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8000180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设计苏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倍速备教材【教材分析】这是第十一册的第十五篇课文,也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讲课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 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 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 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课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平铺直述,描写出这就是一棵再平常不过的柳树,为 下文中它的神奇做好铺垫。第二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主旨段,强调了这棵平常柳树的神奇之 处:因为生长在青海高原上。这

2、一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指引下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 这棵柳树生长环境的恶略及作者初见时的诧异感受。第四自然段重点表达了作者对比周围环 境后,疑惑这棵柳树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为何生长态势还这么雄壮?能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 景?第五自然段详细的描写了柳树的长势以及给人以生命伟大的感受。第六、七两个自然段 作者猜测和想象这课平常的柳树是如何经历风雨洗礼存活并顽强生长下来的,衬托出了柳树 的顽强精神。第八自然段作者拿自己家乡平常柳树与高原柳树对比,映射出高原柳树生长道 路的艰辛和生命的可贵。最后一段是总结段,弘扬了高原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 神,由物及人,确实值得人们去效仿学习。【学情分析】1

3、.柳树是非常平常的树木,只因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特殊,使作者在全文的字里行间都 洋溢着对这株柳树的情有独钟,直到心生敬畏。组织材料时应引导学生潜心阅读,在阅读中 感受青海柳树的特别神奇之处,着重培养孩子潜心阅读的能力。2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本课以描写的表达方式给学 生展现了一副贫瘠土地上的亮丽风景。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柳树、课间提问组 织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培养他们细心观察周 围事物的习惯。【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两个课时进行讲授,主耍是通过品读课文,由物及人的感悟生命力的顽强与伟大。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掌

4、握课文大意,把握文中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同时扫清生字词障碍; 再读课文时,则是精读,重点品味作者由物及人的描写表达方式,感悟高原柳的顽强生命力 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讲授的最后,以第五自然段为范例,学习如何描绘一副壮观的独立一 方的风景画。【教学目标】L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3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选 择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4 .默读课文,说说第二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5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高原柳树的神奇之处,感受顽强生命力 的感召,敬畏生命。6 学习课文由物及人的方法,仿照课文最后一个自然

5、段,描写自己身边的一株植物。【教学重点】了解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之处;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映射出的人生内涵。【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多处用对比的手法反衬出高原柳的不平凡;能够真正感悟到高原柳坚不可摧、 顽强、伟大的生命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株普通柳树,用简单的语言描写出它的生长环境、生 长状态,作好记录。教师: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由课前布置的观察身边柳树的作业导入正文;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学 习课文1-5自然段;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回顾所学内容;学习课文所剩部分;总结课文,升华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

6、(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提问导入。1 .以检查课前作 业的方式导入本文。导入方法:以提 问的方式,让学生简 单的描述一下自己身 边柳树,提问2-3人。2 .揭示课题:同 学们身边的柳树都是 一棵棵再平常不过的 柳树,它们基本上是 生长在河岸边,都是 普通的柳树。引出青 海高原上的柳树。(板 书课题)1 .学生齐读课 题。2 .学生交流:通 过课前布置的作业, 回答老师的提问。通过检查作业并 提问的方式,养成学 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 的习惯;锻炼学生语 言组织表达能力;让 青海高原一株柳更加 神秘,烘托课堂氛围, 为下文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初读课文,思 考青海高原

7、一株柳 中这棵柳树到底神 奇、特殊在哪里?2 .检查生字词。(1)读准字音。 教师先读一遍生字 1司O嶙峋锻铸 赭红色抑制 深邃虐杀 摧毁吟诵带着问题自由读 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小组内讨论交 流。齐声朗读生字1 O指名领读生字 词,其他同学纠正发 音。讨论概括课文大 意。各小组派代表总 结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读课文,扫 清字词障碍。根据提示理清文 章脉络。抱怨畏怯艰苦卓绝(2)注意字型。 指导学生注意“嶙峋” 和“赭红色”的“赭”。3.再读课文,回 答下列问题:(1)想一想,本 课主要内容时什么?(2)初读课文之 后,同学们说一说, 高原柳神奇特殊在哪 里?(3)第二自然段 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

