具体表现在:发展要素存在状况自由劳动力缺少市场条件狭小原料来源缺乏资金条件不足技术条件落后从上述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俄国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典型例题
5、】1、(2015四川资阳期末)读下列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A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B国内外市场的扩大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D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俄国从1860年1879年企业数、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变化的原因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改变俄国政治制度,俄国仍然是沙皇专制制度国家,故A项错误;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是改革造成的结果,不是其企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861年改革
6、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俄国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变化,故生产关系改变是最主要原因,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是次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他们”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实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问题:(1)材料中的“他
7、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2)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解析:本题考查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第(1)题,从材料“不自由”“不能离开土地”、可以转让、为主人无偿工作等信息,可知“他们”是指俄国的农奴;第(2)题结合材料“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但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判断这种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答案:(1)农奴,他们与主人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如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人身不自由;主人不同意不能离开,随主人转让。他们与主人之间是依靠权利与义务(契约、法律关系)来维系的;如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但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或有权继承父辈的田产
8、、使用当地的磨坊,但要向主人纳税。(2)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但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据此可知,庄园有农业、手工业和集市交换,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要点二、农奴制改革的评价1、性质:俄国沙皇领导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公开的、野蛮的掠夺。2、进步性:“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获得土地后,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
9、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局限性:“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不彻底性:农民仍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掠夺性: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农民需要支付高昂的赎金。欺骗性:农民获得的土地贫瘠、耕作不便,数量比原来的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典型例题】1、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历史的进步,表现在( )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推动了俄国社会发展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A B C
10、 D解析:本题考查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农奴制废除后,农奴成为自由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同时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并没有巩固封建统治。另外,巩固封建统治也不是进步的表现,故排除。答案:A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
11、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农奴制改革。第(1)问考查的是对克里米
12、亚战争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目的对外争霸,对内维护统治;结果:战败;影响:激化矛盾,导致国际地位下降。第(2)问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制改革的评价。第一小问,举措即推行农奴制改革;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生产关系等方面考虑其积极作用;第三小问可以从措施内容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说明其局限性。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2015 北京顺义高三期末)下图是反
13、映俄国1861年改革的漫画。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文明的火炬”与废除农奴制有关改革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文明”的传播主要靠沙皇专制的推动“文明”进程的方式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ABCD解析:图中“文明”是对农奴制改革配套措施的讽刺,为了使传统的专制制度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沙皇在其他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故正确;由于反对者的存在,沙皇在“文明”的口号下,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故正确;这场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领导的,故正确;这场改革由于是由专制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错误,选项A项符合题意。答案:A要点三、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
14、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主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典型例题】1
15、、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解析:本题主要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涉及到的考点有两个,一是近代化的概念,二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B、D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仅仅是从经济一个角度来说。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2、
16、(2015 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表现是()模仿西方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 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与劳动力符合俄国知识分子改革派愿望 自上而下用改良方式推动变革A B C D解析:改革模仿西方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故正确;改革废除农奴制,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与劳动力,故正确;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是保留了封建残余,掠夺农民,因此改革并不符合俄国知识分子改革派的愿望,故错误;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并不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其根本意图是维护沙皇统治,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思维拓展图示说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
17、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进行司法制度改革,民主气息出现。经济发展: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阶级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无产阶级从无到有,逐步登上历史舞台。思想观念: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6年间,在尼日哥德省退伍少将帕施科夫所买的苏尔卡村,农民进行反抗活动,于1857年1月被派到那里的侍从武官苏马罗科夫埃尔斯顿伯爵所镇压。弗拉基米尔省佩累斯拉夫县地主沃
18、尔契诃夫的农民,于1856年举行暴动,用驻扎军队的办法才把他们平定。1857年2月,当这些农民知道他们派往圣彼得堡请求自由的同村人被捕,又重新进行叛乱。他们从1848年就常常表示希望获得自由,并诉说他们所受的压迫,为此曾派侍从武官斯托雷平去镇压。沙皇政府第三厅的报告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演说(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俄国怎样的历史状况?(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沙皇进行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所以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依据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历史
19、状况”可从材料中农民暴动方面归纳。第(2)问“主观目的”从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和地主利益方面分析。第(3)问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依据可从背景、内容及作用三方面解答。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19世纪中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状况,农民要以革命手段自下而上地消灭农奴制,农奴制出现了危机,但是这些运动被沙皇政府武力镇压下去。(2)沙皇进行的农奴制改革是被迫的,其主观目的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3)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并不是从其主观目的来说的,而是从其发生的原因来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从内容上来看: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从作用上来看: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