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职高专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改革.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高职高专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改革 摘 要 为了响应国家对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的教学目标,为了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和创新思维,我们逐步尝试和不断完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变老师阅历传授为启发引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新,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爱好,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利用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和临床微生物学的基本学问,娴熟驾驭各种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通过系统的检验方法,刚好、精确地对临床标本做出病原学诊断
2、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报告,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供应科学依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响应国家对于高职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的教学目标,为了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和创新思维,我们逐步尝试和不断完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变老师阅历传授为启发引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新的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 1.1 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临床微生物的学问点比较零散繁多,假如严格根据教材内容施教,学生们接受起来难度很大,而且好多内容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极少用到,所以我们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对于临床分别率比较高的微生物,尤其是对于医院感染意义比较大的而且耐药状况比较严峻或新发
3、病的病原体进行重点讲解并描述,如MRSA、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不动杆菌、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SARS病毒等内容;对于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的、不常发病的病原体少讲或不讲,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麻风分支杆菌、白喉杆菌等这些内容可以留问题,依据问题自学后提炼总结,老师拿出肯定的课时分别赐予解答,这样节约了教学课时,也熬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思索问题的实力。 1.2 合理支配教学方法 横向联系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横向联系主要体现在在学习细菌各论时,要留意强调生物学性状和微生物学检验之间的关系,因为每一种细菌的微生物检验程序都是以其各自的生物学性状为前提进行的。只有充分驾驭了该种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4、,才能选择适当而必要的方法进行鉴定与鉴别,才能使得整个诊断过程变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纵向比较是要教会学生对相关学问归纳总结,比如临床标本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他们的致病力、感染途径和易感人群都是什么?通过归纳总结,可以把他们各自的生物学特征对比地温习一遍,而且对他们之间的鉴别要点可以再次加强记忆。采纳病例式的教学方法:病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首先引起了学生的爱好,然后用教材的内容赐予说明,既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理论学问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实现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实施,教会学生创建性学习的方法。如在讲授乙肝病毒时采纳此种教学方法,可
5、以把一个患者从感染乙肝病毒到临床症状明显以及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等整个过程讲解并描述出来,并且还可以结合每个时期的试验室检查结果授课,如最初的“窗口期”表面抗原阳性大三阳小三阳抗体阳性等整个过程以及每种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这样不仅仅给介绍了一种病原微生物,而且还介绍了“乙型肝炎”的临床过程,爱好浓,记忆也确定会比较深刻。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手段的功能性和先进性:微生物学检验这门课程具有学问点多、记忆量大、简单混淆等特点,而且有的病原体的形态结构的差别也不大,仅仅语言描述很难说清晰,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也就难免起先走神,甚至干脆与周公约会去了。假如采纳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学,把各类微生物的形态以
6、及超微结构以图片干脆展示出来,那么同学们就不会觉得这些东西像空中楼阁那样遥不行及了,这种感性的相识,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创建性思维的发展自然是行之有效的。 2 试验教学 2.1 提出教学目标, 分组探讨并设计综合性试验 对试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在加强对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培育的同时, 抓住微生物分别鉴定技术这个中心, 缩短了验证性试验等的课时,建立了3 个自主设计综合性试验:即病原性球菌分别鉴定和药敏试验、肠道杆菌分别鉴定和药敏试验、病原性真菌分别鉴定和药敏试验。 2.2 改革试验教学方法, 提高试验教学效果 采纳自主设计、课堂探讨、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试验前,老
7、师给出试验的目的,由学生分组探讨,自主设计好试验方法以及所用的器材,然后课堂上畅所欲言,进行探讨,最终老师和学生一起给出一个最佳试验方案,以在下次的试验课上应用。这样既加强学生们学习的爱好,也启发他们多动脑子,把理论学问活学活用。加强形态学教学的试验操作。在平常的试验教学工作中,特别注意强化学生们诸如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以及菌落视察等形态学检验的技能。 3 参加试验教学的全过程 参加试验前的各项打算工作:变更了以往老师打算好试验的器材,干脆操作的状况,给学生充分参加试验的机会,既加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也让他们很好地了解试验的全过程及每步的操作和意义。参加试验预做。由于参加试验预做,在整个过程中可能
8、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他们充分驾驭,在实际试验的时候更加可以扬长避短,不再犯类似错误,提高试验的胜利率。设计试验方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肯定的独立思索、分析结设计试验的实力和技巧。试验结束后对感染性器材的处理。通过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和器材的处理,树立他们的无菌观念和生物平安意识,有效防止以后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提高自我防护的实力。 4 定期开放试验室,充分发挥试验室的功能 现代医学教化观主见:医学教化“应从封闭式教化向开放式教化转变,从一次性教化向连续性终身教化转变,从学问型向智能型培育转变”。开放试验室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到试验室进行试验,目的是让他们在自办法识下从试验打算起先,对每一个
9、基本试验的整个进程做到心中有数,对试验方法的选择、结果处理及临床意义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之,通过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微生物学检验变得生动起来,目的是加强应用实力的培育,增加其获得学问和运用学问的实力,驾驭系统、规范的操作技术,培育他们极强的动手实力,变更思维方式,将他们培育成适应基层卫生机构医学检验工作的好用型检验人才。 注释 刘运德.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常虹.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开展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检验医学教化,2022.3.19. 任立平.为提高微生物学试验教学质量完善试验打算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387. 许岗,刘秉勋.美国的医学教化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化,11015:4-7.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