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ZT 0308-2017 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清版)DZT 0308-2017 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pdf(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07.060D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3082017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Code for the designing of regional groundwaterquality monitoringnetwork2 0 1 7-1 1-0 1 实 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土 资 源 部发 布2 0 1 7-1 1-0 1 实 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土 资 源 部发 布2017-09-07发布2017-09-07发布IDZ/T03082017目次目次前言.引言.IV1范 围.12规范
2、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监测区背景调查.25.1一般规定.25.2资料收集.35.2.1要 求.35.2.2地形地貌.35.2.3气象与水文.35.2.4区域地质.35.2.5水文地质.35.2.6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35.2.7水资源、土地利用综合规划.35.2.8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45.3已有监测点(水井和泉)调查.45.4地下水质数据管理和信息服务状况调查.45.4.1数据管理调查.45.4.2信息服务状况调查.45.5监测点(水井和泉)现状评价.46地下水质与污染源调查.56.1地下水质调查.56.2地下水污染源调查.56.2.1要 求.56
3、.2.2调查目的.56.2.3调查方法.56.2.4工业污染源调查.56.2.5农业污染源调查.66.2.6生活污染源调查.66.2.7地表排污水系调查.66.2.8编制污染源分布图.77已有监测网评价.77.1评价内容.77.2图件编制.7DZ/T030820178地下水价值与污染评价.78.1地下水质量评价.78.2地下水价值评价.78.3污染源评价.78.4地下水污染评价.79地下水易污性评价.810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811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设计.811.1要求.811.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平原(盆地).911.2.1区域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911.2.2污染源及附近.91
4、1.2.3重点地区.911.3岩溶水地区监测网密度设计.1011.3.1监测点密度.1011.3.2监测频率.1011.4裂隙水地区.1011.4.1监测点布设.1011.4.2监测点密度.1011.4.3监测频率设计.1111.5监测内容.1111.6监测成果的表现形式.1112成果编制与提交.1112.1成果要求.1112.2报 告.1112.3附 图.1112.4附 表.12附录 A(规范性附录)附图及编制要求.13附 录B(规范性附录)附表及填写要求.25附 录C(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31附录 D(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方法.40附 录E(规范性附录)地下水质监
5、测指标.44附 录F(规范性附录)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报告提纲.45参考文献.47DZ/T03082017前言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鹏、殷秀兰、朱瑾、高赞东、周磊、凤蔚、王俊桃、李海涛、林健、何师意、孔庆轩。IVDZ/T03082017DZ/T0308201
6、7引言引言地下水质监测及其成果是开展水文地质基础研究、掌握地下水资源状况、合理开发利用和管护地下水资源、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有效保护地质环境等工作的基础。我国开展地下水质监测工作已有50多年的历史,所使用的专门监测井大部分是在水文地质勘察和水源地勘察时留存下来的,也有一些是利用地下水开采井兼作监测井使用,由于目前所使用的监测井不是专门针对地下水质监测而设立的,因此不能完全满足监控区域地下水质动态的要求,不能实现地下水监测的目标。为了对地下水质监测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建设高水平、高效率的地下水质监测网络,积极推进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点)的建设,全面提升地下水质监测工作的决策支持与信息服务水平,需要
