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ZT 0268-2014 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pdf

上传人:mengk****6310 文档编号:98027539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PDF 页数:80 大小:99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版)DZT 0268-2014 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清版)DZT 0268-2014 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清版)DZT 0268-2014 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清版)DZT 0268-2014 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pdf(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35.240.70L6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682014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quality for geological data2014-10-23发布2014-10-23发布2014-12-30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 布IDZ/T 02682014目次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符号.13.1术语和定义.13.2符号.34总则.44.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通则.44.2数字地质

2、数据质量元素.44.3数字地质数据缺陷分级.54.4数字地质数据质量的衡量指标.54.5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65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75.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项.75.2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方式.75.3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方法.106数字地质数据质量评价.116.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116.2数字地质数据质量评价规则.127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实施.127.1检查与评价流程.127.2检查与评价依据.157.3过程检查.157.4验收检查.157.5质量评价.197.6复核与复检.227.7监督抽检.22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缺陷分级.23附

3、录 B(规范性附录)检查项及其代码表.26附录C(规范性附录)验收抽样方案表.28附录 D(规范性附录)监督抽样方案表.36附录 E(资料性附录)数据抽样方案示例.43附录 F(资料性附录)数据抽样方法示例.45附录 G(资料性附录)多级表数据抽样方案示.47DZ/T 02682014附录 H(资料性附录)数据质量报告格式.50附录I(资料性附录)数字地质数据抽样方案特性.52附录 J(资料性附录)1:5万地质图数据库质量检查与评价示例.55参考文献.76DZ/T02682014DZ/T02682014前言前言本标准根据提高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4、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要求编写。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同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景朝、姜作勤、李军、童小华、王振华、王芳、梁丹、郭佳、宋越。1DZ/T02682014DZ/T02682014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1范 围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地质数据的质量元素、缺陷分级、检查项、验收与监督抽样检验方法、检查与评价的规则及方法,以及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流程与实施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已有资料数字化建库和基于野

5、外或现场数据数字化采集建库的数据生产过程质量检查与控制,数据验收过程的质量检查与评价以及数据质量的监督检验,地质数据库(集)建设规范中相关质量要求的编写等。项目质量的监督抽样检验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4200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2828.11200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10111-2008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

6、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T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13362008地理信息质量评价过程GB/T213372008地理信息质量原则3术语、定义和符号3术语、定义和符号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3.1术语和定义3.1.1数据质量元素3.1术语和定义3.1.1数据质量元素data quality element说明对数据规范或用户要求符合程度的数据质量特性。注:对于数据而言,完整性、逻辑一致性、数据源有效性等质量特性都可以是数据的质量元素。数据质量元素可分为不同的级别。3.1.23.1.2个体item质量检查

7、的基本单元,又称检验单元。可以是图幅、要素、实体或数据项。3.1.3检验批3.1.3检验批lot根据同一技术要求生产并汇集在一起进行抽样检验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简称批。注1:根据 GB/T 2828.12012与 GB/T 183162008 改写。注2:监督抽检的检验批称为监督批。2DZ/T026820143.1.4批 量lot size批中所含个体的数量,注:根据GB/T 2828.12012改写。3.1.5样本sample从检验批中抽取的用于检查的一个或一组个体。注:根据GB/T2828.12012 改写。3.1.6样本量样本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注:根据 GB/T

8、 2828.12012改写3.1.7缺陷3.1.7缺陷defect质量元素不满足数据规范或用户要求。注:本标准中“缺陷”前概念与国家相关抽样检验标准以及抽样检验的相关书籍中的“不合格具有租同的含义。在上述标准和书籍中,同样存在缺陷的概念,且与不合格的概念是不同的。本标准中使用的“缺陷”,来源于GB/T 183162001,而且在数字地质数据检查评价的相关标准与规定中广泛使用,故在本标准由沿用了这种习惯说法。3.1.8轻缺陷3.1.8轻缺陷light defect个体的一般质量元素不符合规定,或个体的质 量元素 轻微不符合规定,对用户使用有轻微影响。3.1.9重缺陷3.1.9重缺陷senious

