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练学堂】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同步习题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练学堂】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同步习题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姓名:_班级:_一、单项选择题1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 增加植被覆盖率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 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D. 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答案】D【解析】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下列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推广建设沼气池,以减少牲畜粪便的污染B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以减轻害虫的危害D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答案】C【解析】建设沼气池,在一定环境
2、下可产生可燃气体,将粪便再利用;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可能破坏该地区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受损;退耕还林还草可有效保护植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3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生活方式与倡导的“低碳生活”不相符的是()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B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C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盒D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答案】C【解析】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可以大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焚烧塑料袋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生物的伤害很大,
3、这就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大了森林的砍伐、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塑料餐盒,废旧塑料不易处理,如果将其焚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并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要是选择填埋的话,无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盒不符合“低碳生活”;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不符合题意。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小明设计并实施“探究不同的水质对小鱼生长状况的影响”的实验时,所选取的实
4、验材料(其中包括40条鱼体大小、质量和身体状况等都相同的鱼及饲养的饲料)和饲养工具基本相同,将小鱼随机分成四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作以下的处理(如下表所示)。请问,正常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哪一组小鱼的生长状况将相对较好()组别ABCD小鱼数量/条10101010不断更新的水体蒸馏水新鲜自来水煮沸放凉后的自来水静置几天后的自来水AABBCCDD【答案】D【解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蒸馏水等,不适于动物生长;自来水中除含水外,其中还溶解了一些物质,属于混合物,新鲜的自来水中杂质过多,不利于鱼类生活;煮沸放凉后的自来水,缺少微生物等生物;自来水厂岀厂水中加入的液态氯在水中 迅速溶
5、解于水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原子态氧,原子态氧进行消毒杀菌。静置几天后的自来水,自来水中的杂质已经沉淀,氯气也挥发了,对小鱼的生长状况相对较好。5臭氧层的作用是( )A具有吸收热的能力B具有阻挡热的能力C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D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答案】C【解析】臭氧层不具有吸收热的能力,A错误臭氧层不具有阻挡热的能力;大气层外的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保护了人类生存环境;臭氧层不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6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
6、碳中和”工作,下列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不利的是( )A关闭污染企业,排放不合格坚决不生产B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答案】B【解析】关闭污染企业,排放不合格坚决不生产,可以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提高环境空气的质量,此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有利;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增大了森林的砍伐、能量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不利;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此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有利;从19世纪后半叶起,
7、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已经出现超出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所以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要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此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有利。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7下列各项中,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A节约用水B养成用塑料袋盛装蔬菜和食品的习惯C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染物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A【解析】节约用水、用电,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一只小小的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它大约0.4克。可是我们每天只消费一个,
8、全国就会产生4吨的塑料袋垃圾,所以请不要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染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会造成木材和纸张的浪费,不值得提倡。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8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节水节电,绿色出行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答案】D【解析】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利于实现“碳中和”;节水节电,绿色出行,可节约能源,减少
9、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露天焚烧垃圾、秸秆,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降低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环境空气污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9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B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影响根对肥料的吸收C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源对它们没有影响D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答案】C【解析】由于DDT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排出,逐级积累,称为生物富集现象,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其浓度随消费
10、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害物质的浓度总是在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导致鸟类体内出现DDT而影响其生殖,是环境影响生物;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是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有些生物就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如鱼生活在池塘里,与水生环境相适应;当严重干旱,池塘的水消失了,鱼就不能适应环境了。我们不能无限制的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因此,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杀死有益昆虫,还造成环境体污染,是环境影响生物。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0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我们
11、人类的生活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衣藻是一种植物,不能运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就可以断定它是单细胞生物C草履虫的表膜同时具有气体交换、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D如果水体中氮磷过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淡水中称作赤潮,危害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答案】C【解析】衣藻有鞭毛,可以运动;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它可能是单细胞生物也可能是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草履虫通过表膜(细胞膜)呼吸。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的功能;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
12、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而不是淡水。大量含有各种含氮、磷的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使单细胞藻类能够大量繁殖,造成许多鱼类等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给捕捞业、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1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下列关于环境污染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层破坏导致患皮肤癌的概率增加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C酸雨是pH值小于7的雨水D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赤潮和水华【答案】C【解析】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求烈破坏作用的此外线,人类
13、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因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含氮废气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而略显酸性;人们通常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使单细胞藻类能够大量繁殖,造成许多鱼类等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给捕捞业、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赤潮和水华。因此,C符合题意,