7、对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中监测区背景调查、监测网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地下水质调查与评价、地下水易污性及污染风险性评价、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等工作进行规范,在充分吸纳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1DZ/T03082017DZ/T03082017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1范 围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所需的监测区背景调查、监测网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地下水质调查与评价、地下水易污性及污染风险性评价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以及地下水质监测网密度和频率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成果表达方式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监测空白区地下水质监测网点的布
8、设,以及已有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的优化。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T9582015区域地质图图例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453893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DZ/T01571995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2712014区域地下水位监测网设计规范
9、DZ/T02902015地下水水质标准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3.1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regionalgroundwaterqualilymonitoringnetwork为掌握区域含水层系统地下水质动态而专门设置的地下水监测井(或露头)网络。3.2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regional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designing3.2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regional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designing在现有地下水质监测网和污染源调查评价的
10、基础上,对区域地下水质监测井的密度和监测频率进行设计和优化,以合理的监测井数、监测频率及监测项目满足对区域地下水质信息的需求。3.33.3地下水易污性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指含水层遭受污染的难易程度,是地下水系统的固有属性。3.43.4地下水价值groundvatervalue是地下水的综合经济指标,为地下水质和水量影响的开采利用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及地质基础价值2DZ/T03082017DZ/T03082017等综合价值。3.5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地下水保护紧迫性urgency for groundwater profection用地下水污染的概率表示的地下水亟需保护的
11、程度,是由地下水易污性和地下水价值叠加合成的一般越易于污染的高价值地下水需要保护的紧迫性越高。3.6地下水污染风险性riskof groundvater contamination通过地下水遭受污染的概率和污染后果的乘积来表达的地下水遭受污染的风险大小。4基本规定4.1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应符合国家地下水质与污染监测规划。4.2所设计的水质监测网应为国家或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所需的地下水质动态信息。4.3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流程是:a)监测区背景调查与资料收集;b)监测网现状评价;c)污染源调查;d)地下水质调查与污染评价;e)地下水易污性评价;f)地下水价值和污染
12、源评价;g)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h)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设计。4.4地下水质监测网中的监测井应为专门监测井或层位明确的单层开采井。4.5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应遵循区域代表性和层位代表性原则,重点突出污染源对地下水影响的监测。4.6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宜利用现有的监测井,保持监测序列的连续性。4.7监测井设计应兼顾地下水位等动态因素的监测。4.8监测井布设的位置宜结合交通条件、周边环境以及城乡建设等因素。4.9每五年对地下水质监测网的运行状况进行一次调查评价,根据新情况对地下水质监测网进行优化调整。5监测区背景调查5.1一般规定5.1.15监测区背景调查5.1一般规定5.1.1监测区背景调查的内