9、 defect个体的较重要质量元素不符合规定,或个体的质量元素较严重不符合规定,对用户使用有较大影响。3.1.10严重缺陷3.1.10严重缺陷the more serious defect个体的重要质量元素不符合规定,或个体的质量元素严重不符合规定,对用户使用有重大影响。3.1.11极严重缺陷3.1.11极严重缺陷the most serious defect个体的极重要质量元素不符合规定,或个体的质量元素极严重不符合规定,以致不经返工处理不能提供用户使用。3.1.12每百个体缺陷数nonconformilies per 100 items(in a lot or sample)3.1.12每

10、百个体缺陷数nonconformilies per 100 items(in a lot or sample)样本(或批)中缺陷数除以样本量(或批量),再乘以100。注1:根据GB/T2828.12012 改写。注2:对于具有不同级别缺陷的样本或批,缺陷数为除极严重缺陷外所有其他级别的缺陷按比例等价换算后的最低级别缺陷个数。3.1.13不合格品3.1.13不合格品nonconformingitem所含缺陷数不符合要求的图幅或实体。3DZ/T026820143.1.14不合格品百分数percentnonconforming(inalotorsample)样本或批中不合格品数除以样本量或批量,再乘

11、以100。注:根据 GB/T 2828.12012 改写。3.1.15接收质量限acceptablequalitylevelAQL可接收的批数据的最大每百个体缺陷数或不合格品百分数。注:根据 GB/T 2828.12012改写。3.1.16抽样检验samplinginspection利用所抽取的样本对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检查项进行检查。并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的活动。注:根据 GB/T 3358.2-2009改写。3.1.17抽样方案samplingplan规定每批应检查的样本量和有关批数据接收准则的具体方案,用(n,Ac)表 示 为 样 本 量,Ac 为接收数。3.1.183.1.18声称质量水平

12、declared quality leverDQL监督批中允许的不合格品数前上限值注:根据 GBT2828.112008改字3.1.19不合格品限定数limiing3.1.19不合格品限定数limiingmumber ofmumber of nonconformingnonconformingitemsitemsL基于声称质量水平,对所研究的监督批的样本中允许出现的不合格品数的最大数自。注:根据 GBT2828112008改写。3.1.20数据集3.1.20数据集dataset可识别的数据集合:注:数据集无大小限制,可以由若于数据集(库组成,也画以是一个数据华()的一部分。如不同比例尺地质图空

13、间数据库可组成地质图数据集,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中的一幅图或一幅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的一个图层也是数据集。注:根据 GB/T176942009 改写。3.1.21检查项3.1.21检查项inspected entry数据质量的检查内容,是质量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单元。注:根据 GB/T183162008 改写。3.2符号3.2符号M全检/抽检中与单个检查项各级别缺陷等价的最低级别缺陷数之和。U全检/抽检中单个检查项的实际百单位个体缺陷数。S 金/轴全检/抽检中单个检查项得分。4DZ/T026820144总则4.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通则4总则4.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通则4.1.1数字

14、地质数据包括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以属性为主的数据(包括点空间数据)、符号化制图数据和格网数据(包括影像数据和栅格数据)等类型。4.1.2数字地质格网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按照 GB/T183162008的规定执行。4.1.3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以属性为主的数据(包括点空间数据)、符号化制图数据质量的检查与评价执行本标准。4.1.4本标准为通用标准,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类数字地质数据的特点与检查评价的要求,按照选择、细化、扩展的原则,调整质量元素、缺陷分级、检查项和评价规则等,确定适用的质量检查与评价要求或编写实施细则。4.2数字地质数据质量元素4.2数字地质数据质量元素数据质量元素是数据质量的描述

15、框架,通常分为两级,一级数据质量元素是具有相同性质的二级质量元素的集合,二级质量元素描述数据质量的具体特性。本标准根据 GB/T213372008,结合数字地质数据特点,确定了数字地质数据质量元素。数字地质数据质量元素包括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定位准确度、属性数据准确性、图面整饰规范性和数据源有效性等一级质量元素及相应的二级质量元素,其组成与描述见表1。表 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元素表 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元素一级质量元素描述二级质量元素描述数据完整性数据集(库)、要素或实体及其属性的多余或遗漏多余数据集(库)中存在不需要的数据,如多余图层、要素等遗漏遗漏数据集(库)、数据集(库)中遗漏应有的