14、A、B、D不符合题意。12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APH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还腐蚀建筑物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D酸雨是工厂排放烟雾造成,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答案】D【解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生长,酸雨有一定的腐蚀性,能腐蚀建筑物;酸雨PH值小于5.6,呈酸性,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13“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日常生活中不提倡( )A节约使用纸制用品B拒
15、绝使用塑料袋子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D常使用一次性木筷【答案】D【解析】节约使用纸制用品,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拒绝使用塑料袋子,能减少白色污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常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增大了森林的砍伐、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14按环境要素分雾霾属于(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土壤污染D白色污染【答案】A【解析】雾霾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的废气、工厂排放的废气、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产生的,这些气体的排气属于大气污染。因此,A符合题意,B、
16、C、D不符合题意。15下列各项措施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答案】C【解析】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属于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因此,不能用排废水的方式控制“赤潮
17、”。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6近年来,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称为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水蒸气【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17下列现象都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是( )A臭氧层破坏、水葫芦疯长、酸雨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C臭氧层破坏、日本水俣病、赤潮D温室效应、赤潮、酸雨【答案】B【解析】水葫芦疯长是外来物
18、种引起的;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赤潮是水污染导致的。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18如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与青蛙数量减少无关的是( )A人类的乱捕滥杀B水域面积减小C青蛙之间的斗争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答案】C【解析】人类的大量插杀,造成粮食减产,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栖息地的丧失使蛙类减少,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6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19、;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属于正常的种内斗争现象,有利于优良后代的生存繁衍,不是造成蛙类数量大量减少原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9近年来,太湖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湖水变臭,鱼虾无法生存。造成鱼虾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 )A食物B温度C氧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鱼虾生活在水中,呼吸水中的氧气。大太湖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湖水变臭,破坏了鱼虾的生活环境,导致鱼虾在水中缺氧而死亡。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20漫步在沂河湿地,耳边有悦耳的鸟鸣环绕、眼中是自然的清新俊秀,
20、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四季变换不同的美。搭乘生态文明建设的东风,沂河湿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实现了湿地公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该湿地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水鸟等。图甲示大美沂河上生机勃勃的景象,图乙示该湿地部分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下图分析回答:(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的作用,故有“地球之肾”之称。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共同组成的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2)该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光能是通过图乙中_(填数字)过程实现的。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平衡。(3)图乙中
21、参与物质循环的生理过程有_(填数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中的_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物质循环。(4)第十届中国沂河放鱼节于2020年10月24日在沂河沙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涵养水生资源,共建生态文明”,本次放鱼公益活动累计向沂河增殖放流鲢鱼、鳙鱼鱼种220万尾,参加活动的临沂市民热情高涨,该活动可提高沂河湿地的_能力。(5)据EIA发布的预测:世界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到2030年将达423亿吨,“低碳生活”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你应该如何去做?_(
22、至少写出1条合理措施)。【答案】(1) 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生物圈(2) 碳-氧(3) 有机物(4) 自动调节(5) 骑自行车出行;节约用电;乘公共汽车出行等【解析】(1)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早的作用,故有“地球之肾”之称;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2) 该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光能是通过图乙中水藻的光合作用过程实现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
23、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3) 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能把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实现了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物质循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能把残枝、败叶、尸体、粪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因此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由此可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物质循环。(4) 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维持在一定的比例,说明具有
24、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本次放鱼公益活动累计向沂河增殖放流鲢鱼、鳙鱼鱼种220万尾”该活动增加生物的种类,该活动可提高沂河湿地的自动调节能力。(5)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生活作息中所耗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21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
25、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甲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乙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丙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实验中甲组起_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
26、同,表现为_。(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答案】(1) 微塑料A(2) 对照 每日饲喂不含微型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3)消化和吸收 乙组体重增长,而丙组体重降低(4) 数量多、排列整齐(5) c【解析】(1) 根据题意,该实验是探究微塑料A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 该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A,所以甲组的饲喂方式是每日饲
27、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A组起对照作用。(3) 据表中的数据可见: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乙组增长较慢,而丙组体重下降,可见微塑料A浓度越高,对小鼠的影响越大。(4) 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数量多排列整齐,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5) 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作为中学生应该: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等,可见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符合题意。22阅读下列
28、材料,回答有关问题。雾霾中含有大量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系统,轻则造成鼻炎等,重则造成肺部硬化,甚至导致肺癌,雾霾天气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1)雾霾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危害是增加_系统疾病的发病率。(2)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但呼吸道对 气体的处理能力是_,空气中的颗粒可以透过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易诱发心血管疾病。(3)痰液的形成部位是_。(4)遇到雾霾天气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 呼吸(2) 有限的 肺泡(3) 气管和支气管(4) 门时戴上口罩(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汽车尾气,煤
29、炭燃烧,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悬浮颗粒物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2) 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肺泡,即空气中的颗粒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易诱发心血管疾病。(3) 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表面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及其所粘着的灰尘、细菌等组成的。它通过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向喉部摆动而送到咽部,经咳嗽咳出体外。痰中含有大量病菌,所以不要随地吐痰。(4) 在雾霾天气中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或戴口罩出行或在家中紧闭门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