13、容包括资料收集、已有监测网调查与评价、地下水质监测点(水井和泉)的实地调查及适度验证性调查等。5.1.25.1.2在1:200000或更大比例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污染调查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地下水质及其相关资料,展开地下水质调查。5.1.3调查方法以收集资料为主,辅以补充性踏勘、地下水质监测点(水井和泉)的实地调查、实测。5.1.4监测区的范围宜选择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或行政单元。3DZ/T030820175.2资料收集5.2.1要求5.2资料收集5.2.1要求资料收集的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气象与水文、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综合规划、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14、与地质灾害。其他调查内容可按照 GB50027-2001中的3.2和3.3执行。5.2.2地形地貌5.2.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资料内容应包括监测区地貌类型、分布、形态、成因及时代、物质组成以及地貌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等,分析地形地貌与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补给、径流和排泄关系。5.2.3气象与水文5.2.3气象与水文气象与水文资料内容应包括监测区及周边地区降水量、蒸发量等测量站建站以来的逐月气象资料和地表水体资料(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径流量、水位、水质;水库、湖泊的蓄水量、水位、水质等)。5.2.4区域地质5.2.4区域地质区域地质资料内容应包括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a)地层岩性资料内容应包括区域地层
15、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特征、产状、厚度、分布及接触关系等;b)地质构造资料内容应包括 区域地质构 造单元、类型、性 质、规模、分布、形成时代及其水文地质意义等。5.2.5水文地质5.2.5水文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内容应包括:a)区域地下水埋藏类型、分布、补给、径流、排泄,含水层岩性、渗透性和富水性,包气带岩性及厚度;b)监测区内地表水体的类型(河流、湖泊、水库)、出露条件、补给来源、流量、水温、水质;c)岩溶发育特征;d)其他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可在不同水文地质类型区选取有针对性的调查内容,参见 DZ/T02712014。5.2.6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5.2.6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开发利
16、用现状资料内容应包括:a)监测区水源地资料,地下水开采历史资料,地下水多年开采量及各含水层(组)的开采量,工业、农业、生态和生活等地下水用水量分类统计;b)监测区地下水开采井位置、数量、开采量和泉位置、数量、流量等资料,并进行核查;c)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位置、范围、调蓄量及运行情况等资料,并进行核查。5.2.7水资源、土地利用综合规划5.2.7水资源、土地利用综合规划水资源、土地利用综合规划资料内容应包括:行政区划、流域水资源规划、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等。4DZ/T030820175.2.8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5.2.8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
17、害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资料内容应包括:a)地下水位、超采情况,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区范围、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b)海(咸)水入侵的范围、发生发展历史、影响因素、主要危害等;c)地下水污染范围、受污染含水层的层位、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污染源、污染发生发展历史、趋势及危害等;d)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土地荒漠化及植被退化的分布、程度、污染发生发展历史、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及危害等;e)地下水质异常引发的地方病的类型、分布、危害、演化过程及趋势等;f)土壤盐渍化的分布、程度、土壤类型、发生发展历史、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及危害等。5.3已有监测点(水井和泉)调查5.3已有监测点(水井和泉)