16、数据,如遗漏图层、要素等逻辑一致性对数据集(库)结构、数据集之间、属性及关系的逻辑规则的符合程度概念一致性与标准或规范规定结构的符合程度,如与数据库标准结构的符合程度值域一致性值对值域的符合程度,如代码在代码表范围内,值符合值域范围并满足值域运算关系格式一致性数据格式和命名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数据文件命名或数据格式等拓扑一致性拓扑特征的准确度,如要素类型定义正确、多边形封闭、多边形之间空间关系正确、结点关系正确等多数据集相关内容的一致性基于野外数据数字化采集建库不同阶段生成的多个数据集相关内容的一致性;相邻图幅间接边要素的类型、位置、属性的一致性5DZ/T02682014DZ/T0268201

17、4表 1(续)一级质量元素描述二级质量元素描述空间定位准确度空间位置的准确度空间定位基础坐标系、投影参数、图廓点、坐标网交点、控制点坐标等的准确程度校正精度校正控制点数目与分布的合理性,校正后数据符合精度要求采集精度要素位置与可以接受的值或真值的符合程度包括扫描和矢量化精度,形态控制精度等属性数据准确性定量属性的准确度、定性属性的正确性、要素及其属性分类的正确性分类的正确性要素及其属性分类与实际或参考数据集的符合程度定性属性正确性定性属性正确性,如岩性描述的准确性定量属性准确性定量属性正确性,如样品化验分析值的准确性图面整饰规范性符号、注记和图廓整饰的规范性注记规范性注记正确、可读,压盖关系合

18、理符号规范性符号正确、定位准确、表示合理;线划形态符合要求、线型设置正确;网纹类型、颜色、高度、宽度和透明系数等参数设置正确要素压盖关系符号与符号、符号与其他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压盖关系合理图廓整饰规范性图廓整饰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图面结构搭配合理,美观;公里网和经纬网线合理数据源有效性数据源完成的时间、介质、质量和资料分布状况等与要求的符合程度4.3数字地质数据缺陷分级4.3数字地质数据缺陷分级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中,用“缺陷”量化检查中出现的各类不符合规定的问题。本标准用质量元素的重要程度和质量元素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严重程度划分缺陷的级别,并将缺陷分为四级,即极严重缺陷、严重缺陷、重缺陷、轻缺

19、陷。为便于质量评价,赋予除极严重缺陷以外的其他3个缺陷级别之间一定的等价关系,推荐等价换算比例为9:5:1,即1个严重缺陷相当于9个轻缺陷,1个重缺陷相当于5个轻缺陷。有些数据的检查需要将多个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记为一个轻缺陷,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当被检查数据表中的数据项特别多时,为提高质量评价的准确度,可适当扩充缺陷级别,并根据评价需要给出不同级别缺陷之间的等价关系。例如,为了对矿产地数据进行更精细的评价,除极严重缺陷外扩充为五级,即严重缺陷、重缺陷、次重缺陷、轻缺陷、次轻缺陷,等价换算比例为16:9:5:2:1。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以属性为主的数据(包括点空间数据)和符号化制图数据

20、的缺陷分级及不同级别缺陷的等价换算比例见附录A。4.4数字地质数据质量的衡量指标4.4数字地质数据质量的衡量指标数字地质数据的质量采用计数的方法衡量,分为两种质量指标,即批中不合格品百分数和每百个个体所含缺陷数。多图幅数据使用前者,幅内数据及以属性为主的数据使用后者。对于监督抽样检验,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小,本标准采用批中允许的不合格品数作为质量指标。6DZ/T026820144.5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4.5.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主要阶段DZ/T026820144.5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4.5.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主要阶段数字地质数据的质量检查与

