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综合规划设计综合规范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居住区综合规划设计综合规范修订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市居住区计划设计规范Code for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Planning&Design()修订说明此次局部修订是依据住房和城镇建设部相关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函(建标标函 46号)要求,由中国城市计划设计研究院会同相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计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进行修订而成。此次修订关键技术内容是:增补符合低影响开发建设要求,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和绿化设计、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深入完善道路计划和停车场库配置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内容;用黑体字表示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需严格实施。1 总则1.0.5 居住区计划设计,
2、应遵照下列基础标准;1.0.5.1 符合城市总体计划要求;1.0.5.2 符合统一计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标准;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和环境条件;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建设要求,充足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条文说明】1.0.5 本条是编制居住区计划设计必需遵照基础标准:2、术语、代号2.0.32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比率(%)。居住区内绿地应包含: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绿地),其中包含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
3、便居民出入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屋顶绿地,不应包含其它屋顶、晒台人工绿地。4 计划布局和空间环境4.0.1 居住区计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路网结构、公建和住宅布局、群体组合、地下空间、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内在联络,组成一个完善、相对独立有机整体,并应遵照下列标准: 4.0.1.1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 组织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4.0.1.3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发明安全、平静、方便居住环境; 4.0.1.4 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控制建设用地不透水面积,留足雨水自然渗透、净化所需生态空间。【条文说明】4
4、.0.1 居住区计划布局目标,是要求将计划构思及计划因子:住宅、公建、道路和绿地等,经过不一样计划手法和处理方法,将其全方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计划范围内合适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发明良好居住生活环境。所以,计划布局优劣,直接反应计划水平高低。要提升计划布局水平,就应依据条文中标准,综合考虑多种原因。除充足利用、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处理好四项用地之间布局关系外,还应处理好建筑、道路、绿地和空间环境等各方面相互间关系,以适应居民物质和文化、生理和心理、动和静要求和表现地方特色。同时要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其是节省集约利用土地有效方法,但应统一计划、适度开发,为雨水自然渗透和地下
5、水补给、降低径流外排留足对应透水空间。7 绿地和绿化7.0.6 居住区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计划进行设计,可依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兼有调蓄、净化、转输功效绿化方法。【条文说明】7.0.6 城市居住区绿化用地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方法进行设计、建造或改造。居住区计划、建设应充足结合现实状况条件,对区内雨水搜集和排放进行统筹设计,如充足利用场地原有坑塘、沟渠、水面,设计为适宜居住区使用景观水体;采取下凹式绿地、浅草沟、渗透塘、湿塘等绿化方法,但必需注意,负担调蓄功效绿地应种植抗涝、耐旱性强植物。这些含有调蓄功效绿化方法,即可美化居住环境,又可在暴雨时起到调蓄雨水、降低
6、和净化雨水径流作用,同时提升了居住区绿化用地综合利用效率。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应满足透水要求。【条文说明】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硬质空间应经过设计满足透水要求,实现雨水下渗至土壤或经过疏水、导水设施导入土壤,降低建设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损害。小游园、小广场宜采取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铺装;小游园或绿地中步行路还可采取鹅卵石、碎石等透水铺装。8 道路8.0.1 居住区道路计划,应遵照下列标准:8.0.1.1 依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面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和居民出行方法,应选择经济、便捷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8.0.1.2 小区内道路应满足消防、救护等车辆通行要求;【条文说明】
7、三、居住区内部道路担负着分离地块及联络不一样功效用地双重职能。良好道路骨架,不仅能为多种设施合理安排提供适宜地块,也可为建筑物、公共绿地等部署及发明有特色环境空间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公共绿地、建筑及设施合理布局又肯定会反过来影响到道路网形成。所以,在计划设计中,道路网计划和建筑、公共绿地及各类设施布局往往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只有经过若干次往复才能确定最好道路网格式。四、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已成为大家日益关注课题。应合理设置公交停靠站,道路两侧建筑物,尤其是住宅和教育设施等部署还要尽可能降低交通噪声对它们干扰,经过细致交通管理发明安全、安宁居住生活环境。五、道路计划要和抗震防灾计划
8、相结合。在抗震设防城市居住区内道路计划必需确保有通畅疏散通道,并在因地震诱发如电气火灾、水管破裂、煤气泄漏等次生灾难时,能确保消防、救护、工程救险等车辆出入。六、居住区内部道路走向对通风及日照有很大影响。道路是通风走廊,合理道路骨架有利于发明良好居住卫生环境。经调查,当夏季主导风向对住宅正向入射角大于15时,有利于住宅内部通风。同时,居住区内地上及地下管线通常全部顺着道路走向敷设。所以,道路骨架基础上能决定市政管线系统形成。完善道路系统不仅利于市政管线部署,而且能简化管线结构和缩短管线长度。七、在旧区改建区,道路网计划要综合考虑旧城市地上地下建筑及市政条件,避免大拆大改而增加改建投资,对于需关
