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样本.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相关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市场调研汇报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 张月鹏6 月20日至8月20日,我到万利达、厦华电子、夏新电子等相关电子企业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我对各企业生产现实状况、技术水平、用工需求信息、电子生产步骤进行了充足调研。一、参观学习及调研结果1、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万利达电子、厦华电子、夏新电子等电子企业结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每十二个月全部需要一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 2、企业岗位群要求情况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为电子企业生产线上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式、维修工、通常管理等。依据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专业岗位群要求,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
2、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以下:(1) 有正确语言表示和文字表示能力;(2) 有初步英语能力;(3) 有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4) 有搜集和整理文字资料及专业相关信息能力;(5) 有一定社交能力;(6) 能一定电子仪表仪器操作能力;(7) 有一定电子装配、检测、维修能力;(8) 有一定电器安装、调试、维护能力;(9) 有一定电子电路图阅读能力;(10) 能设计和开发简单电子产品能力;(11) 有一定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12) 有终生学习能力。3、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环境和待遇电子企业以来自日本、港台、欧美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占大多数,当地就业方面法规比较健全,管理比较严格,所以就业市场很规范,
3、工资待遇较高,平均月薪1000元左右而且加计件,加班有加班费,各类保险全部有,大部分企业还有住房公积金,住宿、吃饭很优惠。总体上,欧美企业用工待遇优于港台和日本企业。4、电子企业对毕业生使用情况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使用和培养方面,绝大部分企业全部是很重视。对新就业毕业生,采取岗前培训,让其充足了解企业。对已上岗毕业生,采取师傅带,人事部门定时考评措施,让她们立即熟练工作。动手能力强毕业生受到普遍欢迎。 5、中职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1)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各用人单位普遍反应这些毕业生因为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
4、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如:看不懂电路图、不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 (2)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即使很多学校全部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但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适应能力差。她们把企业给多少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依据本身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 (3)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大多学生不能吃苦,极难适应企业劳动强度要求,因为再好企业,职员流失率也很大,所以给企业造成很大招工和培训压力。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电子专业几点思索1、职业教育是大有发展前途,我校电子专业是大有发展前途。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综合国力深入增强和
5、加入WTO以后,中国国民经济和国际全方面接轨,电子产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从九十年代末,中国电子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十二个月增加率越过了30%。跨国企业竞相抢登中土,中国电子企业也正在主动发展。产业发展肯定带来对人才需求增加,技术进步肯定要求人员素质提升,尤其是对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渴求愈加迫切,一部分是含有高学历开发、研究、发明人才要求,大部分全部是要求含有较熟练操作技能中等职业技术人员,这部分人才基础上全部是我们职业学校毕业生,由她们来进行对产品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系列管理等具体工作。从调查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行情来看,电子技术类学生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处于前列就说明一切。因为,电子技术专业发展前景
6、是很看好。2、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深入加强专业建设关键,是确保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关键。电子技术专业快速发展,很多课程和教材已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因为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根本,构建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含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课程教材要完全打破学科性专业知识纵向完整体系框架。综合课程教材要将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利用。项目课程教材要将各个工作任务作为关键形成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
7、构建项目式教材体系,并进行编写,也能够直接将企业经典真实课题作为教材内容。项目课程教材内容更应该是象完成工作任务(项目)任务书,至于学生在实施项目标过程中所需更多知识,能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地经过其它多个路径取得,包含学科型教材,或由老师合适讲解,但无须由老师包办或系统讲授。项目课程教材必需是动态,应不停修改,立即将职业活动中表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利用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3、对“双师型”老师培养势在必行。我校电子专业“双师型”老师严重短缺,根本不能适应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需要,根本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为何“双师型”老师这么短缺,存在这么多个原因。一是老师们没有出去学习和培训机会,老师
8、们教学任务全部很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出去参与系统培训。二是很多老师只重视专业理论学习,自已对专业技能爱好不够,还停留在理论教学上,虽工作多年,但专业技能并没有提升。培养“双师型”老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1)宣传教育。告诫老师们要成为双师型老师贵在自我奋斗,要讨老师一定要忠于事业、切记使命,要乐于育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要勤于学习、提升自我,勇于反思,锐意创新。要讨老师职称和技能证书和评职称、结构工资制紧密挂钩,加强老师教学结果和技能竞赛评选、奖励工作,大力表彰优异老师。(2)教学实践。推行青年老师培训计划,建立了青年老师“拜师结对”制度。拜经验丰富老老师为师,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岗位
9、要求,认真加强教学实践步骤培养提升,熟悉教学过程及各个教学步骤,在实践中学习教育教学经验。(3)社会实践。教育部相关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学改革意见指出“学校要建立有效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老师到企机关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升广大老师尤其是中青年老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专业老师常常深入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生产步骤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技术信息。一是不定时地组织全体专业老师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增加感性知识。二是在暑假或教学任务不很重情况下,抽调部分专业老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接收一段时间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三是选派专业老师
10、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下厂老师担任部长或车间主任等职务,在实践中学习企业里多种优异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还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企业动态,为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奠定了基础。校企挂钩,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是拓宽老师知识面、提升实际技能,加紧”双师型”老师培养有效路径。(4)学历进修。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时代里,即使在今天是一个很优异老师,假如不注意“充电”,也终究会因为知识、意识等陈旧或匮乏而落后于时代。要讨老师必需树立终生学习见解,不停进行学历进修。没有达成要求学历者,必需取得要求学历。并激励已经取得要求学历者攻读硕士学位。(5)技能培训和考评。依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多项优惠政策和奖励方法激励电子专业老师参
11、与技能培训和考评。具体方法有:一是定时分批选派素质好专业老师参与劳动部门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班学习并参与技能等级考评。二是在教学和生产实习时,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训练,和学生一起参与技能等级考评。三是建立老师自我培训机制,经过自学自培,不停提升完善。利用假期举行专业技能培训班,选派有专长老师担任培训教学工作,新老老师相互学习,培训结束后参与劳动部门技能考评。四是请教授学者或含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人员来校作专题讲座,每十二个月由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应知应会”考试,并将其成绩纳入老师考评。4、推行名师工程,在提升专业老师教学能力上下功夫。大力提倡“校以师而名,师因校而名;师因生而
12、扬名,生因师而成长”思想,聚焦名师,打造名校,不停提升学校教育品位和办学档次。把思想素养好,学识修养高,有能力、有才能、有独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青年老师列为关键培养对象,并在思想上给以关心呵护,在教学上为其搭台唱戏,让她们充足展示自己才华。提倡老师和文本对话、和学生对话、和同事对话,大力营造优异老师有些人溺爱、受人尊敬、令人羡慕良好气氛组织老师开展同事合作、师生合作、广辟教科研渠道,依靠集体智慧铸就学校品牌,依靠团体协作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努力在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为优异骨干老师搭建成长平台,掀起了实施名师工程热潮。5、加大对试验实习设备投入。试验室是实践教学基础阵地,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首
13、要步骤,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点,加强试验室建设,是确保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关键物质基础。(1)建设科学、合理、满足教学试验需要试验室。(2)加大试验室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设置试验室,提升试验室及设备利用率。6、切实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根据老实、扎实、朴实、创新、活力、尊重十二字方针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十分关键,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培养毕业生良好道德和品行。同时,要教育毕业生克服保守思想,勇敢地走出去,到外省尤其是到南方各工业区工作。7、提议学校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分期分批到南方各大工业园区有针对性地参观考察,广开思绪,增强学校以后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