21、评价分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与控制、验收过程的质量检查与评价、复核复检过程的质量检查与评价三个主要阶段。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贯穿数据生产、验收、复核复检和监督抽检的全部过程,数据质量验收时进行数据质量评价,复核复检是否进行质量评价视具体要求而定。4.5.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控制4.5.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控制数字地质数据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与控制主要包括利用现有资料建库的过程检查与控制,野外数字化采集数据建库的过程检查与控制。生产过程中实行两级质量检查制度。一级检查是对数据生产过程如野外数据采集、样品测试分析和纸质资料的数字化等各种手段获取数据进行的质量检查,分为作业人员自检、互检和项目组

22、抽检。二级检查是在数据生产完成后,在生产单位质量管理或相关部门监督或参与下,项目组(或委托其他人员)对准备提交验收的数据进行的质量检查。三级检查应覆盖全部数据集,可恨据具体情况确定全检或抽检。两级检查木可银失,旨在发现数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进行质量评价。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错误要进行逐一修改,修改后进行复查,通过复查属方可进行下一级检查或验收。记录检查、修改及核实的情况与结果,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格式参见表2。数据生责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根据生产情况填写工作日志,格式参见表3。检查修改记录和工作自志作为数据质量检查记录。以备验收时审查表 2 又数据生 产检查表阶段检查类别自检口、互检口、抽检检查

23、内容间题描述间题处理核实检查人签名.作业人签名检查人签名,质量管理(或项目)负责人签名:表3数据生产工作日志表表3数据生产工作日志表日期:年月日序号日期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业人签名4.5.3验收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评价4.5.3验收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评价数字地质数据实行两级验收制度,即生产单位组织的初审(预验收)和任务委托单位(机构)组织的验收。初审是在二级检查的基础上生产单位组织的预验收。通常采用全检和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在检查与评价的基础上给出初审结论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评述。初审重点是确定任务是否完成、质量7DZ/T02682014是否达到验收要求。验收是在数据质量通过

24、初审后,由任务委托单位(机构)组织专家或委托有关机构按照相关标准或要求进行验收。通常进行抽检,要求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质量评价并给出验收结论与质量报告。4.5.4复核与复检的检查与评价4.5.4复核与复检的检查与评价经验收合格的数据,承担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与质量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完成后提交任务委托单位(机构)复核,复核只针对验收时发现的问题进行100%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可调整评价结论。验收不合格的数据返回项目承担单位修改或重做,完成后进行复检即重新检查和验收,复检时进行加严检查,由任务委托单位确定评价规则并给出评价结论。必要时复核与复检可以重复多次,4.5.5监督抽检4.5.5监督抽检数据质量监

25、督抽检指由生产任务的下达单位(机构)组织的抽样检验。旨在发现数据质量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生产单位采取改进措施提高质量,达到数据生产的技木要求。在数据生产的任何阶段都可能进行监督抽检5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5.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项根 据一级质量元素和二级质量元素划分出卷 干检查项。其体检查项见附录 B。为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质量检查和缺陷的 归类统计,对检 查 项进行编码。检查项代码由五位数字码组成,结胸见图1。代码的第一位为 一 级质 量元素代码第二位为一 级质量元素代码,后三位为质量元素所含检查项的顺序码。代 码 表见 附 录B检查项顺序码质量元素代码图 1 检查项代码结构图图 1

26、检查项代码结构图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对检查项进行选择或扩充。扩充检查项的代码应在现有代码表的基础上按顺序增加。5.2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方式5.2.1概述5.2.1.1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5.2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方式5.2.1概述5.2.1.1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数字地质数据质量的检查方式分为全数检验(全检)和抽样检验(抽检)。全检:对批数据中的所有个体进行逐一检查,并根据相关标准或要求判定其是否合格的检验。生产过程的数据质量检查主要采用全检,某些重要的数据在验收阶段也可能要求全检。抽检:从批数据中抽取适当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对其进行全数检验,并根据相关标准或要求判定其是否可以接收的检验。抽

27、检是用样本的质量判断批质量的一种方法。原则上能够用计算机自动检查的一律全检,对检查量大、检查过程复杂、需要人工检查的检查项一般采用抽检。5.2.1.2实施抽样检验的数据应符合的条件5.2.1.2实施抽样检验的数据应符合的条件进行抽样检验的数据应具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质量特性,而且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生产条件应相8DZ/T02682014DZ/T02682014同或基本相同,即在统一的标准或规范指导下,由基本相同的数据源、在基本相同的时段以及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软硬件条件下生产的数据。5.2.1.3验收抽样检验与监督抽样检验5.2.1.3验收抽样检验与监督抽样检验根据检验的目的,抽样检验分为验收抽样检验