18、调查5.3.1监测井调查内容包括:监测点(水井和泉)的级别、类型、数量、分布、监测层位、监测手段、监测频率与运行状况、是否便于水样的采集等。具体内容参见 DZ/T02712014。以此为基础,编制地下水质监测点(水井和泉)现状分布图,按照附录B 中 B.1 填写地下水质监测井现状调查基本信息表,按照附录B 中 B.2 和 B.3 分别填写地下水质监测井现状调查位置和成果表、监测井现场照片及水质动态特征表。5.3.25.3.2监测井周围环境调查内容包括:监测井附近有无地表水体、水体类型与特征、对地下水质的影响,周边抽水井的分布、开采时间、开采量、开采层位等。5.3.3监测井保护措施调查内容包括:
19、井口保护装置、井房(地下井室)、标识及警示标志等。5.4地下水质数据管理和信息服务状况调查5.4.1数据管理调查5.4地下水质数据管理和信息服务状况调查5.4.1数据管理调查数据管理调查内容包括:a)各类与地下水质监测相关的基础资料及成果资料管理现状;b)监测数据检查的方法和手段;c)地下水质监测数据库建库情况以及地下水质监测数据录入、存储及备份状况;d)地下水质监测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及应用状况。5.4.2信息服务状况调查5.4.2.15.4.2信息服务状况调查5.4.2.1信息服务状况调查采用走访或问卷调查等方式。5.4.2.2调查水管理部门及水用户对地下水质、水量信息及成
20、果表达方式的需求。5.5监测点(水井和泉)现状评价5.5.15.5监测点(水井和泉)现状评价5.5.1主要对监测点(水井和泉)受损、淤堵、保护、监测层位及监测数据完好状况等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参见 DZ/T02712014。5.5.25.5.2监测点(水井和泉)受损状况分为完好、轻微损坏与严重损坏三种情况。5.5.35.5.3监测井淤堵状况分为未淤堵、轻微淤堵与严重淤堵三种情况。5.5.4监测井保护状况分为井房保护、井口保护、简易保护与无保护四种情况。5.5.5监测层位状况分为清楚及不清楚两种情况。5.5.6监测数据完好状况分为完整、较完整及不完整三种情况。5DZ/T030820176地下水
21、质与污染源调查6.1地下水质调查DZ/T030820176地下水质与污染源调查6.1地下水质调查6.1.1在全区开展枯水期水质取样,根据调查目的在调查采样点中优选,应综合考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地利用等情况,选择能反映调查区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总体状况的代表性水点,并依据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具体确定。6.1.26.1.2区域调查采样点应在区域控制的基础上,优先选择重要地下水水源地、国家级和省级地下水监测孔、大泉(泉群)、有系列分析资料的农用井、大型工矿企业自备井、矿山排水和油田供水井、重要污染源附近的监测井等井孔或水点。6.1.36.1.3区域调查地下水采样点,在山区和丘陵区按1组/100km
22、进行采集,平原地区按3组/100km4组/100km 进行采集。采样主要在枯水期进行,对主要水源地分析异常点进行检查采样,并采集相应的地表水样品。6.1.46.1.4在土壤污染、海(咸)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等地区适度加大采样密度。6.2地下水污染源调查6.2.1要求6.2.1.16.2地下水污染源调查6.2.1要求6.2.1.1调查方法以收集资料为主,调查为辅。6.2.1.26.2.1.2调查主要关注面上污染源和大的工业园。6.2.2调查目的6.2.2调查目的查明污染源的类型,污染物的主要组分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空间分布,污染物接纳场所的特征(包括废水排
23、放去向、接纳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场所及特征),水的利用情况、废水处理方式及状况,地面水污染情况、污染途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6.2.3调查方法6.2.3调查方法污染源调查以资料收集、整理为主,对重要污染源或重要潜在污染源应进行野外实地核查,按照附录B 中 B.4 和 B.5 要求分别填写潜在污染源调查表和取样调查表。6.2.4工业污染源调查6.2.4.1调查目的6.2.4工业污染源调查6.2.4.1调查目的了解研究区主要工业企业的分布位置、规模、种类,调查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量、排放过程和处理措施。6.2.4.2调查内容6.2.4.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a)工矿企业名称、厂址、性质、规模、占
24、地面积、产品、产量、污染物治理方式与工艺、运行费用等;污染物种类、数量、成分、性质,排放方式、规模、途径,排入浓度,排放口位置、类型、数量、控制方法及污染物造成的危害调查。b)调查时选择工业群中排放量大、排放范围广、废水中含有害物质浓度高的工矿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6DZ/T030820176.2.4.3调查手段DZ/T030820176.2.4.3调查手段工业废水排放量的调查可通过访问来进行,必要时对重点厂进行实测。测量排污量时要注意不同时间排放量的变化情况,掌握其排放规律,计算出平均值。6.2.4.4调查对象6.2.4.4调查对象工业废水的调查,主要涉及排放量,排放方式、规模、途径和排放口
