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程虹、陈川,武汉高校质量发展战略探讨院。本文探讨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安排项目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软课题“团体标准必要性可行性探讨及管理制度设计”的资助,特此致谢。诚心感谢武汉高校质量发展战略探讨院李艳红、余凡、李酣、邓悦、罗连发、罗英、范寒冰、余红伟、宋时磊、刘志亮、陈昕洲、刘芸对本文写作的指导和帮助,其中特殊感谢李艳红和余凡对于本文的特殊帮助。同时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提出的珍贵修改看法,当然文责自负。 摘 要: 对2022年国内外质量探讨文献的分析表明,质量探讨越来越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探讨领域。基于
2、特定国情的我国质量探讨,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主动的进展,尤其在宏观质量探讨、质量大数据、共同治理方面,形成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合作度较高,共同介入质量领域,在质量的影响因素、质量的共同治理、质量的模型和体系架构以及基于数据的质量统计分析等方面做出了特别有意义的尝试。质量探讨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加强:对新的质量现象的基础理论探讨,质量探讨中的大数据积累,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的内在逻辑体系架构探讨,质量探讨领域和范围的创新性探讨。 关键词: 质量学术探讨;宏观质量;共同治理;现状与进展 一、文献的分布特征 由于国外2022年的质量探讨文献不多,无法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因此本节将从作者分
3、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和热点分布4个方面对2022年国内质量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统计。 数据获得 本文选取2022年的质量及其相关的论文作为探讨对象,文献主要来自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包括学术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会争论文、报纸、年鉴、专利、国内外标准、科技成果等中文资源以及Springer等外文资源。我们以2022年出版的重要学术期刊为探讨对象,检索主题为“质量”“产品平安”“产品召回”“供应链”等与质量相关的论文,剔除与主题无关的论文后,共获得论文206篇。 文献分析 1.作者分布 本文从质量领域内论文的核心作者与合作者
4、两个角度对作者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普赖斯定律认为,文献的核心作者,即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总数的平方根,通过普赖斯定律可以确定一个领域的核心作者。在科研活动中,通过合作可以使作者在学问结构等方面取长补短,提高科研水平。作者的合作状况可以通过合作度与合作率这两个指标进行度量,这两个指标反映了某学科领域内作者合作智能的发挥程度。合作度和合作率的数值越高,表示其合作智能发挥得越充分。 通过对2022年质量领域内论文的作者进行分析,我们发觉,206篇论文由391人次、341位不同的作者进行撰写,其中合著文献123篇,合作作者共有309人次。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m的值为m=0749
5、nmax,其中nmax是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本文中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发文数nmax为5,所以m的值约为167,在341位作者中,发文量在167篇以上的共有30人。由普赖斯定律可知,核心作者应完成全部论文总数的一半,作者总数的平方根约为20,核心作者的发文总量为55篇,只占论文总量的273%,小于论文总数的一半,因此,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并不等于全部科学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并不符合普赖斯定律。由此可见,2022年国内对质量领域的探讨暂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表1 中文核心作者及其发文量 由表1可知,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共有30人,其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是武汉高校的程虹教
6、授,在2022年共发表了5篇质量方面的论文。武汉高校质量发展战略探讨院的程虹教授主要探讨领域是宏观质量管理,2022年发表论文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对2022年中国质量状况的评价,质量治理中标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同时对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也进行了相关探讨。 发文量为4篇的作者分别是西北高校的任保平、上海交通高校的王常伟和顾海英、东北财经高校的费威以及浙江高校的熊伟。其中,西北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任保平主要围绕中国转型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质量问题进行探讨;上海交通高校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常伟和顾海英为同一个探讨团体,主要探讨食品平安的监管;东北财经高校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的费威主要探讨食品平安的监管和农产
7、品质量平安;浙江高校管理学院的熊伟,主要以浙江为例,探讨了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政府质量奖实施效果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 发文量为3篇的作者分别是李酣、罗连发、孙秋碧、任劭喆、于涛和朱立龙。其中,李酣、罗连发均来自武汉高校质量发展战略探讨院,李酣的探讨主要是政府的质量平安管制以及质量平安的责任探讨,罗连发的探讨则包括对产品质量的城乡二元性的探讨、对2022年中国质量状况的评价以及对质量强国战略的探讨。孙秋碧与任劭喆来自福州高校,主要探讨技术标准以及标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山东师范高校的于涛,与朱立龙、夏同水为同一个探讨团队,共同探讨了产品质量以及对质量的监管:对产品质量的探讨主要是分
8、析了两级供应链产品质量限制契约模型,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产品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在质量监管方面主要是对政府和企业间质量监管博弈进行了分析。 在这些核心作者中,程虹、李酣、罗连发、李丹丹、廖丽、罗英和张继宏均来自武汉高校质量发展战略探讨院,他们分别从经济学、法学等角度对宏观质量管理进行探讨,发表了一系列成果,这些作者构成了宏观质量探讨的重要力气。 合作度=作者总人次/论文总数,合作率=合作论文数/论文总数,因此质量领域内文献作者的合作度为391/2061.89,作者的合作率约为60%,无论是从合作度还是合作率来看看,质量领域内作者的合作程度较高,说明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智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质量这一探讨领域的跨学科的性质。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