28、与监督抽样检验两类。验收抽样检验的目的是确定批数据是否可接收,以较低的耗费获取质量符合标准或要求的批数据,它主要关心肯定结论的正确性。监督抽样检验是由第三方对数据独立进行的检验,其主要目的不是评估批数据的质量水平,而在于发现不合格的批,它主要关心否定结论的正确性,而不保证肯定结论的正确性。数字地质数据的两级验收通常采用验收抽样检验,应按7.4.5规定的要求实施。数字地质数据质量的监督抽检应采用监督抽样检验,按本标准7.7 规定的要求实施。5.2.2抽样方案5.2.2抽样方案抽样方案是规定批数据应检查的样本量和有关批数据接收准则的具体方案,用(n,Ac)表示,n 为样本量,Ac 为接收数。其含义

29、是从批量为N 的批中抽取n 个个体构成样本,并对样本全检,样本中包含的不合格品数或缺陷数小于或等于Ac 时接收该批。在批量小于8时由专家确定抽样方案。与验收抽样检验和监督抽样检验相对应,本标准提供验收与监督两种抽样检验方案。5.2.2.1验收抽样方案5.2.2.1.1概述5.2.2.1验收抽样方案5.2.2.1.1概述验收抽样检验方案包括连续性批正常、加严、放宽与一次性批检验方案。由多年持续生产的数据组成的批,称为连续性批数据,如国家1:20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数据的生产不具有持续性,一次性生产的数据组成的批为一次性批数据,如矿业权核查数据库。验收抽样检验方案由下列内容组成:a)数字地质数据连

30、续性批和一次性批检验的样本量表;b)与连续性批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对应的抽样方案表。一次性批数据采用连续性批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表;c)连续性批数据的正常、加严与放宽检验规则。连续性批数据的抽样方案在GB/T21336的原则指导下,参考 GB/T2828.1制定的计数抽样方案;一次性批数据的抽样方案采用样本量增大两级的连续性批正常检验抽样方案。5.2.2.1.2接收质量限(AQL)5.2.2.1.2接收质量限(AQL)AQL 是确定验收抽样方案的重要参数。无论连续性批还是一次性批数据均使用AQL 和批量查找抽样方案。本标准中AQL的取值范围为0.0150。AQL的值等于或小于10时适用于不合格品百

31、分数或每百个体缺陷数作为质量指标的检验,AQL的值大于10时适用于以每百个体缺陷数作为质量指标的检验。5.2.2.1.3连续性批抽样方案表5.2.2.1.3连续性批抽样方案表连续性批数据的样本量表见附录C 的表 C.1;连续性批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表见表 C.2;连续性批加严检验抽样方案表见表 C.3;连续性批放宽检验抽样方案表见表 C.4。5.2.2.1.4连续性批抽样方案的查找5.2.2.1.4连续性批抽样方案的查找数据抽样方案的查找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根据批量和检查的严格程度查找样本量表确定样本量;第9DZ/T02682014DZ/T02682014二根据样本量和AQL 查找相应的抽样方案表确

32、定接收数。连续性批抽样方案查找的具体步骤如下:a)查找样本量根据批量 N 和检查要求,从表 C.1 中的正常、加严或放宽列中查出相应的样本量n。b)查找接收数根据检查要求(正常、加严或放宽),在表 C.2、表 C.3 或 表 C.4 的样本量列确定样本量所在行,在 AQL 数值栏查找规定的 AQL 值所在列,样本量所在行和 AQL 所在列交叉处的数字即为接收数 Ac,若交叉处为箭头则采用箭头所指的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抽样方案。若交叉处为加粗的一组双格数字,这时需要进行样本量降级处理。双格处上格为接收数,下格为样本量,此时,应按查到的样本量重新查找接收数。样本量降级处理只进行一次。样本量 n 与接收