25、位置,污染物种类、数量、成分及危害。工业废渣的调查,主要涉及废渣的排放量,所含有害物质,废渣处理方式和地点等。6.2.5农业污染源调查6.2.5.1调查目的6.2.5农业污染源调查6.2.5.1调查目的了解农田和城区主要绿化带的分布、面积、历史,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污灌区的分布情况。6.2.5.2调查内容6.2.5.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a)污灌区的污水成分、污灌范围、污灌次数和污灌量,多余污水入渗情况(必要时可选择典型地段进行实测)。b)农药品种,使用剂量、方式、时间,施用总量、年限,有效成分(有机氯、有机磷、汞制剂、砷制剂等)含量及稳定性等;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方式、时间,每亩”平均
26、施用量。c)水土流失情况。d)牲畜粪便堆放情况等。6.2.6生活污染源调查6.2.6.1调查目的6.2.6生活污染源调查6.2.6.1调查目的了解城市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途径。6.2.6.2调查内容6.2.6.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a)居民总人口数、流动人口数,人口分布、密度。b)医院有无化粪池及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废气的排放方法、排放量及有害物的种类和浓度。c)居民燃料(煤、煤气、液化气)构成,燃料来源、成分、消耗情况。d)城市垃圾种类、成分、数量,垃圾场的分布、规模,垃圾输送方式、处理方式、处理效果以及填埋历史等。6.2.7地表排污水系调查6.2.7地表排污水系调查调查监测区主要排
27、污水系(河流、渠、坑塘等)的分布、规模、类型及水质状况,重点调查与上述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密切相关的河流、坑塘。对于地表各种形式的污水坑、池、塘、库等,应调查其面积大小、容量、结构、衬砌情况、投入使用的时间,周边植被,包气带厚度和岩性,污水种类成分,排污规律、排放量,池中水位变化规律、渗漏情况等。坑塘附近有井孔等地下水点时,应取水样进行分析。排污渠道渗漏也应进行详细调查。1)1亩=666.6m。7DZ/T030820176.2.8编制污染源分布图6.2.8编制污染源分布图调查结束后应编制污染源分布图,具体要求见附录A 中 A.3。7已有监测网评价7.1评价内容根据已有监测井调查和监测点(水井
28、和泉)现状评价结果,对监测区地下水质监测点(水井和泉)的受损程度、淤堵状况、保护措施、监测层位清楚与否、监测数据完好状况及监测数据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7.2图件编制按照附录A 中 A.4 要求,编制监测区水质监测点(水井和泉)运行状况评价分布图。8地下水价值与污染评价8.1地下水质量评价8.1.18地下水价值与污染评价8.1地下水质量评价8.1.1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参照DZ/T02902015执行。依据地下水使用目的,还可采用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特殊用途的地下水质量评价,如生活、工业、农田灌溉、渔业、娱乐等。8.1.28.1.2分析水化学类型、矿化度、水化学组分等时空演变趋势
29、,按照附录A 中 A.5和 A.6 要求编制地下水化学图和地下水质量评价图。8.2地下水价值评价8.2地下水价值评价8.2.1地下水的总价值由开采价值和原位价值两部分组成,地下水的开采价值可以用地下水城市供水、工业供水、商业供水和农业供水产生的经济效益确定;地下水的原位价值主要包括:对地表水供水周期性缺水的调节,预防或减少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质,防止海水入侵,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提供游乐场所的排泄量。8.2.28.2.2本标准推荐利用地下水质量评价和地下水水源地分级两个要素,采用矩阵叠加法对地下水价值进行评价,具体方法见附录D 中 D.2。8.3污染源评价8.3污染源评价8.3.1特定污染源对地下
30、水污染的评价方法包括固体废物堆放场的污染评价、适用于农药的污染评价、酸性沉积物的污染评价和土地污染评价。8.3.28.3.2污染源灾害评价的方法分为两种:简单评判法和详细分级法。简单评判法应用现有污染源类型及其所处含水层位置的信息评价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威胁。详细分级法在调查污染源的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总量、污染物堆放方式、地层对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和污染物向地下水的迁移途径的基础上对污染源的灾害进行分级。8.3.3对污染源分级评价的方法见附录D 中 D.5。8.4地下水污染评价8.4地下水污染评价8.4.1地下水污染评价以地下水污染调查资料为依据,结合评价区的污染源分布、土地利用分区和水文8DZ/T
31、03082017DZ/T03082017地质条件进行。评价标准采用背景值或参照值。地下水污染单项评价计算公式为:某项指标的变化指数(I)=某项指标的实测含量(C)/某项指标的背景值或对照值(Co),其 中I 值越大,表明地下水污染程度越重。在进行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时,应对无机指标和有机指标的污染评价结果最后进行综合评判,从劣不从优。8.4.2有机污染组分评价参照 DZ/T02902015 执行。8.4.38.4.3分析地下水污染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8.4.48.4.4编制地下水污染评价图,具体要求见附录A 中 A.7。9地下水易污性评价9地下水易污性评价9.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易污性评价应重