8、么?三、读中品味, 学文悟情。学习课文15自 然段。L指名读,思考: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 么?2 .哪些词句写出 了高原一株柳生长环 境的恶略?3 .哪些词句写出 了高原一株柳的生长 态势?4 .现在我们知道 了高原一株柳的生长课文主要描写了 青海高原上的一棵柳 树不畏风雨的洗礼, 依然顽强、傲立挺拔 在贫瘠的高原上,不 屈不挠。神奇特殊之处: 在贫瘠的土地上经过 种种暴风雨洗礼,依 然顽强的茁壮生长 着。第二自然段的作 用:主旨段,承上启 下。1 .小组讨论,指 名回答:青海高原这 棵柳树的生长环境以 及它的神奇与特殊。2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铁 铸一样的青山”等。3,“壮大”、

9、“浓 密”、粗实”、坚 硬”等C通过高原一株柳 生长环境与生长状态 的对比,更加容易让 学生感受高原一株柳 的神奇与特殊;进一 步加深学生对本文的 理解;有利于引导学 生准确把握好文章主 旨。环境和生长态势,每 个人的脑海中就已经 构筑了一副高原上壮 观、独立一方的风景。 然后伴随着脑海中的 景象认真地朗读1-5 自然段。四、作业布置。读抄词语,并用“锻铸”和“艰苦卓 绝”造句。练读课文。3.预习课文剩余 部分。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复习导入。指导学生回忆:青 海高原一株柳中这 棵柳树到底神奇、特 殊在哪里?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 1-5自然段

10、。二、学习课文第6-9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6-9自然段,思考: 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 猜测和想象?为什么作者突然 要描写家乡的柳树 呢?哪一自然段是总1.学生讨论后总 结:(1)高原一株柳 奇迹般旺盛的生长在 贫瘠的高原上。(2)通过与家乡 柳树的对比,反衬出 高原一株柳的神奇。(3)第九个自然通过提问的方 式,加深学生对文章 的理解;引导学生把 握好文章主旨方向; 让高原一株柳潜移默 化的成为学生学习的 榜样。结段?想想从最后一 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 么?(板书)“命运给予它的 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 之路,它却在一线希 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 荫。”说说从中得到 了什么启示?三、总结全文。通过描写

11、高原 株柳的神奇特殊,最 终还是倡导人们要以 高原一株柳为榜样并 向它学习。哪怕有一 丝希望也要付出百分 的努力,为了能成为 那一片绿荫。四、拓展延伸,写作方法的学习。L学习仿写:课 文第五自然段描写的 非常细腻,让我们一 起看一看,它哪儿写 得好?2.教师总结:总的来说,描写 是记叙文中很常见的 一种表达方式,这段 明显是景物描写:作段也是最后一个自然 段。学到了生命的顽 强与伟大:只要不畏 艰难险阻,生命之花 定会绽放光芒。(4)画龙点睛之 笔,由物及人。面对 艰难险阻要发扬高原 一株柳的精神:不惧 艰难,顽强拼搏,坚 强不屈。学生齐声朗读第 五自然段。这里,教师可以 回到课前的作业上来

12、了。组织学生重新选 择视角,让他们重组 语言再次对身边曾观 察过的柳树进行描 写,培养学生观察景 物的顺序及方法。然 后交流讨论仿写。者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很自然的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长状态展现了出来。最后又紧扣主题,给人以强大感召力。板书设计青海高原一株柳(1)平常但神奇:生长环境;生长态势。(2)作者的想象和猜测。(3)对比家乡柳树。(4)总结:由物及人。教学反思1 .让学生简介文章内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具体详细地描述 向言简意赅地概括的过渡。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提炼、概括的 能力,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走一个来回。2 .注意精心安排精读环节。比如:精读第五自然段时,让学生 脑海中带着画面读读这段。3 .抓有对比的段落反复玩味。比如生存环境的恶略与生长态势的旺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力度很强。又如家乡的柳树和高原一株 柳进行对比,鲜明的表达出了文章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