33、数 Ac 构成抽样方案,示例见附录 E 的 E.1。5.2.2.1.5连续性批数据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规则5.2.2.1.5连续性批数据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规则连续性批数据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规则如下:a)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采用抽样检验方式检查数据质量,则应加严检验b)在数据验收检验的过程中,如果样本数据不符合质量要求,则应在后续检验中加严检验;如果样本数据质量普遍较好,则实施放宽检验;c)连续性批数据的首次验收应加严检验;d)验收阶段如果质量验收结论为优秀,复核时应放宽检验;如果质量验收结论为良好,复核时按正常检验;如果质量验收结论为合格,复核时按加严检验;如果验收结论为不合格,应进行复检,复

34、检时采用加严检验。5.2.2.1.6一次性批数据的抽样方案5.2.2.1.6一次性批数据的抽样方案一次性批数据抽样方案的样本量表见表C.1,抽样方案表见表 C.2。一次性批数据样本量查找表C.1 的一次性批列,接收数查找的步骤和方法与连续性批正常检验的查找方法相同,示例见 E.2.1 中的示例2。5.2.2.2监督抽样方案5.2.2.2.1概述5.2.2.2监督抽样方案5.2.2.2.1概述监督抽样以图幅或记录为个体进行抽样。监督抽样检验方案中,使用声称质量水平 DQL 作 为 质量指标,使用不合格品限定数L 作为判定数。本标准给出的监督抽样方案将 GB/T2828.112008 抽样方案表的

35、批量范围从250扩大到1000,采用与国标相同的超几何分布原理推导抽样方案,当批量大于1000时,符合GB/T2828.42008的要求。5.2.2.2.2质量检验水平5.2.2.2.2质量检验水平监督抽样检验方案分I 级和级两个质量检验水平,级比I 级高。级检验水平对应的样本量比 I 级检验水平对应的样本量大,对不合格批的漏判概率小。使用者应根据监督抽检的需要确定采用的检验水平。在 第I 级检验水平的抽样方案中规定L=0,在第级检验水平的抽样方案中规定 L=1,即监督批样本中允许出现的最大不合格品数分别为0和1。5.2.2.2.3监督抽样方案查找方法5.2.2.2.3监督抽样方案查找方法第

36、I 级检验水平的抽样方案表见表 D.1,第级检验水平的抽样方案表见表 D.2。10DZ/T02682014DZ/T02682014表D.1和表 D.2 中的第 一 行N 为批量,DQL 为质量指标,根据批量和质量指标 DQL 查找样本量。(n,0)或(n,1)构成抽样方案,含义是从批量N 中 抽 取n 个样品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全检。对于前者,在检验中,只要出现一个不合格品,则判定该监督批不合格。对于后者,允许样本中存在1个不合格品。如果出现2个或2个以上不合格品,则整个监督批不合格。在查找抽样方案时,当实际批量小于1000,且与表中给出的批量值不相等时,采用与实际批量最接近的右侧值为批量。当

37、实际批量大于1000时,则按7.7的规则处理。示例见 E.2。5.2.3抽样方法5.2.3抽样方法数字地质数据的抽样方法包括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非统计抽样方法主要指判断抽样,是应用专家知识和经验进行的抽样,也称目的抽样。在本标准中主要用于批量小于8或空间分布不均匀数据的空间抽样。选择抽样方法的原则是保证抽出的样本能够充分代表批。无论验收抽样还是监督抽样,选取与使用抽样方法的原则基本相同5.2.3.1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方法的核心是随 机 抽 样,即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使批中的每个个保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机会,以保证样水的代表性。本标准除采用

38、了GRZT=OL12008中 规 定 的 简 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方法外,还屎用了整群抽 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批里随机地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也称单纯随机抽样。量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 础 一常用的实现方法包抵 抽签法和随机数 法。系统抽群将批中的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抽取某个体作为初始单元,然后按事先确定的规则抽取其他样本单元。系统抽样方法可按时间、全间、图幅或记录编号的顺序抽取,其代表性强,实施简单,在数据质量 抽样检验中常与整群抽样组合使用。见附录 下 的 示 例 1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将批分 割成互不重叠的子批(层)然