32、点考虑潜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降水补给,兼顾地形、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含水层特征等因素。可采用 DRASTIC评价方法,参见附录C 中 C.1。9.2岩溶水易污性评价应重点考虑岩溶发育特征、地下水位上覆保护层特征、降水及入渗条件,兼顾地形、植被状况。可采用欧洲方法(PI方法或COP 方法),参见附录C 中 C.2 和 C.3。9.3地下水易污性评价结果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五个等级,参见附录D 中 D.3。9.4编制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具体要求见附录A 中 A.8。10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10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10.1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应根据含水层易污性、地下水价值、污染源等级等因素
33、综合评价。10.2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大小由地下水遭受污染的概率和污染后果的乘积表达,其中,遭受污染的概率为概化后的面状污染源污染等级,污染的后果为地下水防护紧迫性指标。地下水保护紧迫性指标主要由易污性分区和地下水价值评价分区叠加构成。评价方法参见附录 D。10.3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结果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五个等级。10.4编制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图,具体要求见附录A 中 A.9。11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设计11.1要求11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设计11.1要求11.1.1应在地下水质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监测密度和频率。11.1.211.1.2密度和频率设计应能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
34、和区域主要含水层,并能反映所在区域地下水系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质量的空间变化,并兼顾浅层污染源和水源地。11.1.311.1.3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密,非污染区稀。11.1.411.1.4地表水与地下水有密切水力联系时,应对地表水质进行监测,地下水采样频率与时间宜与地表水一致。11.1.511.1.5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兼顾实际采样的可行性、方便性,宜选取经常使用的民井、生产井以及泉水布设监测点。9DZ/T0308201711.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平原(盆地)11.2.1区域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11.2.1.1监测密度DZ/T030
35、8201711.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平原(盆地)11.2.1区域地下水质监测密度和频率11.2.1.1监测密度监测密度要求如下:a)区域监测密度的设计应在地下水风险性评价分区的基础上进行,参照以下推荐值:1)很高风险区按照6点/100 km10 点/100 km 布设;2)风险性高地区按照5点/100 km6 点/100 km 布设;3)风险性中等、低和很低的地区按照3点/100km4 点/100 km 布设。b)宜加强城市泉水的水质监测;c)城区可利用当地自备井进行监测;d)多层含水层区应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层监测;e)遵循上述原则,设计地下水质监测网,编制地下水
36、质监测网设计图,具体要求见附录A 中 A.10。11.2.1.2监测频率11.2.1.2监测频率根据监测网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结合工作地区地下水年内变化规律,对不同位置和层位的监测井可以设计不同的监测频率:a)很高风险区的监测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b)高风险区的监测点,每年取样2次(枯、丰水期各取样1次);c)中等、低、很低风险区的监测点,每年取样1次(枯水期);d)地表水监测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11.2.2污染源及附近11.2.2.1监测密度11.2.2污染源及附近11.2.2.1监测密度监测密度要求如下:a)重点污染源中的点源和线源应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布设专门的污染