9、键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有历史价值传统风貌地段,必需尽可能保留原有道路格局,包含道路宽度和线型、广场出入口、桥涵等,并结合计划要求,使传统道路格局和现代化城市交通组织及设施(机动车交通、停车场库、立交桥、地铁出入口等)相协调。8.0.2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8.0.2.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8.0.2.2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不宜小于10m;8.0.2.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不宜小于8m
10、;8.0.2.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8.0.2.5 在多雪地域,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要求。【条文说明】8.0.2 居住区内各级道路宽度,关键依据交通方法、交通工具、交通量及市政管线敷设要求而定,对于关键地段,还要考虑环境及景观要求。居住区级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主干道,要考虑城市公共电,汽车通行,两边应分别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绿地种植行道树和草坪花卉(图1),按多种组成部分合理宽度,居住区级道路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0m,有条件地域宜采取30m。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在通常情况下采取混行方法。小区级道路
11、车行道最小宽度为6m,如两侧各安排一条宽度为1.5m人行路,总宽度为9m,即可满足通常功效需要。同时,小区级道路往往又是市政管线埋没通道,在无供热管线居住区内,按六种基础管线最小水平间距,它们在建筑线之间最小极限宽度约为10m(图2),此距离和小区级道路交通车行、人行所需宽度基础一致。在需敷设供热管线居住区内,因为要有暖气沟埋设位置及其左右间距,建筑控制线最小极限宽度约为14m。组团级道路是进出组团关键通道,路面人车混行,通常按一条自行车道和一条人行带双向计算,路面宽度为4m。在用地条件有限地域,最低程度为3m。在利用路面排水、两侧要砌筑道牙特殊要求下,路面宽度就要加宽至5m。这么,在有机动车
12、出入时不影响自行车或行人正常通行。对组团级道路地下空间也要满足大部分地下管线埋设要求,无供热管线居住区通常要求建筑控制线之间应有8m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居住区最少应有10m宽度。宅间小路为进出住宅最末一级道路,这一级道路平时关键供居民出入,基础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并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和搬运家俱等需要,根据居住区内部相关车辆低速缓行通行宽度要求,轮距宽度在22.5m之间。所以,宅间小路路面宽度通常为2.53m,最低极限宽度为2m。这么,恰好能容纳双向一辆自行车交会或一辆中型机动车(如130型迁居货车、救护车等)通行。为兼顾必需时大货车、消防车通行,路面两边最少还要各留出宽度大于1m路肩。8.0
13、.6居住区内必需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要求:8.0.6.1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8.0.6.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停车位数量和居住户数比率)不宜超出10%;8.0.6.3 居民停车场、库部署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8.0.6.4居民停车场、库部署应留有必需发展余地。8.0.6.5 新建居民区配建停车位应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条文说明】四、为落实国家发改能源1454号相关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通知要求,增设本条款。考虑中国各城市机动化发展阶段差异较大,电动汽车发展增速情况不一样,提议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情况
14、,新建居住区内住宅配建停车位优先考虑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按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8.0.7 居住区内道路在满足路面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等道路功效性要求前提下,路面宜满足透水要求。地面停车场应满足透水要求。【条文说明】8.0.7 城市居住区内道路应优先考虑道路交通使用功效,在确保路面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等安全性要求前提下,路面设计宜满足透水功效要求,尽可能采取透水铺装,增加场地透水面积。透水铺装可依据城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做法,比如人行道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道路、宅间小路可采取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停车场可采取嵌草砖。9 竖向9.0.2 居住区竖向计划设计,应遵照下列标准:9.0.2.1 合理利
15、用地形地貌,降低土方工程量;9.0.2.2 多种场地适用坡度,应符合表9.0.2要求;表9.0.2 多种场地适用坡度(%)9.0.2.3 满足排水管线埋设要求;9.0.2.4 避免土壤受冲刷;9.0.2.5 有利于建筑部署和空间环境设计;9.0.2.6 对外联络道路高程应和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9.0.2.7 满足防洪设计要求;9.0.2.8 满足内涝灾难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要求。【条文说明】9.0.19.0.2 竖向计划设计应综合利用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因坡就势合理布局道路、建筑、绿地,及顺畅地排除地面水,而不能把竖向计划看成是平整土地、改造地形简单过程。居住区内道路骨架和地势起
16、伏关系很大,往往所以能决定道路线型及走向。建筑物布局也往往因地形地质制约而影响其朝向、间距及平面组合,在地形改变较大地域,通常要求建筑物长边尽可能顺等高线部署,努力争取不要过分改变现实状况等高线分布规律,而只是局部改变建筑物周围自然地形。市政管线,尤其是重力自流类管线(如雨水管、污水管、暖气管沟等)和地形高低关系亲密,努力争取和道路一样顺坡定线。居住区平面布局只有和竖向计划在方案编制过程中不停相互配合相互校核,才能使整个居住区计划方案更切实际逐趋完善。良好竖向计划设计方案,必需建立在对现实状况水系周密调查研究基础之上。通常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必需依据居住区所在地域地面排水系统,确定居住区内计划排
17、水体系,以确保建设地域地面水排除及安全排洪。正文表9.0.2中适用坡度是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及手册编制,下限值为满足排水要求最小坡度。对于广场及场地竖向设计坡度,往往因使用功效不一样或地面材料不一样而分别采取适宜控制值。当广场兼作停车场时,停车区内坡度不宜过大,以防溜车。据测试,小汽车在不拉手闸情况下发生溜滑临界坡度为0.5%。居住区内场地高程设计应利于场地雨水搜集和排放,应充足结合建筑布局及雨水利用、排洪防涝进行设计,形成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9.0.4 取消该条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1.0.1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应包含必需指标和可选择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应符合表11.0.1要求。表11.0.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注:必需指标;选择指标。【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