39、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各层的样本构成总样本。分层抽样适用于同一批数据是由不同单位或个人生产的情况。分层抽样方法的示例见附录 F 中的示例2和示例3。整群抽样是将批分为作多群,每群由个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随机地抽取若干群,并由所抽群中的所有个体组成样本。整群拥样适用于以表的形式存储的属性数据,如前产地、钻孔、自然重砂和地质灾害数据库等。整群抽样方法的示例见附录F 中的示例4。5.2.3.2空间抽样5.2.3.2空间抽样空间抽样是基于空间分布形态在一定区域内抽取样本的方法。本标准的空间抽样方法是一种判断抽样,空间抽样适用于图幅数据(包括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和符号化制图数据)组成的批

40、。下述两种情况都需考虑空间分布,使抽出的样本能够代表批数据的质量。一是从多图幅数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图幅(幅间抽样),二是从单图幅数据内选择一定区域抽取要素(幅内抽样)。空间抽样方法示例见附录F 中的示例5。5.3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方法5.3.1概述5.3数字地质数据质量检查方法5.3.1概述数字地质数据质量的检查方法包括计算机软件自动检查、人机交互的计算机辅助检查和人工判别检查三类。在实施检查时应根据检查项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11DZ/T026820145.3.2计算机自动检查DZ/T026820145.3.2计算机自动检查计算机自动检查是指应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质量进行的检查,主要包括标准模

41、板分析检查、约束条件分析检查和计算检查。具体描述如下:a)标准模板分析检查: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规定的结构、命名规则或代码表等建立的模板与待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用于检查数据库结构、数据表结构与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和数据的完整性等,如属性结构、属性设置、要素分层、文件命名及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符合程度。b)约束条件分析检查:可用于对空间要素拓扑规则、属性与要素的对应关系、属性表之间关系和属性数据项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检查c)计算检查:采用统计等理论计算来判断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主要用于空间定位基础精度、校正精度和通过计算获得的属性数据。如图廓点、坐标网交点控制点坐标、扫描或矢量化数据的校正精

42、度等5.3.3计算机辅助检查计算机辅曲检查是指在无法实现计算机自动检查时所采用的人机交互检查。计算机辅助检查主要包括放大漫游检查、数据关联检查和数据格式转换检查等。具体描述如下:a)屏幕显示检查:通过 计算机屏幕显示(放大、缩小、拖动)对数据进行检查。可用于检查空间数搪的地理覆盖范围、套合程度和接边一致性等,如有描矢是化图和原图的套合程度、要素无遗漏或多余、等高线的属性值和水系方 向的正确 性等。b)数据养联检查:根据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属性之间以及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联正确性来判断数据正确性的检查。如通过不同图层数据的 登加显示,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通过将相关数据集、要索和属性内容进行关

43、联,判 定一致性,通过关铋字对具有对应关系的属性表(特别是多级表及外挂表数据)进行关联。c)数据格式转换检查:将空间数据转换成文本数据或将有空间特性的文本数据转换成空间图形数据,利用空间图形数据的可视性和文本数据的可计算性对数据进行正确建检查。如通过将带有坐标的属性数据转换成空间数据,并与其他图层套合,检查属性数据的正确性。5.3.4人工检查5.3.4人工检查检查人员根据有关标准或要求进行的数据检查。主要用于计算机软件难以实现的数据检查。人工检查主要包括实地检查、对比检查和打印输出检查等。具体描述如下a)实地检查:当野外调查数据的正确性在室内无法确定时,需进行野外实地测量或调查,以检查其正确性

44、,b)对比检查:检查人员通过与相应的数据源进行对比的检查。主要用于检查专业内容或文档描述和表达的准确性等。c)打印输出检查:将数据(图或表)打印输出检查其正确性和完整性。主要用于图幅接边、图层套合、要素压盖、线划形态、图形整饰以及属性数据的正确性检查。6数字地质数据质量评价6.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6数字地质数据质量评价6.1数字地质数据质量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数字地质数据质量评价结果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表达。定性表达:采用合格与不合格表征数据质量。12DZ/T02682014定量表达:根据百分制的得分划分质量等级,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个级别表征数据质量。具体描述