37、监测点;b)监测目标层以最上部含水层为主;c)在污染源的上游附近,布设地下水质背景监测井;d)在污染源的下游附近,布设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能监测地下水污染晕的范围和发展趋势。具体参照 GB168892008。11.2.2.2监测频率11.2.2.2监测频率监测频率要求如下:a)背景监测点每年取样1次(枯水期);b)污染监测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次)。11.2.3重点地区11.2.3.1监测网密度11.2.3重点地区11.2.3.1监测网密度重点地区地下水质监测应参照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规范。10DZ/T03082017DZ/T03082017水源一级保护区(100 d)、水源
38、二级保护区(第四系松散层为10a,岩溶区为5a)、水源准保护区(25a)及汇流区按照密度由高到低的原则布设地下水质监测井。由供水部门负责监测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汇流区应纳入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11.2.3.2监测频率11.2.3.2监测频率水源二级保护区每年监测4次(每季度取样1次),水源准保护区每年监测2次(枯、丰水期各取样1次)。11.3岩溶水地区监测网密度设计11.3.1监测点密度11.3岩溶水地区监测网密度设计11.3.1监测点密度监测点密度要求如下:a)岩溶发育均匀的区域及红层覆盖岩溶区,按照岩溶水易污性评价结果布设监测点,参照以下推荐值:1)易污性很高和高的区域按照4点/100km
39、6点/100km布设;2)易污性中等的区域按照2点/100km4点/100 km 布 设;3)易污性低和很低的区域按照0.5点/100km2点/100km布设。b)岩溶发育不均匀的区域,按照0.5点/100 km1点/100km布设监测点,对于大的地下水暗河系统应控制主要的出口、入口、部分天窗和流量变化地段,小的地下暗河系统应控制主要的出口;泉水以控制枯、平、丰水期水质动态为原则,丰水期适当加密。c)对区域洪涝灾害具有重要影响的岩溶流域等,根据需要布设监测点。11.3.2监测频率11.3.2监测频率监测频率要求如下:a)自动水质监测宜1次/h;b)重要水源地和泉水点,每年取样4次(每季度取样1
40、次);c)其他点宜每年取样2次(枯、丰水期各取样1次)。11.4裂隙水地区11.4.1监测点布设11.4裂隙水地区11.4.1监测点布设监测点布设应考虑以下因素:a)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b)裂隙水的类型、运动特征。11.4.2监测点密度11.4.2.1风化带裂隙水地区监测点密度11.4.2监测点密度11.4.2.1风化带裂隙水地区监测点密度依据风化裂隙水呈壳状(带状)分布的特点,监测网布设可按网格设计,监测点密度按照3点/100km4点/100 km 布设。11.4.2.2层状裂隙水地区监测点密度11.4.2.2层状裂隙水地区监测点密度存在于成层的脆性岩层(砂岩、玄武岩等)原生裂隙和构造裂隙构
41、成的层状裂隙水分布特点,测网布11DZ/T03082017设可按网格设计,监测点密度可按照3点/100km4点/100km 布设,重要开采区可适当加密。11.4.2.3脉状裂隙水地区监测密度11.4.2.3脉状裂隙水地区监测密度存在于断裂破碎带、火成岩体的侵入接触带、岩脉节理的水,依据脉状裂隙水的分布特点,监测点密度可按照3点/100km4点/100km 布设,重要地段可适当加密。11.4.3监测频率设计11.4.3监测频率设计监测频率设计要求如下:a)对于丘陵和山区供水的重要水源,可依据裂隙水开采利用现状,结合工作地区地下水年内变化规律,每年取样1次(枯水期);b)在重点开采区可每年取样2次
42、(枯、丰水期各取样1次)。11.5监测内容11.5监测内容监测内容包括:a)应按照附录E 所列项目进行监测,并根据地下水用途和可能出现的污染物选测有关监测项目b)生活饮用地下水根据GB57492006 中规定的项目调整选取;11.6监测成果的表现形式11.6监测成果的表现形式监测成果应以电子表格形式存储与提交。12成果编制与提交12.1成果要求12.1.112成果编制与提交12.1成果要求12.1.1成果包括报告、图件、表格及其他野外调查资料等。12.1.212.1.2所有成果应同时提交纸介质材料和电子文档。12.1.312.1.3纸介质材料的报告、图件和表格均应单独装订成册。12.1.412
43、.1.4所有成果的电子文档均应刻录成数据光盘,并附文档说明。12.1.5图件数据应同时提供栅格文件和矢量文件,其中矢量文件应包括工程文件、各要素文件、图例、比例尺及投影方式等,各要素文件应以单要素内容表示,每一要素为一个独立图层。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格式提供的矢量文件,应提供字库和图库文件。12.1.6图件的工程文件应置于以图名命名的相应文件夹下,不同图件不能共用文件夹。12.2报 告12.2报 告按照附录F 的要求编制监测区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12.3附 图12.3附 图12.3.1附图包括:a)地下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图;b)监测区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及质量评价图;c)污染源分布图;d)地下水化
44、学图;1212DZ/T03082017e)地下水质量评价图;f)地下水污染评价图;g)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图;h)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图;i)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图。12.3.2图件的具体编制要求见附录A,编图宜采用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也可与工程建设方达成一致,确定所用软件工具。12.4附 表12.4附 表12.4.1附表包括:a)地下水质监测网现状调查表;b)潜在污染源调查表;c)取样调查表。12.4.2表格的具体表式参见附录 B。13DZ/T03082017DZ/T03082017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图及编制要求附图及编制要求A.1一般要求一般要求A.1.1成果图件应在深入分析已有资料和最
45、新调查成果及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A.1.2成果图件应符合有关要求、表示方法合理、层次清楚,清晰直观,图式、图例、注记齐全,便于读图,图面主要内容应包括:图名、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图例和图签。A.1.3图名与比例尺、图廓的间距和字体、字号按规定执行,但可根据图面情况整饰,以美观协调为宜。A.1.4工作底图采用最新地理底图、地质图或水文地质图。地理要素编绘方法参照 DZ/T01571995。A.1.5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数字化成图,图形文件命名清晰并与工程文件一起存储。A.1.6成图比例尺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附图接合表(分多幅时);对一张图分两幅以上的图件,为表明其相互关系时,应在每幅
46、图的图廓外左上角绘制其相邻幅的接合标识框,在框内标明图幅编号,确认为该图幅时框内用斜影线表示。A.1.7A.1.7图件有一套图式图例,其大小尺寸按规范规定的标准绘制,其中的花纹注记符号与图面一致,便于阅读识别。专题要素图例置前,按照面、线、点的顺序排列。常用图例参照GB/T1453893,其他图例参照GB/T9582015。A.1.8凡为独立图件的附图均应标绘图签,其位置设在图面的右下方,便于折叠露出查找。图签标绘要求如下:a)两拼幅以上的附图,以最后一幅标绘图签为原则,其他各幅均标绘简易图签,其位置设在图边外右下角,同时各接合图幅在邻接位置标绘接合图式,以示相互关系。b)图签长90mm,高5
47、0mm;第1列和第3列项目栏长20mm;第2列和第4列项目栏长为25mm;第1行图名行高8mm;第2行行高7mm。附图图签式样见表A.1。表表A.1图签式样表图签式样表提交报告单位名称图名拟编图号清绘顺 序号审核比 例尺技术负责人制图日期单位负责人资料来源A.2监测区地下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图A.2.1监测区地下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图A.2.1图名:地下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图。A.2.2地理要素:包括地形等高线、控制点、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的分布;重要城镇、村庄;重要的供水14个DZ/T03082017DZ/T03082017水源地等。其他内容根据工作需要情况取舍。地理要素编绘方法参照 DZ/T01
48、571995。A.2.3地质环境条件要素:包括主要地质构造、控制性水点(如井、泉)、断层性质、地下水溢出带、地质界线等。图件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A.2.4工作区范围:监测区边界。A.2.5地下水质监测点现状分布要素:包括水质监测点类型及其编号。监测点类型主要按照所监测的含水层类型(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监测深度(浅层、深层)或地表水等分类,类型可用颜色、形状及其大小分别或组合表示。监测点分布要素表示方法及图例见表A.2。表表 A.2监测点分布要素表示方法及图例监测点分布要素表示方法及图例序号类别中文图例序号类别中文图例1监测井淤堵分类未淤堵12监测点类型专门性监测点2轻微淤堵13临时
49、性监测井3中等淤堵14监测层位第四系潜水(无红色箭头指示点)4严重淤堵15第四系承压水5监测井损坏分类完好16第四系混合水6轻微损坏17基岩裂隙水7严重损坏18监测层位不清8监测点级别国家级19监测手段自动监测9省级20手动监测(无向左蓝旗指示)10地区级11县级和企业级A.3监测区污染源分布图A.3.1A.3.1图 名:污染源分布图。A.3.2地理要素:包括地形等高线、控制点、地表水系、水库、湖泊的分布;重要城镇、村庄;重要的供水水源地等。其他内容根据工作需要情况进行取舍。地理要素编绘方法参照 DZ/T01571995。A.3.3地质环境条件要素:包括主要地质构造、控制性水点(如井、泉)、断
50、层性质、地下水溢出带、地质界线等。图件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15DZ/T03082017DZ/T03082017A.3.4工作区范围:监测区边界。A.3.5污染源分布图要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活动、畜牧农业等方面产生的点、线、面状污染源。具体污染源的分类见表 A.3。A.3.6常用图例参照GB/T1453893,具体各种污染源所对应的图例见表 A.3。表表A.3污染源分类及图例污染源分类及图例序号图例中文MapGIS系统库编号点源1无废水排放系统的独立住宅5142化粪池、污水坑5153污水灌溉农田5164低级废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5175污水地表汇集池5186硬化路面径流5197有污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