45、如下:a)优秀S90分b)良 好90S75分c)合 格75S60分d)不合格S8幅?否专家判定法确定抽样方案本量专家判定法确定插样方法并抽取样本记录数,调样本量并查找判定数幅内抽样?是以要素为个体确定批量,根据连续批(正常、加严、放宽)或单批查我样本量按照调整后样本量抽取样本抽取与一级表中样本记录对应的所有下属表的相关记录将抽出的所有记录包括的要检查的数据项数作为多级表的样本量。根据质量指标,查出判定数选择检查方法图 3数字地质数据验收抽样流程用查出的样本量及相关的人OL,从不同的方案查找表中查出判定数确定抽样方法并抽取样本是以数据项为个体,计算一级表的批量,按照7.4.5.3.3的原则查出样

46、本量以图幅为个体计算批量,根据连续批(正常、加严、放宽)或单批查找样本量用查出的样本量及相关的AQL,从 不同的方案查找表中查出判定数以数据项为个体,计算单级表的批量,根据正常。加严等要求查出样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计算应抽取的记录数,并随机抽取样本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计算多级表?属性是否否以图幅或记录为个体,确定DQL确定质量检验水平确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选择检查方法对样本全检是是否合格?否未见异常,对于发现的问对于不合格的监督批,给题同样要求改正出处理办法图 4数字地质数据监督抽检流程15DZ/T026820147.2检查与评价依据7.2检查与评价依据确定数据检查与评价依据和要求,包括

47、数据检查与评价所参照的标准规范、合同或任务书要求以及任务委托单位的验收要求等。通常,验收检验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实施细则。7.3过程检查7.3.1确定检查阶段7.3过程检查7.3.1确定检查阶段根据数据生产过程情况,确定数据质量控制点,划分阶段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7.3.2检查项7.3.2检查项依据数据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数据内容、特点和质量要求,从附录B 中选择检查项。7.3.3一级检查7.3.3.1自检7.3.3一级检查7.3.3.1自检根据检查项,从5.3重选取相应的检查方法,由作业员对数据进行100%全面检香,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全部修酸,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情况进有

48、记录。自检记录表见表2。经反复检查和修改,自检人员检查没有问题后,交由其他作业人员进行互 检。7.3.3.2真检根据检查项,从5.3中选取相 应的检查方法,由其他作 业员对数据进行 100%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催业员进行全部修改,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情况进行记录。互检记录表见表2。经反复检查和修改,互检人员检查没有问题后,交由项且组抽检7.3.3.3抽检7.3.3.3抽检根据检查项由项目组根据需要自行规定抽检的比例随机抽取样本,并从6.3中选取相应的检查方法实施检查。抽检中发现的问题由作业员进行全部修改,并对所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情况进行记录。抽检记录表见表2。经反复检查和修改。抽检没

49、有问题后,进入下一个阶段,当所有阶段都完成后,进行二级质量检查。7.3.4二级检查7.3.4二级检查二级检查是野外验收或数据初审之前的检查,应在生产单位质量管理或相关部门监督或参与下,项目组(或委托其他人员)组织人员对数据进行检查。根据检查项,从5.3中选取相应的检查方法,对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情况进行记录。经反复检查和修改后,对数据质量进行评述,提交初审。7.4验收检查7.4.1确定数据集与检查项7.4.1.1确定数据集并赋予权重7.4验收检查7.4.1确定数据集与检查项7.4.1.1确定数据集并赋予权重根据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要求确定数据集。空间数据集、属性数据集、制

50、图数据集、元数据集与文档等是主要的地质数据集。此外,数据质量检查记录可以间接衡量数字地质数据质量,也可作为独立16DZ/T02682014DZ/T02682014的数据集进行检查评价,参与数字地质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价,所占权重由用户自定。验收检查通常涉及多个数据集,检查前应确定各数据集的权重。如地质图数据库可以划分为空间数据集、制图数据集、质量检查记录数据集、文档数据集和元数据数据集,其权重为0.4,0.3、0.1、0.1,0.1。7.4.1.2确定检查项7.4.1.2确定检查项依据各数据集的类型、特点和质量要求,从附录B 中选择检查项。例如,检查制图数据时,不需选取属性数据准确性;检查矿产地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